過敏性休克發生在了主任外甥身上,可長點心吧!

這一天,我上大夜班。

22:30來到科室交接完畢,在我的記事本上整理好夜班需要完成的工作“備忘錄”,按常規巡視完病房,已是夜裡12點左右。敲門聲驟起,以為是來病人了,開門一看,是主任帶了胖胖的小外甥來。說是扁桃體又化膿了,發燒39℃,暫時來科室讓幫忙輸液,主任的口頭醫囑是NS250ml+青黴素800萬U,甲硝唑250ml靜滴ST。於是......

24:05家屬去門診取藥,我呢,手腳麻利的用科室備用的青黴素配好了皮試,詢問無過敏史,做好皮試,預先輸上了甲硝唑液體(暫時用的科室備用藥)。

24:15遵主任的口頭醫囑給予地塞米松5mg靜脈推注。

24:25家屬門診取藥回來,皮試結果陰性,我立即更換上了青黴素組液體,開始緩慢輸入,因為是主任的外甥,就在床旁聊了聊。

24:30左右,孩子述說感覺胸悶,憋氣,接著發生嘔吐,口唇紫紺、大汗淋漓。過敏了!我頭皮發麻、冷汗浹背、雙腳沉重,立即關掉輸液器,推來了搶救車!更換液體及輸液器......

孩子喘憋嚴重不能平臥,上心電監護,高流量氧氣吸入,遵口頭醫囑推地塞米松、腎上腺素、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等,並且飛速跑到醫師值班室,瘋狂叫醒值班醫師,連同主任一起,進行了急救。

24:50孩子心率到了260次/分左右,經皮血氧飽和度84,血壓先低後高(具體數值記不清了)。

1:00 孩子心率逐漸下降、血氧飽和度逐漸上升,慢慢恢復平靜。我癱軟在了一旁,衣服溼透,心跳很久很久才恢復正常。

過敏性休克發生在了主任外甥身上,可長點心吧!

該案例是我參加工作18年時遇到的第一例青黴素過敏性休克。最近微信平臺上拜讀了幾篇老師們關於過敏的文章,當時的畫面又展現在眼前。事後反思,成為自己的護理職業生涯的警鐘,長鳴於心。

現將自己的反思一一呈現給大家,希望能給大家一些警示!

反思一

堅決杜絕不同批號青黴素混合輸入。尤其是各類需要做皮試的藥物例如:青黴素、頭孢菌素等。皮試液務必做到現用、現取、現配、現做。在配置藥液時,注意檢查輸入的青黴素是不是一個批號(務必),堅決杜絕不同批號青黴素混合輸入。

反思二

所有護理人員,不要在病區以外的任何場所,執行輸液操作,尤其是不具備搶救條件的地方。

即使自己的家人、朋友輸液,或者第一天輸入無反應,也不可以。尤其是基層、社區醫院到患者家中輸液情況多見,保證患者輸液安全,規避風險絕不是一句空話,一旦出現問題,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事後,我後怕----如果這個孩子搶救不過來,我的護理職業生涯也許會因此而中斷!

反思三

據文獻報道:輸注β-內酰胺類抗生素大部分患者發生過敏反應時間在給藥後數秒至5分鐘以內(遲髮型過敏反應除外)。首發症狀依次為胸悶、氣短、噁心、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等,嚴重者出現循環症狀、過敏性休克、血清樣反應。

當然,患者症狀的出現會千變萬化,因此建議患者輸入後5分鐘必須床旁觀察,詢問患者主觀感受,以期早期發現過敏現象,及時處理。

反思四

此例青黴素過敏性休克的急救中,遵醫囑應用的是腎上腺素靜脈推注。

大家都知道一般情況下,過敏性休克搶救中對於所有出現系統性反應的患者,特別是有低血壓、氣道腫脹或明確呼吸困難的,都應早期肌肉注射腎上腺素。在急性過敏反應期間,越早給藥效果越好。

對於無心臟驟停的過敏性休克可用0.05~0.1mg腎上腺素(1∶10000)靜注,並注意持續心電監護。另外,還可用0.1~0.5μ/min/kg微量泵泵入,以替代靜推應用,使用過程中應有血液動力學檢測。

因此本例患者靜脈推注腎上腺素無不當之處。但是患者出現了血壓驟升!

附:

1、腎上腺素藥理作用:腎上腺素通過直接作用於腎上腺素能 α、β受體,產生強烈、快速而短暫的興奮α和β型效應:

(1) 對心臟β1受體的興奮作用,可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

(2) 作用於骨骼肌β2受體,可使血管擴張,降低周圍血管阻力,從而降低舒張壓。

(3) 興奮β2受體可鬆弛支氣管平滑肌,擴張支氣管,解除支氣管痙攣。

(4) 使α受體興奮,可使皮膚、黏膜血管及內臟小血管收縮。

2、腎上腺素用藥時機及劑量

心臟驟停搶救:腎上腺素使用時間越早,效果越好。在發作數秒至 1~2分鐘內搶救並使用腎上腺素容易恢復。因此,心跳驟停患者應儘早施行心肺復甦術,並立即給予腎上腺素治療。 只要搶救及時、迅速、正確,80%患者有望復甦成功。

《中國心肺復甦指南(2016年版)》指出:腎上腺素是復甦的一線選擇用藥,可用於電擊無效的心室顫動/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心臟靜止或無脈性電活動。腎上腺素1mg靜脈推注,每3~5分鐘重複1次。持續10~60分鐘。從周圍靜脈給藥後注意使用生理鹽水(20ml/次)衝管,以保證藥物能夠到達心臟。靜脈用藥強調要有持續心電監護,以防止出現高血壓危象和心室顫動。

過敏性休克搶救:應早期肌肉注射腎上腺素。在急性過敏反應期間,越早給藥效果越好。若患者對第1劑給藥無反應,且高級生命支持要5~10分鐘後才能到達的前提下,此時應給予第2劑腎上腺素。

0.1% 腎上腺素的使用劑量為:

①成人:0.5ml(mg)/次;

②>12歲:0.5ml(mg)/次;

③6個月~6歲:0.15ml(mg)/次;

④6 歲~12歲:0.3ml(mg)/次。

而根據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甦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5年版)》推薦,肌注劑量0.2~0.5 (1∶1000)mg,每15~20分鐘重複給藥1次,直到臨床症狀改善。

參考文獻:

[1]王樹平.搶救時腎上腺素怎麼用[J].醫師在線,2018,8(19):26-27.

[2]白濤,李建先.38例青黴素過敏反應發生時間和首發症狀的分析[J].中華護理雜誌,2001,36(3):217-218.

關注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微信公眾平臺,cjmn2015,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