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女神林徽因也有婆媳困擾,樑思成的母親為何始終不待見兒媳?

瘋瘋癲癲大洋蔥


作為民國才女林徽因,她的家庭生活備受世人關注,甚至千古難題婆媳關係好不好,也要揣測一番才行。



雖然梁思成有兩個母親,但生母逝後四年才和林結婚。只有準婆婆一說,不太滿意應當是真的。

梁思成的生母李蕙仙,為京兆公李朝威的幼女,禮部尚書李端棻(媒人)的堂妹。李蕙仙大梁啟超四歲,大家閨秀舉止端莊,又知書達理。她遵從舊式道德,典型的賢妻良母,對繼母極孝,深得梁家喜愛,被梁啟超稱為"閨中良友”,因其亡命日本十四年,李蕙仙便成梁家支柱。在李氏去世後,祭文稱"今我失君,雙影彷徨"情真意切。


故李氏雖不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她希望有一個安心相夫教子,能照顧好兒子賢內助式的媳婦。她認為林徽因雖聰明美麗,新式家庭出生,未必肯做主婦,擔心兒子被照顧得不好。當母親心疼兒子的擔心,倒也說得過去。

林徽因自幼遊學英國,耳濡目染西方男女平等之思想,加之比較工科的思維,又活潑開朗。據說1923年梁思成有一回出了車禍,她去探視當著未來婆婆的面,舉止親呢小兒女狀,這在傳統思想的梁母看來,有失體統而言之不悅。


再加林徽因和徐志摩等諸多男性的交往,也許更讓梁母心生嫌隙一一我兒子這麼優秀,只有他選的女子,還有他追女方的說法嗎?大概門戶之尊的虛榮心作怪。

受西風影響的林徽因也不願低眉順眼討她喜歡。林徽因不是梁母心中理想的準兒媳,準婆媳關係禮貌而不親熱,也很自然的了。

倒是公公梁啟超,身為維新名士講究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理解鼓勵子媳的志趣愛好,贊成他倆的婚事。只不過李蕙仙在兩人婚前便去世了,說其婆媳關係不好並不成立。


梁庶母王桂荃是李氏陪嫁丫頭出身卑微,為梁啟超生了四子兩女,待人寬厚一律視為己出。

梁思成後來回憶說,一次考試成績不好,親母氣急了,用雞毛撣子捆上鐵絲抽他,庶母心疼為其抵擋,關係親密如此,更對媳孫疼愛有加,婆媳關係也不存在不和之說了。


元元的天下


林徽因名義上是有兩位婆婆的,一位是梁啟超的正妻李惠仙,即梁思成的生母,一位是梁啟超的側室王桂荃。雖然林徽因婚後真正與之相處的是小婆婆王桂荃,但實際上對她不滿的是大婆婆李蕙仙,至於不滿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李蕙仙出身豪門,堂兄是清朝禮部尚書李端棻,自幼熟讀詩書,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是典型的大家閨秀,不僅有才學,還有著傳統女子的賢良淑惠,識大體,能吃苦,生活的一切以丈夫為中心,是標準的賢妻良母,而接受過新思想洗禮的林徽因,有著新式女子的新潮作派,新與舊的衝突在所難免;

二,在舊觀念裡,梁思成是嫡長子,林徽因卻是庶出。在門第上,林家和梁家,也是有距離的,在林父林長民在與張作霖的作戰中犧牲前,林家已經開始敗落,當時林徽因的留學費用,亦由梁啟超負擔;

三,李蕙仙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好,1922年曾經做過乳腺癌切除手術,隨時有復發的可能,而她逝去後,作為長媳的林徽因是要主持全家十幾二十口人的家庭事務的,而作為新式女子的林徽因,好像並不合適當這個大家庭的主持。這方面李蕙仙是有眼光的,果然在她死後,家庭主婦的重任落到了小婆婆王桂荃身上;

四,林徽因是並不符合李蕙仙心目的大家閨秀的標準的,特別是在梁思成車禍後,兩人尚未完婚,但林徽因天天來探望時動作親暱,舉止不莊,這在李蕙仙眼裡難免有輕浮之嫌;

五,林徽因與徐志摩之間一直風言風語不斷,特別是1924年,梁啟超和林長民等人主持的“講學社”邀請泰戈爾訪華時,泰戈爾在北京的活動,基本都由徐志摩做翻譯,林徽因做陪同。當時他們的合照就是中間是白鬍子老人(月老?),左邊是金童,右邊是玉女,珠聯璧合。吳詠在《天壇詩話》裡這樣描述:“林小姐人豔如花,和老詩人挾臂而行,加上長袍白麵,郊寒島瘦的徐志摩,有如蒼松竹梅的一副三友圖。”而後的5月8日,由新月社操辦泰戈爾的壽宴上演出了一出泰戈爾的短劇《齊特拉》,林徽因飾演公主齊特拉,徐志摩演愛神瑪達那,林長民演春神代森塔。英倫三人行,又湊著這機會聚到了一起。劇情浪漫,臺詞華麗,詩意盎然,戲假情真……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感情,死灰復燃,一時間各種流言傳得沸沸揚揚。流言傳到李蕙仙耳中,對林徽因自是不滿——沒出閣的女子,怎可如此招搖過市拋頭露面並鬧得滿城風雨?準婆媳矛盾自然一觸即發。

為此梁啟超焦頭爛額,唯有送梁林二人速速出國,一避流言的風頭,二避李蕙仙的氣頭,三避徐志摩的念頭……

然而李蕙仙在兒子的婚姻上來不及力挽狂瀾操縱局面。1924年9月,一代賢妻李蕙仙女士,在和梁啟超先生共同生活了三十三年之後,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五歲。李蕙仙的去世,客觀上說,為林徽因嫁入梁家開了綠燈。1928年,梁思成"違背"了母親的意願和林徽因結婚。

  一生運籌帷幄的李惠仙猜到了開始,卻沒有猜到結局:林徽因與梁思成結婚後琴瑟和諧,比翼雙飛,始終不離不棄,林徽因用行動實現了她對梁思成的那個回答:

——你為什麼選擇的是我?

——這個問題我要用一生來回答。




易曼荼


梁思成的母親李蕙仙出自傳統官宦人家,講究舊時的循規蹈矩,而林徽因有著新教育的背景,有時,她的行事、言談打破傳統俗套,表現得十分開朗,頗有西式知識女性之風。年齡與文化的雙重代溝,導致李蕙仙對於林徽因這位”準兒媳”存有不滿。

據稱,李蕙仙的具體不滿,在梁思成1923年因車禍住院時一度爆發,起因是,林徽因探望、照料梁思成時,言行很大方,與李蕙仙期待中的羞羞答答、言行內斂的傳統女孩子形象似乎相去甚遠。

不過,李蕙仙1924年就去世了,此時,梁、林還只是相互好感,並未結婚,甚至還沒有完全確立戀愛關係,他倆的深愛是在美國求學期間才最終定型的。李蕙仙去世時,林徽因還不是李蕙仙的兒媳,只是兒子的準戀人。李去世好幾年之後,梁、林才結婚(1928年)。因此,並不存在”梁思成母親始終不待見兒媳”。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李蕙仙,梁啟超一直非常看重林徽因,努力促成其兒子梁思成與林徽因走到一起。他並不是包辦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婚姻,而是積極建議並鼓勵他倆在文化上(尤其是建築學方面)共同學習、相互交流,使他倆在共同的文化之旅中比翼齊飛,感情因此自然而然地瓜熟蒂落。梁思成這位特殊的”月下老”帶給梁林之戀的促進作用,遠遠抵消了李蕙仙生前帶給梁、林的阻礙作用。



曉帆輕舟


以前的婆婆很多比較強勢。魯迅的母親很喜歡朱安。但魯大師看不起她,有用嗎?婆婆又不用靠她吃飯與她生活一起,夫妻感情會和皆能共同成長才是主要。


海之韻152652178


只能說是林徽因的準婆婆,因梁思成在五四運動時摔傷住醫院治療,得到林徽因細心仔細的照顧。當時的準婆婆波有微詞,而當林微因和梁思成結婚時。準婆婆已經去世四年了。


wswmy6


準婆媳之間的教育文化背景差異,(1)性格上婆婆更內斂,林更開放,也不會哄人,(2)世俗關於林的風聞也不利於準婆婆有好感(3)人與之間的緣分就是這麼怪,有的人見一面就相互喜歡,有的人一見面就相互不討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