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在即,5G如何走好開場秀?

商用在即,5G如何走好开场秀?

2019年,將成為全球5G的商用元年,在這個時間節點即將到來之際召開的2018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國際研討會上,來自產業界、政府、學術機構的代表通過對5G應用生態與技術演進的探討為人們提前掀開了5G大幕的一角,使我們得以提前一窺5G時代真容。

商用在即,5G如何走好开场秀?

5G商用在衝刺

2018年6月14日,國際標準組織3GPP確定了5G獨立組網標準,完成了第一階段標準化工作,標誌著全球5G發展已經進入商用部署的關鍵時期。全球主要國家紛紛明確5G商用計劃、積極推動5G頻譜規劃與分配、開展5G試驗和融合應用探索,加快推進5G商用進程。頻譜分配陸續發佈。

韓國在今年6月完成了3.5GHz和28GHz頻段頻譜的拍賣,日本在11月初發布了5G頻率分配意見,計劃2019年一季度完成頻譜分配;美國最近進行了4批5G毫米波頻譜的拍賣;產品研發加快衝刺。從全球主要製造商研發計劃和進度看,預計全球系統設備及終端芯片將分別於2018年底及2019年上半年達到預商用水平,2019年下半年將推出第一批預商用終端;5G商用進程不斷加速。全球主要國家進一步明確5G商用計劃,韓國計劃2019年3月啟動5G商用服務,美國AT&T公司計劃2018年底推出基於非獨立組網標準的5G寬帶服務,日本、歐盟均計劃2020年啟動5G商用服務;融合應用研究全面展開。美、歐、日、韓等國運營企業圍繞高清視頻、虛擬現實、車聯網、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積極開展5G創新應用探索。

商用在即,5G如何走好开场秀?

5G的發展也將極大帶動和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根據相關諮詢機構數據分析,到2035年,5G價值鏈將創造3.5萬億美元的直接產出,帶來12.3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將促進汽車工業、醫療、保健、教育等行業的顛覆性發展,提供超過2200萬崗位的工作機會。

5G未來需共建

5G技術趨於成熟,但不等於市場成熟了。這之取決於技術的轉化率,我認為只有市場真正成熟,市場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才是最後的成功。5G現在正處於轉換過程中間。5G同以往通信技術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在4G以前的時代,用戶對網絡僅僅是使用。但是到了5G時代,用戶不僅是5G的使用者,更是5G的參與者和合作者。因此在實現5G市場成熟的過程中,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成為此次2018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國際研討會與會嘉賓共同的呼聲。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奚國華認為,要建立跨界融合的廣義產業鏈。我們在講5G產業鏈的時候,往往會從狹義的角度說。從芯片設計、代工,測試、封裝,儀器儀表等。但是5G時代應該從廣義的角度定義產業鏈,這個產業鏈應該把消費市場和產業應用市場一併考慮,一併培育。此外,除了產業界,也要讓政府引導與企業推動相呼應,發揮有形手和無形手的共同作用。由政府來彌補產業鏈的不足。“因為5G的產業鏈很長,企業是創新的主體,但它有侷限性,一個企業看不到整個產業內的情況,而且企業往往是趨利的,對產業鏈利潤比較豐厚的更感興趣,但是要使整個5G產業鏈完善,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這個任務應該由政府進行佈局完成。鼓勵甚至組織指導垂直行業與通信行業或者與ICT行業的進一步融合以及合作。”

中國移動給未來網絡共建引入外部智慧命名為 “智慧眾籌”。比如移動性的算法,天饋優化算法,運營商自己可以進行優化,但是某些高校、科研機構和創新公司也會有某些想法,都可以導入到網絡平臺裡面,把能力眾籌導入到網絡平臺上。

對於打造5G應用生態,NTT DoCoMo也希望通過和合作夥伴攜手共創共贏。

今年2月,NTT DoCoMo在日本啟動了一個開放性的合作計劃。截至目前,合作伙伴的數量達到1800家,該公司的目標是在明年3月實現同2000家合作伙伴的合作。為了實現這一目標,NTT DoCoMo做了很多工作,除了加強與合作方的溝通和需求的匹配,一起進行頭腦風暴和共享創意外,為了使各種創意實體化,該公司還在東京、大阪和沖繩等地開設了5G開放實驗室,供合作伙伴和民眾參觀、使用。現在已經有300多家公司900多人使用過這個開放實驗室。為了使5G更加接近民眾,NTT DoCoMo還在東京的晴空塔頂層開放了一個5G體驗空間,叫做PLAY 5G。引發產業界和普通民眾對5G的認知,吸納全社會參與5G技術開發和商業模式的探索。

商用在即,5G如何走好开场秀?

NTT DoCoMo北京研究所所長陳嵐表示:“我們認為數字轉型的三大支柱是5G+AI+IoT,它能夠使用戶有新的體驗,同時能夠開拓新的市場,我們作為運營商將和合作夥伴攜手共同創造新的價值。”

賽事考驗5G商用

國際性的體育賽事往往也是新技術的秀場和考場。

隨著各類通信技術和服務的飛速發展,每屆奧運會都被烙上了獨特的科技標籤,1964年,東京奧運會首次使用衛星實現奧運會的實況轉播,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首次使用了計算機網絡進行信息服務,2000年悉尼奧運會成為首屆互聯網奧運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3G綻放,2008年北京奧運會實現了高清轉播,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社交媒體的大行其道,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4G在奧運會全面應用……

商用在即,5G如何走好开场秀?

2018年年初,平昌冬奧會,人們首次看到了5G的身影。

平昌冬奧會的官方合作伙伴韓國電信公司(KT)在平昌冬奧會試商用的5G主要是虛擬應用,最為吸引關注的是5項業務:“同步觀看”,用於雪橇項目,通過超微型無線攝像頭和電信模塊,可為觀眾提供運動員3D視角的實時畫面;“時間切片”,是基於5G的視頻流技術,觀看者可以自主控制時間、觀看目標、角度等;360度VR(虛擬現實),應用於冰球和滑雪項目,觀看者佩戴設備就可以VR方式觀看比賽;“全景視角”,應用於越野滑雪項目,觀看者可實時追蹤特定運動員。5G公交車,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交通工具。

但平昌的冬奧會並不是標準意義上的“5G”奧運,因為彼時,3GPP的標準還沒有出臺。2020年東京奧運會才是5G商用後的第一次亮相。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4K將成為主要媒介,NHK將同步試點8K。屆時日本運營商NTT將提供5G服務包括高清視頻,30公里時速下,一個G的4K視頻傳輸;東京奧運會的重要5G應用還包括運動檢測,通過運動員身上設置傳感器,檢測運動員的疲勞狀態。機器人汽車也將在東京奧運會期間提供服務。

但這個踏在5G商用時間點上的奧運會呈現的應用更像是秀場裡開場模特的定點pose。真正成熟的應用,大家更期待商用兩年後的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

商用在即,5G如何走好开场秀?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大會上暢想,屆時,5G的大容量、高帶寬將為我們呈現8K超高清視頻;5G的雲架構和移動邊緣計算的結合,可以使攝像機拍攝下來高速的視頻並不一定在遠端的雲進行處理,而是在具備緩存和邊緣計算能力的基站進行處理,支持實時呈現並讓觀眾隨時隨地回看精彩瞬間;車聯網應用也將比較成熟,那時的車聯網不僅是車和路的連接,車和車,車和邊緣計算,車和行人都將通過5G網絡實現實時互動。北京冬奧會還會用到很多物聯網技術,運動員身上安裝傳感器、高清攝象頭,觀眾可以跟運動員一樣感受前後的運動員狀況,可以跟蹤任何一個選手,也可以實測每個運動員的速度以及感知運動員的疲勞狀況。

校對:梁 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