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裡李衛身為回京述職的地方官,派兵去強行停止科舉考試,是真的嗎?為什麼呢?

宋安之


謝 兩個小叫花子出身:那就是李衛和高福,人送外號“纏死鬼和鬼難纏”的便是他們二人。還有一個女孩子叫翠兒,她後來嫁給了李衛,這三個人都是雍親王四阿哥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於康熙四十六年下江南賑災收到手裡的奴才。

李衛與高福這兩個奴才,別看是叫花子出身,機靈的很!可這李衛的機靈勁兒還在高福之上,特別是對自己的主子雍正皇帝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恩戴德心理,所以李衛做到了封疆大吏而立於不敗之地。

(李衛向主考張廷璐報號)

雍正皇帝登基以來,最急著辦的就是三件大事:

一、西北軍事,派年羹堯為陝甘總督,馬上解決平叛西北叛匪羅卜藏丹增,以解朝廷之患。

二、清理戶部虧空,經過隆科多的舉薦,任命諾敏署理山西巡撫,清理官員虧欠朝廷的陳年老賬。

三、朝廷急需人才,經過怡親王十三阿哥爺胤祥建議提議馬上開恩科取士,為朝廷選拔人才。

這次選拔人才,開科取士是朝廷的頭等大事,最終雍正帝確定上書房大臣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為主考官,清流領袖李紱為副主考。這個李紱是讀書人的領袖,清廉得如同一碗清水一般,所以他和三阿哥胤祉十分交好。

(李衛背後的靠山就是雍正)

好好的一場開科取士出事兒了,原因是到了考試這前一天李紱發現了科場竟然有人私自買賣考題,這李紱不相信都不行,因為到了正式考試這一天,考題是雍正皇帝親自出的,考試的三道試題與考場所開出的題目一模一樣,這就證明了考試題的確是洩露了。

買賣考題或者是洩露考題,都是殺頭之罪。可這李紱是副主考官,他不得不與主考官張廷璐協商,可是主考官張廷璐根本不買他的帳,原因是張廷璐竟然參與了這件駭人聽聞的科場舞弊案。

李紱知道課程舞弊案的後果有多嚴重,無奈之下的李紱去找自己可以信賴的誠親王三阿哥胤祉,可是誠親王胤祉對李紱的稟報感覺到很是無奈,因為他馬上聯想到了,這是一個通天大案。

即使自己這個誠親王也未必能惹得起這個馬蜂窩。因為他知道這裡的水有多深,他立刻想到了來京述職的江蘇巡撫李衛。

(只有李衛能辦這件事兒)

在讀書人領袖李紱的眼裡,李衛就是一個土鱉,地痞無賴式的人物。可李紱哪知道誠親王胤祉在瞬間產生了這許多心思。

所以誠親王對李紱說:收起你那名士的派頭吧,只有這個李衛才能在皇上那兒過關!

那麼人們不僅要問:除了科場舞弊這樣的大案應該直接向雍正皇帝奏報,起碼還有刑部,還有就是順天府尹就管這件事兒,為什麼偏偏要找李衛這個地方官?

想想看;這是雍正皇帝登基以來的第一個開科取士,而且歷朝歷代的開科取士都會受到皇帝的高度重視。誠親王胤祉是對的,既然出現了科場舞弊案,就難免有哪個皇子阿哥參與其中,這個渾水不是一般人能趟得了的。李衛雖是地方官,可他在雍正帝那兒玩得轉,無論牽扯誰他都能擺平。


(李衛帶兵擅闖考場)

在北京城這塊地方,無論發生了什麼案子,想管他的衙門多的是,可都知道在京城這個地方,大小衙門遍地都是,盤根錯節,搞不好把自己陷進去也未可知。

可是這李衛不同,他雖然是外省的封疆大吏,但是有自己的親兵,在京城也有自己的衙門,重要的是他和雍正皇帝的關係比父子還親,出了事兒,他能兜得住。何況開科取士這等危害皇上的大事。在李衛眼裡,李紱求他那是看得起他,所以由李衛親自出頭,這個案子能辦到底是必定無疑。

也算主考官張廷璐倒黴,由於李衛的查辦,主考官張廷璐最終掉了腦袋。好像背後的主使,主謀就是雍正帝的兒子三阿哥弘時。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了猜想,故事為主,有不同看法歡迎網友們吐槽! (圖片來自網絡影視資料)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雍正王朝》詳細解剖還在後面,帶你繼續解剖雍正王朝!歡迎網友評論互動、留言。(第261期總268期)


日堯居k古史


因為這是電視劇呀。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李衛,也就是狗兒,是康熙四十六年,黃河發大水,雍正到江南賑災募款的時候收留的“沒爹沒孃的要飯的”。雍正和十三爺看他機靈,於是收在潛邸裡做奴才,一點一點培養起來,後來為了監視年羹堯,把他派到年羹堯身邊,跟隨年羹堯到四川、陝西......雍正即位以後,慢慢放權,從道臺一點點做到封疆大吏。



李衛機敏、忠誠、聽話,因此,鄔先生、雍正幾乎是把他當做自己的兒子在調教的,憑藉著自己是皇帝繼位以前就是潛邸裡的僕人的這個老資格,以及皇帝繼位以後的重點培養,為新皇的掄才大典鋤奸鏟惡,只有李衛有這個資格。



查考場的時候,李衛是什麼身份呢?

第23集其實有交代。





根據鄔先生的分析,當時的李衛只是陝西的一個布政使(省長),回京述職以後可能會被放到江浙去做巡撫(省委書記一把手)。


那麼一個省長回京述職,身邊還是有一些親兵護衛的。帶著這些親兵護衛去查一個考場還是說得過去,但是,真實的李衛雖然也是雍正的紅人,和電視劇裡的差別還是很大。


首先,李衛的出生不是叫花子,而是江浙富戶,也不是在雍正的潛邸長大,而是在江浙長大。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衛入貲為兵部員外郎,也就是花錢捐官給自己買了個司局級幹部來做。當時一個員外郎的價位,大概是1-2萬兩白銀,按照當時的米價對等(一兩白銀400元),相當於是4-800萬人民幣左右。能拿得出這筆鉅款的,非但不是叫花子,而且必須是土豪。


李衛捐官以後,最初不是一方行政管理人員,他乾的全都是經濟工作,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遷戶部郎中,相當於是管民政和財務的;康熙61年,直隸驛傳道,相當於是管理國家高速公路的;康熙61年-雍正2年,雲南驛鹽道。雍正1年,監管銅場。雍正2年-雍正3年,任雲南布政使兼理鹽務。康熙,雍正兩朝皇帝重用李衛,都是因為他搞經濟工作搞得好,能給朝廷搞錢。


電視劇裡面唯一對得上的就是在雍正剛剛繼位以後,李衛已經被提拔到布政使的位置上,並且在雍正3年就要被提拔為浙江總督。這個時候,李衛的權力已經大到封疆大吏的這個位置了,作為皇帝跟前的大紅人,順帶查個考場,作為劇情彷彿是說得過去的。


如果要嚴格考證的話,雍正在位期間的科考其實不多,分別是:

  • 雍正元年癸卯恩科(1723年)
  •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
  •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
  •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
  •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


根據劇情,李衛可以去查的是元年和二年的考試。

元年考試的頭甲是:於 振 、 戴 瀚 、楊 炳,二年的頭甲是:陳惪華 、王安國 、汪德容,跟電視劇裡面的劉默林大才子更是八竿子打不著,就更不要說出什麼科場舞弊案還要輪到李衛去抓人了。


電視劇,看個情節就好,認真你就輸了。


HannibalLecter


竊以為,劇中有所交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