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被傳大面積裁員的背後,劉強東為何翻臉?

2018年對於京東來說,可謂是最艱難的一年了。春節前京東將大量裁員,在這寒冷的冬日裡回想起劉強東說過的那句:"我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的話語,現在不是被打臉嗎?有京東的員工感慨道:東哥還是向兄弟們下手了!據說淘汰率都算好了,而且個別部門還是先裁未婚的女生。

雖然京東很快就出來闢謠,說只是正常的人員流動而已,但是事情真的就這麼簡單嗎?互聯網的市場爭奪戰已經趨於疲態,對於京東的員工來說,寒冬真的是來了。

京東被傳大面積裁員的背後,劉強東為何翻臉?

不過2018年的職場圈確實沒有那麼好混,錘子科技在成都差點解散被詬病,而百度又被吐槽沒有企業文化,待在騰訊公司的說沒有夢想,自己活得很累。在互聯網的寒冬就要來臨之時,沒有想到的是京東最先撐不住,京東也是第一個用戶衰退的大型互聯網公司。

根據可靠的消息說,京東商城要裁員10%以上,而京東金融也是很快就要融資了。而京東裁員卻不敢對外聲張,只是員工發現,績效考核變得越來越嚴苛而已。比如公司原本規定了加班滿兩個小時就可以打車,但是現在的話打車可能會被開除。晚上的加班餐也不能夠隨便吃,這也是裁員的一個藉口。

京東被傳大面積裁員的背後,劉強東為何翻臉?

網上爆料的這些手段讓我們也感到很無奈,京東員工的苦楚恐怕只有他們自己能夠體會吧!很多員工吐槽,京東開始作死了,行政就是在雞蛋裡挑骨頭。這也才一年的光景,京東早已經不是以前的京東了。去年春節是,劉強東還發了微博說,過去給京東員工繳納的公積金和保險多達60億。並且強調說,堅持全員繳納,如果用外包人員的話,在公積金和保險上至少能多賺50億。可是劉強東還是選擇了繳納,因為京東就像是一個大家庭,而所有的員工都是兄弟姐妹。

京東被傳大面積裁員的背後,劉強東為何翻臉?

現在再看這些話是不是很打臉呢?京東光是物流人員就超過了12萬人,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快遞員,而五險一金就是他們老了以後的"保命錢"啊!特別是在公共場合,劉強東曾經明確說過,不會壓榨員工的一分錢,要儘可能的為員工謀福利。而且每一個京東的員工進入京東後是直接簽訂勞動合同的,不允許有外包公司的員工進來。而且剋扣員工五險一金的錢,犧牲人家60歲以後的"保命錢"會讓劉強東良心不安,在他看來簡直是恥辱,這樣的話這家公司也沒必要存在了。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我們現在看這些話,他應該很想收回吧!

在互聯網如此不景氣的今日,東哥是不是還有這樣的豪膽義氣呢?從今年的6月就開始,裁員潮從金融領域開始,10月波及到阿里和京東,如今華為也停止了校招。

京東被傳大面積裁員的背後,劉強東為何翻臉?

而對於京東來說,這一年可謂是內憂外患。因為美國的性侵案使得劉強東一直是熱點人物,連續缺席各種活動不說,就連前幾天官方評選的改革開放傑出貢獻對象裡面也沒有他,而阿里巴巴的馬雲和騰訊的馬化騰都榜上有名。此外還有很多互聯網的企業家,劉強東不在名列,最主要的原因無非就是他身上的"汙點"性侵案。因為這次事件的影響,導致京東的營業額連續下滑,股價已經跌破了發行價格,用戶活躍度也下降了。而當公司面臨如此困境時,那麼裁員是最直接的辦法了。

員工的離職高峰一般是過年後,因為要拿到年終獎啊!可惜的是,打這種小算盤的不止是員工,還有老闆。如果行業不景氣的話,那麼老闆會先行一步,把你辭退,就是這麼的殘忍現實。

京東被傳大面積裁員的背後,劉強東為何翻臉?

今年對於互聯網來說,都不好過啊。行業內可擴展的空間已經不大了,必須靠行業內整合來降低競爭強度。各大公司都開始變得"小心謹慎"了起來,春節前裁人不得不說這是企業家百試不爽的一大"法寶",這個冬天也愈發寒氣逼人了。

公司形式不樂觀,公司高投入而尚未盈利,再加上公司人員冗雜,成本高。這就導致了大量裁員,公司的運作資金不夠也是一點,如果不裁員很肯能導致公司倒閉。不過裁員後,剩餘員工的工作量加大,也造成了人心的不穩定。

京東被傳大面積裁員的背後,劉強東為何翻臉?

劉強東曾經說過:裁員,我心裡過意不去。不過這對於企業來說也是自救,要不然也會拖垮整個公司。對於京東的員工來說,無論走與留,活下去才是他們最主要的目標。

蘋果市場消費疲軟直接導致了富士康裁員35萬人,只為節省開支。如今國內市場不景氣,大小企業都面臨裁員之痛。寒冬裡被裁的員工,只能重整心情再次出發,尋找一個新的開始。

(本文由科技耳目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