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一上聯“有水有田方有米”,親家給出下聯,女兒可以放心嫁了

對聯是我們國家獨有的一種文化傳承方式,從古至今,對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在古代,對聯更是融入到了普通百姓生活中,無論是文人大家,還是市井百姓,他們或多或少都會對幾幅對聯,這些對聯組成了中華民族漢字的魅力,而不少絕妙的對聯流傳至今,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副婚禮上得到了絕妙對聯。


婆家一上聯“有水有田方有米”,親家給出下聯,女兒可以放心嫁了


​故事發生在清朝道光時期,當時漳州府喜事連連,潘姓和何姓兩大家喜結親家,兩家雖不是家財萬貫,但也是吃穿不愁的,現在就是小康生活,婚禮自然是熱鬧的很,請來不少人吃喜酒。而當地有個習俗,就是新人成親前,女方家需要給出一個上聯,在由男方家對出下聯,這樣就是一副象徵圓滿的喜聯了,成親的時候這幅對聯要貼在南方家大門口,表示這對新婚夫妻是天作之合。


婆家一上聯“有水有田方有米”,親家給出下聯,女兒可以放心嫁了


​婚禮前,雙方父母坐到了一起商討對聯的事情,還請來了當地有名的秀才,幫著出主意。大家都想著這對聯要通俗易懂,又能表達出雙方結為親戚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於是女方家長先表達了自己的對女兒嫁過來後的期望,這家父母也是明白事理的人,他們說了自己女兒嫁過來,不奢求婚後生活能夠多麼富裕,不求女兒穿綾羅綢緞,戴金銀首飾,只要男方能女兒吃飽就好。


婆家一上聯“有水有田方有米”,親家給出下聯,女兒可以放心嫁了


​女方父母這要求可以說是最低標準了,放到現在應該也是很少有這樣的女方家長了,畢竟現在人的生活壓力這麼大,無論男女,都希望未來伴侶能有和自己相匹配的能力、財力等,能高不能低。所以可想而知,當時男父母聽後十分感動,對於親家沒有提什麼過分的要求,沒有要什麼貴重的彩禮,很是感激。男方父母緊接著說,他們也沒什麼特別要求,只要兒媳婦進了家門,能夠讓他們家添人丁,儘快讓他們當上爺爺奶奶就好。大家聽了都偷笑了,屋後的準新娘也害羞地低了頭。


婆家一上聯“有水有田方有米”,親家給出下聯,女兒可以放心嫁了


​而秀才也跟著笑了,腦子裡開始打轉,思索片刻後,拿筆開始寫,上下聯都是根據雙方父母的要求寫的,上聯就是文前提到的“有水有田方有米”,而這下聯是“添人添口便添丁”。不得不說秀才還是很有能力的,為什麼說這幅對聯對得好呢?首先,上聯中出現了三個實物“水”、“米”、“田”,合在一起就是“潘”,即男方家的姓氏;而下聯中的“人”、“口”、“丁”又近似於“何”字,也就是女方的姓氏。上下聯又能很好的對接上雙方父母對於未來親家的要求,不得不說此聯非常的絕妙了。

所以只是看到一副通俗易懂的對聯,大家可能覺得沒什麼絕妙之處,但當你知道了這幅對聯的由來,結合當時的語境、情節,就能發現這對聯的絕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