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養兒別養兩,養倆輪官馬,說的是什麼?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文/酒釀櫻桃

俗語:養兒別養兩,養倆輪官馬,說的是什麼?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小編記得有一段時間的電視節目裡,有幾個記者專門去沒有人贍養的老人家中走訪。可能大家會以為這些老人沒有子女,或者子女在外地沒有時間精力來照顧老人。但事實上不是。

這些老人通常會有好幾個兒女,而且身體健健康康,家庭情況也沒有什麼問題。

俗語:養兒別養兩,養倆輪官馬,說的是什麼?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為什麼老人們有兒女卻生活的這麼困難,還沒人管呢?我們今天講到的一句俗語“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養兒別養三,養三沒有家”,小編覺得說得很對。

從很早很早以前,人們生育孩子養育孩子,才延續了我們人類歷史幾十萬年。父母養育兒女通常都沒有怨言,盡心盡責。但是到了父母年邁時,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時,兒女們卻會嫌東嫌西。

俗語:養兒別養兩,養倆輪官馬,說的是什麼?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小編也不能理解這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的,我們先來講一講上面提到的那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吧。

(1)養兒別養兩,養倆輪官馬。

這句話意思就是養兒子不要養兩個,到了父母年紀大的時候,兩個兒子到底誰來贍養父母就會出現問題。贍養自己親生父母本來應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兩個兒子卻會因為覺得不公平互相“踢皮球”。老大覺得自己花銷更多,老二覺得媳婦好累,心疼自己媳婦。

俗語:養兒別養兩,養倆輪官馬,說的是什麼?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這樣對父母是一種傷害,而且這種行為大家不覺得很熟悉嗎?像不像古代時候給官府養馬?老人在這個兒子家住一段時間,在那個兒子家住一段時間。有的時候在這裡多住一天,還要被趕出來。或是一對都健在的老夫妻,父親住這邊,母親住那邊,讓兩位老人分開,實在是太可氣了。

俗語:養兒別養兩,養倆輪官馬,說的是什麼?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2)養兒別養三,養三沒有家。

這句話又怎麼理解呢?就是說養孩子也不要養太多,養太多就乾脆沒地方住了。就像“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句諺語。

俗語:養兒別養兩,養倆輪官馬,說的是什麼?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為什麼呢,孩子多了,有孝順孩子的幾率就更大了,為什麼還沒人贍養老人呢?就算有孝順的孩子,那誰敢保證他的家裡人也同意贍養老人呢?他們通常會說:“你有那麼多哥哥姐姐,憑什麼你來花這麼多錢和精力來養活你媽?你是腦子有問題嗎?”

如果一個人沒有十分堅定的意志力,是很可能被動搖的。子女多了,就會出現“不公平”這個問題。“我有這麼多兄弟姐妹,他們都可以養活我的父母,這件事情不用我操心,也輪不到我操心”這個想法多麼令人心寒。

俗語:養兒別養兩,養倆輪官馬,說的是什麼?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父母含辛茹苦將幾個子女養大,到頭來幾個子女誰也不願多花一份心思來贍養他們。

下面你們也有可能會問,兩個不好,多了也不好,到底應該養幾個?其實小編認為,養幾個根本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在麼教育子女。

在農村,因為有些父母自己文化水平也不高,就會忽略對子女的素質教育,導致孩子對中國傳統的仁義道德一無所知;在都市,一些父母每天自己忙著掙錢,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也忽視了孩子的內心發展,孩子從小缺乏關愛。這也會成為孩子長大後不孝順的原因。

俗語:養兒別養兩,養倆輪官馬,說的是什麼?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到最後,小編也想和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說一聲,不管父母在我們小的時候有什麼對不起我們的事情,但總歸養育之恩大於天,他們給了我們愛,讓我們有機會接觸這個美好的世界就已經足夠了。

我們還是要孝順自己的父母,趁現在還有足夠的時間,好好對待父母,因為將來我們的子女也會看到我們的行為,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