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元的真假?

閒閒沒事做


很多泉也好新人也好,經常見到銀元問真假的帖子,所以在此簡單說一下銀元的入門方法,能起到拉低銀元的入門門檻最好。

首先,我們要了解銀元的歷史:

銀元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銀元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是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明萬曆(1573年-1620年)年間銀元開始流入中國

清乾隆58年(1793年),中國中央政府首次在西藏鑄行“乾隆寶藏”銀幣。道光(1821年-1850年)年間,臺灣福建等地也曾仿製銀圓,稱為銀餅。光緒16年(1890年)官方開始正式鑄造銀元“光緒元寶”(即龍洋),各省紛起效尤。

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後,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銀元是近代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

受電視劇的影響很多人都知道銀幣能吹響,不懂的人都以為銀幣能吹響都是真的。(說實話,前幾年不接觸這東西的時候我也以為能吹響都是真銀元,其實那是電視劇誤導!強調下)

如果自行百度鑑定銀元的方法,裡面就出現4種方法:稱重量,聽聲音,量直徑,看包漿。其實這種方法在民國時候或者改革開放初期好用,但是放到科技水平發展的今天來說,完全過時

要學會鑑別真偽,就要知道假幣分為哪些種類1、翻砂版假幣(機制幣沒有翻砂,切記,新手以後別再拿翻砂幣問真假了)2、銅鍍銀(既然是銅的鍍銀,那肯定不是銀幣。所有這類新手也應該知道真假)3.包殼(民國已經有包殼,既:裡面銅或者鉛,外面包了層薄薄的銀)4.真銀假幣(這類幣出現時間最晚,原因有三:1.清末民國是為了謀取貴金屬。2.技術沒有到位,3現代銀價格較為便宜,用真銀更能做出高仿謀取利益)

首先我要說下百度上面的那些普通的鑑定方法過時的原因

第一種,稱重量。都知道大頭的重量為26.8克,所以,如果遇到真銀假幣,他的含銀量達到一定比例也容易達到26.8克,所以第一方法過時。

第二種,聽聲音。既然出現了高仿真銀假幣,所以聽聲音這類方法也過時(當然在遇到某些通貨大頭的時候這個方法還是可以用,但是絕對不是鑑定真偽的主要方法)

銅的,鐵的,合金的都能吹響記住,和真銀幣聲音又不一樣,不要籠統的覺得能吹響就是真的

第三種:量直徑。既然出現了真銀假幣,重量都一樣了,直徑做到一樣豈不是一樣容易,所以這類方法過時。

第四種:看包漿。現在高仿銀幣主要為3種包漿做的很多:五彩,生坑,黑包漿。既然出現這類包漿,看包漿就成為雞肋,只能作為輔助鑑定方法,所以簡單的看包漿已經逐漸過時!

既然一般網上所說的過時了,這裡我就補充現在銀元行內真正能鑑別銀幣真偽的方法如下:

如大頭,帆船,宣三,因為年代久遠,一般都會出現包漿,由淺到深,分為:

原光淡彩,五彩,傳世醬彩,黑包漿,生坑等等,除非洗過,絕對不會出現沒有包漿的銀元,哪怕PCGS最高分的銀幣一樣有包漿。那麼鑑定銀幣第一關我們作為新手一定要學習好:

第一:看銀色!!!

如何看銀色?(這個在我剛學習這東西的時候甚是費頭腦,畢竟一個人摸索不容易,運氣好有朋友帶才堪堪入門)

如果你是一位行內玩家,從銀色上就能分析,老銀和新銀是不同的色澤,老銀有內斂含蓄的光澤顯青色,新幣則是泛出灰白光,但是對於光的把控則需要長年的經驗積累才能明白,但是此方法判斷極準,但是對於鑑定者而言難度比較高,這就是我開始一直苦惱的原因。

真幣銀色較為溫潤,假幣為化學銀做舊,顯得很不舒服,如果未做包漿行內叫“賊光”。

這類真銀假幣,雖然是銀做的,成色也不錯,但是沒有歷史沉澱感所以他的銀色更偏向於化學銀,鏽也為化學鏽,失真:

真銀假幣

當你對真幣銀色有一定了解了以後,我們可以嘗試著進入下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

第二,看邊齒!!!

不說複雜了。我就說說中國的銀元之寶,袁世凱側像背嘉禾一元三年的齒作為引導吧:

三年大頭的齒我們可以籠統的概括為兩大類:直邊齒和橄欖齒。

之所以銀幣邊齒最為重要的原因有幾點,高仿幣的加工有兩大步驟:

首先是打印好花紋圖案,其後才是加工邊齒。

而真幣加工的工藝步驟如下:

將已打印好圖案的仿幣夾在兩個圓柱鋼棒中,這兩個圓柱鋼棒有三種作用:

  • 第一,鋼棒起到夾緊作用,使幣胚在受到向下打擊力時不會產生位移,保證敲打出來的每個邊齒齒槽深淺一致。

  • 第二,鋼棒的外徑和銀元的外徑是相等的,死死的夾住幣胚,使幣胚在受到向下衝擊力時,錢廓外緣不會向外鼓起,凸起這點很重要。

  • 第三,當每敲打出一個齒槽後,鋼棒是會轉動的,轉動過程中,幣胚也會跟隨轉動,轉動的距離就是一個齒的寬度,再接著敲打下一個齒槽。

  • 第四,高速敲打出齒槽的模具是固定的,一次只能敲出來一個。那麼每個齒槽的大小、深度、寬窄、夾絲就全都一個樣-----這就是高仿邊齒為什麼都生硬無變化的根本原因。

如果造假者每敲出一個齒槽再換一個模具也是可行,那工作量將是天,一塊幣還沒敲完,人在換模過程中已累死,還存在一個外圓能不能等分的問題。

如果用千足銀來製作銀元,你就會發現,從邊齒看不出銀料的密度和軟硬程度。而真品老銀元是銀和銅的合金,高壓下邊齒顯得有力度,挺拔,無毛刺,無彎曲,弧度明顯,夾絲明顯挺直,粗細勻稱。說白了,沒有二次冷加工痕跡,也就是我們行內人說的邊齒看起來很自然不呆板!

真幣邊齒是和幣面一次成型,而高仿銀幣他的工藝是二次成型的,所以造成邊齒成型的不相同,放大鏡下就會原型畢露。

真幣邊齒齒模雕刻屬於半手工半機械完成的所以齒槽、齒頂、齒壁、、齒底、齒口、無論縱向或橫向皆由弧線、弧面流暢構成,高仿銀幣恰恰相反,大量的弧面、弧線也是數控機床難以達到的,這就是我現在要說的,銀幣邊齒現在成為了銀元鑑定真偽的最主要最重要,最大的依據。如果有一天突破了這道防線,那麼不堪設想。

高仿銀幣唯獨齒幣面弧形仿製不出,擠壓成型和敲擊成型的工藝完全不一樣,放大鏡下這類高仿銀幣原形畢露。

這是總結出來的市場上大致能見到的銀幣邊齒:

第三,看包漿!!!

銀元含銀基本在9成,還有1成是銅,因此生坑銀元尤其是土埋的會有一層綠鏽,此鏽極難模仿,不是短時間假幣能製造出來的,生坑銀幣綠鏽深邃沉穩,新幣則是比較浮,顏色偏淺,一碰就掉,或者帶化學味道。

生坑大頭鏽比較自然,穩定:

假的生坑鏽浮,不自然:

還有醬彩,五彩,淡五彩包漿,這類包漿仿製品做出來咋一看很像,其實不盡然。

仿製品和真品區別在於,仿製品包漿沒有變化,顯得很單一。

哪怕高仿淡五彩包漿做出來,乍一看有層次感,仔細分析層次感單一,與幣面磨損矛盾等等這類都是鑑定銀幣包漿真假的主要手段。

說白了,包漿一定要看著舒服,不舒服肯定是假幣!

新仿的此類包漿一般用強氧化劑,做的包漿很難控制,基本都會做成整體包漿,沒有深淺變化,相對比較容易識別。

如果是買家大量買通貨那就要注意一個一個的看,不要以為通貨裡面就沒有假的。

雖然單個看起來簡單,通貨摻雜一兩個還是有部分藥性!

第四,看磨損!!!

磨損作為鑑定銀幣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不可多得的好方法!

流通痕跡是老銀元使用過的重要證據。

現在許多人喜歡評級幣,但是絕大多數評級幣都是經過人為清洗過的而不是出廠狀態的真正的原光幣。新手玩盒子幣固然沒錯、但是如果拿盒子幣那套來說,眼力根本不會有任何的提高,所以不要盲目的最求高分,對於原光幣和清洗幣,作為玩家,一定要把握好一顆敬畏的心。多學習多看。

第五,看價格!!!

銀元行內價格特別透明。切記貪圖便宜買東西真銀假幣由於賣家急於出手因此往往會價格比較低,低於市場價的幣大家就要小心了。

以下面一個PCGS大頭來說,為什麼它為真

真品三年大頭,眼眶自然,而高仿大頭,眼眶深,真品三年大頭鬍鬚和臉頰有自然分界線,而仿品大頭,自然分界線沒有或者缺失

三年大頭內齒均勻有力。不會出現模糊情況,除開磨損

嘉禾立體感強,假幣立體感弱,或者嘉禾看起來散亂

側面肩章如十年大頭肩章有粗細變化,假的大頭肩章沒有變化或者直接不做。領口線條也有粗細變化,假的大頭沒有變化,這類適用於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大頭各種版本

真幣幣面光滑,一般不會出現溜銀現象,模具加工過程中會出現斷模的情況,但凡是銀幣的高點,都會產生磨損,如果斷模現象很明顯,必定為假幣

但凡是帶彩的包漿,一定有起伏,如果沒有起伏,必定為假幣。如果帶五彩的,如果沒有磨損或者流通痕跡,絕大多數為假幣!

三年大頭粗略分為兩種齒,一種為橄欖齒一種為直邊齒,但凡是橄欖齒用放大鏡看內小齒,凹點必定有夾絲,看起來像雕刻痕跡,起伏自然,必定為真幣,假幣沒有這個特徵

但凡橄欖齒直邊齒有冷加工痕跡,必定為假齒

假齒放大鏡,或者仔細看夾絲齒沒有或者做的很不自然,這類必定為假齒,整體齒輪距離幾乎一致沒有變化,略顯呆板

邊齒有起伏,放大鏡看內小齒自然,高倍放大鏡看甚至有極細齒,這類必定為真齒

方法說完了。

所以鑑定銀幣真偽:需要結合,銀色,包漿,磨損程度,壓力,甚至是價格來衡量它的真偽,才是科學的鑑定方法。

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想當然,甚至照本宣科的來。這樣只會越陷越深,學習是不斷進步的過程。只要肯下心思去學,所謂的門檻只是徒增笑爾。


錢幣大百科


之所以讓大家在鑑別銀幣的過程中不要去在意尺寸、重量,那是因為假銀元是完全可以達到標準的,就算是白銅偽造的也會通過增加厚度來達到標準重量,更別說現在的真銀假幣,更是和真幣的重量、尺寸以及密度都十分一致。所以對待假幣,我們更應該主要從做工、磨損、鏽色包漿、銀色這幾方面去分辨銀幣的真偽,而尺寸和重量只能作為一個次要的參考。
&低仿白銅合金鍍銀銀元也能達到標準重量

清末民國銀幣的做工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區別,這跟這個時期的銀幣制作方式和工序有關,都是軋片、制胚、印花等幾個工序,並不是十分精密,所以真品都具有獨特的工藝特徵。另外,老銀元的銀色經過幾十上百年的自然氧化和磨損變得十分柔和,反光是內斂的。而仿品退火不夠,銀色反光強烈,比較刺眼,而化學鏽和自然鏽也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典型老銀元的老銀色和鏽色

關於銀幣辨別真假,需要長期的觀察和對比,才能做到對真假銀元的表現和做工等有一個深刻的認識,觀察得越多,就能憑第一感覺一眼分辨真偽。除此之外,還要不斷的瞭解銀元造假的手法更新,因為目前銀元的高仿技術不斷有突破,不能一味抱著老方法去對待假銀元,而稱重、量尺寸的方法去判斷真偽,則更本無法作為銀幣真偽標準,早已被玩家拋棄。


&白銅銀元和真銀假幣,白銅銀元的厚度較厚


風雲說收藏


你的做法不對!用焊槍燒,水洗!破壞了銀元的原來面貌。即使是真老銀元!也貶值了。怎樣鑑定銀元的真假呢?一看:老銀元老包漿要自然,真銀元多為橄欖齒!。





曉石60374176193


銀元真假的分辨首先要知道是什麼種類的銀元,清代銀元不管是光緒宣統,各省皆鑄造皆統一七錢二分重,後耒袁大頭帆船小頭等等重量一樣,拆合二十六克到二十七克之間,通過多年流通稍輕一點所以大都在二十六克左右。含銀量在百分之八十七到九十之間,只有雲南省造銀元成色稍低。銀元是銀製作有真銀特具的色澤銀白色,假銀元重量不苻不是輕一克或多一克,如銅製則輕磨一點即露銅色,其它合金製作未銀的光澤表現灰暗,新仿銀元製作粗造失真,無使用磨損自然痕跡,齒輪生硬一見便知。提醒一下就是把銀元雙指拿在嘴上使勁吹一下再拿到耳邊聽聲,這就錯了需知銅作的也能在耳邊聽到餘聲。隨著現代工藝進步真銀假幣流入市場很難分清,萬萬不可粗心大意。這裡主要注意新舊太新的未使用過輪角分明,無使用痕跡,也無自然流通磨損,邊齒四輪四現拿在手裡無園潤感覚,銀元近中心部位是手拿銀元最頻繁的部位真銀元或多或少都有細微凹印記。有的真銀假幣怕人家識別人為的弄上痕跡,人為痕跡劃痕不自然,多是耒回用細沙紙磨擦,或劃園磨擦,只要細看或用放大鏡看就一清二楚了。


市井平民2


銀元真假怎麼分辨?最簡單的辦法:第一,看真圖,去pcgs評級網站或者錢幣天堂等專業網站看真圖。第二,看真品,找個靠譜的老師帶著,或者去當地古玩市場錢幣店,或者去前面說的網站,買幾個真品,天天拿在手裡看來看去,摸來摸去,然後,對於一般的真偽,你就能判斷個差不多了。當然,判斷高仿還是得繼續努力的。


凡人一日


比較常用的鑑定方法有以下幾種:

驗重量,量尺寸、聽聲音、辨成色、看紋飾、察邊窗、識包漿、摸幣面。總之收藏銀元的過程中千萬要提高警惕。


彩森林工藝


你是在毀它啊,怎麼能那樣呢?古件就是古件,他要有原來的古代氣息,包漿,鏽色,和泥土,避免不了的。

你那樣做還鑑定不了真假。銀元裡面的銀含量,和製作時的標準一樣就是真的,一般銀含量都在90%左右。


靜想藍天下


學東西交學費~天經地意


河南登封古錢幣朱玉印


包漿 顏色要對 壓力 要到位 邊齒 齒邊要對 這三樣缺一不可,需要時間的,不是一年半載就練好眼力的


焉知非禍


上個圖片瞧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