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門”王力宏被萬千家長點贊:比破襪子更亮眼的是他的家庭教育


“摳門”王力宏被萬千家長點贊:比破襪子更亮眼的是他的家庭教育


《吐槽大會》中,王力宏作為主咖嘉賓出場,結果卻因為襪子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王力宏的襪子為啥能上熱搜?

原來20年好友陶喆在節目上吐槽王力宏生活節儉,一件衣服可以穿十年,衣櫃裡還有破洞的衣服和襪子。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年賺4.6億的大明星怎麼會“摳門”至此!


“摳門”王力宏被萬千家長點贊:比破襪子更亮眼的是他的家庭教育


結果王力宏的鞋子一脫,襪子底部果然破了個大洞。

不止如此,網友紛紛曬照證明他的衣服、鞋子、行李箱都用了十幾年,用爛了才肯換。


“摳門”王力宏被萬千家長點贊:比破襪子更亮眼的是他的家庭教育


但他也有大方的時候,汶川地震他捐款300萬新臺幣,在四川捐助學校,還助養兒童,辦了多場公益活動。

王力宏的“摳門”,恰恰是把錢摳下來,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正如他說的:“現在對我而言,形象、外表、穿著,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什麼樣的作品,能給出什麼貢獻。”


“摳門”王力宏被萬千家長點贊:比破襪子更亮眼的是他的家庭教育


壹-愛是本能,但方法有高低之分

王力宏身上閃閃發光的品質,與他的從小父母的嚴格管教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家庭環境優渥,但如果孩子想得到什麼東西,爸爸會讓他們通過努力獲得,訓練孩子們的毅力和責任感。

譬如,9歲的王力宏和哥哥每天清晨五點就要起床,先去車庫清點報紙,然後把隨報紙附贈的“商品優惠券”插進去,踩著腳踏車去送報紙。

兩人要密切合作,才能在清晨送完報紙。他們還要提前到學校,參加交響樂團、合唱團等社團活動的排練。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很多家長覺得愛孩子就是給他最好的,恨不得把星星月亮摘下來。其實真正愛孩子,應該給他好的教養,而不是一味地物質上滿足。

之前網上有這樣一個視頻:一個成年男子向母親索要2萬塊錢還銀行貸款未果,當街毆打母親。脫下自己的上衣,狠狠扇到母親頭上,抓住著母親的衣領進行拖拽。


“摳門”王力宏被萬千家長點贊:比破襪子更亮眼的是他的家庭教育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父母愛的方式不同,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同。

有句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父母從小對孩子的培養,往往會根深蒂固,影響孩子的一生。

貳-把握黃金教育期,培養孩子三大軟實力

0-12歲是父母陪伴教育孩子的“黃金有效期”,而獨立能力、責任感和毅力的培養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5歲以後,要讓孩子逐漸獨立完成生活起居,打掃自己的房間,整理物品。上中學之後,定期給孩子生活費讓孩子自己管理,超支了只能自己想辦法。

“摳門”王力宏被萬千家長點贊:比破襪子更亮眼的是他的家庭教育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

孩子遇到問題向父母求助時,不要急著替孩子解決,而是引導孩子思考,讓他自己決定。這樣孩子能獨立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的主見。

在家庭中與孩子有關的決策,要尊重孩子的意見,培養孩子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感。

父親角色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上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父親作為孩子眼中的偶像,英雄,他的一言一行,做事情是否有責任感,也都會影響孩子責任感的形成。

如果孩子在家庭責任方面不能從爸爸身上得到積極的影響,那麼就會影響他日後做事的責任感。

毅力是一個人的生命力量,“牛爸校長”趙殿偉的女兒這樣評價他:

“毅力是爸爸給我們最好的生命禮物,很多看起來不可能的事,在經過永不放棄的堅持後成為了可能。”

爸爸可以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毅力。著名的“父親角色”理論指出: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最基本的角色是遊戲玩伴。

“摳門”王力宏被萬千家長點贊:比破襪子更亮眼的是他的家庭教育

在業餘時間帶著孩子爬山、運動、拼圖,作為孩子的榜樣,與孩子一起堅持。

爸爸還可以通過“為孩子制定目標,鼓勵孩子堅持,給孩子階段性驗收和獎勵

”的方法,培養孩子的目標意識和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毅力。

研究表明,父親對於孩子的支持會讓孩子更加樂觀,能獲得更多的自我效能感,最終能在學校獲得更高的成績。

劃重點

現象解析

◆適當讓孩子吃苦,培養出好品質

◆父母一味溺愛,養出“白眼狼”

◆爸爸對孩子獨立性形成有重大影響

家長應對

◆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發揮榜樣作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鼓勵和陪伴,培養孩子的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