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話什麼意思

老人們常說:“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這話到底有什麼寓意?

中國雖然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但是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只有真正的貴族階層才能有機會學習知識,老百姓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那麼是不是由此就該判定古代的老百姓是愚昧的呢?當然不是!他們會將自己積累下來的經驗教訓通過別的方式留給後人,比如說“諺語”、“俗語”。

對於老百姓來說,雖然沒有機會接受書本的洗禮,但是老一輩口口相傳下來的俗語就是最好的文化瑰寶,直到現在我們在農村還經常能夠聽到這些話,比如那句‘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可能有人不明白這句話的涵義,我們就來簡單的解釋一下,此話的意思是說男孩子最怕出生在三更天,女孩子最怕出生在正午,究竟最什麼會有這樣的言論呢?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先人們在科技文明落後的時代,對大自然的很多現象都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勢必會通過別的方式尋求註解,所以就有了玄學、命理、卦象這些看似迷信的東西,按照這些觀點的理解,很多事物都能夠分為陰陽兩極,只有在陰陽和諧的時候才能達到最佳的平衡,生死可以分為陰陽、男女也可以分為陰陽,就連時間也是如此。

一天二十四個時辰中陽氣最盛的時刻就是正午,此時的陽光最烈,反之陰氣最重的時刻就是午夜時分,即三更,所以作為屬“陽”的男孩就不應該出生在三更,屬“陰”的女孩就應該避開午時出生,如果恰巧碰上這種情況的話,就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這樣的孩子將來一定會顛沛流離,一生不順。

其實古人最初的願望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一生衣食無憂,最好能夠成龍成鳳,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如願以償的,面對命運的不公他們找不到別的理由,只能歸咎於出生的時辰不對,但是生孩子這種事情本來就是人類的生理本能,在沒有外界干預的情況下,誰也不能保證孩子會在哪個時刻出生,如果用這樣的俗語就定下了孩子的一生的話,也是不公平的。

當然現在這樣的說法已經很少有人會相信了,作為後人來說我們也是秉承著敬畏的心來看待古人的智慧,雖然有時候不見得是正確的,但是這些俗語曾經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一定程度上也值得我們去探究,畢竟曾是智慧的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