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多少架戰鬥機?

風之翼173626902


一、這個數字對於國內的網友來說,恐怕永遠都是一個未知數。而根據境外媒體的猜測報道,目前我國現役的戰鬥機數量約為1723架,其中:空軍1885架;海軍航空兵245架。具體數量如下:



1、殲-7戰鬥機系列:438架;

2、殲轟-7轟炸機系列:136架;

3、殲轟-7A轟炸機系列:95架;

4、殲-8截擊機系列:172架;

5、殲-10戰鬥機系列:290架;

6、殲-11戰鬥機系列:207架;

7、殲-15艦載機系列:26架;

8、殲-16戰鬥機系列:54架;

9、殲-20戰鬥機系列:21架;

10、蘇-27戰鬥機系列:162架;

11、蘇-30MKK系列:108架;

12、蘇-35SK系列:27架。

二、我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作戰飛機,無論從數量到質量來看,比美國空軍都還有較大差距。目前,美國空軍共有約3863架戰鬥機,是我國空軍戰鬥機數量的2倍還多。具體的數量如下:

1、F-4D~F-117型戰鬥機系列:2817架;

2、F-111型戰鬥轟炸機217架(封存);

3、A-10A型戰鬥攻擊機系列:452架;

4、B-52H型轟炸機:95架;

5、B-1B型轟炸機:102架;

6、B-2A型轟炸機:27架;

7、AC~MC130特種作戰飛機:153架。

三、提起我國空軍戰鬥機的數量,不能不說起我國空軍的三個關鍵性發展節點:

1、1949年11月中國空軍成立時,作戰飛機只有30架。這就意味著中國空軍的全部實力只有一個旅的規模;

2、從1950年開始抗美援朝,到1954年底,在短短的5年時間裡,中國空軍發展到28個航空兵師,5個航空獨立團,12所航空學校,裝備各型飛機3100架,總體實力列美國、蘇聯之後的世界第三位;

3、到了1971年,中國空軍發展到50個航空兵師,殲擊機師35個,裝備各型飛機6300餘架。可以說,使中國的空軍實力達到了高峰水平。


潤友


目前中國軍方並未公佈現役戰鬥機數量的官方數據。按照境外媒體統計的數據,目前中國現役的戰鬥機數量如下:

中國空軍總計裝備戰鬥機1174架,其中:

戰鬥機:殲-7系列:388架;

截擊機:殲-8系列:96架;

多用途戰鬥機:殲-10系列:236架;殲-20:25架左右;

空中優勢戰鬥機:蘇-27/殲-11系列:276架;蘇-35SK:24架;

雙重任務戰鬥機:殲-16:50架;蘇-30MKK:76架

中國海軍航空兵總計裝備戰鬥機218架,其中:

戰鬥機:殲-7系列:30架;

截擊機:殲-8系列:47架;

多用途戰鬥機:殲-10系列:24架;

空中優勢戰鬥機:殲-11系列:72架;

艦載戰鬥機:殲-15系列:21架;

雙重任務戰鬥機:蘇-30MK2:24架

按照上述數據統計,中國空、海軍目前總計擁有1392架現役戰鬥機。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數據中不包含戰鬥轟炸機,如果將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各裝備的70架和124架殲轟-7/殲轟-7A也計算在內,那麼這一數據可修正為1516架。

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中,殲-7和殲-8仍然佔據著不小的比重,裝備數量達到561架,超過戰鬥機總量的三分之一。但即便不計這些老舊戰機,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仍然擁有超過800架第四/第五代戰鬥機,這一數量比俄羅斯空天軍和海軍航空兵多出近百架,僅次於美軍的戰鬥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


軍機圖


目前中國空軍各型戰機裝備數量如下:

殲-10系列總計392架。

殲-11/Su-27SK總計432架。

殲-15總計30架。

殲-16/Su-30MKK總計58架。

Su-35:總計24架(可能還會增購)

殲轟-7總計216架。

殲-20總計小於16架。

四代及以上戰鬥機的總量已經超過1000架了,超過俄羅斯的780架。

至於殲-7和殲-8的數量則是保密的(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裝備四代機的單位編制都公開了,但是老飛機部隊的編制卻保密),雖然有說已經退役的差不多了,不過考慮到即使在最早換裝MIG-21,最早換裝Su-27的某些軍事重鎮仍有相當數量的殲-7服役,很可能目前解放軍空軍殲-7和殲-8的數量不少,甚至會超過四代以上戰機總數。

大概數量的話,殲-7應該是近千架,殲-8的數量超過500架。

中國空軍在戰鬥機方面雖然還不能和美國空軍比,但是跟美國空中國民警衛隊比還是有不小的優勢了。

目前美國空中國民警衛隊的戰鬥機編制:

F-15C/D總計137架。

F-16C/D總計336架。

F-22A總計20架。

當然如果算上飛機墳場封存的一票老批次F-15和F-16的話,光是跟國民警衛隊比都有些夠嗆。根據2018年採購預算,到2018年年底,美國空軍將擁有160架F-35。

目前中國空軍還有很多短板。

一來是缺乏運輸機和加油機。光是美國空中國民警衛隊就有175架加油機(165架是KC-135),55架運輸機(50架是C-17)。雖然已經有一支規模大,質量也較好的戰鬥機部隊,但是其他各類空中支援平臺的數量還是太少。

另外一方面,因為缺乏教練機,中國訓練飛行員的速度要比美國慢得多。截至2017年底,美國擁有近3000架教練機,而中國只有350架教練機,飛行員的訓練速度嚴重製約了空軍擴軍速度。


貞觀防務


如果僅計算各型作戰飛機的話,我軍的總規模應2000架左右,規模已經名列世界第二位,質量更是大大提高,據最新的一份統計,我軍擁有的三代戰鬥機,僅統計殲10與殲11系列,涉及多個衍生型號,包括:殲15,殲16,以及引進的蘇27/30。

早期進口蘇27已部分退役,蘇-27SK/UBK僅有約50架,且已接受了現代化改裝,蘇-30約為95架,殲-11系列戰機約300架,殲-16 約30架,殲15為24架,殲-10、殲-10A型約300架,殲-10B/C型100架以上,列入統計的總數為950架以上,四代的殲20已量產,至少6架,考慮到新機繼續在交付中,那麼到2017年年底,總數目突破了1000架已成定局。

如果再考慮到,200架以上的殲轟7,50架以上的轟6K等一線主力戰機,以及二線的殲7,殲8,強5等,毫無疑問,論規模與質量都已世界第二。

最近十多年內,中國僅簽約引進24架蘇35,目前僅交付了8架,對外依賴度近於零了。今天的成就完全得益於中國各大軍機制造企業的努力。

目前中國處於量產的戰機,主要為戰鬥機:殲10與殲11系列,涉及多個衍生型號,攻擊機:殲轟7,轟炸機:轟6K,以及運8/9等型號。

2016年,中國實現了約100架作戰飛機的生產,成為世界上戰機產量最高的國家。2017年,中國可能進一步提升產量,達到115架以上,繼續保持產量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國預計的產量不超過110架。


南國軍情


不少,得有兩千多架戰鬥機吧,其中四代機有一千多架,五代機還有幾十架,另外還有一千架左右的二代機。

殲20戰鬥機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幾十架的規模,成為我國空軍未來的主力指日可待。


我國佔據比例最大的戰鬥機目前是四代機,其中包括了殲10A/B/C系列共400多架,另外還有殲11A/B/B重啟型系列共400多架,另外還有殲16、殲15、飛豹戰鬥機400多架,這些飛機構成了我國國土防空和攻防兼備作戰系統的主要力量。

殲10系列戰鬥機是我國空軍主力的中型戰鬥機,今後會以輕型或者中型五代機予以替換。


另外,我國還有殲7、殲8等戰鬥機依然在服役,而且數量還不少,就在前些年,殲8II戰鬥機也才完成了製造,這倒並不是因為當時我國沒有製造四代機,而是因為一方面我國仍然需要大量的前線勤務戰鬥機,保持數量和足夠的出勤率,另外,在我國當年下訂單的時候,並沒有想到會在今天擁有如此好的現狀,這麼多的先進戰鬥機,所以裝備了大量的二代戰鬥機。

事實上,殲8II戰鬥機的性能也還可以了,起碼可以發射中距離主動制導空空導彈,這是很多四代機都沒有的能力。


於是我國的空軍戰鬥機數量很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多,不過即便是擁有這麼多的二代機,我國也仍然還擁有大量的四代機,其數量達到了1000多架,也是世界第二,同樣的,我國的五代機數量也是世界第二,目前已經裝備了數十架殲20,而且保持著一年30架左右的產量。

F35戰鬥機這樣的中型五代機,今後我國也會生產一些,用以大量製造。


所以,我國的空軍戰鬥機數量很多很多,也是足夠多的,而且還在很快的擴大規模,比如殲16戰鬥機每年的產量也有40多架,今後,我國將會逐步把1000多架二代機退役,以大量的四代機和五代機予以替代。


海事先鋒


根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共有3800多架軍用飛機,其中2300架軍用飛機為戰鬥機、轟炸機和攻擊機。中國額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於1949年11月11日,現已發展成由航空兵、地空導彈兵、高射炮兵、雷達兵、空降兵、電子對抗、氣象等多兵種合成,由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等多機種組成的現代化的高技術軍種。

其中空軍裝備有290架殲-7II、殲-7III、殲-7G、殲-7EB,已經停產,陸續退役中;

250架殲-8、殲-8B、殲-8D、殲-8F、殲-8H、殲偵-8F、殲-8EG,陸續退役中;

420架殲-10A、殲-10S、殲-10B(2015年停產,有51架曝光)、殲-10C(量產中);

320架殲-11A、殲-11B、殲-11BS、殲-11D(試飛中);

32架殲-15(量產中,已有21架曝光)、殲-15S(試飛中);

24架殲-20;

2架殲-31;

76架蘇-27SK、蘇-27UBK;(陸續退役中);

8架蘇-35S;

240架殲轟-7A;

50架殲-16;

90架蘇-30MKK、蘇-30MK2;

180架強-5D、強-5E、強-5F、強-5J、強-5S,已停產,陸續退役中;

180架轟-6G、轟-6M、轟-6H、轟-6K,除轟-6K外,其餘機型已經停產;

40架運-8A、運-8C、運-8E;

7架運-9;

8架運-20;

27架伊爾-76、伊爾-76MD;

3架A320(VIP專用);

1架波音737(VIP專用);

18架轟油6;

3架伊爾-78;

2架波音737(空中指揮機);

11架空警-200;

6架空警-500;

6架空警-2000;

8架圖-154(電子支援機);

2架高新6號(反潛機);

190架教練-8;

40架教練-9;

80架教練-10;

1架利劍(無人機);

2架翔龍;2架翼龍;1架暗劍。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編制序列是:空軍、軍區空軍、空軍軍、師(旅)、團、飛行大隊(營)、飛行中隊(連)。近年來,解放軍空軍正在進行編制改革,由師改旅。


航空之家


如果只算戰鬥機,目前中國空軍裝備了殲7、殲8、殲10、蘇27/殲11、殲16、殲20和蘇35幾種飛機。此外海航還裝備了殲7、殲8、殲10、殲11、殲15。另外,中國空軍和海航還裝備了殲轟7。上述這些飛機就構成了中國龐大的戰鬥機家族。

中國既裝備了殲20這樣的頂級戰鬥機,也有如下圖這樣上個世紀60年代水平的老殲7。

我們普通軍迷很難確切知道中國到底有多少架戰鬥機,知道的也不敢說,說對了就得在監獄裡過年了。但是不妨礙我們通過一些公開渠道約摸個大概情況。

筆者在查詢數據時,首選維基百科英文版,以筆者的經驗,維基百科英文版裡或許會有差錯,但是絕少有信馬由韁的胡說八道,這比滿足跑火車的某度強多了。

上圖是筆者在維基百科英文版查詢中國空軍條目後截的圖,維基百科將轟6、強5也計入戰鬥機。根據維基百科的數據,目前中國空軍擁有70架殲轟7、388架殲7、96架殲8、236架殲10、276架殲11(將蘇27算在內)、50架殲16、28架殲20、76架蘇30、24架蘇35。顯而易見的是,蘇35目前的數量是錯誤的,中國訂購了24架蘇35,目前到貨19架。另外,筆者覺得殲20的數量也過於樂觀,當然筆者也沒有真憑實據。

另外,中國海軍航空兵也有為數不少的戰鬥機。

這是維基百科中中國海軍海空兵條目下的截圖,根據維基百科的數據,目前海軍海空兵擁有30架殲7、47架殲8、24架殲10、72架殲11、21架殲15、24架蘇30、124架殲轟7。對於以上數據,筆者唯一有疑問的就是殲15的數量。維基百科給出的21架這個數字顯然就是部署在遼寧艦上的那個艦載戰鬥機團的數量(滿編24架,墜毀3架)。但是官方媒體已經曝光了第二個艦載戰鬥機團的存在,也就是即將部署在航母山東艦上的那個團。

這是央視在遼寧艦在西太平洋訓練的報道,讀者朋友們注意看左上角的數字,208號應該就是第2個艦載戰鬥機團的第9號機(因為從200開始),所以目前中國殲15的數量至少是30架。

將維基百科中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資料簡單加總,並把一些差錯糾正,中國目前戰鬥機的數量應該如下:

殲7:418架

殲轟7:194架

殲8:143架

殲10:260架

殲11:348架(包括蘇27)

殲15:30架

殲16:50架

殲20:28架

蘇30:100架

蘇35:19架

合計:1590架

總共接近1600架的龐大戰鬥機隊伍僅次於美帝,位列世界第二。但是應該看到,殲7、殲轟7、殲8這三種二代戰機的數量總計高達755架,也就是說我國戰鬥機數量雖然龐大,但是接近一半的飛機是基本上不適應未來戰爭的二代機。所以,在755架二代機面前,關於在殲20已經服役的今天、殲10、殲11這樣的三代機要不要繼續生產就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了。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空中力量的發展確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真的把家底晾出來,就會發現我們需要走的路仍很長,沒有任何得意自滿的理由。戰略空軍,任重道遠。

PS:昨晚筆者在瀏覽超大時,看到ID為“大兵小將”的朋友貼出一張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關於我國戰鬥機數量的報告截圖,圖片如下:

蘭德公司在這份報告裡認為2017年中國擁有450架殲7、100架殲8、350架殲10、400架殲11、121架蘇30(包括殲16)、30架殲15。蘭德公司沒有給出殲20的裝備數量。筆者將蘭德公司的這個數據引用供讀者朋友做個參考。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1、空軍蘇-30MKK戰鬥機,76架。1998年,中國同俄羅斯簽訂了購買76架蘇-27戰鬥機的合同。2000~2003年俄羅斯總共向中國空軍交付了76架蘇-30MKK戰鬥機。

2、空軍蘇-27戰鬥機,包括蘇-27SK戰鬥機和蘇-27UBK戰鬥機,共76架。蘇-27SK戰鬥機的設計局編號為T-10SK,是共青城廠生產的蘇-27出口型。蘇-27UBK是伊爾庫茨克工廠生產的蘇-27UB出口型。

3、空軍殲-11戰鬥機,包括殲-11戰鬥機、殲-11A戰鬥機、殲-11B戰鬥機、殲-11BS戰鬥機、 殲-11D戰鬥機,總數量超過205架。殲-11戰鬥機是俄羅斯授權生產的蘇-27SK戰鬥機,生產線設在瀋陽飛機公司,俄羅斯主要負責提供零件與系統, 並建立生產與組裝能力。目前,殲-11戰鬥機已經研發出了許多改良型號。

4、空軍殲-10戰鬥機,分為殲-10A戰鬥機、殲-10S戰鬥機、殲-10B戰鬥機、殲-10C戰鬥機,總數量超過250架。殲-10戰鬥機於1986年開始研製,是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研製和生產的全天候多功能戰鬥機。1998年3月,殲-10戰鬥機首飛,數年後正式整備部隊,衍生了數種型號。

5、殲-16戰鬥機,該型飛機主要對對海攻擊,最大載彈量12噸,配備有相控陣雷達,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具備發射鷹擊-62反艦導彈和鷹擊-83反艦導彈的能力。此外,該型戰鬥機也具備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目前中國已經建造了40架左右殲-16戰鬥機。

6、海航蘇-30MKK戰鬥機,共24架。海軍航空兵的蘇-30MKK戰鬥機於2004年交付,目前總共有24架服役。

7、海航殲-15戰鬥機,應該有36架左右。殲-15戰鬥機是中國根據從烏克蘭取得的T-10K-3戰鬥機仿製的,研製生產單位為瀋陽飛機工業集團。該型戰鬥機於2009年8月31日開始首飛,且融合了殲-11B戰鬥機的技術。殲-15戰鬥機已經配備給了中國第1艘航母“遼寧”艦。

8、海航殲-11戰鬥機,共24架,也被稱作殲-11BH型。殲-11BH型戰鬥機是殲-11B戰鬥機的海軍型,除了採用海軍塗裝外,其配置基本上與空軍型相同。

9、海航殲-10戰鬥機,包括殲-10A和殲-10S兩種型,共計24架。根據解放軍報年5月30日的報道,解放軍東海艦隊的航空兵部隊已經裝備殲-10戰鬥機,這些戰鬥機採用了海軍的白色塗裝。

這些是先進三代機及以上的戰鬥機的數量,加上目前中國最新服役殲20,三代及以上戰機數量超過900架,另外還有殲轟7先進對地攻擊機,再加上目前尚未退役的殲7,殲8和部分強5,總的戰機數量超過1500架,已經超過俄羅斯,躍居世界第二位。


巴爾幹尖刀



近幾年中國的先進戰機研發,量產和列裝速度異常迅速,殲10,殲11B,殲8的改進型,甚至把殲7也改了。(沒公開列裝的在這裡就不說了)再加上買毛子的蘇30MKK等等,看得我們眼花繚亂,可是中國的各類戰鬥機到底有多少架?恐怕沒人能肯定,哪怕是大概估計,說法也是五花八門。有的網友說加上老式戰機有將近10000架,有說7000多的,還有的說4000架。根據美國專家估計,中國空軍,包括海軍航空兵,約有2100架相對先進的各類戰機和1500架老舊戰機、約500架運輸機、100多架特種監視和偵察機,總共編有31個師和4個獨立團。在作戰飛機數量上,中國位居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

殲6:有媒體稱有數百架已改裝成靶機,其餘的正在陸續退役

殲7:因為價值低廉性能優異,已經成功銷售海外。

殲8:這也是中國在70-90年代量產最多的戰鬥機。同時殲8還分若干型號:殲8I,殲8II,殲8D,殲8F,最新的殲8G和殲8H。(可能有些是重複的或只是進行了小規模改進)

殲9:研製失敗,1965年開始研發,到1980年研製工作全面終止。被稱為‘中國軍工之痛’

殲10:雖說萬眾矚目,不過殲10的保密工作做的夠細夠好!據說2003年就已經有殲10裝備部隊了,但是數量很少。

殲11:所謂殲11,其實是2個完全不同的機型,即殲11和殲11B,90年代中國購買蘇27之後,便開始研究和仿造,起初預計裝備200架左右。到了2000年,因為世界先進戰機的研發速度加快,中國的研究者們發現,改進的殲11已經跟不上世界的腳步。從而放棄改進和列裝,據說是生產了30-40架。2001年,科研人員們開始利用更加先進的技術,立項研製殲11B型重型戰鬥機,在07-08年開始正式列裝。雖說是仿造,但中國的殲11B已經遠遠超過了蘇27的戰鬥力,甚至和蘇30MKI不相上下。並且具有100%國產化。

殲-15——殲15艦載機是中國根據從烏克蘭取得的技術仿製的,採用了殲-11B的技術。已經配備給了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

殲-20——是中航工業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戰鬥機,具有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第五代機。於2011年首飛成功。2017年3月9日,中央電視臺報道第五代戰機已經正式進入空軍序列,目前裝備了多少架尚不清楚。

蘇27:中國最早的第3代戰鬥機,90年代初期,中國空軍已經意識到,我國戰機和其他國家存在1代的差距。即中國現有的殲6,7,8(殲8那個時候只算2代半)均屬2代戰機。別說對付美日,就連當時的臺灣甚至還有標準的3代機,所以中國開始送俄羅斯採購當時最先進的蘇27‘側衛’戰鬥機。先後3數次購買蘇27SK和蘇27UBK雙座型。後因為中國買進生產線並加以改進,仿造。便沒有再採購更多的蘇27戰機。

蘇30:,1999年3月朱鎔基總理赴莫斯科訪問,並正式簽署購買38架蘇-30的協議,隨後中國陸續又分批買進了70-100架的蘇30MKI,蘇30MKII。這些飛機大多數裝備與海航-海軍航空兵。因為蘇30MK是一種多用途戰鬥機,相比於其他先進戰機有著對陸(海)的強大優勢。

目前中國還是以三代機為主。三代機主要有蘇-30MKK、蘇27(包括蘇-27SK、蘇-27UBK)、殲-11(包括殲-11A、殲-11B、殲-11D、殲-11BH)、殲-10(殲-10A、殲-10S、殲-10E)、殲-16、殲-15,是一支讓人望而生畏的空中力量。


阿爾法軍事


這是2015年的具體數量,想必也不會變動太多


一、作戰飛機

1、殲7 418架

2、殲8 143架

3、殲10 206架

4、殲11/蘇27/蘇30272(24架蘇35) 373 架

5、殲轟7 106架

6、轟6 134 架

7、強5 148架

二、特種飛機

1、737MPA2 2架

2、 AN-30電子戰 4架

3、 挑戰者870偵察 5架

4、 空警2000 5架

5、TU-154電子戰 3架

6、運八高新 33架

7、空警200 10架

8、水轟5SAR 33架

9、運輸機伊爾76 21架

10、新舟60 9架

11、圖154 6架

12、運7 68架

13、運8 78架

14、運9 7架

三、加油機伊爾78 4架

四、戰鬥直升機

1、米171 252架

2、 直8 114架

3、 直9 140架

4、 卡27 11架

5、 卡28 17架

6、 卡31 9架

7、 直18 5架

8、 AS365/565 6架

9、 直10 121架

10、直11 46架

11、直19 120架

12、S-70 20架

五、教練機

1、殲教7 35架

2、殲教6 14架

3、教練8 181架

4、教練9 2架

5、運7 18架

6、米8 8架

7、 AS350 11架

8、 EC120 150架

合計 3046架。謝謝網友提供的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