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寫顏真卿多寶塔,多久能算入門?

YellowTiger86


您好,對於您的問題,我個人是這樣理解。

首先建議您把您的作品能夠曬出來,包括您使用的工具,比如筆紙等等,這樣便於大家對您進行綜合的評價。

其次正常來說,一本字帖可能需要兩三年才能夠參透。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在沒有適當的方法的前提下,自己隨便去寫,可能兩三年都沒有辦法寫出一個很好的樣子。

第三,我推測您的目的是想問一個字帖寫多久會比較好,但是我覺得這要看您的要求是什麼,以及您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僅僅是寫出來的一些字很像字帖,但是無法按照字帖的精髓去創作,那麼這種學習其實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白石書法工作室


學書法入不入門,跟時間的關係不大。

有些人寫了一輩子也只能在門外徘徊,有些人只學了幾個月就能入門。

努力的次要的,關鍵是要了解“書法”是什麼。

書法是有“法度”的,有規則的,只要瞭解了,即使水平不高,也是入門的,水平提升只是時間的問題。有些人練了一輩子,就是圖個開心,不去思考,不去鑽研,那肯定不會入門。

通常普通人自學的話,有個十年八年也就入門了,瞭解到“筆法”“法度”,能看到,能聽懂你,能寫出來,就算入門。

俗話說“結字因時相傳,筆法千古不易”

結構像,並不算入門,因為關鍵在筆法。

比如“手”,為何兩橫一藏一露?因為第一撇出鋒之後接第二筆橫距離近,是從右往左出鋒之後再從左邊入筆,所以露鋒。

但是第二橫接第三橫的時候因為距離遠,是從左到右收鋒,再從右邊回到左邊起筆,所以鋒尖自然就會者折一下。

起筆的變化不是固定的,而是一種自然的書寫狀態形成的規律,這就是筆法。如果你看不到原貼的這些起承轉落的動作,那始終都是一筆一筆“拼”字。


比如“式”三橫,第一橫平,二為“向”,三為“背”,三橫有三個變化,是為了不使雷同。

“元”短橫和長橫起筆力度不一樣,是因為第一橫和下一撇出鋒都非常鋒利,所以自然中間的第二行要厚一點,不讓左邊看這“弱”。

比如這一點有三個動作,非常明顯,你寫的時候是否能表現出來?

這就是運筆的細節。


以上所說的這些,都是具備了法度以後自然書寫就可以做到的,但是在沒有具備法度的時候,這些細節就是你接近法度所需要“刻意”去發現,去思考的。

並不是臨帖臨個十年八年就能入門,如果不思考,就是浪費功夫。


勤學多問為什麼,每個細節都是古代名家自然流露出的精華,也是作品水平高低的的體現,不懂就多問,不要覺得什麼都沒用,如果真沒用,帖也自然沒用了。


梁宇航


感覺閣下的這個問題其實很多餘,也很業餘,也可看出閣下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的認知還存在相當的誤會或者死角兒。
學習書法多長時間算是入門兒,你這個問題令人禁不住哂笑噴飯了。但既然問到了,那就不妨說上幾句,也算是個人的一家之見,希望能對你有益。

學習任何書法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亦即窺得門奧登堂入室,其實和時間並不是絕對的正比例關係——也就是說,學習的進展如何,關鍵看的是個人的資質稟賦,而不是煎熬多少歲月,糜廢多少錢糧,您所謂的入門兒,並不是時間堆出來的結果。假如閣下龍鳳之姿天月之表,天賦異稟聰慧過人,加之有些功底託襯,說不定甫一上手即告成功。

但從閣下的提問來看,似乎這個要求離您遠了點兒,所以才堂皇地提出瞭如此可笑的問題。

說老實話,我本人也十分傾情於顏體,但每欲提筆,總是被其磅礴的氣度和雄渾的構體所迷醉,也殊感筆下之無力,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研習研習歐體、柳體也就自感滿足了。

其實愛好書法的人士都知道,有的人可以一窺通全奧,而有的人即使皓首窮經也難窺門楣,蓋是因了個人的資質稟賦問題,而不是時間的打磨與煎熬。

退筆成山,鐵硯磨穿,古人先賢為了努力寫好漢字,留有令人敬服的筆冢墨池,但真正能登堂入室者卻廖如晨星,就是因為這個活兒絕對和時間沒關係,也和多麼努力沒有多大幹系。一如愛因斯坦所言:成功的人士,往往是99%的汗水+1%的天才,而那1%的天才靈性才是通往成功的關鍵所在——希望能和閣下以此共勉,共同進步。




龍吟148119260


學習書法,多久能出效果本身很難評估,這要看個人天分,努力程度以及本身的書法功底了。

顏真卿的書法是大家學習書法是普遍選擇的臨摹經典名帖之一,顏真卿的字有“”顏筋柳骨”之稱,他的字體現了唐代的審美標準,有種豐滿的沒,在筆畫處理上有種圓潤的美,同時在整體結構上有剛勁有力,堪稱經典。

學習臨顏真卿的多寶塔碑,首先要觀其字形,結字結構,筆畫特點,一筆一劃慢慢臨寫,邊寫邊悟。

至於時間無法準確預估,看你的造化了。





白俄羅斯那些事兒



學習書法的進度和水平是不能有時間來衡量的。不論是學習毛筆書法或硬筆書法,也無論臨摹學習什麼書體和字體,都無法用時間來衡量學習效果。

我們知道,學習書法有幾個階段,姑且將其分為這樣幾個階段吧。

一是學習“永字八法”階段,是學習書法最初的基礎的基礎階段,在這階段的目標是學會執筆,用墨,掌握八種基本筆畫的形態特徵,或基本的用筆技法。此時,一般是不需要臨摹字帖上的字的,當然也可以結合簡單的字,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學習。

二是在掌握了基本的執筆,用筆和點畫知識後,開始進行有所側重的描紅和臨摹練習。一般是先描紅後對臨學習。這時基本上能夠完成簡單的範字的臨摹練習,但具體到形神俱似,惟妙惟肖方面可能不夠,這時僅僅掌握的只是粗略的書法技法技能知識。

三是按照字帖教程進行系統的臨摹學習。這時的學習就要完成點畫和點畫的變化形式,結構的偏旁部首和組合規律、結構規律的臨摹學習。

四是在完成一般較為系統的教材的學習以後還要進行所學字體(字帖)完整作品的通篇臨摹學習。


在此基礎上要達到背臨和意臨的水平。這是大約算是入門了吧。一般來說,完成描紅、臨摹、對臨、背臨、意臨字帖和通篇作品,能夠進入獨立的按照原作風格特點進行集字習作與創作,之後才能談什麼登堂、入室。實際上這樣劃分還是非常模糊的。究竟達到什麼標準才算是入門呢?我們知道入門的意思是指進門,得到門徑。按照這個解釋,要想完成書法學習的入門,至少要完成上面所羅列的三條以上。不過這種衡量方法,也很難說科學。實際上對於書法藝術特別是學習層次境界的的評判,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無法確定一個非常清晰的標準。但大體上如上所述,並且要達到惟妙惟肖,形神俱似以及掌握基本的書法點畫線條、結構、章法、讀帖、臨摹、意臨、創作的基本技法,才能夠稱得上入門。

現代人們學習書法有了一個非常不錯的評定辦法,就是通過書法等級考試,來評定書法臨摹學習的水平或層次,這對於初學書法者來說,非常不錯。這種做法大致上是將書法學習中的各個節點和流程,按照常規的臨摹學習教程,進行適當的量化定性,劃分幾個階段和設計一些項目 要求,通過考試來考察書法愛好者者的水平,過去叫段位。

就翰墨書道的瞭解和掌握的資料,吳玉生就編寫了一套這樣的教材。考級標準的全名叫《中國書畫等級考試硬筆書法考試標準》。按照我的理解,至少要完成九級的學習才能算是入門。這些等級考試,主要還是考察書法愛好者的臨摹學習能力和創作能力。







翰墨書道


入門的標準是什麼?觀點不一,沒有一個標準,個人覺得:單從臨碑帖臨摹的角度說,筆劃和結構是一個單字的組成部分,若臨摹和原碑帖像、接近的話應該可以說算入門吧,這只是從形像的方面來說。但字還有一個神似,氣勢和神韻。這個是看得見摸不著的東西,比起形像更較為難學,從形到神,所說個人觀點就是達到形像算入門應該沒問題,而神似則是和個人認知、修養、內涵等相關,這就是為啥離帖後創作時好多人覺得字沒有原帖的氣勢和神韻,但這並不是指創作者修養認識不夠等,因為傳世名帖所寫成的歷史環境和創作意圖幾乎是特定的歷史原因而成的,而創作者的心境也是一樣,這可以從同一作者不同作品可以看出差異,單一相同筆劃,在不同作品中稍有變化,綜上個人覺得形像才算入門。





An風的軌跡



老佟57


主要看效果,而效果除取決於時間還取決於天資和強度。多寶塔是魯公變法前的作品,由此入易得唐人楷法,而欲入門顏體,最好適當兼修篆隸,方為取法乎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