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英國的去工業化?

吳力鎧


在工業革命過程中,英國佔據了一個核心的位置。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如今英國一直未曾落後。工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一個低階向高階過渡和延伸的過程。

在歐洲,英國與德國、法國組成了經濟的三駕馬車,是歐洲最為重要並且最具影響力的三個國家。所以這三個國家的經濟改革與轉型也常常成為經濟人士談論的話題。

近年來,有一些聲音稱英國在去工業化。英國去工業化有利也有弊,好處是英國能更集中財力物力發展第三產業,推廣自身的優勢例如金融等方面,但是喪失了工業化,經濟似乎缺少根基,沒了穩定性。當經濟一片繁榮的時候,工業製造沒有那麼被重視,但是一旦遇到經濟壓力,工業製造遠比金融等第三產業更為耐受住經濟下行的壓力。

我們知道,英國是金融大國,倫敦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在金融及經濟上有著較大的影響力。

近年來我們可以看到,英國一直大發展第三服務產業,如金融、服務、法律、娛樂等,這就呈現出重文輕理的現象,即所謂的重視服務輕視工業。

眾所周知,英國是最早成為工業化的國家之一,工業化程度很高。如今,英國開始去工業化,一方面是科技的發展必須做出一些改變,一方面是英國作為發達國家,隨著人力、原材料價格的不短上升,使得英國逐漸在失去傳統工業多優勢。但是工業能帶給一個國家較多的就業,能創造穩定的經濟體量,英國去工業化也許會讓一部分人失業,同時喪失工業化轉型的好時機。應該可以預料的是,英國會在面臨經濟壓力時,認識到工業化的好處和優勢,而不是單單去掉工業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