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有的人說需要治療,有的人說不需要,到底要不要根除?

gys903


之所以有人說感染幽門螺桿菌不需要治療,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是一個感染率很高的疾病。在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大約為50%。而且,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主要經口傳播,如接吻、共用餐具、便後未洗手等。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一個四口之家,可能有兩個成員已感染幽門螺桿菌,或者說已經全部感染。在外就餐時,餐桌上有一半的人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並且可通過共用餐具傳染給未感染者。所以,在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即使你使用藥物根除以後,還是可能會通過家人、戀人或朋友傳染給你,這樣你的治療就徒勞無功了。

但是,有一部分患者,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必須治療的。那就是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的患者,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的患者,幽門螺桿菌是他們致病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及時根除,可能發展為胃癌。所以,已經出現胃腸道症狀的患者,在查出幽門螺桿菌之後,建議根除幽門螺桿菌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成人的抵抗力強,即使感染幽門螺桿菌以後,只要免疫力正常,少有發病者。但家有小朋友的家長們要注意了,由於小孩子的抵抗力差,感染幽門螺桿菌以後很容易出現胃十二指腸粘膜損傷。如果小孩子經常出現腹痛、食慾減退等,建議檢測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幽門螺桿菌陽性,建議全家抗幽門螺桿菌治療,並且給孩子準備一副單獨的碗筷,避免再次交叉感染。



醫學莘


現在我們對有門螺桿菌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幽門螺桿菌被認為是慢性消化道潰瘍、胃炎、胃癌的重要治病因素。幽門螺桿菌京都共識強調幽門螺桿菌胃病是一種感染性疾病,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作為胃癌的一級預防措施。


那麼什麼情況下最好進行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呢?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認為有以下指針可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1.消化性潰瘍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能夠促進潰瘍的癒合,降低潰瘍併發症發生。

2.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胃癌高風險患者,如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癌內鏡下切除術後患者、胃黏膜萎縮的患者。

3.慢性胃炎並伴有消化不良的患者,如果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可進行根除,根除後大部分患者症狀可能得到長期緩解。

4.如果患者因為疾病需要長期副作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如阿司匹林、會增加消化道潰瘍風險,此類患者也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

5.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可增加胃體胃炎、胃黏膜萎縮的風險,根除幽門螺桿菌能夠降低這種風險。

6.某些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患者,根除幽門螺桿菌能夠提高血紅蛋白水平,所以缺鐵性貧血患者,如果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可補鐵的同時可行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

總之對於無症狀的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需要評估,是否根除,如果有症狀,大多數情況下都建議根除治療。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請分享給更多的人。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