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解讀多次賠付重疾險?

自卑毀人一生


01重疾險多次賠付的意義

個人建議,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選擇多次賠付的重疾險,為什麼呢?

其一,醫學在發展,很多以前是不治之症的,隨著醫學的發展,後來變成可治癒疾病。而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重疾的治癒率會越來越高。

比如,癌症治癒率也越來越高,一個人發生癌症之後,三年後狀態持續,復發,轉移或者新發都可以再次賠付一次保額,一定是很有意義的。

其二,檢測手段也在不斷提高,也越來越精準,可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也為疾病治癒提供很好幫助。

其三,一個人一旦罹患重疾,基本很難再買重疾險。不同重疾多次賠付的產品讓被保險人有機會得到2倍甚至5倍的保額賠償。選擇多次賠付的重疾險可以給自己更周全的保障。


02重疾險多次賠付的分組玄機

其中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有的涉及到分組賠付,那麼分組是怎麼回事,分組有什麼玄機呢?

重疾險分組的玄機

重疾分組就是說同組重疾只能賠付一次。

分組是為了降低高發重疾的二次理賠發生率,如果不分組,獲得賠付的概率高於分組型產品。

目前市面上重疾多次賠付的產品一般會把重疾種類進行相應的分組,例如合同約定保障100種重大疾病,則可能會把這100種重大疾病分為四個組,如果第一次罹患了某一個分組中的重大疾病,則賠付之後這整個組的責任都除外,也就是說一下子少了很多種重大疾病的保障;

其實重點還不在於只是少了一些病種這麼簡單,重點在於少了的疾病種類可能是這人以後最高發的疾病,因為病種都是有相關性的。

保險公司在設計產品時,對於重疾種類的分組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他們會把相關丙組放在一個分組裡面,這樣一旦生了某種病下次最有可能生的病都被一起責任除外了,大大的降低了保險公司的賠付比率,這一點對於外行人是不懂的。

所以分組是很有學問的。不同公司的重疾險分組是不一樣的。

儘可能選擇惡性腫瘤單獨分組的重疾險

不同公司對於重疾險分組,有的公司同一組有惡性腫瘤,也有重大器官移植,一旦發生惡性腫瘤,那麼這一組疾病都不再賠付。

所以,多分組要優於少分組。

如果惡性腫瘤單獨分一組,那就更好一點。因為,一旦一個人發生惡性腫瘤間隔一段時間後需要做器官移植(比如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肝癌需要肝臟移植),那麼是可以再次賠付保額的,所以儘可能選擇惡性腫瘤單獨分組的產品!


03 重疾險不分組的優勢

既然分組的產品有這些坑,所以就不難理解重疾種類不分組的產品的優勢所在了吧,例如合同約定還是保障100種重大疾病,如若第一次不幸罹患某種重大疾病,則進行相應賠付之後只是會把這一種重大疾病的責任終止,以後如果不幸在罹患其他重大疾病,達到合同約定的賠付條件則還是可以得到相應的賠付。

所以,從保障來說:不分組>多分組>少分組>單次賠付(>代表優於)

所以,我個人建議,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選擇不分組多次賠付的重疾,儘量選擇癌症單獨分組的重疾,儘量選擇多次賠付間隔時間短的重疾!



熱帶雨林札記


看到個不錯的提問,沒人邀請,那我自己來。

多次賠付重疾險是2016年底在保險公司開始推廣的重疾險產品,很多人第一接觸多次賠付重疾險,多多少少會有疑問,多次賠付是否有必要?得了一場大病,我覺得差不多了,那是不是這樣?

重疾險多次賠付很有必要!


先看國內兩家保險公司重疾理賠數據,惡性腫瘤理賠佔多數,一家79.9%,一家77.6%,國內保險公司重疾中惡性腫瘤理賠基本在75%,其他重疾理賠加起來佔約25%。

假設1:你買了單次賠付重疾險,萬一得了乳腺癌或者肺癌,那麼保額是50萬,你就拿50萬,合同終止了。

假設2:你買了多次賠付重疾險,萬一得了乳腺癌或者肺癌,保額50萬,先拿50萬,過了一年後有急性心肌梗塞,再拿50萬,難道不好嗎?

醫學技術進步,重疾發病率越來越高,但生存率也越來越高,惡性腫瘤5年存活率(醫學上認為癌症患者經手術治療能生存5年以上,意味著已接近治癒,能夠像正常人一樣工作和生活)已經從上世紀50年代初的35%提高到21世紀的68.6%,數據來源於美國癌症學會。

而且有些癌症,即使罹患了,正常工作也沒什麼,比如甲狀腺癌,目前甲狀腺癌5年存活率高達95%以上,更別說多次賠付重疾險中2次重疾賠付間隔通常是180天或者365天,而不是整整5年。

得了大病,不代表你的一生就結束了,現在醫學技術快速發展,總有一天,癌症也會被攻破的。

說完理賠,接下來談單次賠付和多次賠付重疾險保費。

平安福2018和泰康健康百分百A都是重疾單次賠付產品。

中英愛守護,中意人壽悅享安康,工銀安盛御享人生,同方全球健康一生多倍保,天安的健康源優享都是重疾多次賠付產品。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多次賠付重疾險產品比單次的還便宜?

渠道不一樣。

上述的多次賠付重疾險是通過保險經紀人,第三方銷售,而平安福2018和泰康健康百分百A是通過自家保險公司的代理人銷售。

保障更全面,花的錢還少了,那為什麼不選擇多次賠付重疾險呢?

關注一家有保(微信公眾號:一家有保),瞭解更多保險知識,每週分享保險文章,教你如何選對保險,避開保險的各種坑,有任何保險問題可諮詢我。


一家有保


在目前的市場上,有不少重疾險都是可以多次賠付的,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在保障期限內,得了一次重疾,保險公司賠付之後,再得重疾,保險公司還會賠付。

什麼是多次賠付重疾險?

其實,重疾險的多次賠付,並沒有那麼簡單,一般來說,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是將眾多重大疾病分成不同的組,一般有2-5組,每組十幾種或者二十多種重大疾病,如果得了其中一組中的重大疾病,那麼本組中的其他重疾保障終止,而其他組仍舊提供保障。

例如:某多次賠付重疾險將重大疾病分為A、B、C三組,假如被保險人發生了A組中約定的某種疾病,保險公司支付重疾理賠金,該組重疾責任終止,身故、全殘責任終止,保單現金價值變為0,但其他B、C組重疾責任依然有效,若一定時間後,罹患B、C組的重大疾病,繼續理賠。

需要注意的是,多次賠付是有間隔期限的,一般90天到1年,如果是針對癌症這種單一疾病的多次賠付,等待期會更長,通常是3-5年,兩次賠付期間可能還會加上康復要求等。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多次賠付重疾險的其他內容。

首先,多次賠付重疾險保費貴。既然能多次賠付,其保費自然不便宜,都會比單次賠付的重疾險要貴上不少。

其次,如果有輕症責任,在重疾理賠之後,相對應的輕症責任終止。如今不少重疾險都會保一定的輕症,對於多次賠付的重疾險來說,賠付一次之後,整組內的重疾和對應的輕症都不會再賠付。

事實上有些多次賠付重疾險,在首次賠付重疾保險金後,還有其他次重疾賠付的機會,合同依然有效,但會規定死亡、全殘、疾病終末期和輕症疾病責任效力終止。

相信大家對於多次賠付的重疾險已經有足夠的瞭解,這種類型的重疾險好不好,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判斷,是否要投保,也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規劃,


梧桐樹保險網


這類重疾險當下最火,很多人卻說它只是一個噱頭!

今天來聊一聊多次給付重疾。

對於這類保險,爭議一直很大:

有人覺得得了一次重疾,是不是還有那個命再得第二次重疾,不好說;

也有人認為,多次賠付重疾,相當於用一份的錢買了多份保障,非常實用。

那麼,這類保險究竟值不值得買?實用性如何?

在竹子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看最多賠幾次,而是:多賠幾次的概率能不能值回你多付出的錢。

重疾險的定價,基於重疾的發生概率。

如果增加發生概率10%,為此每年多付出100元,我覺得很ok。

如果增加概率只為1%,為此每年多付出1000元,還值得洋洋得意嗎?

今天竹子就單純從重疾發生率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目前市面上哪幾類多次賠付產品值得買,而哪幾類又不值得買這個問題。

-1-

首先來看幾組數據:

A.重疾理賠數據

目前內地的多次賠付重疾,還沒有相關的數據可查。

竹子援引了香港保險科普,製作的[疾病多次理賠發生概率表], 圖中的發生概率主要建立在香港重疾險的理賠數據上,可做參考。

先來看一下圖中涉及到的幾個名詞,以癌症為例:

a.相對理賠概率

癌症75.2%(數據來源:香港友邦2016年重疾理賠報告),指如果已經發生重疾,則該種重疾是癌症的概率為75.2%。

b.絕對理賠概率

指一個正常人在一年內患癌症的概率。

從圖中數據可知:

1)患癌後第二次癌症復發概率為8.03%,第三次癌症復發概率為2.01%;

2)患心臟病後,第二次心臟病復發概率為2.42%;

3)其他所有責任,不管是患了癌症再患其他重疾,還是患了其他重疾再患癌症,概率累加起來都不超過2%。

需要注意的是:

香港的多次賠付重疾一般採取的是第一次癌症確診日起3年,無論癌症持續,擴散,復發都可獲得理賠。

而內地的產品,即便有癌症多次賠付,一般也是痊癒5年後方可理賠,例如平安福2018。

因此,癌症理賠數據,應該會低於香港的這個數。

B.重疾生存概率

以2017年天安人壽公佈的理賠率最高的10種重大疾病數據為例:

從圖中可以看到,絕大部分理賠還是集中在惡性腫瘤上。

而不同癌症、不同分期的五年生存率差距會非常大,因此這裡涉及到的數據也只能作為一個參考:

根據官方報告,理賠率最高的甲狀腺癌的五年生存率高達67.5%,而肝癌的五年生存率卻僅為10.1%。

總的來看,目前癌症在中國的五年生存率大約為30.9%。

(數據來源:國家癌症中心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

C.不同疾病重疾理賠佔比分佈

根據以往的數據顯示,重疾險理賠往往呈現如下的理賠比例:

惡性腫瘤佔70%-80%,其他疾病佔20%-30%;

或者是,

6種必保疾病佔90%-95%,其他疾病佔5%-10%;

重疾險6種必保疾病:

1)惡性腫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惡性腫瘤

2)急性心肌梗塞

3)腦中風後遺症——永久性功能障礙

4)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須異體移植術

5)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須開胸手術

6)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須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手術

又或者是,

25種規定疾病≥99%,其他疾病≤1%。

-2-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瞭解到,對於多重賠付類重疾,是否分組合理,是考察它是否實用的一個關鍵指標。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重大器官移植”和“癌症”。

許多多重賠付重疾把這兩個放在了同一組內,而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則研究披露,那些接受了諸如腎臟、肝臟、心臟或肺等實體器官移植的病人,其總體的罹患癌症風險是一般人的200%。

這樣看來,將癌症單獨列為一組的產品會比其他類產品更佔優勢。

當然,這裡竹子並不是讓你把幾十種重疾的分組都錙銖必較,那樣工程浩大而且沒必要。

在我看來,6種最高發的重大疾病分組合理,就夠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目前市面上幾款主流多重賠付重疾險的分組究竟如何:

天安健康源優享

被稱為多重賠付的王者,重疾保障多達105種。

這款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將惡性腫瘤單獨劃為一組(A組),如果不幸罹患癌症,按照分組規則,後面5種高發重疾仍能獲得保障。

另外,健康源優享率先將輕症賠付取消了分組,在輕症保障上達到了單次賠付重疾險的水平。

對於這一點,竹子還是比較認可的,對於我們投保人來講,也是比較好的進步。

且自帶輕症、重疾豁免,而可附加投保人豁免,如果投保人發生輕症、重疾、身故、全殘可以豁免後續保費,保障仍然延續。

同方康健一生多倍保

康健一生多倍保是中國大陸地區最早的多次給付產品,奠定了多次給付類產品形態。

重疾分組上分了3組,我們可以見到惡性腫瘤、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終末期腎病是在一組的。

也就是說,如果不幸確診惡性腫瘤(癌症),那麼獲得理賠後這組就作廢了,只有其他的組別是可以獲得賠付的。實用性上稍弱一點。

弘康哆啦A保

這個產品是竹子比較中意,且覺得非常有意思的一款。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一般分四組的重疾,6種極危重疾病會分佈在三組——哆啦A保卻不然,將終末期腎病從重要器官的第一組拿了出來,單獨放在了第四組。

其他重疾產品分類中規中矩,乏善可陳,唯獨對終末期腎病的分組,雖然讓人摸不著頭腦,卻也對消費者不是壞事。

另外,哆啦A保的55種輕疾形成了絕對的碾壓優勢,賠付比例30%,間隔期只有180天,各項數據都堪稱完美。

再者,哆啦A保提供智能核保功能,如果身體有異常,智能核保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嘗試。

新華人壽多倍保成人版

重疾分為五組,極危重的6種疾病被分在四個組內,分佈較為均勻。

分類依據清晰,分別是:

癌症/惡性腫瘤、心臟相關、神經系統相關、重要器官相關和其他,組內均為該分類下的病種,聯繫相對緊密。

特別的是,產品將癌症單獨分為一組,誠意滿滿。

太平人壽福祿倍至

重疾分為三組,極危重疾病分佈在三組,分佈緊湊。

分類依據容易判斷,分別是癌症+重要器官、心臟相關、神經系統相關+其他,組內病種聯繫非常緊密。

比如第三組,神經系統與剩餘疾病劃歸一組,“雙耳失聰”“雙目失明”等病症與神經系統相關性就很強。

工銀安盛御享人生

這款產品也是問的比較多的一款。分組和同方多倍保類似。分別是癌症+重要器官、心臟相關、神經系統相關、其他。

光從癌症理賠數據來作參考,獲得第2次理賠的概率不超過2%,獲得第3次理賠的概率,可忽略不計。這是需要考慮的地方。

另外,這款產品在分組上還有兩個遊離的疾病:“嚴重阿爾茨海默病”和“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雖然竹子並沒搞懂他這樣分組的意圖,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應該不是一件壞事。

-3-

幾款產品對比下來,我們可以總結一個規律就是:

多次給付重疾一般分為惡性腫瘤、重要器官相關的疾病、心臟相關的疾病、神經系統相關的疾病以及其他,五個組別。

具體分組如下所示:

1)將惡性腫瘤與重要器官相關的疾病放在一組,6種極危重疾病分佈在3組,比如同方全球多倍保、工銀安盛御享人生、太平福祿倍至。

2)將癌症單獨成組,6種極危重疾病分佈在四組更為均勻,比如天安健康源優享、新華人壽多倍保、弘康哆啦A保。

就竹子個人而言,更傾向於天安健康源和弘康哆啦A保。這兩款產品都是目前市場歡迎度非常高的多次賠付型產品。

另外,在這裡提前告知一下,天安健康源優享將於3月30日進行下架停售處理,之後或許會升級,但可以確定的是後期費率會做上浮調整。

現在看來,重疾險保費上調已經開始有所體現。

-4-

綜上所述,是否要投保多種賠付重疾,竹子認為你應該參考三個標準:

1)有分組的,觀察分組是否合理,如上所說;

2)間隔期越短越好。目前市面上的產品,最短的是180天,有的產品針對癌症的二次賠付,間隔期要長達3年(友邦加裕倍安保)或5年(平安福2018);

3)經濟適用角度。如果多次給付和單次給付價格相差不大、甚至更便宜,多一道保障,何樂不為呢?

總之,竹子認為只要預算足夠,所有人都適合多重賠付重疾。

況且以哆啦A保為代表的一系列多重賠付產品費率已經和單次賠付的一樣低了。

那麼,既然用一樣的價格能買到更好的保障,為什麼不買?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此,如果你對今天提到的多次給付重疾感興趣,非常歡迎和竹子進行進一步的溝通。畢竟,只有充分溝通細節,才能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產品哦。

最後,祝大家週末愉快!


竹子說保


提到重疾險,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說到重疾險的種類劃分,大家一定很迷茫。

重疾險從最初的只保障幾十種重疾、只賠付一次,到現在發展至保障重疾、中症和輕症,還提供重疾輕症多次賠付的保障。

重疾險的每次升級帶來的結果是保障漸趨完善,性價比越來越高。

下面的內容我們就去了解一下目前市場中的幾款主流的、保障終身的、多次賠付重疾險,讓我們用同類產品之間的對比來說話!

提示:本篇文章篇幅較長,如果想直觀獲得產品建議,請仔細看測評圖下方;如果想詳細瞭解每款產品請耐心閱讀全文。

本篇文章內容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 1.10款多次賠付型重疾險測評

  • 2.是否有必要購買多次賠付型重疾險?

  • 3.多次賠付重疾險投保建議


一、10款多次賠付重疾險測評

看完產品測評圖,南姐先總體說一下投保結論,由於我們每個人在投保時的關注點不同,自然導致投保需求也有差異,所以我們根據不同的側重點說一下大致選擇:

如果我們預算比較充足,且十分在意賠付次數:可以選擇天安健康源優享/尊享,以及復星保德意的星滿意。重疾病種均≥100種,且賠付次數較多。並且這三款產品都將癌症單獨劃分一組進行賠付,實在是很貼心了。

如果在意輕症及中症保障:可以選擇天安健康源尊享、童佳保和百年康倍保。這些產品新增的中症保障,可以將傳統的高發輕症獲得專門的保障。中症方面,賠付比例均為50%,但是健康源尊享和康倍保均可以賠付2次,康倍保可賠1次。輕症方面,康倍保的賠付比例要比其他二者高了15%保額。

如果比較看重性價比:哆啦A保和崑崙健康保是比較合適的選擇。特別是哆啦A保提供的智能核保功能,給身體有異常的用戶提供了投保的機會,是南姐比較看好的產品。

如果關注其他方面的保障:童佳保、康倍保比較適合。童佳保有疾病終末期保障,康倍保多了一項重疾豁免,且康倍保的18歲前身故保障比童佳保多了1倍。

下面我們根據產品做一下具體分析:

1.天安健康源優享+尊享

都是一家的產品,咱們就放在一起說。

尊享版是優享版的升級產品,3月末優享版退市,4月初尊享版上市。當然新面貌也帶來了新變化——部分輕症升級為中症且提高了賠付比例,重疾賠付次數增加1次,還可以自主選擇附加兩全保險(這也是為了滿足部分用戶返本的需求)。

尊享版的35種輕症中,有31種來自於優享版的輕症,另外增加了“輕度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中度嚴重昏迷”、“中度克隆病”;

尊享版的20種中症中,有18種來自於優享版的輕症,另外增加了“中度嚴重癱瘓”、“結核性脊髓炎”。

(優享版50種輕症中的“微創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在尊享版中取消。)

南姐認為,尊享版的中症保障升級得相當實在,賠付比例提高、賠付次數增加意味著保障更加完善,對於疾病賠付來講更為合理。當然重疾賠付次數和賠付比例也做了升級調整。整體升級後,價格也上調了大概4%,仔細衡量一下這上調4%的保費只換一項中症保障也是相當值得的。

手頭預算較多,且真的很想要多次賠付、全面保障的朋友可以選擇這一款。

2.工銀安盛御享人生

這款產品在這次對比中沒有明顯優勢,不過最長30年的繳費期倒是可以減輕用戶的繳費壓力。重疾病種分組也不是很合理,雖然分為4組,但卻將6種高發重疾放在了3組中,和其他產品的相比,御享人生的分組不夠合理。且在重疾中阿爾茨海默症和嚴重帕金森病的保障期到70歲,大家也知道這兩項重疾年齡越大患病幾率越高。

在眾多產品的對比下,御享人生的表現不算優秀。

3.同方全球多倍保+中意悅享安康

南姐在去年曾多次推薦過這款產品,因為當時的同方多倍保憑藉單次賠付的價格扛起了多次賠付的保障,綜合戰鬥力5顆星。

但是隨著保險市場的不斷髮展,新產品的更迭總是要不斷超越舊產品。比如緊挨著同方多倍保的中意人壽悅享安康,後者憑藉“多次賠付不分組”的優勢打開了重疾賠付的新市場,多次賠付不分組的優勢在於:只要是不同的重疾病種,符合間隔時間後均可得到理賠,而不用擔心由於分組無法獲賠的情況。

中意悅享安康在賠付方面略勝於同方多倍保,而同方多倍保在整體保障方面卻不甘示弱。

重疾方面:同方多倍保是80種疾病分4組,悅享安康是50種疾病不分組,兩款產品其實都包含了25種重疾,不過同方多倍保的比悅享安康多了些特定的兒童重疾保障,像嚴重川崎病、重症手足口病這樣的。賠付次數這裡也是多倍保比悅享安康多一次。而賠付間隔時間也是比較關鍵的,一般的重疾險大多是180天,好一些的是90天,但是悅享安康是1年。

輕症方面:多倍保28種>悅享安康10種,都包含了較為高發的病種,比如原位癌、輕度腦中風等;但是多倍保依然比悅享安康多了18種,“一肢缺失”、“單眼失明”、“肝臟移植”等疾病包含在內。賠付次數也是多倍保比悅享安康多一次,同時悅享安康的間隔時間要滿1年。

其他保障:多倍保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輕症/重疾/身故,悅享安康投保人豁免不包含輕症;多倍保有疾病終末期保障和就醫綠色通道服務,後者均無。

當然價格上也是有區別的,悅享安康的價格要比多倍保貴一些。其實這兩款做選擇的話,區分點就在於重疾賠付是否分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關注重點去考慮。

至於病種是否分組這個問題,南姐的觀念是這樣的:由於重疾險的重疾病種數目較多,而其中有一小部分屬於高發重疾,也就是保監會規定每款重疾險必須要有的高發的6種重疾(這6種高發重疾佔所有重疾理賠的80%左右):

6種高發重疾: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術、終末期腎病。

所以不分組的話是最好的,如果分組那麼儘量將高發重疾劃分在不同的組別,更好的就是將癌症單獨分組,比如天安尊享、復星保德信的星滿意。除此以外,可以將這6種高發重疾分散在所有組別中也是不錯的,比如弘康哆啦A保。下面我們就繼續講哆啦A保。

4.哆啦A保

哆啦A保保持著一貫的設計理念,保障足夠、價格合理,所以在多次賠付的產品中,它的費率也更低。

重疾保障方面:哆啦A保雖然沒有將癌症單獨列組,但是6種高發重疾的分佈也較為均衡,比工銀安盛御享人生、同方多倍保和百年康倍保的分佈更合理一些。

輕症方面:覆蓋了諸如原位癌、輕度腦中風、不典型心肌梗塞等高發輕症,最高可賠付5次。

最得南姐青睞的是它的智能核保功能,其實產品好不好是一個方面,但是我們能不能投是更為重要的一方面,如果這款產品我們連基本門檻都達不到,它再怎麼好我們也只能乾瞪眼兒不是?

但是哆啦A保的只能核保就可以讓我們在幾分鐘內獲得核保結論,像常見的乙肝、乳腺結節都可以通過只能核保獲得核保結論,這兩種疾病的核保情況南姐前幾天都講過。

5.永大光明童佳保

這是一款主打“中症”保障的重疾險,且深受眾人喜愛。我們一起看一下它的保障情況。

輕症方面:35種病種,高發的輕症“原位癌”、“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微創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微創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均包括在內;賠付比例為30%基本保額,可賠3次。

南姐看了下條款,發現童佳保的輕症理賠標準相對一些產品來說還是比較寬鬆的,比如“早期肝硬化”中,童佳保的規定是持續180天肝功能衰竭,有的產品要求持續一年;“昏迷”中,童佳保規定達到48小時可以理賠,而也有產品要求達到72小時。這裡就簡單舉兩個例子說一下。

而“輕微腦中風”則升級到了中症保障責任中,較為高發的腦血管類、器官功能類疾病和其他疾病比如中度腦炎或腦膜炎後遺症、中度帕金森氏病、中度面積III燒傷(15%)等也在中症的保障範圍內;賠付比例為50%基本保額。像天安優享版中的“中度帕金森氏病”、“中度腦損傷”、“單個肢體缺失”是按照輕症理賠,而在童佳保裡歸類為中症,提高了賠付額度。

豁免這裡主險本身自帶了輕症和中症豁免,另外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輕症/中症/重症/全殘/身故/終末期疾病豁免。

我們從圖片中可以看到它的保費也不算高,而且若保額超過30萬,實際可以免繳一年保費,但是保障不變。和某福2018比起來,這個費率堪稱親民,所以這款產品走紅保險市場也不足為奇。

6.崑崙健康保

這是一款消費型重疾險,南姐之前專門測評過,大家可以再溫習一下(點擊查看)保障是足夠的,且價格比較便宜,更重要的是這款產品不限制投保職業。真正適合預算一般且看重保障的人群。

如果覺得身故保障較低,可以搭配一份定期壽險,比如同樣投保相當寬鬆的瑞泰瑞和,提高身故價值。

7.復星保德信星滿意+百年康倍保

大家看圖片紅色標註區域,這兩款產品在重疾第二次和第三次賠付時,保額會增長,當然星滿意在第四次第五次賠付也都保持保額增長的方式。

以同樣50萬保額為例,在第二次重疾理賠時,星滿意可以獲賠55萬,康倍保可獲賠75萬,但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五次賠付的比例高低如何,要看個人選擇,比如有的人更看重第一次賠付,就更喜歡哆啦A保或者天安健康源尊享。

輕症保障也是按照賠付次數遞增賠付額,康倍保的額度要比星滿意高一些且賠付沒有間隔期,這裡比較好。

二、是否需要買多次賠付型產品?

當我們發現多次賠付重疾險面世時,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多次賠付和單次賠付的價格相當的話,我為什麼不買多次賠付呢?多次賠付肯定保障更全面啊!有的重疾治療期很長,還有的人罹患重疾維持了很長的生存期。

不過也有人會這樣想:

一生中得重疾的概率雖然很大,但是得過一次後,再得第二次的概率就很小了,何不將第一次疾病的保障做全呢?提高保額,把重心放在第一次保障上。

這樣看來,是否購買多次賠付型產品其實要看我們個人的觀念,加上經濟情況。如果預算充足,可以選擇多次賠付的產品,更加妥當些;如果預算不多,建議把第一次賠付做足,保額做高,盡力抵抗第一次風險。

三、多次賠付型重疾險的投保建議

在上文的產品分析中,南姐也給大家提到了很多投保的建議,其實在實際投保中,更需要我們認真看產品的保障條款和病種情況。

比如輕症方面,我們需要去看輕症疾病的定義和理賠規定,較為高發的輕症大家最好眼熟一下,這樣在選擇時也能做到心中有數。(原位癌、輕度腦中風、不典型心肌梗塞、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等)

中症方面,其實在保費差別不大的前提下,可以考慮有這項保障,因為中症的賠付比例大於輕症,是重疾險的優化升級,對我們用戶更加有益處。

重疾疾病分組這裡是較為重要的內容,要麼不分組多次賠付,要麼就是將癌症單列一組,剩餘幾種都分到不同組別中,這樣性價比更高。

至於是否選擇保費返還,就要看我們的預算了,大家心裡也知道選擇返還的產品繳的錢就多;所以更注重性價比不在意返還的話,南姐還是比較推薦弘康哆啦A保,多次賠付重疾險中價格相當便宜的一款。

最後再多說一點:由於本篇講的是重疾險,很多人也覺得重疾險條款複雜、陷阱較多,所以如果你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是南姐沒有講到的地方,可以私信或評論諮詢。


選保指南


我們對於多次賠付重疾險的挑選標準應該有哪些呢?

保障全面:重症疾病種類覆蓋全面,重疾保額能滿足未來醫療需求,或者有搭配重疾醫療險的都不錯;

價格合理:有身故責任,有豁免責任,有多次賠付,其實保障已經比純消費型重疾險要高不少,價格就更要考慮進去;

繳費期限:預估自己的家庭未來現金流情況,繳費時間越長,佔用家庭現金流越少,繳費時間越短,佔用家庭現金流越多,不要讓保險成為沉重的負債。

按需搭配

:上面介紹的重疾險產品都各有亮點和劣勢,根據自己的個人需求進行搭配才是最合理的選擇。

如果要求性價比哆啦A保是首選。

如果要求重疾多次賠付的疾病覆蓋更有保障,疾病不分組的長生福不錯。

如果要未來重疾多次賠付額度能跟上保證治療,康倍保也不錯(貴)。

如果想嘗試世界的患病極限,常青樹的6次賠付等著勇者挑戰,雖然是噱頭大於實際用處。

依據自身的需求,去挑選合適的險種,就是最棒的保險。


慧擇保險網


先說說重疾多次賠付分不分組有什麼區別吧。

一、重疾多次賠付優於單次賠付,不分組賠付優於分組賠付,良心分組賠付優於瞎分組賠付。

二、多次賠付肯定比單次賠付好,但一定不是次數越多越好,賠付五、六次對客戶而言基本是享受不到的保障功能,但繳納保費時卻要為此買單,因此多次賠付的次數合適夠用就好。

三、不分組賠付的第二次賠付範圍僅需減少一種疾病,保障範圍大於分組賠付在第二次賠付時要扣除一組疾病,對客戶保障效應更強,反過來說,如果是分組賠付第二次重疾與第一次重疾在同一組別中,即使購買了具有重疾多次賠付責任的保險產品,也無法獲得賠付,不符合客戶購買產品保障需求的初衷。

四、分組是否為良心,需要較高的專業水平並結合實際風險數據進行判斷,這是目前我們無法做到的,既然無法判斷分組是否為良心,那就只有一個最優選擇——不分組。


玉選優保


OK,你這個問題我從兩方面來給你回覆,重大疾病的多次賠付分為三種情況;

1:特定賠付;在保險合同裡面有一些疾病是特殊規定的,比如;肝癌,如果一個人得了肝癌,那麼保險公司除了要賠付他/她的保額外,額外要多賠付50%的保險額度,這個就是保險公司規定的特定病種賠付。

2;特殊關懷;例如一個人因為重大疾病身故後,保險公司會給予保險金額的基礎上,額外給付一定比例的保險金作為特殊關懷,俗稱特別關愛金。

3:三重賠付;這個是你問這個問題最核心的一塊;三重賠付一般指的是將人體的疾病按照不同的類別進行排序賠付,分為;器官類,神經類,血液類,其他類的。分為不同的組別。如果一個人得了人體器官類的重大疾病,如肝癌,那麼保險公司賠付他保險保額,保險繼續有效,如果過了一年,又得了神經類的重大疾病,那麼再次賠付保險保額,保險繼續有效,再過一年,這個人得了血液或者其他類的重大疾病,那麼再次賠付保險金額,直到這裡保險合同才結束。重大疾病賠付也隨之結束。這個才是真正的重大疾病三重賠付含義。我還見過市面上有病情達到不同階段的三次賠付呢,這種就看看吧,很難做準確的定義。

重大疾病的多次賠付這種保險最早的開發是在友邦保險的兒童重大疾病保險裡, 隨之,國內就出現了不同版本的三重賠付,呵呵。這個大家感興趣可以去查查就明白了 。三重賠付現在已經在大人的重大疾病裡面呈現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