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

支持中英文數子


活到老,學到老幹到老,人和人的想法不一樣,有的人覺得五十歲就老了,有的人認為八十歲了還不算老。

我個人認為只要能乾的動還是要幹活的,現在農村地裡大部分都是機器,除了機器乾的活剩下的人乾的活不算多,七十歲如果身體還不錯的話完全是可以乾的動的。農民不要太貪圖安逸享樂,人到老了需要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如果年輕的時候沒有積蓄,老了不幹活就沒有收入,兒女都有家庭,一般家庭如果養著孩子再養著兩個七十歲的老人,吃飯穿衣打針吃藥各種花銷,兩個中年人壓力是特別大的。生在農村還是不要倚老賣老吧,看自己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如果身體不好,沒有哪個兒女會讓父母出去幹活的。

我姑姑也七十了,照樣天天下地,有人說她三個兒子就別去地裡了,讓三個兒子養著,姑姑卻覺得自己還乾的動就多幹點,兒子們過得也不寬裕。老大兩個兒子娶媳婦欠了很多債,老二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壓力也很大,老三孩子還小,一家吃穿用度一年入不敷出。所以姑姑堅持幹活從來沒有說過自己老了幹不動了。

人老了多運動身體各方面會比不運動的要好,有的家裡條件好的父母過了六十就啥都不幹了,天天家裡待著等吃等喝,吃飽喝足一躺,然後身體各種病就來了。




一個菇涼一家人


有專家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



這位專家是什麼專家?放下專家的架子,到農村去看一看,去轉一轉,實地調查一下:農民70歲了是怎麼樣的生活?生活環境怎麼樣?70歲的農民靠什麼來生活?然後就不會再這麼說了。

簡單的描述一下,大多數70歲的農村的老人的生活狀況。70週歲的老人在家裡一般都是住這地兒的,而且不是太寬敞的茅草房,或者是破舊的磚瓦房。屋裡只有一張床,一個飯桌,一箇舊電視,兩口缸,一個燈泡,還有一些衣服等生活必需品,儘管房屋很小,但也顯得空蕩蕩的。對於城裡人來說,這應該叫家徒四壁。



農民的溫飽問題的確解決了,但農村老人吃的一般就是炒青菜,而且這頓剩了下頓接著吃,還有鹹菜,或者偶爾能見到一點肉,不過很少有機會,除非家裡來人或者是子女給一點。城裡人說,農民吃的都是有機綠色的蔬菜和糧食,屬於養生而且無公害的食品,但是如果到70歲農民的家裡生活一段時間,就不會這麼說了,而且也不會適應這麼清貧的日子。

70歲的農村老人,就目前國家給予一百元左右的農村養老金的補貼,這點生活補貼僅夠農村老人的油鹽醬醋和水電費的支出。一旦頭疼感冒,日子就過得很窘迫,甚至還要借一部分錢來看病,當然得了大病那只有子女來出錢治療,否則的話只能等死。



總之,70歲了的農村老人,必須靠自己的勞動來維持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開支,至少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當然也是減少子女的經濟壓力,活到老幹到老,這就是農民的宿命。因為農民沒有像城裡老人那些高高的退休金來養老,他們也不想勞動,也想像城裡老人一樣,到公園裡散散步,打打太極等運動方式鍛鍊身體,但是農村老人沒有辦法,也無可奈何。因為還要生存,因為生存就要吃飯,因為吃飯必須得勞動,甚至還有一些70多歲的老人,為了子女還必須到工地幹活搬磚。專家你說現在農村70歲的老人不幹活能行嗎?


宗元


七十歲的農村老人有沒有必要幹活?沒有絕對答案,主要由老人自身的條件來決定。

如果老人家庭條件好,衣食住行不用愁,那老人已經勞苦了一輩孑,不再下地幹活,也無可厚非。

如果老人家庭條件很差,無妻兒沒人照顧,那他將不得不繼續下地幹活,因為他還得活下去。自己不幹,怎麼能活?

還有一個就是有的農村老人勞動慣了,即使家庭條件很好,子孫孝順,叫Ta不要幹活,但Ta不聽,只要身體允許,Ta照樣每天下地幹活。我曾聽老家的一位大爺說過,如果一天不幹活,渾身都會不舒服。

所以,七十歲老人是否下地幹活,基本上是由Ta自身條件決定的。




水果二哥


記得曾經在工作上跟一個老電工聊天,他說他已經70多歲了,我告訴他這個年齡應該在家養老了,他告訴我他其實還有退休工資。

興奮之餘他還告訴我了一件事:他跟他朋友60歲退休後他就出來幹活了,而朋友孩子們就不讓出來,孩子們在家伺候著,但不65歲就走了……

其實不管是農民和那個階層,只要身體健健康康,能動動我認為反而是好事,人其實活的就是一種心態罷了,所渭活到老幹到老是有道理的,如果健康時就依賴別人,實則不是首選,也不會快樂,乾乾活也是一種快樂。

但還是希望天下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農村網事


有人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我國農村人口一直佔據全國一半以上,我國同時也是一個農業發展大國,而作為農民種植的糧食養活了我國十幾億的人口,農民的功勞功不可沒,但現在卻有很多農民70多歲了,還照樣早出晚歸的勞累。之所以這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我國很多農民沒有像城裡人那樣有著穩定保障的養老金,更沒有所謂的失業保險等等。雖然我國現在在農村也適應了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但是沒有現在的農村老人來說可以領到65~150元/月的農村養老保險,而這對於現在高物價,不斷通貨膨脹的時代,顯然是不夠一個月的基本生活的,很多老人基本上還得依靠子女撫養。



第二:農民一生勤勞,經不起休閒的生活。這個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特別是一些身體比較強壯的農民,到了七十多歲了照樣到田地裡幹活。在我們廣西某貧困縣,很多老人70多歲還去給別人打工,上山除草、砍樹等等。其實看著挺心酸,畢竟這年紀如果是城裡人估計早已安享晚年了。



第三:子女不孝順導致。

以前農村人經常說養兒養女防老,但是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子女外出打工,一年到頭賺的錢根本不夠自己花,更不用說每個月給父母多少錢了。不得已,很多父母只能上了年紀還得繼續幹活,養活自己。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不想連累子女,很多農村父母一輩子為兒女操勞,如今物價、房價節節攀升,彩禮高漲的今天,作為父母年紀已大,也不能在幫助子女什麼了,因此只想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來減輕子女的負擔。

對於目前這種現象,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鄉村波比


農村的古話,活到老幹到老,70多歲的老人按理說是不應該再下地幹活,可農村的壯年都外出打工謀生活,糧食這般便宜,收成根本不夠一大家子去開支,農村的主勞動力就落在老人的身上。

本就在養老金上,國家的政策都不偏移老農,農民勞動了一輩子,給兒子鋪上媳婦,蓋上房子,積蓄也花完了,老人也不想在能動的情況下給子女的經濟帶來負擔,只能下地乾點活補貼生活

國家如果給老農的養老金上升到一月1000塊,老人不但能解決日常開支,還能積累平時的醫療費,家庭也不會給老人錢而爭吵,且幸福感也嚎




郭阿萌


有專家說,農民沒有必要七十歲了還下地幹活,你怎麼看?

真是難能可貴啊!居然有專家替我們老百姓著想了,不管他是否是真心,我也要借今日頭條這個平臺,說聲"謝謝了"!希望那些專家多去了解老百姓的生活,讓他們真正享受到政府的厚愛……

說實話,有些 農民七十歲還下地幹活,也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大家都清楚,人活著就要有一些生活開銷,雖說如今國家給農村年滿六十週歲的人發放了養老金,可這幾十元錢的養老金,根本不夠開銷。他們下地幹活,目的是不願拖累子女,覺得自己應該盡所能及去減輕子女負擔。

還有在農村,老年人的生活娛樂設施缺少,下地幹活也是他們長期養成的一種習慣,閒不住……



家人平安147354958


首先我們要知道。現在的人能活到70的都是高壽了。還能下地幹活的更是隻有咱農村土生土長的老人。才幹的動

在農村70歲以上下地幹活很普遍。其實他們也可以完全不必去地裡幹活。只是大多數老人都覺得。自己幹了一輩子農活。每天早上起來吃完早飯下地。已經是幾十的習慣了。改不了。

我外公如今八十多歲了。每天早上五點多就起來。下點麵條吃了就上山找草藥了。這點很多年輕人都辦不到。我每年回家就喜歡在他家待。跟著外公能學很多東西。不僅是他的醫術。更多的是做人方面。

我是臥龍村的小夥!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臥龍村的小夥


從內心來講,我也不希望農民過了七十還下地幹活,但是……

1、如果子女不孝順,農民不下地幹活,何來的生活保障,每月靠著百來塊錢的農村養老保險,連買菜都不夠,更別說人情、看病的花費;

2、如果不是下地乾重活累活,有時候七十多歲的農民,能夠種點小菜,當做運動,對身體其實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3、目前農村的生活保障還達不到城市的水平,無論老年設施,還是老年保障,很多時候,老農民繼續幹活,也是為了讓生活有一定的保障。

專家所謂的沒必要,也許是認為不應該,也許是為了呼籲社會關注農村老年人的生活和養老。


ga農村吳哥


七十歲的農民還下地幹活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一、現在七十歲的農民,比我爸媽年齡還要大。在我爸媽一九六幾年那個年代出生,改革還沒有開放,那個時候提倡人多力量大,兄弟姐妹眾多。家裡貧困到連飯都沒得吃,除了種田,沒有別的技能。

二、因為貧窮,教育肯定是跟不上的,即使實行高考制度也沒有他們的份。所以在知識方面也是很薄弱。

三、很多農民除了下地幹活,也不會做什麼。

四、很多的保障制度,都沒有落實到農民身上。

五、農民下地幹了一輩子的活了,他們省吃儉用,勤勞幹活,已經成為習慣,不幹活會不自在。

六、如果子女懂事孝順,下地幹活只是他們生活日常,休養生息,調節情操。

七、如果無依無靠,不下地幹活,他們又有什麼辦法呢?

…………

所以,中國人口眾多,要實事求是,落實到家家戶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