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嫁妹後與劉備之間的關係更差了嗎?為什麼?

謝吟楓


標題問得不是那麼好,應該是,孫、劉自赤壁之後,關係越來越差,為什麼?

先簡單孫劉兩家自赤壁後的交集分析一下經過:

其實,赤壁之戰後,孫權與劉備都視荊州為囊中物,站在自身利益明爭暗鬥,如果不是魯肅中間調停,可能孫劉兩家早就翻臉了。

正當孫劉關係出現裂縫時,曹軍與東吳長江邊進行激烈的對峙與戰爭,最後,雙方各在損失,尤其是孫權差點被俘。然而,劉備卻鑽了空子,趁機攻佔荊州南部四郡,大大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孫權見劉備勢大,原本想軟禁劉備,用美色消磨劉備意志,最後卻“賠了夫人,又折兵。”但,這個時候,孫權主要注意力還是與曹在東部爭戰,暫時沒有心思進一步動打劉備地盤主意。

隨著,孫權用計騙走孫夫人回東吳、劉備用計攻佔益州後,孫權再也受不了劉備這麼強大,於是,頻頻打荊州主意,直接派兵攻打荊南四郡,劉備為顧全大局,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將長沙、江夏、零陵、桂陽等郡劃給孫權,暫時平息孫權的慾望,直至關羽失荊州……

從上述事情簡單經過來看,孫劉兩家關係差,特別是孫夫人被騙回東吳後更差,原因有:

1、孫劉一直在荊州中爭鬥,為了彼此利益,時而合作,時而爭鬥,正如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一方利益受到很大相害時,另一方肯定會作出激烈的反抗。

2、劉備可能會責怪孫權無情,明明將其妹妹下嫁自己,卻又使計騙回東吳,實屬可恨,後來又趁與劉璋爭奪益州不明朗化之際,孫權又趁機攻取荊南諸郡,又恨在心頭,後為了顧全大局,與被迫與孫權劃湘江而治,但從那時起,孫劉兩家盟友關係其實是名存實亡。


權說故事


孫權嫁妹本來從頭到尾就是美人計,結果卻被諸葛亮給搞成了反間計,說白了剛開始孫權計劃用嫁妹把劉備騙到江東,然後把劉備軟禁在江東讓諸葛亮用荊州來換劉備,誰知道諸葛亮讓劉備剛踏入江東的地界就緊鑼密鼓的吹打著一路到吳宮,搞的全江東的人都知道孫權要把妹妹嫁給劉備了,孫權下不來臺,又沒辦法只能用他妹把老劉給迷在溫柔鄉里,剛開始以為劉備沉迷了大半年趙雲都以為老劉真的被迷惑了,後來時機到了劉備才悄悄告訴趙雲說是諸葛亮的反間計,因為如果剛開始就用肯定不行,因為劉備得靠孫權他妹子才能逃出江東,如果一開始就實行這個計劃肯定行不通的,因為剛結婚沒多少感情,讓人家知道你是利用人家才結婚,肯定會破壞諸葛亮的計謀,所以劉備就玩了一趟我們傳說中的假感情。當然薑還是老的辣,老劉當時記載也年過半百,當然就算沒有50也差不多了,孫權的妹子才多大?老劉估計喝的人參湯都比他妹喝的水多,所以後來才有句佳話叫做賠了夫人又折兵,但是這樣的計謀絕對不是周瑜出的,演義裡把周瑜給貶值了,能策劃赤壁之戰的人,是何等頭腦?能想不到這樣的計謀會被人家看破麼?所以大家早尊重史實不要盲目的破壞歷史反而讓後人知道真相後會罵我們無知膚淺。


光速奔跑的豬八戒


在赤壁之戰時孫劉兩家有過良好而密切的合作,但在赤壁之戰以後兩家的關係就逐漸惡化了。一方面是劉備從孫權手裡借得南郡卻由於南郡十分重要,所以一直不把南郡還給孫權,讓得孫權十分惱火;另一方面劉備曾多次向孫權透露出對益州毫無興趣的信息卻在孫權對益州動手前將益州收入囊中,也正是因為劉備對孫權的多次隱瞞欺騙使得兩家的關係越發惡劣。


後來劉備佔據長沙等數郡,孫權上表獻帝為劉備請封為荊州刺史足可見孫權的誠心,然而劉備的胃口越來越大,對東吳的威脅也越來越大,無奈下孫權將妹妹嫁與劉備以緩和兩家的關係,然而兩家關係卻並沒有變好。真正使得兩家關係近乎決裂的原因還是南郡的歸還問題。或許孫權認為自己把妹妹嫁與劉備緩和兩家關係,劉備卻沒有歸還南郡自然會生氣。而劉備則會認為孫夫人是孫權用來噁心他的,因此對孫權的態度愈發惡劣。所以孫權與劉備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差。


夜夢墨染


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光賠夫人又折兵,還把周瑜氣死,這東吳這口氣受的太窩囊了,而且荊州也沒還。碰上劉備這樣的大無賴孫權也沒法了,只能吞下這口氣,等待機會報復,這裡劉備是贏了一局,但是後來劉備大慘,不光荊州丟了連義弟也死了,自己差點也送了命,從這裡看劉備是輸慘了,東吳可是憋足勁了,要不是諸葛亮從中周旋,為了利益曹吳一聯手早把劉備地盤吃掉了。


劉備也太言口無信了,當初你沒有地盤,東吳借給荊州讓你站住腳發展,你發展好的還人家,可是不還了,這誰受的了,太不講信用了。用現在話講,你的也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外面仁慈內心奸詐,為了利益不顧一切。


七星印月


孫權與劉備在赤壁之戰中聯手打敗曹操,劉備佔了荊州,孫權出了大力卻沒有得到什麼 他聽從周瑜的計策嫁妹於劉備,想通過聯姻鞏固孫劉聯盟。接著他又得了益州,勢力進一步擴大。這是孫權越來越害怕,他用計策召回妹妹孫尚香,並想帶回劉禪,多虧趙雲攬江截住。隨著呂蒙偷襲荊州,殺關羽,孫劉聯盟徹底破裂,有了後來的夷陵之戰,蜀軍大敗,劉備死於白帝城,以為,諸葛亮採取與吳和好的政策,孫劉重歸於好。


風輕雲淡75281


“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陳壽《三國志》。

這句話是周瑜對孫權為鞏固孫劉聯盟的計策。意思是說:劉備已經拿了江南四郡,後來上表朝廷,推薦劉琦做了荊州刺史,可是劉琦卻病死了。現在荊州士族集團推舉劉備做荊州牧。現在這個時候劉備的力量已經很強大了,孫權也地感到了恐懼,於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以鞏固孫劉聯盟,對抗曹魏。


孫權嫁孫小妹給劉備是政治上的考慮,通過這段聯姻鞏固孫劉聯盟,加強關係,以抵抗曹操,所以劉備和孫小妹的婚姻是政治婚姻。

孫權嫁妹後與劉備之間的關係更差?有以下三點:

第一:兩人的年齡差距

劉備出道很早,在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已經49歲了,年快半百。而孫權的妹妹孫小妹當時才19歲,這也是當今社會稱的“爺孫戀”。兩人一起生活沒有共同的語言,話不投機半句多,久而久之不僅和孫小妹夫妻關係差,與孫權也有一種說不出的隔閡。

第二點:孫小妹的性格問題

孫小妹叫孫仁,未出嫁之前她是江東第一小姐,家裡有權有勢,父親和哥哥都是英雄了得,那孫小妹自然有天生的優越感。脾氣也像他的父親孫堅,哥哥孫權孫策。史書上說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據野史說孫小妹嫁給劉備以後還帶了不少女兵,這些女兵每晚都帶著武器在她的房門口站崗。可想而知,劉備來孫小妹的房間行夫妻之事,後背心都發涼,估計難有興致。害怕一不小心孫小妹一刀下去把他咔嚓了。

第三點:劉備提防孫小妹

“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三國志·法正傳》。劉備方面很緊張,這是諸葛亮後來回憶起這段往事的時候說了這麼一句話。隨時都提防著孫夫人會在劉備軍中內部搞突襲,殺死劉備,從而瓦解劉備軍事集團。劉備很緊張,因此他想到讓趙雲來擔任他的內政總管,幫他管理後宮,把趙雲調過來看住他的這位太太。再到後來,建安16年。劉備入蜀,並一舉拿下益州,此時,劉備就有了益州作為大後方,並擁有荊州大部分地盤。此時劉備實力大大加強,孫權懼怕,於是孫權就派人去接他的妹妹,並準備挾持劉禪,把劉禪也帶走劫為人質。幸虧趙雲來了一個截江奪阿斗,才保住了這位未來的皇太子。

由此,孫劉同盟名存實亡,政治聯姻失敗。雙方互有攻伐,接下來就有了關羽敗走麥城孫權集團殺關羽、張飛和夷陵之戰。


小和尚頭髮長


有一對聯出的,好“孫權嫁妹”“有備而來”

孫尚香,嫁給劉備之後,感情一直不是很好,

老爺感受不到孫夫人的柔情似水,感受不到家的溫馨

畢竟家事是家事,國事是國事。

要說他倆之間關係,還是赤壁之戰,孫權出力可比劉備多,加上之前劉備向孫權借南裙,還有赤壁之戰,孫權割讓眾多裙。劉備勢力越來越大,孫權這才吧妹嫁給他 ,穩固一點感情,

好說話,要說,他倆鬧掰,還是因為南裙問題,要說孫權把妹妹,送給劉備,劉備依然不肯歸還南裙,著實鬧心啊。而劉備這邊任務,孫權就是拿孫尚香 來噁心自己,因此對孫權越來越敵視

是南裙,歸還問題,劉備,於孫權問題達不成一致。


CS影視會員


孫權與劉備本就是兩個不同的利益集團,他們之間關係的好壞,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利益決定的。孫尚香把妹妹嫁給劉備是周瑜之計,目的是收回荊州,但他哪成想能玩兒的過諸葛亮呀,計謀被識破後致使孫權賠了夫人又折兵,荊州也沒能討回。


未走的風景


孫劉定姻緣本是扣劉備奪荊州,偷雞不成蝕把米弄巧成拙,為這事周瑜又命喪中年得不償失。劉備順風又順水得了四川。孫權是灶坑燒王八憋氣又窩火無計可施只可等待時機。


寒冬9300574292975


兩家聯合是形勢所迫,共同抗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兩家 對付曹操是互相利用,在自己利益方面相互爭鬥,兩家聯姻也是各懷鬼胎,劉備得便宜沒什麼損失,孫權不得已嫁了妹妹沒得到什麼好處,最後損兵折將,人們常說的賠了夫人又折兵,兩家雖結親由此也結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