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怎樣全面地瞭解自己的孩子?

楊永厚說教育


每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小孩,但你真知道怎麼愛嗎?學會怎麼愛然後才能學會怎麼了解自己的小孩!

首先,為愛學習,瞭解兒童成長特點

雖然每個小孩都父母心中是獨一無二寶貝,但科學告訴我們,相同時期的還是還是有很多共性的,在嘗試全面瞭解自己的孩子之前,先嚐試孩子這個年齡段的一般心理特點。

然後,放下家長的架子,做孩子最親密的朋友

要想了解自己的孩子,我們必須得先學會如何做他們的朋友。陪同一起玩耍,嘗試去喜歡他所喜歡的事或物。只有成為了他們真正的朋友,他們才會把自己最真實最全面的性格心理特點展示在你的面前。

最後,全方位調查,瞭解孩子的方方面面

要靠自己一個人的觀察去完全瞭解自己的孩子或許還有一些困難。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從他身邊不同的群體全方位瞭解他,比如跟他的老師、同學溝通、與他最好的朋友交流。

  • 愛不是綁架,愛也不能僅僅靠本能,為了自己的孩子,請努力學會怎麼愛,學會讓孩子樂意接受你的愛,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芊之軒育兒屋


作為家長,真正瞭解自己孩子的有多少?能瞭解自己孩子多少?這恐怕是家長普遍心理沒底的問題。



別以為自己整天和孩子在一起生活,就真正瞭解孩子。

瞭解孩子,是科學教育孩子的前提與基礎,也是家長必須具備的能力。

那麼,家長怎樣才能瞭解自己的孩子呢?

可以通過與孩子的談話中瞭解。家長應養成經常與孩子交談的習慣。利用一切時間及機會,同孩子說說話,談談心,從中瞭解孩子的有關情況。

可以通過觀察瞭解。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察言觀色,發現孩子的說話與行為有異常時就要多留心留意,這也是一種有效的瞭解孩子的方法。



可以採用科學的問卷調查瞭解孩子。現在,有許多機構及專家設計了不少全面瞭解孩子思想、品德、心理、行為、學習等方面的調查問卷,家長也可以拿來測試孩子。

可以通過開展活動了解孩子。家長可以設計開展一些家庭教育活動,讓孩子參與體驗,在活動中也可以瞭解孩子的內心及行為表現。

可以在與學校教師聯繫中瞭解孩子。家長要主動與學校教師多交流、多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這是一種可行、省事、省時的瞭解孩子的好方法。


楊永厚說教育


你問出這樣的問題,我猜測,你家孩子現在應該處於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自我意識比較強,不喜歡被控制,不喜歡嘮叨和說教,所以如果你想了解孩子,那麼我們就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有效溝通的前提是能夠耐心的傾聽,孩子說什麼我們不去評論,不去指責,可以用反射式傾聽法,抓住孩子說話的重點,給予簡單的重複確認。

那有的孩子他是不願意跟家長去溝通的,因為他覺得你根本不瞭解她,不關心她,我們可以從側面去打探一下孩子目前的狀況,比如身邊的同學,她的老師,我們主動關心孩子,增加鏈接,聊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或者是陪孩子做一些他喜歡做的事情。

只要你想去了解他,途徑還是很多的,關鍵是我們要以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


非常親子時光


除了和學校的老師經常聯繫聽聽老師的看法,再和常來找孩子玩的那些朋友多交流,多溝通。不過要想更多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還是看孩子手機。他和誰聊天,內容是啥,最常玩的遊戲是啥。手機和手機裡給孩子聯繫的人很真實,比較可信。


寶寶一二一


多陪伴孩子,在陪伴的過程中瞭解孩子,在活動中多和孩子溝通。比如,問問孩子一天在學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和孩子多多聊天就可以瞭解更多了。


師秀升學小助手


多跟孩子交流,多溝通,做孩子的朋友


教書的匠1


先了解自己開始


豬豬媽媽咪


和同學老師經常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父母也抽空多陪陪孩子,多多觀察孩子,陪伴才會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