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露隱私的手機APP,何以一直野蠻生長

“權限”相當於鑰匙,手機APP獲得與功能對應的權限可以理解,但如果申請的權限超過功能所需,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就可能莫名外洩。

據澎湃新聞報道,11月28日,上海市消保委通報關於規範瀏覽器、輸入法、綜合視頻等手機APP涉及個人信息權限的測評結果,獵豹瀏覽器甚至默認開通監聽外撥電話、位置信息、發送短信的權限。同日,中消協發佈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情況也顯示,金融理財、郵箱雲盤類APP評分相對較低,在收集個人信息方面,APP普遍存在涉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情況。

洩露隱私的手機APP,何以一直野蠻生長

手機APP

其實,對於APP普遍涉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情況,從中消協到各地消保委沒有少通報,但遺憾的是隻有這些部門對此上心。比如,上海市消保委在召開通報會前,已邀請18家涉事企業進行溝通,有15家企業火速修改相關權限或者發佈了新版本,而獵豹瀏覽器、觸寶輸入法、芒果tv三家企業未參加溝通會,APP也沒有任何改進。

今年初,北京市消協發佈的手機APP個人信息安全調查報告就指出,手機APP過度採集個人信息已經成為網絡詐騙的源頭之一。2016年實施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中也提到,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用戶信息安全保護機制,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用戶同意。顯然,如此規定已然成為“空頭支票”,而規範APP違規行為,單靠消協能力畢竟有限,難對一些運營者形成足夠震懾,客觀上要求監管及時出手、對症施策。

互聯網安全關涉每個人的切身權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市場化運營的手機APP已多達1700萬個,如果亂了規矩、野蠻生長,不僅用戶信息安全無法保障,也會給網絡安全埋下巨大隱患。故此,相關部門亟須引起重視,出臺硬舉措,持續淨化APP市場;應用商店也須履行平臺審核責任,不能只當旁觀者。

對用戶而言,也應掌握“自保秘笈”。比如,此次中消協就呼籲,不掃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不點來歷不明的網頁鏈接,不安裝來歷不明的APP,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現信息洩露,要留存相關證據,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依法主動維權。用戶的辨識能力、隱私保護能力、依法維權能力增強了,一些違規的APP才不敢肆意妄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