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每年交6000,交十年,二十年後能領十二萬,靠譜嗎?

南飛雁623


看產品類型,一般是領不到,要合理理解保險:

1.保險不同於理財

保險嚴格意義上還是一種商品,一種保障商品,只要是商品,它就有成本,所以在退保的基礎上,一般都會有“折舊”的,因此,退保有損失,謹慎退保。

2.保障成本

不管是滿期返本的,還是終身消費的,始終繞不開的是保險公司的成本問題,滿期返本類型的保險其實也在保險費中把成本扣除了,終身消費的更不用說——滿期沒有錢拿的。

3.領錢的產品

一般是年金類、兩全分紅類和終身壽險類保險,能不能在20年交滿後拿到所交保費,這得看具體購買的產品。一般情況下我所列舉的這三類可以拿回,其他類型的不好說。


易保再保


這是一款分紅理財保險,10年存6萬,20年領12萬,就是翻番。

據我分析,應該很難達到這個水平。

如果能達到,說明保險公司的效益太好了!

我給你找個產品做對比,你就知道了。

我是太平洋保險公司的,以我們公司的產品作對比。

聚寶盆,30歲男性,年交6000元,如果以高檔6%的利率分紅,20年退保全部取出可取97254元,23年可取出121996元,30年可取出185699元。需要23年才能翻番,達到你所說的水平。

如果以中檔4.5%的利率分紅,20年可取出92498元,25年可取出119566元,30年可取出153724元。需要25年才能翻番。

太平洋作為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目前的分紅在5%左右,也不敢保證存10年20年一定翻番,所以要慎重。

保險公司的分紅理財保險,分紅是不確定的,以上只能是分紅演示,而不是寫進合同的。但有個保底利率,一般在2%或2.5%。只要不提前退保,本金是安全的。

因此,購買分紅保險一定要參考保險公司過往經營業績,瞭解下公司的經營情況,再作決定。


天馬行空的老湯


每年交6000元的保險,連續交十年,二十年後能領十二萬。這類保險曾經有保險業務員上門推銷過,雖然鄙人認定該產品一定靠譜,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決心購買。

與此擦肩而過的主要原因,還是存款期太長;一旦在二十年內出現資金方面的需求,無法變現改做其它投資。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各方面的投資渠道很多;增值速度均超越銀行和保險的收益。

然而,同比相應銀行利息,這款產品無疑是比較划算的,這就是它的優勢所在。合算下來,可以視為年化率5%,跑贏一般銀行利息以及理財產品,而且還是分十年繳納。對於財富過剩的家庭來說,將資金做一個鎖定,為將來留一條後來也不妨。

錢留在身邊很可能就用掉了,定期繳納保險可以控制自己的消費水平。何況這款保險很可能還有其它保值功能,比如人生意外保險等等。

作為一個有二十年投保經歷的老保戶,鄙人認為買保險勿能算利息或者收益,應該更多關注其保障性。


歡迎批評指正!順祝工作快樂!


陸燕青


假如一次性拿出6萬,二十年後變成12萬,就是本金的兩倍。

單利的情況下,年化利率=100% / 20年=5%,相當於買一個二十年期國債,利率是5%。

複利的情況下(就是俗稱的利滾利),年化利率等於2開20次方,結果是1.035264923841378,約等於3.526%的年化利率。

但是,錢不是一次性投入的,而是分了十年。

我們換做零存整取的存款,相當於,20年內固定的利率要在6.45%以上,才可以20年後6萬變12萬。

如果換做是每年追加6000元的銀行理財,20年內利率要在4.55%以上,才可以20年後6萬變12萬。

5%、3.526%、6.45%、4.55%,20年保證高於這個利率,哪個利率靠譜?

保險不是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除了保費6變12之外,還要承擔一定的保險責任。保險公司許諾比銀行高的收益,又許諾銀行沒有的保障,明顯吃虧的事情為什麼?

唯一合理的解釋,這是一款分紅保險、萬能保險或投資連結保險,收益的部分不是保證給付的。6變12按照高的演示利率計算,是有可能實現的。

靠譜不靠譜,要一分為二的說:1、保障一定會按照條款不打折扣的執行;2、收益能不能做到,要看今後二十年的運氣。


奮鬥jalee


是哪個公司的理財險吧?你買保險是為了增值還是保障?如果增值我勸你別想了,複利計息的威力一定是依靠時間來實現的,如果是保障6000的年繳費最少應該是20萬-30萬之間的重疾保額,掙20萬很難,在醫院花20萬可能一個月就不夠了,用6000的保費給自己換一個20萬甚至更多的保障,哪個更划算?

千萬記住如果你想給孩子做養老計劃,沒有任何問題,60年的時間,十萬的現金,5%的年化率,複利計息大概可以升值到120-150萬上下的樣子,十萬現金60年後按照現在的貶值速度,大概購買力下降一半甚至更多,總的來說60年的週期太長,可變因素太多,因此不建議考慮金融行理財保險產品。


老孫131891515


作為純粹的保險理財產品,這款產品的年收益率達到了4.52%,如果保險公司承諾到期兌現全部收益的話,應該算是偏高一點的水平。

我們都知道,現在三年期國債的到期收益率是4%,五年期國債是4.27%。貨幣基金在今年上半年之前的收益率處於4~5%區間,而現在大部分都低於3~3.5%的水平。銀行存款的利率水平,五年定期存款能夠達到5%左右。



作為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其收益率的比較基準原則上是跟隨銀行存款利率。但是,保險理財產品往往會附加有保障功能,從而來提高其產品的競爭力。

雖然如此,這款產品的跨度時間還是長了點,對於資金的流動性管理不利。如果半途退出的話,保險公司按照現值退款,估計客戶會有不少的損失。

買保險一定是側重於保障功能,是為了應對無法預知的風險,為了未來未雨綢繆。如果單純計較收益率,說明題主保險理念不通,需要再找你的客戶經理好好聊一聊。


巴九言


思考一個問題,你買這款保險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就你這個問題而言每6000元,交10年,20年後領取12萬,這個20年後指的是交費的那天開始還是交完開始算,如果是交費的那天開始算,就我個人而言來說不錯,我接觸的年金類保險中還真沒有這麼高的,最高的是4.025複利,有保底3.0%,2.5%的,這裡要區分一個問題有人是按現行的利率給算的還是預定利率,或者是現行結算利率。這個千萬要注意。關注點是最低利率,現行結算利率的和預定利率的那都是不可測的,不確定因素很大。


凱歌保險實話實說


我想學學,你是怎麼看懂保險合同的?字字是坑啊,十幾頁的坑,你確定一般人的智商玩的過保險公司?大部分買保險的人要麼自己認栽,吃一塹長一智。要麼打官司,勞心勞力,總之你付錢時你是大爺,找保險公司回點血,那是虎口拔牙,孫子都不如!還是靠自己最保險!別拿自己的血汗錢喂條喂不飽的狗,保險公司是披著慈善的外衣以盈利為目的的財團!


逐夢顛峰


理財產品對比照。



Avon雅芳


首先要看您買這份保障具體的作用,比如是為了投資理財,我個人不太建議,比如為了給孩子或者未來的自己做一點規劃,用保險儲蓄是個精明的選擇。這可以幫助你強制儲蓄,到期後靈活支配,可以給孩子教育補充,或者自己的養老補充。可以考慮挑選一下市面上性價比超高的保險公司產品。可以貨比多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