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的神話

維生素C的神話

在西方大航海時代,水手們長年累月在海上顛簸,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很容易得一種被叫做“壞血病”的疾病:齒齦腫脹、出血,皮下淤點,關節疼痛,傷口無法癒合,牙齒鬆動、脫落,最終導致死亡。在1500年到1800年間,大約有2百萬名水手死於壞血病。當時人們並不知道壞血病的病因,以為壞血病是因為消化不良、食物腐敗、生活環境惡劣、過度勞累等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不過,在長期摸索中,人們也知道吃檸檬、酸橙等柑橘類水果能治療壞血病,把原因歸於它們含酸性物質,所以認為只要是酸性物質就都能治療壞血病。

1747年,英國海軍軍醫詹姆斯·林德做了歷史上第一次對照臨床試驗:他把12名得了壞血病的水手平均分成6組,其中一組每天吃兩個橙子一個檸檬,其他組分別服用蘋果汁、稀硫酸、醋、海水、大麥水。到第6天,船上水果吃完了,但是吃橙子和檸檬的那兩個水手,一個已經完全康復,一個接近康復,而其他組只有喝蘋果汁的那組有所好轉。

林德的實驗證明了柑橘類水果能夠治療壞血病。19世紀初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海軍首先要求船上都必須儲備新鮮檸檬,從此壞血病在英國海軍中絕跡,其他國家的海軍也紛紛效仿。不過,一直到1932年,這種能治療壞血病的神奇酸性物質才被提取出來,命名為抗壞血酸,後來也叫做維生素C。人們也因此知道,壞血病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因:缺乏維生素C。合成膠原蛋白需要維生素C的參與,而膠原蛋白是結締組織的主要成分,一旦缺乏維生素C,沒法合成膠原蛋白,結締組織變弱,就出現了壞血病的各種症狀。維生素C還有其他的重要功能,例如它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劑,能夠清除體內有害的自由基,同時在免疫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你可能覺得奇怪,既然維生素C這麼重要,為什麼人體不能自己合成?絕大多數動物都能自己合成維生素C,人和類人猿是少數的例外,這是因為與合成維生素有關的一種酶的基因發生了突變,變成了沒有功能的假基因,人和類人猿就沒法自身合成維生素C了。我們的祖先以水果為食,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不能自己合成維生素C不會對生存產生影響,這個突變就被保留了下來。只有在人類的飲食習慣發生了變化之後,維生素C缺乏才成了一個問題。

多種水果、蔬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肉類也含有少量的維生素C,但是一旦加熱、烹飪,維生素C就會遭到破壞、喪失。所以要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求的最好方法是生吃水果、蔬菜。維生素C是水溶性維生素,在體內沒法儲存,所以每天都必須補充。維生素C的攝入推薦量是男人每天90毫克,女人每天75毫克,大致相當於一、兩個橙子的量。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維生素C缺乏症已經很罕見了,因為這要每天維生素C的攝入不到10毫克,持續好幾星期才會出現。某些特定的人群比較容易出現維生素C攝入不足(雖然不缺乏維生素C但達不到推薦量),比如吸菸的人,他們體內維生素C含量比不吸菸的人低,每天應比不吸菸者多攝入35毫克維生素C才能滿足需求。

在1933年維生素C就被成功地人工合成了,人工合成的維生素C和天然維生素C的活性是一樣的,而且成本極其低廉。維生素C因此成了使用最廣的維生素,作為食品添加劑被廣泛加到各種食品當中,有的是作為營養素添加,有的是作為抗氧化劑添加。保健品商還想為維生素C找新的用途,比如宣稱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能夠預防、治療感冒乃至癌症。這個說法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化學家鮑林在幾十年前最早提出的,雖然鮑林並非生物醫學方面的權威,但因為名氣大,影響也就很深遠,直到現在相信的人還很不少。尤其是維生素C能夠預防、治療普通感冒的說法,流傳很廣,國內有家藥廠長期做“常服維C防感冒”的廣告,有的感冒藥添加了維生素C,例如“維C銀翹片”。

要證明一種藥物的療效,不能聽某個名家說,不管這個名家名氣有多大,而要看臨床試驗的結果,就像詹姆斯·林德做的那樣,這樣的試驗應該是有對照的,而且還要進一步,應該雙盲(醫生和患者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藥物還是安慰劑),避免心理因素、主觀偏差的影響。對服用大劑量(每天200毫克以上)維生素C能否預防和治療普通感冒,有多項有安慰劑做對照的雙盲臨床試驗,效果不佳。綜合這些臨床試驗可知,服用維生素C不能預防感冒,也不能治療感冒,有點效果的是:如果一直在服用維生素C製劑,那麼感冒時病程會有所縮短(成人病程縮短8%,兒童縮短13%),症狀也有所減輕,可能是因為維生素有抗組胺的作用。但是等感冒發作再服用維生素C就沒有任何作用了。至於服用維生素C能否預防、治療癌症,臨床試驗的結果都是否定的。

人體對維生素C的吸收有調節能力,每天服用100毫克以上在體內細胞中的濃度就基本達到飽和了,每天服用200毫克以上幾乎不會再增加體內維生素C含量。在通常情況下,維生素C吃多了也不會有害處,多餘的維生素C將在尿液裡排洩出去。但是提倡把維生素C當保健品吃的人,往往是要求超大劑量地吃,甚至一天吃幾克。每天口服維生素C達2克以上,就有可能出現不良反應,因為大量的維生素C沒法被吸收,會導致腹瀉。而且,由於維生素C能夠增加尿液中草酸和尿酸的分泌,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增加了患腎結石的風險。所以即使是維生素C,也不是多多益善的。

2014.4.17.

(收入《科舟求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