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海外雙創九大趨勢:多國為雙創立法,女性創業持續升溫

2018海外雙創九大趨勢:多國為雙創立法,女性創業持續升溫

2018年即將過去,雙創黃金期是否過去成為今年國內熱議話題,那麼國際上的雙創情況又如何呢?筆者根據創頭條之前編譯文章整理出國際雙創九大趨勢,以饗讀者。

1、為雙創立法

越來越多國家將創新寫入法律,通過法律手段支持小企業和創業公司。

今年2月8日,巴西總統Michel Temer簽署一項法令,構建科技創新法律框架,以去官僚化,提高政府透明度,為公共研究提供更多法律保障。

在菲律賓,眾議院擬通過《菲律賓創新法案》。該法案要求所有菲律賓銀行至少撥出其可貸資金總額的4%用於創新發展信貸,另外還要求成立國家創新委員會(NIC)和為中小微企業移除官僚主義障礙。

美國眾議院通過《喬布斯和投資者信心法案》。該法案放鬆了銀行監管,刺激了風投,降低了IPO成本,允許小企業像大企業一樣融資,而這些將有助於創業公司和小企業的成立和發展。

另外,美國加州議會通過新法案,要求貸款人告訴小企業貸款年化利率。這是美國第一部小企業誠信貸款法案,旨在增加小企業貸款市場的透明度。

2、政府加大對創業公司採購力度

相比成熟的大公司,創業公司往往能夠拿出創新性解決方案,更加高效地完成政府合同。為了更好地解決自身遇到的問題,同時扶持創業,各國政府正在加大對創業公司的採購力度。

美國政府的目標是將23%的政府採購合同分配給小企業。根據美國2017財年政府採購報告,該國小企業在2017財年獲得23.88%的政府合同,超過23%的目標。這些合同的總金額達1050億美元,這是美國小企業首次獲得超過1000億美元的政府合同。

相比美國23%的目標,澳大利亞更具雄心,該國政府打算把35%2000萬美元以下政府合同分配給中小企業。

在2017年預算中,加拿大政府宣佈推出創新解決方案項目,並承諾拿出5000萬美元加大對創業公司的採購力度。20個政府部門和機構將參與此項目,他們一共將拿出5億美元讓小企業為政府面臨的各種挑戰開發解決方案。

3、政府大做母基金,支持雙創

為了吸引私營部門投資創新創業,擴大風投資金池,加拿大、韓國等國政府紛紛成立引導基金。

歐盟成立泛歐洲母基金VentureEU,為其提供4.1億歐元種子資本,並希望該基金最終能夠募資65億歐元,至少投資1500家公司。

加拿大政府在2017財年預算中宣佈推出4億美元“風投催化倡議”(VCCI),其中3.5億美元將撥給大型母基金。加拿大政府希望通過VCCI為本國風投生態系統注入約15億美元資金。

韓國政府將向一個母基金注資6180億韓元(5.81億美元)。該基金由韓國政府與私營部門聯合成立,今年其規模將達1.16萬億韓元。

印度政府在2016年成立一個1000億盧比(14.83億美元)母基金,最終該基金大概將為創業公司帶去1萬億盧比(148.2億美元)資金。

4、大企業紛紛進軍雙創

從大企業的鉅額利潤中拿出一部分來投資創新項目,這既增加了創新資金,也平衡了社會發展,這似乎是一箭雙鵰的好方法。

俄羅斯政府推出一項新計劃,要求本國15家來自冶金、化工和石油等行業的大企業一共拿出“2000或3000億盧布”投資高科技和具有社會意義的項目,可能的受益對象包括俄羅斯創新工程中心(IEC)和互聯網倡議發展基金(IIDF)。

兩年多前,南非政府要求本國15家在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出資成立1億美元南非中小企業基金。該基金的75%資金將用於支持黑人所有的中小企業和科技創業公司。

與此同時,全球行業巨頭紛紛成立孵化器、加速器和風投基金,積極與創業公司建立聯繫。

成立孵化器的大公司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塔塔信託、塔吉特、思科等;推出加速器的包括谷歌、Facebook、強生、萬事達、沃爾沃、沃達豐、麥德龍;Visa則成立了一個1億美元風投基金。

在所有這些項目中,絕大部分面向營利性公司以及業內公司,但是也有面向非營利性公司(如思科與一家班加羅爾基金合作推出的N / Core孵化器)和行業外公司的(如沃達豐的創業加速器Vodafone xone)。

5、獨角獸熱製造早期階段融資荒

在2018前7個月,全球新增65家獨角獸,獨角獸投資共170筆(2017年260筆),總額達730億美元(2017年總額982億美元)。

在全球範圍內,獨角獸吸走大量資金,讓早期階段創業公司可以獲得的資金大幅減少,而這正在製造一場早期階段融資荒。

以美國為例,今年前9個月美國共有80筆獨角獸投資,總額達192億美元,打破2016年創下的185億美元紀錄,佔風投總額25%。相比之下,今年美國天使和種子投資活動大幅減少,極有可能達到2014年以來的最低點,與2015年創下的最高紀錄相比或將減少51%。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印度。CB Insight的一份報告顯示,印度科技創業生態系統在2017年獲得100億美元投資,其中60億美元流向獨角獸,種子和天使投資僅2.06億美元。該報告強調,印度風投規模的每次激增均由獨角獸推動。

6、VC融資輪次間隔加速縮短

今天,創業公司的發展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相應地,全球風投速度也在加快,相鄰融資輪次之間的時間間隔正在變得越來越短。

據Crunchbase分析,最近幾年從A輪到E輪各個相鄰融資輪次之間的時間間隔加速縮短,尤其是後期階段融資輪次之間的間隔。

在2016年,所有相鄰融資輪次之間的時間間隔的平均值是585天,比2015年快68天。2017年的平均值又比2016年少137天。今年迄今,平均值進一步縮短至275天,比2017年少173天。

這意味著今年迄今,有些公司已經進行了兩輪或者更多輪次的融資。幾年前,這種融資速度幾乎聞所未聞。這是一件好事嗎?不一定!太多資金容易導致過剩,最終可能淹死公司。

7、聯合辦公空間呈現象級增長

11月中旬,聯合辦公鼻祖WeWork獲得軟銀30億美元新增投資,這讓WeWork的融資總額達64億美元,估值達420億美元左右。

從全球範圍來看,聯合辦公空間在2010-2018年間出現驚人的“現象級增長”,而大部分增長髮生在過去三年。除了創業公司和中小企業,大企業也越來越多地租用聯合辦公空間。

以印度為例,創業熱正在推動印度聯合辦公空間市場快速增長。目前印度有400多家聯合辦公空間,在2010年不到30家。2018年Q1印度新增200萬平方英尺聯合辦公空間,超過2017年全年的總增量180萬平方英尺。據英國最大房地產經紀公司萊坊(Knight Frank)預計,未來3年印度新增聯合空間面積將是現在的3倍。

再來看看新加坡。據估計新加坡目前有110-120家聯合辦公空間,到今年底新加坡聯合辦公空間面積預計將突破140萬平方英尺。隨著科技、商業服務和金融業繼續表現良好,新加坡對聯合辦公空間的需求將繼續增長。2019年新加坡預計將新增11家聯合辦公空間。

8、全球支持女性創業

在公共部門和私營領域,支持女性創業這一趨勢愈演愈烈。根據西班牙創業大會South Summit今年發佈的一份報告,女性創業者公司失敗率遠低於男性(22%:51%)。另外,南非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男女混搭創業的成功率是單性別創業的2倍。

各國政府正在採取從法律到金融的各種措施支持女性創業,如美國加州議會通過新法案硬性規定上市公司董事會女性成員數量,紐約市成立1000萬美元風投基金投資女創始人,加拿大成立女性創業知識中心收集有關女企業家的信息,巴黎市支持舉辦歐洲女性創業挑戰賽,印度成立女性創業平臺為女企業家提供指導和融資機會等。

在私營領域,微軟、蘋果等大公司和風投陸續加入,成立專門項目或舉辦挑戰賽,為女創始人提供輔導、培訓和資金。

9、雙創數據被重視

無論是對政府還是創業者而言,明智的決策離不開對現狀的充分了解,而這就需要充分收集數據。

11月初,印尼創意經濟產業局(BEKRAF)宣佈將在今年年底推出一個綜合性創業公司數據庫,收集印尼現有創業公司的各種信息(迄今已經收集和驗證960家創業公司的數據),為創業者和政府提供決策依據。數據庫將對公眾開放。

除了綜合性數據庫,一些國家也在收集特定群體的數據。加拿大政府非常重視女性創業,撥款950萬美元成立女性創業知識中心,收集有關女企業家的信息,幫助政府制定最佳措施支持女企業家以及為女企業家提供決策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