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发生2级及以上地震2分钟内自动速报

河北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具备2分钟内自动速报、8分钟内正式速报,部分地区30分钟内地震烈度速报的能力;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进展较快,在石家庄和秦皇岛地区建设的250个台站,即将建成并投入运行……

11月30日,河北省地震局召开河北省地震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防震减灾工作成就展示新闻发布会,对河北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对外公布。

河北:发生2级及以上地震2分钟内自动速报

发布会现场

河北共有59%的面积位于地震高烈度区

据了解,河北省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灾害严重。在地质构造上是华北断块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两大地震构造带,即近东西向的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和北东向的华北平原地震带,并有百余条断裂分布全省。

据记载,河北省历史上曾发生破坏性地震103次,其中6~6.9级24次,7~7.9级4次,8级1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曾发生过1966年的邢台6.8级和7.2级、1967年河间—大城6.3级、1976年唐山7.8级和滦县7.1级,以及1998年张北6.2级等严重破坏性地震。

河北:发生2级及以上地震2分钟内自动速报

河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人口占全国的5%,地震数量占全国的10%,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国同期的50%。依据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河北11个设区市中有10个设区市的主城区、151个县区、797个乡镇共59%的国土面积位于7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唐山、廊坊两市为8度地震高烈度区,地震灾害风险严重。

此外,河北地处京畿、环绕京津,区域位置特殊,城市群集中,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将实现京津冀破坏性地震发生后5秒~10秒发布预警

发布会上,河北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广辉介绍,河北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处在全国前列。目前,河北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2级及以上地震发生即能监测到),具备2分钟内自动速报、8分钟内正式速报,部分地区30分钟内地震烈度速报的能力。

目前,全省共建成地震中心台8个,有人值守台站26个,测震台73个、强震台107个、烈度台250个、地球物理观测台49个。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进展较快。其中,在石家庄和秦皇岛地区建设250个台站,即将建成并投入运行。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河北子项目)投资6058万元,全省完成10个基准站、78个基本站和566个一般站的台站勘选,并已进入项目实施建设阶段,全省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能力正在逐步形成。

据悉,地震烈度速报是依托广泛分布地震台网,在震后数分钟内快速确定地震影响范围和程度,尽快掌握灾情严重程度和分布状况,为震后救援提供依据。

河北:发生2级及以上地震2分钟内自动速报

地震预警是依托震中附近的密集地震台网,在震后数秒内快速估算地震影响范围和程度,利用电波与地震波之间的速度差,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目标地之前发布警报。应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新媒体推送平台、互联网推送平台等分别为政府机关、社会公众、新媒体用户、互联网用户等服务,进行紧急避震。为高铁、核电站、燃气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提供地震预警服务,有效减少次生灾害和经济损失。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河北子项目)建成后,河北省地震局作为京津冀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中心,将通过汇集京津冀及周边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和辽宁邻省部分台站,形成基于台间距10~15千米,约2700余个台站的高密度观测网络,实现对京津冀及周边地震预警观测网络内发生破坏性地震震后5秒至10秒发布预警信息,震后10分钟内生成仪器烈度分布图。

■摄/河北青年报记者王勇博(资料图片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