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臨沂農村的恭喜了!村裡的閒散土地可用於村民住房建設

閒散土地盤活優先用於

交通水利、醫療衛生、居家養老、

取暖設施、垃圾和汙水處理、

旅遊休閒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農村基礎設施配套水平

經村集體同意

盤活的農村建設用地

可用於村集體成員住房建設!

任務目標

(一)界定農村閒散土地範圍。農村閒散土地主要包括:無建築物或建築物已坍塌的廢棄宅基地,歷史遺留工礦倉儲廢棄地,已撤併鄉鎮、中小學、集貿市場、商業設施以及佈局散亂、利用粗放的其他集體建設用地;歷史形成的未納入耕地保護範圍的園地、殘次林地,廢棄坑塘、溝渠等適宜開發的農用地;村莊周邊可開發利用的未利用地等。

(二)開展調查摸底。對農村閒散土地現狀進行調查,全面摸清農村閒散土地類型、佈局、面積、用途、權屬等基本情況,依據現狀調查成果,建立農村閒散土地臺賬和盤活利用數據庫。

(三)科學編制實施方案。因地制宜統籌村莊空間發展,依法調整修改鄉鎮土地利用規劃,與縣(市、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統籌考慮,推行“多規合一”,引導土地空間資源要素重新配置,科學佈局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合理安排農村經濟發展、村莊建設、環境整治、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與社會事業發展等各項用地。在此基礎上,各縣(市、區)明確盤活利用目標任務、性質用途、規模佈局和時序安排,編制農村閒散土地綜合整治方案。

(四)時間要求。全省每年完成農村閒散土地應盤活總量的20%以上,通過3—5年時間將目前已形成的閒散土地全面盤活利用。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縣(市、區)第一批試點單位閒散土地盤活利用工作要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

積極探索閒散土地盤活利用方式

(一)補充增加耕地。強化農村閒散土地整治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融合,發揮土地綜合整治的多功能多效益特徵,通過閒散建設用地復墾、非耕地等農用地整理、未利用地開發等增加的耕地,按規定核實後,可作為佔補平衡指標調劑使用。綜合整治後形成的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質量優質的耕地,經驗收評估達到永久基本農田標準的,可納入永久基本農田整備區管理。

(二)保障發展用地。閒散土地盤活優先用於交通水利、醫療衛生、居家養老、取暖設施、垃圾和汙水處理、旅遊休閒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在滿足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勵集體經濟組織以自營、出租、入股、聯營等方式,將盤活的閒散土地用於發展鄉村民宿、健康養老、民俗展覽、創意辦公、鄉村旅遊和農產品冷鏈、初加工、倉儲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經村集體同意,盤活的農村建設用地可用於村集體成員住房建設。

(三)保障生態用地。充分考慮城鎮、村莊與自然的有機結合,閒散土地盤活可用於林地、草地、水域及溼地等生態用地,為生態建設服務的運輸、水源保護、水土保持等設施用地,以及農田道路林網綠化建設,助推生態旅遊、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發展,改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維護區域生態平衡。

(四)保障文體設施用地。突出地域文化傳承特色,閒散土地盤活可用於文化中心、文化廣場、文化館、圖書館、體育場所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

(五)預留髮展用地。暫未確定用途或利用方向的農村閒散建設用地盤活後,可不改變土地性質按原地類原用途管理和使用,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等預留空間。

家在臨沂農村的恭喜了!村裡的閒散土地可用於村民住房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