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GDP負增長,40年後或減25%!日本將面臨最嚴重的“人口危機”

我國的鄰國——日本,面臨著兩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個是人口老齡化,還有一個是人口的過疏化。

三季度GDP負增長,40年後或減25%!日本將面臨最嚴重的“人口危機”

如果老齡化對於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利空”消息,那麼越來越老的老年人無疑是個“極大利空”。繼日本新生人口數創歷史新低後,日本總務省又不得不面對另一個“噩耗”當前日本社會老齡化進入新階段,老年人中半數以上的年紀在75歲及以上。

嚴重的老齡化將會帶來四個巨大的問題:一、經濟負增長,國家財政進一步惡化;二、邊緣地區生活基礎難以維持;三、社會老人和年輕人的衝突進一步加大,高額的社會保險負擔只能強加給年輕人頭上,而他們則不會對此“熟視無睹”;四、日本經濟衰弱,國際社會地位一落千丈,在世界上存在感將會越來越弱!

無疑,人口問題成了日本最頭疼的麻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甚至直接稱其為“國難”。

針對這一現象,日本著名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先生寫了一本書,叫《低慾望社會》,副標題叫“胸無大志的時代”。在這本書中,他感嘆道: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前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對於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能打發就行。日本已經陷入“低慾望社會”。

三季度GDP負增長,40年後或減25%!日本將面臨最嚴重的“人口危機”

面對人口減少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日本政府雙管齊下,一方面試圖用《老年人就業穩定法》來留住崗位上的老人們;另一方面積極鼓勵自動化生產,試圖用機器人代替人類勞動力。

最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將討論把繼續僱用的年齡提高至65歲以上”,以打造不論到多大年紀、只要有意願就能參加工作的“終身不退休”、“終身活躍”的社會,並以終身不退休、終身活躍的社會作為前提,推進醫療和養老金等涉及社會保障制度整體的改革。

日本總務省近日發佈的統計顯示,2017年日本老年人就業人數增加5%,達到807萬,佔整體就業人數的12.4%,創歷史新高,且連續14年增加,背景是日本社會迅速加劇的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

另外,日本預計 12 月 10 日前將通過新的移民法案,明年 4 月實施後,未來五年至少吸收 34.5 萬外籍勞工以此來緩解勞動力的嚴重短缺問題。

由於人口老齡化導致的人口減少,日本的GDP在40年後將縮水25%,這是國際基金組織(IMF)對日本經濟的預測結果。

但是,受世界經濟減速、以及日本計劃在2019年上調消費稅等因素的影響,日本經濟衰退的風險持續上升,該報告稱,如果日本不在財政領域採取措施,降低影響,日本國內消費也將受到波及。

三季度GDP負增長,40年後或減25%!日本將面臨最嚴重的“人口危機”

IMF報告稱,日本人口每五年的下降規模相當於全球的一個大城市人口規模,比如在2012到2017年間,日本人口下降了100萬左右,規模相當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IMF預測2017到2022年之間日本人口將減少一個古巴哈瓦那(超200萬),2038到2042年間跌去相當於墨爾本的人口規模(超450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提到了日本的老齡化,並分析如果日本不迅速進行改革的話,其經濟成長力將會下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建議日本“可以更進一步的增加對女性、老年人、和外國勞動者的使用,從而彌補部分人口減少的問題”。於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強調了提高工資收入政策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