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真會“自學就是自殺”嗎?

千千千里馬


說到自學,無論是書法還是其他,都令人感到這不只是單純的學術之爭,而是一個持續了幾千年以上的正統論與江湖氣的大論戰。

題主的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小范老子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書法的學習,也和這個論調頗為類似:

如果有導師引路,研習了所謂正統的書藝,雖則行必得法、言必中玄,但也難免落入窠臼,墨守成規陳因陋習,沒有一筆來自自我獨創,很容易被人質疑為師古而泥古,終究泥古不化,不能成其為開闢者、拓荒者。


而如果沒有導師教習,則又被很多人廣泛懷疑——沒有一筆來自先賢,全然閉門造車、杜撰臆念,文不像文武不像武,渾身充滿了旁逸斜出的江湖氣,不成體統師出無名,終歸是個野路子。

這兩種觀點的爭纏會鬥由來已久,且愈演愈烈,大有格格不入、水火不容的態勢。

依我個人看來,這兩種觀點都有可取之處,也都有商榷的餘地,並非應該一家獨大唯我獨尊。


師承傳統書法,不應該完全摒棄和鄙夷來自江湖之上的“雕蟲小技”,我們總愛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借鑑和引用一些成熟而獨到的筆法,為我所用,為書作增色。

而全憑臆造和自矜完成設墨之舉的江湖書法,也應該向傳統靠攏,一個沒有自我靈氣的書法是一幅失敗之作,同理亦如此,沒有傳統研習傳承的書法也是戾氣深重不能自拔的冒瀆伎倆——兩者都不可法,也都不足取,唯有將二者融會貫通,在傳統基礎上發揚光大,既能合理繼承又可推陳出新,方才是書法傳習的正道。

至於題主所言的自殺論,則完全是聳人聽聞的一家之言,並不足取,也微不足道。



龍吟148119260


我是自學

不過向名家行家學習,臨摹名碑名帖,既是提升素質,也是節省有限的時間。可以開闊眼界提高審美水平,可以避免走彎路,儘快步入書法堂奧,最大限度地取得成效。





13352866117


學習書法自學就是自殺?這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我曾經多次說過,學習書法,臨帖是硬道理。我還說過,學習書法,碑帖是最好的老師。



我認為,書法完全可以自學,無須求師。學習書法者,只要認真堅持臨習古人的經典碑帖就可以了!



據瞭解,全國自學書法的人不計其數,有不少人還入了書法國展和省展,怎麼說學習書法自學就是自殺呢!



學書拜師可以!但要拜人品貴重的人當老師,萬不可拜品德低下的假君子真小人當老師。這就是我對學書之人的忠告。

我是一直提倡自學書法的。與其找一個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噹之人當老師,還不如自學呢!

自學習書法者成功的例子甚多,希望大家不要再聽信自學書法就是自殺的謊言。說自學書法就自殺的人,都是為了賺錢而忽悠人的人。實際上,這些人的肚子裡沒有多少“水”。



書法並不神秘!更不要相信把書法說得神乎其神的人。當下一些自稱為書法老師的人,實際水平並不高,他們就會抬出“楷書是一切書體的基礎”的謊唐理論胡弄人。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千萬不要相信他,並且要遠離他!



以上為就是我的觀點!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討論!


中州耕牛堂主


這言論基本都是自詡大師之流,為了賺錢喊的口號。盛名之下無虛士不適用於書法界,

  1. 學過段時間的人都不會去書店、某寶、某東買今人字帖的,這幾乎成了規律。這種現象是內容造成的,什麼某某大師、某某大師的弟子,就一般書法愛好者的水準,入門學都怕耽誤了孩子。那些字貼騙沒文化的人差不多是夠格了

  2. 入門,寧可自學書法愛好者的字,都懶得理那些盛名之下的騙子。包括書協也已經變質,雖然書協還是有幾個高手的,但他(她)們不會混,拿不到書協的權重,出不了字帖,出了也沒傳播渠道。好好的人都被整成混吃等死,卻讓那些善於專營之徒風光無限。

  3. 現在搞得書壇,只能愛好者自己扎堆玩,
    真正研究書法的只有他(她)們了,那些開班收徒的滿腦子塞滿了銅臭,有幾個能拿得出手的。害得網絡上大家都不敢說實話,最多說一句學書法臨古人!這是多麼的無奈。

  4. 網絡暴力成了,書法奸商的暴利工具。這一句:“自學就是自殺”出自誰口,至少幾千萬人都知道。這種人的字帖學了是會遭天譴的,我是比較信有四維空間存在的人,君子不聽危言之音。無視它這種人間勒色之流。堅決不讓孩子學它一個字。

  • 希望所有愛好者團結起來共同進步,不要被這些文化蛆蟲影響到。加油筆友們至少我們還有淨地。


真小寵


簡直是胡扯,自學頂多可能是走彎路而已。如果遇到昏庸的老師才是可怕的。



自學者成長之路漫長,甚至書法不入流派,但學習書法本身就是修心養性,並非為了成名成家,如果不能成名成家就算自殺的話,那些拜過老師也沒有修成正果的人也很多,難道他們也算自殺?試想,在書法出現之前,總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他們都自殺了,書法又從何而來?



自學,如果態度端正,能踏實認真的學習字帖前的前言,把握基本的筆劃書寫方法,時間長了,定能摸索出其中的一些規律。並且,隨著科技進步,通過各種媒介,多聽聽一些名家講座,多看看一些名家視頻,定有收穫。



當然,要想站得高,走得遠,如果條件允許,儘可能的請名師指點,這樣可以讓自己很快的走向正確書寫之路,但如果沒有條件,而自己有鍾情於書法,自學也不失為一條正確之路。


萍風竹雨123


自學書法不排除有成材的,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自學更多地會偏移方向,浪費時間。比如老幹部字體,就是沒有書法基礎,半路出家,鑽不進字帖,多是隨手字,這樣自學下去真是等於自殺。書法中的技法多是對手部肌肉的記憶訓練,無數遍的錯誤書寫,以後要改,難度可想而知。


有的人在自學的時候,不知道由易到難,按照個人特點選擇字帖的方法,比如看著王鐸的草書瀟灑,基礎不牢就開始肆意臨寫,也不分析是否合適。而如果有人指導就不同了,老師數十年的經驗會讓你沿著正確的道路系統學習,學什麼楷書,打多久基礎,掌握到多少筆法,什麼時候開始學習行書,選誰的行書等,會讓你學習書法的時間縮短N年,有人說沒人指導練習數年達到的水平或許只是別人掌握正確筆法幾個星期達到的水平。

那些手拿大號毛筆寫道法自然的江湖體,真的沒摸過毛筆嗎?定是寫了好久,走了魔道,一騎絕塵而去了。


蟬山寫書法


不會的呀,學習書法是藝術修養!很多自學成才的書法大家,大有人在。學習書法需要勤奮,自學也是學習的一種途徑和手段,沒有說的這麼嚴重。學了總歸不學強,自學是有一些誤區的,我想從這裡給大家探討一下,小時候我很喜歡練字,偶然的一個機會,學校裡開了幾節毛筆字的課,語文老師教大家寫“大仿”,我從鎮上買了一隻兩元的毛筆,爸爸媽媽對這個也是不懂,從來沒管過我,隨便我怎麼去玩耍,有時候弄得墨汁到處都是。美術老師還教過用毛筆畫水墨蝦,當時同學們都特別興奮。秦莊的一個孩子,叫石禮什麼,我記不太清楚了,他有一支水晶杆子的毛筆,筆頭是純狼毫的,特別好用,拿在手裡,非常的有質量感。刁村,有一個同學,叫馬明,字也是寫的特別棒,每年過年,他們家門口的春聯都是出自他的手筆,去鎮上的時候,路過他家,我都會停下來駐足觀看。

我接觸書畫還有一個很隱蔽的條件,家裡的老房子建好了有20多年了,剛建完房子的時候,我爸買了一些字畫,掛在屋子裡做裝飾,本村,馬世錢的畫,奎子王慎海的書法。那些字畫掛了多少年,我就欣賞了多少年,直到,後來重新裝修,家裡的字畫就都換成我自己的了,自己喜愛書法可能有這方面的原因,不然,不可能知道書法國畫,我還用鉛筆,比著畫過上面的小房子。文化的傳承,總是像長江一樣,湍流不惜,從高處流向低處.......


art嚴玊


找老師,找一個什麼樣的老師呢?田大田二盧中南算是名氣夠大了嗎?但三人的筆法和對字的理解並不相同。田二跪筆彈鋒,盧順勢鉤出。田大二者都有。。。再說他們三人誰書寫更近古法?如果我拋開誰對誰錯,找一個適合自已的,將筆畫寫得乾淨有為,結體讓人看了舒服,就行了。這些要求不是誰講一下就行了的,必須練!盧、田二都師從過中石先生,但中石先生也不知有多少弟子。盧田的成就是他們自已的苦練的結果。

現在求師也不像傳統上的,有網絡,有視頻,有許多愛好者將心得發出來,我們有選擇地虛心地學習,也必能得其真諦!至於要達到多麼出名,或通過書法掙多少錢則不是書法的範疇了


辰文郭振斌


我今年六十六歲,五十歲開始自學寫字,到現在也沒自殺。我對自學寫字的體會是:

1.不必要以“書法”為名目,給自己定一個開辦個人書法展的高大上目標。過去工作忙,寫字是會議記錄,工作記錄,寫各種報告。追求的是寫得快,可不管別人看不看得懂(有時候過幾天,自己也看不懂)。現在有時間了,開始學寫字,就是把字寫得清楚,寫工整,讓別人能夠看得懂。

2. 方法 寫字就是臨帖,很多書都有筆畫寫法的細節,圖形。認真去臨摹,一個字先寫毛筆大字,中字,小字各一百遍,用水書布相當經濟合算。然後鋼筆再寫一百遍,用廢報紙就行。不追求寫得和字帖一樣,只追求寫得順手自然,個個一樣,不再變形走樣就行。寫字速度從慢到快。

3.靜心 學寫字就是在寫字中把心靜下來。慢慢寫,心思都放到一筆筆細節都寫出來。一筆一劃之間的聯繫寫出來,上下左右,大小比例寫出來。心就靜下來了,失眠症好了。心平氣靜,家庭和睦,血壓也降下來了。工作順利,煙也戒了,不咳嗽了。酒也喝得少了,血糖也正常了。

你說,這自學書法怎麼可能會不開心呢?


OF21212455064


關於書法能不能自學成才的話題一直就有爭議,驚龍軒在前面一些文章中也提到過類似的問題,我個人的觀點是:學習書法的決定因素在於自己的磨礪和摸索;適時有效的點撥可以避免少走彎路。

自古以來,我們總喜歡強調“名師指點”,一個人功成名就後,按照慣例都要介紹師承關係,若非師出名門,也大多會臨時靠個肩膀,生怕被別人說成是野路子,沒有底氣。

客觀地說,不管是書畫,還是其它藝術門類,能得到名師指點自然是上天的眷顧,殊為難得。但是,書法又與一般的藝術門類有些不同,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無論是書法理論還是經典法帖都已經相當完備,對於稍有悟性的書法愛好者來說,顏柳歐趙、蘇黃米蔡……“名師”比比皆是,各種電子的、平面的學習資料應有盡有,全憑自己選擇。

當然,你可能會說到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就如現在遍地開花的各類藝術培訓機構,彷彿沒有老師指點,書法愛好者就只能無所適從了。殊不知,有唐代“書協主席”之稱的唐太宗,欽點虞世南、歐陽詢和褚遂良執掌教鞭,開辦最高標準的書法培訓班。結果是,彙集了當世最傑出的老師和最優秀學員的這個培訓班,竟然無一人在書法史上留下名字。

對此,有位在“百家講壇”講過書法的書法博導提出過“書法靠秘傳”的觀點,認為歐陽詢他們根本沒有將筆法精髓秘傳。姑且不論這種觀點是否站得住腳,不知後世趙孟頫、董其昌等書法大家得何人秘傳?實在難以查考。

現在學習書法越來越困惑,一方面當代書壇的整體書法水準持續下滑;另一方面,書法被描述得越來越玄乎,讓不少書法愛好者都知難而退、望而卻步。

其實,書法藝術發展到今天,其實用性基本被時代淘汰,藝術性卻依然獨具魅力。如何學習書法,方法是因人而異的,審美標準也不盡相同,不管怎麼說,能感受到“美”就是一種成功。沒必要把書法看得那麼玄乎,只要你有興趣,不管通過怎樣的途徑,一定能體會到書法藝術帶給你的別樣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