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應如何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

喜歡我請加油討厭我請繼續


作為家長必須認真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如果一個孩子教育出了問題,做家長的後悔不說,直接影響著孩子今後的學習和工作,甚至人生的軌跡。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從那些方面抓起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

一、做家長的要率先垂範,注重言傳身教。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遠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孩子,感染著孩子。孩子最善於模仿,如果家長孝敬父母,那麼孩子就會尊敬爺爺和奶奶。如果晚飯後父母拿起一本書看,孩子也會拿起一本書看。如果家長飯後或坐在電視機旁或玩手機,孩子也會如此等等。所以,要想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家長要從自身做起。

二、要關注孩子結識的夥伴,其夥伴是誠實、善良、積極向上的孩子,還是愛說瞎話、欺軟怕硬、滿不在乎的孩子。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講的就是這一道理。古代思想家孟子的母親就很注重這一點,她之所以三次搬家,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

三、做家長的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如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良好的作息習慣,良好的洗漱習慣,不挑食的習慣,勤儉的習慣,今天事今天做完的習慣等等。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的引導和督查。孩子一旦養成良好習慣,做家長的省心不說,將直接影響著孩子今後的學習和工作。

四、做家長的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多陪伴。每天晚飯後,家長可問問孩子今天學習的內容都會了嗎?班裡有沒有發生什麼高興的事或讓人煩心的事?等等,通過交流判斷孩子對善惡是非的分辨能力,發現有誤立即給以糾正。孩子做了好事家長要給以適當誇獎,給以激勵;同樣孩子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做家長的不能訓斥一頓或打一頓了事,要靜下心來,幫孩子找出犯錯的根源,讓孩子自己認識到說錯話做錯事的危害,告誡孩子要記住,今後說話做事要三思而後行,才能不說錯話不做錯事或少說錯話少做錯事。

五、做家長的要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要引導孩子多看正能量的書和電視節目,可用古今中外英雄人物的故事感染薰陶孩子,可用當今最美孝心少年感動中的故事教育孩子,要孩子做一個正直善良、不怕困難、勇敢堅強的人。

我上述一段話,希望能給家長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滄海一粟項城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如果非得說上幾句,那麼我只能說:用心!

很多時候,家長都會有一種感覺:好的孩子似乎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這真的是一種認知上的偏見,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只是那些看起來比較好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每天都會用心的幫助孩子們改正了一些不足的問題。

這裡必須要注意的一點,一個好的教育,絕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它一定是依靠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作為家長,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需要有幾個認知作為基礎:

1、每個孩子都有是“好壞”一體的

2、家長想改變孩子之前,一定要先把自己先搞清楚了,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孩子。


要求孩子怎麼樣之前,我們先得要求自己做到什麼程度。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如何如何,這是索取,往往換來的是後期的反抗和叛逆。

在我們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有覺知之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非常重要的,自信樂觀上進的品格比成績重要

2、家庭教育,注重的是育心,而不是知識傳授。如果你的孩子不願意跟你說話,那麼教育方向就出了問題。

3、家庭教育蘊含在日常的生活中,它最好的潤物細無聲的,是言傳身教的感染式的教育。

4、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比給孩子灌輸知識更重要,與其給孩子講很多的知識,不如給孩子提出能夠引發他好奇心,調動孩子去思考的啟發性問題。


我是翼翔老師,喜歡教育,歡迎關注我。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自強不息6844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為國之根本,涵蓋了所有家庭的榮辱與興衰!小而言之,則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竊以為,孩子的教育應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學齡前,即上小學一年級之前,大致年齡為6週歲之前。孩子從三週歲就要進幼兒園,這裡建議家長一定要上正規幼兒園。有些家長會認為學前班無所謂。這可就大錯特錯了。正規幼兒園會根據孩子的身心特點學習一些簡單的動手動腦能力,不是側重於學習文化知識,符合孩子的手腦發育,有助於孩子的養成教育及好習慣的培養。私立幼兒園正規幼教畢業生很少,就不會注重這些方面的,特別是農村的私立幼兒園。我的女兒上幼兒園時就是在一所私立幼兒園,因為接送方便嘛。我清楚的記得她曾經為了寫一個字而哭鼻子,哪個字?“臉”字。好嘛,於是我就把她送到中心幼兒園就上學。


第二階段:小學階段。孩子剛進入小學,會有一點點的不適應,作為家長要和班主任經常溝通,儘快改變這種狀況。小學階段是孩子的養成教育形成的重要階段,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是特別重要的。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好習慣包括:學會傾聽;善於思考;敢於提問;與人合作;自主讀書;認真書寫;自評互評;蒐集資料;動手操作;按時完成作業等等。家長們習慣於用成績這把標尺來評價孩子,殊不知您已經把成長與成才的區別與聯繫沒有認真弄清楚。要想把孩子這些好習慣養成,家長要付出的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不要簡單的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放學再接回家就完成任務了,更不要錯誤的認為孩子的教育全靠老師。有些家長自我感覺對孩子該做的都做到了,但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現都不是那麼讓人滿意,實際上就忽略了這些好習慣的養成。在這裡我建議您要與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經常交流和溝通,並做好反饋,針對孩子的一些不足及時進行糾正和補救,堅持一段時間,您會看到效果的。
第三階段:初中時期。
目前我就是一個初中教師。我是從小學一直教到初中,深知初中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小學教育的繼續,又是為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和成人高中打基礎的教育。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生處於學齡中期(少年期)。初中教育的培養目標,要在小學階段使學生“初步”得到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為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初中教育最重要,但目前又是最薄弱的一環。“少年強剛國強”。這一時期,也是孩子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漸養成的重要階段,更是要出現“叛逆心理”,與家長產生所謂的“代溝”的時期。作為家長,一方面要與班主任更為緊密的聯繫,及時做好反饋工作,另一方面,孩子回到家中,家長要把後勤工作做到位,不要始終把成績掛在嘴邊,要噓寒問暖,讓孩子知道爸媽的關心非常重要。因為到這個年齡段,孩子知道父母非常關心成績,所以家長儘量不要適得其反,引起孩子的負面情緒。家長根據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選一些假期帶孩子出去放鬆放鬆,也是很有效果的。

第四階段:高中階段。高中階段我沒有太多發言權,畢竟我只是一個初中教師,而且孩子也沒有上高中。但我認為家長們如果能把前三個階段認真落實,相信您的孩子到高中也不會差的。“三觀”端正的孩子無論到哪裡都不會差的,您說是嗎。
有一句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是啊,為了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出人投地,飛黃騰達,甚至於光宗耀祖,家長們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及。說到底,到了高中階段,您只要告訴他
就夠了。


劉珈良264


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既然父母也是老師,就應該知道,對待孩子,尤其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要用心,而且要有耐心才行!


首先我們來說用心,或許很多家長都會說,你用心了,可真的是這樣嗎?買很多的學習資料、報很多的輔導班、買各類學習機等等,就認為是對孩子好,是用心對待孩子的教育了,錯的,孩子真正需要的並不是這些,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愛的教育,用心,真正的瞭解孩子的內心,根據孩子的興趣,確定孩子的學習方向,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我們在來說耐心,很多家長性子太過急躁,總想一步登天,但你別忘了,我們面對的是孩子,是需要慢慢學習才能懂得知識的孩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篇故事,叫做《牽著蝸牛去散步》,其實,孩子盡力了,我們耐心一點,陪伴孩子慢慢認知這個世界,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


大家可以認真讀一下這篇文章,就能真正的理解孩子了!


鄰家小妖並不妖


言傳身教。男孩做個正義的人,女孩做個善良的人。


唐老師說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培養孩子的興趣至關重要。 但我想說如果你不知道該怎樣去培養孩子的興趣,之少你不要去抹殺孩子的興趣! 有時候小孩子會單純的去模仿父母的行為,比如你在做家務,拖地,洗衣服,刷碗,孩子處於好奇會去模仿,這個時候有些家長會匆忙跑過去告訴孩子這些事不是你這個年齡該做的,能做的!

為什麼有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在家就跟“住賓館”一樣,家裡的什麼事好像都與他無關,因為他確實認為與他無關,而且並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去做,更沒有興趣知道!很多父母忙於工作把孩子的教育全都甩給學校,但現在的學校說白了更多的是教書而非“育人”


無心之過s


這個問題問得很籠統,孩子的教育伴隨著孩子成長的整個過程,從孩子還是個小胎兒開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育孩子的基準,要想好好教育孩子或者說給孩子好的教養首先作為家長要懂得不斷學習,只有自己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才能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對孩子不應該僅僅談教育而更應該是和孩子一起成長!

這個問題還可以是另一個問法: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更好的學習和成長才能教育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