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幫你帶孩子,是義務還是責任?

懟不死你我的錯


帶孩子不是公婆的責任也不是義務。公婆幫忙帶孩子,完全是出於對兒子和孫子的愛。我想講個真事。

那一年,我還沒有結婚,趕晚上的飛機,在機場大巴遇到了那位大媽,讓我至今難忘。大媽上車的時候,很多人是帶著鄙夷的目光的,她揹著很重很大的包,幾乎直不起腰來,手裡還提著一瓶油桶裝的雞蛋,還有一個大麻袋,全身散發出一股難以言喻的味道……她說話很大聲,幾乎上不了車。有個年紀稍長我幾歲的姐姐扶了她一把,於是她就坐在了姐姐旁邊。

因為姐姐的熱心腸,大媽開始跟姐姐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來,她聊起她孝順的兒子,聊起可愛的孫子,聊到兒子捨不得她搭火車,非要讓她搭飛機,聊到她的行李超重,很多土特產不能運上飛機有多麼可惜,聊著聊著忽然眼淚就下來了,她說:“我的媳婦要是能像你這樣,多好!”她說,她在城裡帶孩子,一個朋友都沒有,媳婦也看不起她,不叫她不跟她說話,但是孫子沒人帶,她必須在這裡……

看著她哭得很醜的臉,我的心裡翻山倒海,也許她跟媳婦沒有血緣關係,也許她來自農村素質不高,也許她有點醜,也許她有很多很多的缺點,但是她愛著孩子愛著孫子,即便自己有很多的心酸難過,她選擇在陌生人面前哭,卻沒在最心愛的人面前落淚……

那時候,我便想,將來無論遇到怎樣的婆婆,即使我做不到愛她,但我必定敬她,並時刻心懷感恩。

現在我也做到了,儘管兩代人帶孩子的觀念很不一樣,但我儘量跟他們去磨合。我不想我老公的父母,還有我的父母,都不會成為哭泣的老人。


小丑雅成長記


公婆幫我們帶孩子,於法於規是沒有義務和責任的。撫養孩子是法規賦予父母的義務和責任。有的又說了,公婆沒有幫我們帶孩子,我們以後也不贍養他們,這就大錯特錯了。贍養老人也是法規賦予我們子女的義務和責任。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推卸這個法定的贍養義務和責任。



公婆幫我們帶孩子,於情於理是他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這也說的過去。這要本著公婆他們自願,如果公婆不願幫我們帶孩子,我們也不能強免,我們要尊重他們。也許他們怕與我們住一塊產生矛盾,也許他們想清靜,也許他們還有其他原因。



爺爺奶奶不願帶,可以讓外公外婆帶,他們與孫子(外孫)一般近一般遠。不管是哪一方父母幫忙帶孩子,我們都要尊重孝順老人,在外面少一些應酬,早點回家替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家裡不要當個“網蟲”和"手機控”,多陪陪老人。畢竟是老人給我們當免費的保姆,才使得我們安心工作搞自己的事業。我們應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


言勸


我說一個,你們覺得該不該帶,我們村的一個事情,老人兒子結婚,娶的是這一個鎮上的女孩,一開始大家相處的都很好,但是有了孩子之後矛盾就開始了,首先,說一下婆婆的為人,在我們村,沒有說老人不好的,老人以前跟自己的婆婆相處了幾十年,沒吵過架,老人婆婆去世的時候,老人在遺體邊上陪著,陪著自己婆婆,現在來說下媳婦的為人,媳婦結婚之前什麼樣,我們不清楚,結婚之後,因為兒子媳婦一直在外面,不在老家,所以不在一起生活,,媳婦在外面跟老公吵架,這個也很正常,但是媳婦竟然讓自己孃家媽媽去罵公公婆婆,公公婆婆也沒還口,婆婆氣得夜裡到自己婆婆的墳墓邊上去哭,媳婦讓老人到媳婦那去帶孩子,老人不去,老人說要帶就在老家帶,不到媳婦那去帶,我來說說為什麼不去媳婦那帶,一個就是婆媳在一起時間長了不行,因為生活方式不同,習慣不同,年代不同,很容易產生矛盾,還有就是,老人去帶孩子,家裡田地沒有人管理,有人說,種地能掙多少錢!我來說說他家的情況,兒子結婚之後買了一輛車,都是借的錢,媳婦帶孩子,肯定是沒法掙錢的,所以借的錢都是公公跟兒子兩個人還,兒子結婚後,收入也還不錯,加上公公幫襯著點,錢也很快還玩了,但是結婚後兒子一分錢都不給婆婆,過年的時候也是回家全吃老人的,婆婆如果去媳婦那幹活,家裡地就沒有人管理,這樣也在外面掙錢的公公就得回去種地,而這樣一來,公婆的收入就會大大減少,這樣家裡的開支人情來往就支撐不住,兒子又不給錢,你說婆婆是去帶還是不去帶?


MelooCheng


我公公婆婆年輕的時候,沒掙上錢,我老公結婚時沒錢沒房沒存款有外債,老公婚前掙得錢,我婆婆一毛沒給……結婚後九年了,我們一起奮鬥買房裝修買車養倆孩子,九年之中我公公婆婆一下沒幫過我,我結婚拿走我禮單,我都沒見過,生倆孩子坐月子我婆婆沒幫我一下一天都沒來看過,我出錢辦滿月拿走我的禮錢,親戚給的吃的我見都沒見,這麼多年,過年過節一分沒少過他們的,經常買東西,都不說我句好話,只會嫌你買的不好……對待孫子,平常帶孩子回去爺爺奶奶家,吃的捨不得給吃,孩子還不會說話時就說連狗都不如連奶奶都不會叫,孩子會說話後就說比狗強,會叫奶奶了,這是老人說的話嗎?這九年裡過的多難一輩子都記住了……以後我也是當婆婆的人,這樣對待兒媳婦可以嗎?年輕時不掙錢,孩子結婚沒錢 不幫,要錢沒有要人沒有……


didi滴滴didi


我想說的是,無論是公婆還是丈人丈母孃都沒有義務幫我們帶孩子,更沒有責任。孩子是我們自己的,我們當父母的,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辛苦也就辛苦這幾年,如果把孩子交給公婆帶,隔代教育的孩子慣壞了,等長大了惹禍了,人家第一句說的肯定是你媽怎麼教育的你。我不想我的孩子以後這樣。

我父母和公婆現在才50出頭,也沒有退休,都有工作,也不可能為了幫我們帶孩子把工作辭了。我從懷孕五個多月要保胎就把工作辭了,而老公一個人賺的工資也不夠請保姆,尤其看了這麼多關於保姆的負面新聞更不敢用保姆了,然後順其自然就變成我在家帶孩子。

我家寶寶現在八個半月,白天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帶的,中午一般都不吃飯,傍晚我媽下班回來幫著帶帶孩子我做全家人的飯,然後晚上孩子還是跟著我和老公睡。其中的辛苦,帶過孩子的想必都清楚,但是她是我的寶貝,當媽的不上心還想指望誰呢?

我是那種不放心把孩子交給老人帶的媽媽,恰巧我媽和婆婆都是那種大咧咧的人,我和老公都不放心把孩子交給她們帶,於是就變成事無鉅細全是我一手包辦,寶寶的輔食,寶寶的衣服全是我自己做,自己洗。平時給寶寶用尿不溼,也省去了洗尿布的麻煩。

其實也跟老公發過牢騷公婆不給我帶孩子,但是我知道孩子是我的,我是她的媽媽,實在沒道理埋怨人家爺爺奶奶,也不過就是發發牢騷罷了。

之前孩子兩個多月時候我也產後抑鬱症了,剛做媽媽面對寶寶的哭鬧沒人幫我,覺得自己特別沒用,想死,死了就解脫了,但是捨不得寶寶,看她睡覺的時候像個小天使一樣,似乎還發著光,想想自己為了要這個寶寶遭了多少罪,慢慢也就熬過來了,都說對寶寶的愛是治癒抑鬱症的良藥,真的是這樣。

萬幸我有個疼我的老公,我的心態也好,我白天帶孩子如果沒時間打掃衛生,他也不會說我,自己拿起拖把就把地拖乾淨了,晚上吃完飯他有時候也知道去刷刷碗,偶爾我讓孩子鬧得心煩,對他不耐煩,他自己生悶氣,過會兒就笑嘻嘻的回來對我說,我知道你是讓孩子鬧得心煩,我不跟你計較,快點哄哄我,我就笑了也不跟他生氣了。

其實我挺感激公婆不幫我帶孩子,這樣他們不用跟我住一起,避免了很多矛盾,也不用因為育兒觀點的不同而煩惱。平時自己累一點,好在我的辛苦,老公都認可且感激。而且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跟我特別親,肯定比隔代教育的孩子要好一點。最重要的是,我參與了寶寶的成長,孩子的童年一共就那麼幾年,等上了幼兒園,在一起的時間就少了,我不想還沒怎麼陪伴她她就長大了。


介個小妖未成精


個人認為看孩子當然老人是沒有義務的,也沒有這個責任,幫忙只是出於對子女的愛而已。如果老人不想幫忙帶,也沒有什麼苛責的。本來生兒育女就是父母的責任,怎麼說也落不到老人的頭上去。只是由於存在著不少客觀的因素,比如,經濟因素和人力因素。

上班族放棄工作帶孩子家庭會少了一部分收入,如果家裡男女雙方工資都不高,想要全職帶孩子就會有很大的困難。養孩子需要大量的精力,也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所以不少人都選擇上班工作讓自己的父母帶孩子。

可是老輩人帶孩子確實會有諸多矛盾,小輩和老輩人思想觀念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差異,會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像你說的這樣的情況也很普遍,原因也很多。有的是因為獨生子女在家已經嬌慣壞了,長大了自己成家也習慣於父母的照顧,即使有了孩子,還把自己當成孩子,把孩子甩給父母帶,自己不操心不說,還要自己的老母親給做飯洗衣。這種子女真的應該譴責。

老人幫忙帶孩子,首要是子女要學會感恩,惜福,其次,要在家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這樣才能儘量避免家庭矛盾。


笨媽熊娃


公婆幫你帶孩子,是義務還是責任?





我的宗旨是,不管多忙多累,不管她們能不能理解,不管她們將來有沒有良心,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自己。有一句話叫“屋簷水直直滴”,也就是說父母的一舉一動是培養子女的關鍵。父母做的好,子女將來會回報,父母做的不好,叫你幫帶孩子你總有找藉口不願意帶,在這種情況下會影響將來的養老。



老孃舅認為:幫子女帶孩子沒有義務也有責任,畢竟孫子孫女是自己的後代,再不好也叫我們爺爺奶奶,總不會叫人家爺爺奶奶,是人就應該自足,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就是吃力不討好,黃胖舂年糕都要帶。再說,每個人都要年老的,誰都有坐不起爬不動的那一天,再多的錢都沒用,自己再能也爬不進棺材裡去,老了還是需要子女的服侍和贍養。只有現在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的付出才會得到回報。做人一定要先有小才有大,只有愛護小的,小的將來才會尊重大的。所以,只要她們願意讓我們帶,我們就應該帶。這是我的個人觀點,贊同的就點贊評論關注吧。

[更多三農精采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

老孃舅說事


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公婆只有帶養自己兒女們的義務,和供養自己老父親的責任,並沒有幫兒女們帶孫子的責任與義務。一個年輕要想創家立業,一個已經辛辛苦苦一輩子,到頭來染上了一身的病痛,到老來也想歇歇,休息療養一下自己的身體,去歡度自己幸福的晚年了,這二者之間本來就已經矛盾重重了。



就拿我北斗七星家為例,如果你兒子,兒媳們夫妻團結友愛,事業積極向上,那我們二老既願意給你們幫忙帶孩子,又願意幫你們做生意賺錢,相反,如果你們夫妻倆不知上進,好吃懶做,事事推給老牛幹,只圖自己輕身快活,而且還不孝順父母親,不尊重我們的勞動果實,那我就話實你們,我也什麼都不會給你們幹了,選擇去休息了。

所以,北斗七星認為,公婆幫忙帶孫子既不是責任,也不是義務,是一件大家庭裡,父輩與子輩們以心換心的事情,凡事不可強求。


北斗七星92070701


就以上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公婆幫我們帶孩子,既不是義務也不是責任,而是上對下的一種成全和隔代的親情和天倫之樂。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經常能聽見人們說孩子到底是爺爺奶奶帶比較好?還是爸爸媽媽帶比較好?我覺得這個問題也沒有什麼固定的答案,可能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個說法,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孩子不管是爺爺奶奶帶,還是爸爸媽媽帶,我們對孩子的愛一定都是一樣的,都是想把最好的給孩子。


所以我覺得說如果公婆如果願意幫我們帶孩子,我們都應該懷著一份感恩之心,而不是說帶著世俗的眼光去評價說這是責任或者說義務。
當然媽媽如果自己願意放棄工作選擇在家一心一意帶孩子,這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孩子是自己的,自己陪伴他成長,也是一件十分快樂和有意義的一件事,這就要看每個人的選擇了。而這時公婆能輕鬆的安享晚年,也是我們年輕一輩對長輩的的一種孝敬之情。


愴然奕楓


公婆幫你帶孩子,是義務還是責任?

明確地告訴你,帶孫子,既不是義務也不是責任。帶孫子和父母一毛錢的關糸也沒有。

說到帶孩子,就想起我們年輕時候,當時第一個小孩生下後,母親來幫帶了一個月,因為家裡弟妹還要上學,根本沒有時間來幫你帶孫子。只有我們兩個辛苦點,既要帶孩子還要上班,那可真是忙的昏天黑地,又不懂怎樣帶孩子,生生在實踐中摸出了經驗。

自己的孩子自己帶,生的不親,養的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樂趣,孩子成長的一點一滴都在大人的腦海中,揮之不去,至今想起來,說起來,還是樂個不停。

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帶孩子,那是替你分擔家務,在身體還健康的情況下替你們做家務,帶孩子,買買菜,去學校接送孩子,那是在身體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兒女去分擔,可不要認為那就是應該的。

另外,再說兩件事情,第一,爺爺帶著孫女,在車子前邊坐著,不慎摔倒,致使孩子左臂胳膊彎粉碎性骨折,至今胳膊不能打彎,鬧下許多不愉快,另外一個是奶奶帶著孩子.,從臺階上孩子倒栽蔥摔下來,住院才搶救過來。當然了,爺爺奶奶也不是故意的,這就是身體不靈活造成的。可你要知道,這種創傷,在爺爺奶奶心裡的這道陰影永遠揮之不去,啥時候也是存在的一種懊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