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控制孩子,會不會導致孩子以後沒什麼出息?

羊鳳霞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性格,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現在的父母都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沒有學習過育兒方面的知識,好多父母不知道怎樣去培養孩子。這位母親說“我一直看不慣婆婆管教孩子的方式,過於的控制孩子,感覺孩子一點自己的主見都沒有,這樣長大了是不是也沒什麼出息呀?”確實孩子的管教不能太嚴格,太過於嚴格會讓孩子縮手縮腳,缺乏創造力,我們要培養孩子的主見性,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主見性呢?侯媽專注於親子教育十幾年,現在和父母們談下如何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

1. 父母不能管教孩子太過於嚴格,太嚴格的孩子顯得懦弱沒有自信;父母對於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拿主意,父母不要干涉孩子,培養孩子的主見性;父母對於孩子的事情不要包辦,會讓孩子沒有獨立性。

2. 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關係融洽,孩子心情愉悅性格開朗,孩子長大了也有主見性。

3. 父母多鼓勵和表揚孩子,對孩子多作正面的暗示,不在言語上對孩子進行否定和懷疑,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4. 教育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孩子知道對和錯,孩子做事情自然有了自己的主見。

父母們想要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可以關注我,每天給你們分享。


侯媽家庭教育


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每個階段在大人看來不可理喻的行為,其實很可能是她這個階段成長的特點。

舉例說明吧,我女兒在2-3歲就脾氣特別壞,各種不不不不,越說越擰巴,擰巴起來,什麼都不要。自己犯軸。但是順著她,就會好很多,等那個擰巴勁兒過了,她就順著你了,變得又乖又可愛,什麼都跟你配合。

然後到了4-5歲,又是各種不聽話,不服從,各種自己的主意很大。

忽然到了7、8歲,開始變乖了。能溝通了。

容許寶寶在每個階段自由的發展自己的個性,可以讓她象一顆小樹一樣,自由地生長。

我經常會這樣比喻,在小樹的生長階段,讓它盡情發芽,盡情呼吸,盡情舒展,然後因勢利導,在愛的教育下學會社會規則。

如果大人控制慾太強,總是打斷寶寶的個人體驗,總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寶寶身上,那寶寶的自我就無法成長,漸漸的要麼是格外叛逆,要麼是格外黏附在大人身上。

如果寶寶錯過了成長期,就會出現被吞噬型人格,在社交中,缺乏自我主見,缺乏自信,不敢說不,壓抑,不容易表達自己的訴求。一遇到困難就會後退,退縮到安全區——父母身邊。

控制寶寶會帶來寶寶今後生命萎縮、活力下降的代價。

父母要學會愛,更要學會放手,放手不止是在成年後,在人生的每個階段,3歲之後,就逐步鍛鍊放手和分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