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浙江女首富”與新光圓成的危機:股權輪候凍結,“紓困”鏡花水月

近日,新光控股的債券違約連續升級,又有5只債券實質性違約。禍不單行,控股股東的全部股權也再次被輪候凍結。此前,新光控股曾承諾對新光圓成資金佔用及違規擔保事件予以解決,但是在逾30億債券違約後,仍有百億債券承壓下,新光控股又將如何處理?

昔日“浙江女首富”與新光圓成的危機:股權輪候凍結,“紓困”鏡花水月

11月28日,新光圓成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1,134,239,907股份被上海市金融法院輪候凍結,輪候期限為36個月。公告同時顯示,新光集團持有公司1,134,239,907股,佔其持有新光圓成股份的 100%,佔公司股份總數的 62.04%。

自10月下旬以來,新光圓成的股權已經多次被凍結。

11月26日,新光控股的“16新光債”、“15新光02”、“17新光控股 CP002”、“18新光控股CP001”、“11新光債”等5只債券未能按期兌付,出現實質違約。這是繼兩月前,因“17新光控股CP001”到期,未能全額兌付構成違約後連續性的違約。

為了緩解轄區內上市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困難,義烏市國資方面也成立了紓困基金,而由於“紓困”的行業限制限於科創類企業,轉型房地產的新光集團,或將不在此列。

在控股股東債務違約升級,又沒有外界的幫忙的情況下,新光圓成也於11月27日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質疑控股股東如何完成此前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承諾。

債券連續違約

新光控股成立於1995年,以飾品製造起家,經過20多年的發展,新光控股如今已是業務遍及飾品、製造、地產、互聯網、金融等多領域的大型集團。2016年,新光控股將旗下的地產業務打包,以112億的價格成功借殼方圓支承上市,新光控股持股62.05%成控股股東。其實控人周曉光也在2017年以170億的身價登上了胡潤中國女企業家排行榜第23位,“飾品女王”,“浙江女首富”的名頭加身。

只不過,首富的位置還沒坐穩,公司的問題就已經頻頻襲來。

除了目前已經實質違約的債券,新光控股及新光圓成在一年還有多個即將到期的債券,包括“16新光01”、“16新光02”、“16新光控股01”、“16新光控股02”、“16新光控股03”和“16新光債”等5只債券。

11月14日,新光控股曾披露集團資產狀況、對外擔保情況以及生產經營狀況。大致來看,目前新光控股總資產約811億元,負債總額約468.98億元,受限資產約259.59億元,對外擔保總額約39.49億元。

事實上,2017年下半年,市場上便屢屢了傳出了新光集團流動性承壓的消息。從2017年底,新光圓成就開始陸續的處置資產。10月8日,新光圓成回覆深交所稱,債務違約風險發生後,控股股東新光集團立即啟動了應急處置預案。為解除上述風險,新光集團將加大資產出售步伐,繼續通過多方途徑努力籌備本期債券本息,儘可能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兌付。

業績大幅下滑

而從新光控股近年的財務數據來看,上述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

2018年上半年,新光控股實現營業收入80.68億元,同比增長13.76%;淨利潤6.07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0.47%。2015-2017年,新光控股營收分別為90.04億元、136.15億元、138.56億元,同期淨利潤為13.57億元、15.57億元、39.14億元。

新光控股的業績大幅度下滑,與其銷售毛利率的下滑分不開。2015-2017年及2018年1-6月,新光控股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19.17%、26.35%、11.35%、7.88%。

業績縮水的同時,為了維繫整個集團的運轉,新光控股不得不持續發債融資。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新光控股的負債分別為72.78億元、100.28億元、122.84億元、74.32億元。

借殼上市後,周曉光曾頗為欣喜,曾公開表示:“‘新光’有400億元資產,卻因沒有資本運作平臺,資源整合中常感到掣肘。這回終於如願以償,上市會給‘新光’的發展插上了翅膀。”

母公司的融資出現問題後,旗下的上市公司也被拖入其中,公告顯示,新光控股持有的公司11.34億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2.05%;已經被質押了11.14億,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8.29%。

覆巢之下難有完卵,以房地產業為主營業務的新光圓成在去槓桿政策的推動下,也一直呈現業績下滑的趨勢。

據新光圓成2017年年報顯示,2016年房地產業務營收實現約36億元;2017年,房地產業務的營收僅為16.56億元,同比大幅下降53.47%。

受累於房地產業務,新光圓成2017年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分別出現46.26%、11.24%的跌幅。

這一頹勢延續至今。新光圓成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4.51億元,同比降32.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801.83萬元,同比降329.92%。扣非後淨利潤為-2757.85萬元,同比下降339.29%。

新光圓成在今年一月份停牌,期間發起重組希望藉此能躲過股價大跌的命運,不過最終重組失敗。11月1日,新光圓成復牌,在經過8個跌停之後,新光圓成如今的股價不足6元。較年初跌去了62.59%,市值蒸發了近170億。

還有10億業績承諾未完成

在新光控股自顧不暇的時候,新光圓成的“歷史遺留問題”也逐漸顯現。

三年前,新光圓成的前身,曾向新光控股、自然人虞雲新(周曉光的丈夫)發行9.69億股,作價111.87億元購買其合計持有的萬廈房產100%股權和新光建材城100%股權。

而新光控股也承諾,兩家公司2016年度合計淨利潤不低於14億元;2016年度與2017年度累計實現的合計淨利潤不低於27億元;2016年度-2018年度累計實現的合計淨利潤不低於40億元。

2016年,為完成業績承諾,萬廈房產旗下的義烏世貿中心與北京東信瑞成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一筆27億元的購房合同,從而驚險完成當年的業績承諾。

2017年,周曉光夫婦及其親屬通過自己的購房行為,合計共買交易總價近1.5億的房產,助力當年完成了業績承諾。而當年標的公司,實際完成業績累計淨利潤為28.49億元。業績承諾的實現比例為105%。

今年的業績承諾總額高達11.4億元,根據三季報,上市公司年初至今實現營收14.94億元,淨利潤僅為1.23億元,缺口還有10.17億,完成的可能性極低。

此外,控股股東此前還存在佔有上市公司資金、違規擔保等問題。

11月16日新光圓成披露的相關公告顯示, 10月30日周曉光出具了《承諾函》,承諾於11月30日前解決上述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名義借款等違規事項;11月13日又出具了補充《承諾函》,承諾將於11月30日前,儘快無條件消除因未履行公司內部審批決策程序以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名義對外擔保形成的債務。

但如今控股股東又曝新增債券違約情況。11月27日深交所向新光圓成下發的關注函中,深交所要求新光圓成說明,新光集團針對上述債務違約情形的解決措施,上述債務違約事項是否對控股股東解決資金佔用、違規對外擔保等產生不利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