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政峰:中國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產業鏈投資機遇

摘要:彭政峰提醒,除了電池的四大材料外,部分壁壘較高的輔輔助材料也有一定投資機會,如作為碳納米管導電劑、鋁塑膜等。

彭政峰:中國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產業鏈投資機遇

ABEC 2018 | 第6屆鋰電“達沃斯”論壇現場

鋰電“達沃斯”-電池網11月22日訊(張倩 山東青島 圖文直播)“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大規模擴產,除了部分行業龍頭外,其他電池企業投資風險較大。”瑞峰資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政峰介紹,“動力電池產業未來將從‘產能’驅動向‘產品’驅動發展,研發能力、精益管理、成本管控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11月21—23日,一年一度的全球電池行業盛會——第6屆中國(青島)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ABEC 2018,鋰電“達沃斯”)在中國·青島西海岸新區·星光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彭政峰:中國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產業鏈投資機遇

瑞峰資本(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政峰

22日下午,彭政峰在ABEC 2018論壇上做了題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產業鏈的投資機遇》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全球汽車電動化發展、中國新能源車發展及“後補貼時代”的挑戰和投資、鋰電池產業發展和投資機遇等,電池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關於電池材料領域的投資,彭政峰建議關注可保障上游材料鋰、鎳、鈷資源供應的企業:比如有鋰(碳酸鋰、鋰雲母、碳酸鋰、氫氧化鋰)鎳鈷 (鹽湖礦山等)資源型企業將有較高投資價值;單純加工型企業在行業波動時議價能力差、抗風險能力弱,投資價值相對低,鈷長期需要關注富鋰錳基(xLi2MnO3-(1-x)LiMO2)技術路線變化帶來對鈷的替代風險。

正極材料是電芯四大核心材料之一,佔電芯成本40%左右。國內動力電池正極以LFP、三元材料為主,行業集中度逐步提高,三元材料受益於政策導向,投資重點關注高鎳、高電壓、富鋰錳基等方向。前驅體的製備是正極材料的核心競爭力,具備高鎳前驅體制備的公司投資價值相對高些。

負極材料投資機會關注行業龍頭或硅碳負極有一定技術優勢的公司。石墨化佔負極成本40%左右,細分龍頭有一定價值。負極材料的研發成為投資重點,如硅碳Si/C負極或其他合金材料。

隔膜是鋰電材料當中技術壁壘較高的材料,毛利率維持在50%左右,短、中期重點關注溼法隔膜和無紡布隔膜領域的投資機會,長期需關注固態電池的影響。

電解液行業集中度高,總體一級市場投資機會不大。關注動力電池的新型溶劑、新型鋰鹽、添加劑及配方有較強研發能力的企業。

彭政峰提醒,除了電池的四大材料外,部分壁壘較高的輔輔助材料也有一定投資機會,如作為碳納米管導電劑、鋁塑膜等。

電池管理系統BMS作為銜接電池組、整車系統和電機的重要紐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也跟電池熱管理密切相關,從而關係到電池安全問題。

”BMS領域內三大主要群體:獨立第三方、部分整車廠的BMS團隊、部分電池廠的BMS團隊。“彭政峰表示,獨立第三方經過市場充分競爭,擁有高性價比優勢。短期機會在於二三線市場機會,長期有望打進一線。BMS屬於高技術門檻、輕資產,相對投資價值較大。

Pack相對而言,資產重、門檻相對低,也存在三大競爭群體:獨立第三方、整車廠的Pack、電池廠的Pack團隊。隨著Pack包跟整車底盤趨於一體化融合設計,Pack出現往整車廠轉移的趨勢。總體而言投資機會不大,在電池熱管理、電池包安全細分領域可能存在投資機會。

(以上內容根據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