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零售櫃的生意好嗎?到底能不能賺錢?我們做了50小時蹲點調查

智能零售櫃的生意好嗎?到底能不能賺錢?我們做了50小時蹲點調查

我們將“無人自助”領域分為兩種:

  • 商品出售,也被稱之為“智能零售”,如自動售貨機、無人便利店。
  • 服務出租,也被稱之為“共享服務”,如迷你KTV、自助健身倉。
智能零售櫃的生意好嗎?到底能不能賺錢?我們做了50小時蹲點調查

如何才能做好“智能零售”類項目呢?經過我們的分析,此類項目的成本除了固定的機器成本之外,還有出售商品本身的成本,因此,想要賺更多的錢需要抓住兩個要素:

1、賣出更多商品

2、不斷降低成本(包含商品進貨成本、場地租金成本)

好了,這篇文章的重點來了:

智能零售櫃的生意好嗎?到底能不能賺錢?

我們通過50個小時的現場蹲守,直達5個不同的線下場景,實地調研無人零售的銷量情況。為你帶來了這篇報告。(備註:調研地點均在北京。)

一、調研背景介紹

1、調研目標

最近幾年,創業者們大多都是選擇“輕加工”類的項目進行創業,因此,在選擇調研項目時,我們選擇了目前在北京投放較多,同時融資情況較為領先的三個“輕加工”類項目,分別是:

自助橙子機:天使之橙 融資情況:A輪 融資額:數千萬人民幣

自助咖啡機:咖啡零點吧 融資情況:A+輪 融資額:數千萬人民幣

自助便當機:飯美美 融資情況:A輪 融資額:5千萬人民幣

2、調研維度

1)實際銷售情況

三個項目的實際銷售情況如何?

用戶的付費意願有多高?

2)產品與場景的關係

產品對於場景的依賴性有多高?

同一個產品在不同場景中的銷量差距有多大?

不同場景中用戶對產品的感受如何?

3)實際成本是多少

三個項目的毛利潤是多少?

是否能支撐盈利?

4)線下調研收集到的問題

三個項目在線下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有哪些?

未來的競爭方向是什麼?

3、調研場景

在確定調研場景的過程中,我們通過統計各個項目的布點數據發現:

自助橙子機主要集中在商場,自助咖啡機主要集中在寫字樓、商場,自助便當機主要集中在寫字樓。

而為了調研“項目與場景”的關聯程度有多大,在調研這一問題時,我們決定以自助咖啡機為樣本,對“咖啡零點吧”選取了兩個場景,進行蹲點調研。

而針對另外兩個項目,根據他們各自的布點情況,選擇了其各自典型的消費場景。

同時,為了獲取更加全面的數據,我們分別選取了週末和工作日的各一天時間,從上午11點—21點進行了全營業時間蹲守(飯美美週末不營業)。

二、調研結果

01 銷售結果

1)銷售量

在線下調研中,飯美美的高峰期集中在午飯點,其他兩個項目的高峰期通常集中在下午2點~4點。

同時,雖然飯美美週末並不營業,但是其工作日一天的銷量,比咖啡和橙子機兩天都還多。

智能零售櫃的生意好嗎?到底能不能賺錢?我們做了50小時蹲點調查

2)產品SKU、售價和復購情況

因考慮到咖啡第一次免費,為了估算實際售價,我們對三個項目,“是否是第一次購買”進行了採訪統計,從我們採訪到的數據來看,所有飯美美購買用戶都是二次購買:

智能零售櫃的生意好嗎?到底能不能賺錢?我們做了50小時蹲點調查

3)銷售額

除去第一次購買的免費次數和優惠額,我們對其他的售賣金額取平均值進行計算,可以得到智能零售櫃一天的收入。

智能零售櫃的生意好嗎?到底能不能賺錢?我們做了50小時蹲點調查

從銷售金額上,我們可以看到,無人自助便當機雖然週末並不營業,但是在銷量和銷售金額上,依然為三種項目之首。

同時在每日的復購人次上,自助便當機也遙遙領先,幾乎所有購買便當的用戶都是二次購買。

除此之外,我們還對用戶對於是否願意復購進行了調研。

其中“飯美美”的用戶對於復購的回覆最為準確,大部分用戶表示都會進行復購,“天使之橙”與“咖啡零點吧”的用戶對於下次是否會購買並未給予準確回覆。

02 產品與場景的關係

結論:場景決定收益,不同場景下,用戶對產品的接受度不同

在這一項調研中,我們選取了咖啡機作為樣品,在寫字樓和商超進行調研。

我們發現,工作日寫字樓和週末購物中心的銷售數據差距較大,具體數據如下:

智能零售櫃的生意好嗎?到底能不能賺錢?我們做了50小時蹲點調查

而據騰訊創業觀察,從人流上來看,寫字樓,和購物中心的人流量差距不大,甚至在人數上面,商場還要優於寫字樓,但咖啡銷量卻接近週末的4倍。

為了進一步弄清原因,騰訊創業通過對購買用戶的採訪,發現了一些端倪。

1、不同場景,用戶訴求不同,咖啡機曝光度不同。

在寫字樓中的用戶主要為白領,大多集中在20~40歲,對咖啡的需求還包括了提神等因數,不僅僅只侷限於日常休閒飲料。

同時,咖啡機擺放的位置處於寫字樓的入口當中,曝光度比較集中,在辦公室中,用戶的口碑更容易傳播。

而在商場中,用戶把咖啡只是看做一個簡單的休閒飲料,並沒有其他需求,更容易被其他產品替代。同時在商場中場地較為開闊,難以注意到咖啡機。

2、不同場景下,用戶對產品價格認知有差距

在寫字樓中,白領們經常會把“咖啡零點吧”對標星巴克。

超過80%的用戶認為價格合適,他們認為作為現磨的咖啡,“雖然沒星巴克好喝,但是性價比更高。”

在商場中,用戶把“咖啡零點吧”對標的是便利店中的5元的咖啡飲料。

他們普遍認為價格較貴,他們心中的對標產品並不是“星巴克”等咖啡,他們更多的是對標便利店中5元左右的咖啡飲料,從而認為和咖啡飲料相比這種咖啡更加昂貴,在這樣的心理下,普遍覺得價格較貴,以後不會購買。

03 產品與成本

在成本方面,因實際瞭解的數據有限,騰訊創業主要調研了單點模型中的4項成本(背後還有研究成本,鋪設成本等未計算):

1、原料成本

2、產品成本

3、人工維護成本

4、場地租金成本

1)天使之橙

在原料方面,據騰訊創業瞭解,平均一杯橙汁消耗3~5個橙子,約1.6斤。

天使之橙通過控制上游,把橙子每斤的成本降低至3元左右,同時設備造價為3.5萬元,分3年折舊。

在人力資源上,一個工作人員6000元/月,能維護3~5臺機器,負責日常運輸橙子,換貨清潔機器。場地租金在商場中約為2000元/平米。

但在,天使之橙在運營過程中,因為需要大批量的購買橙子,則倉儲運費會帶來額外成本,約為1元/斤。

原料成本:4元/杯

倉儲成本:1.6元/杯

人力成本:1200~2000元/臺

設備折舊:972元/月

場地租金:1000~2000元/臺

天使之橙每一杯的毛利在9.4元左右,每一個月需要賣出337~443杯才能保證不會虧本,意味著每天需要賣出12~15杯。

從實際情況來看,橙子機每天可以賣出30杯以上,意味這每月的一臺橙子機的利潤在4230元左右。

2)咖啡零點吧

在原料成本方本方面,從咖啡零點吧的公開報道來看,所使用的咖啡豆為“阿拉比卡咖啡豆”,此類咖啡豆在阿里巴巴上售價為:19元~180元/KG(據咖啡資深用戶透露,此類咖啡豆就如餐飲中的“肯德基”,一般售價為50元/KG)。

在計算時我們以阿里巴巴上銷售量最多的25元/KG的咖啡豆計算,平均一杯咖啡咖啡零點吧使用10g咖啡豆。

人工成本約為6000元/人,而據我們的採訪,約為1人維護10臺機器,日常維護主要為咖啡機換飲用水。

原料成本:1元/杯(咖啡豆+水)

人力成本:600元/臺

設備折舊:500元/月

場地租金上1500~2000元/臺

因考慮到其優惠較多,我們以平均售價16元/杯計算,每杯毛利在15元,每個月只需要售出206杯便能保證不虧本。

平均到每一天,意味著除免費贈送的咖啡外,只要正常賣出7杯,便能保證單臺機型不虧本。

而從騰訊創業調研的情況來看,在商場,除去首單免費的用戶,咖啡機每天只能保證基本不虧本。

在寫字樓,除去首單免費的用戶,單臺每天盈利約為330元,月利潤在9900元左右。

3)飯美美

飯美美主要通過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生產便當,據創始人在公開場合介紹的數據,食材和三方分成接近售價的50%,維護人員主要為配送貨物,和維護機器。

而飯美美便當機的成本較貴,造價在5萬~10萬元之間,從現在飯美美的情況來看,一臺機器大概使用時長在3年左右。

原料成本:10元/份

人力成本:1200元/臺

設備折舊:1500~2700元/臺

場地租金:2000元一月

由於星期六,星期天飯美美不營業,所以每個月營業時間在20天左右,平均一份便當毛利潤在10元左右,每月需賣出470份才能保本,意味著每天需要賣出24份才能保證不虧本。

從統計到的數據來看,單臺飯美美每天能盈利600元,每月單臺盈利約為12000元。

在計算完三個項目的實際成本和盈利後,我們可以看到其中,運營壓力最小的為咖啡機,雖然銷量不多,但勝在利潤高,銷量最多的飯美美,利潤率最低,運營壓力最大。

04 項目與問題

一、不同的場景,與不同的獲客方法

在騰訊創業的線下調研中,我們發現,不同的智能零售項目,獲客方法和獲客成本都各有不同,在不同場景中的效果也並不一樣。

1、封閉場景中,適合優惠促銷,設備容易被發現

在騰訊創業的採訪中,咖啡與便當的傳播,都是通過小範圍的熟人傳播。

據購買用戶介紹,飯美美是讓人去其公司宣傳,讓產品在目標用戶中得到廣泛傳播。

在寫字樓中的咖啡機則是通過第一杯免費,獲得第一批用戶。

2、開放場景中,設備不容易發現,機器的顏色搭配需要顯眼,或者通過製造聲音來吸引用戶

相比“咖啡零點吧”,“天使之橙”在開放場景中則要更加吸引用戶,其配色不僅鮮豔,還有音樂放出,許多用戶都是被外表和音樂吸引過來,在觀察瞭解後,購買了橙汁。

二、用戶對於橙汁,和便當的價格接受程度高,追求安全健康

從調研情況來看,“天使之橙”和“飯美美”的用戶雖然表示價格略貴,但都表示可以接受,主要原因是都認為相比於“奶茶飲料”和“外賣”來說較為乾淨健康。

例如:“飯美美”前期進入寫字樓宣傳,主要突出的便是安全,乾淨,讓用戶產生了興趣。

同時,飯美美相比外賣更加方便,在價格上,因為經常送券的緣故,導致飯美美和外賣相比更加便宜。

在辦公室裡,從眾心理比較嚴重,通常一個人吃飯美美,幾個人便一起購買飯美美。

三、硬件技術不夠成熟,影響用戶體驗

這一方面,主要是“飯美美”的便當機存在較大問題。

在騰訊創業的蹲點的過程中,其附近一共有兩臺機器,在10個小時裡,共壞了4次。

其中兩次還發生在用餐高峰時段,現場一度十分擁擠。

小故障用時10分鐘左右,大故障的修理時間則用了6個小時,在這期間取餐的用戶只能選擇取走冷餐,無法加熱。同時,退款選項沒有設置,若想退款只能聯繫客服。

據大廈的保安介紹,兩臺便當機經常發生故障,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四、點位競爭決定成敗,而點位競爭的關鍵在於是否具有議價能力

從騰訊創業觀察到的情況來看,場景和項目的關聯程度非常緊密,可以說場景決定了銷量。

隨著普及程度越來越廣,後期勢必會通過價格競爭的方式來競爭好的點位。

而此時,誰擁有更強的議價能力,便能為商家開出更高的租金價格,通過價格戰獲取優質點位。

這時對於創業者來說,租金已經成為了不可控成本,可控的成本變為了商品本身的進價,和設備的造價。

這便意味著誰能更好的控制上游,控制供應鏈,降低商品生產成本,誰便具有了更強的議價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