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少有安卓手機模仿iphone的靜音鍵?

young22525786


感謝您的閱讀!

雖然靜音鍵讓我很習慣,但是總是擔心它損壞。

靜音鍵,在某些人來說是福音,一鍵開啟靜音,不需要亮屏。另外一些人來說,靜音讓他們煩不勝的,不小心勿碰,可能會影響正常工作。而且,因為要保留靜音鍵,蘋果還不得不犧牲手機的厚度,為靜音鍵預留位置。

那麼,蘋果為甚要保持這個靜音鍵呢?以前沒有控制菜單,自然設置不了靜音鍵,現在因為要保持唯一性,又不會隨意的取消了。確實,我們能夠感覺到靜音鍵的方便,在需要的場合,我們需要將手機靜音,盲操作就行,而安卓手機必須要開屏,或者才可以。

而安卓手機沒有模仿iPhone採用靜音鍵,我覺得有三個原因:

  • 影響美觀和厚度,靜音鍵本身的存在就是要犧牲一部分的手機空間,而加入了靜音鍵可能讓手機的美觀受到影響,在現在的看來,安卓手機講究手機的一體化,自然更不願意破壞美觀。

  • 天天說我們複製iPhone,我們安卓手機也是用尊嚴的,好不好?加入了靜音鍵,對於現在很多模仿iPhone的手機來說,就跟趨於模仿了。畢竟現在我們叫做致敬,加入靜音鍵,就是抄襲。

  • 成本大,不值得。安卓手機有自己的設計思路,如果貿然加入了靜音鍵可能會影響成本,增加手機的價格。對於安卓手機來說,並不值得。關鍵,我們安卓用戶也沒有抱怨沒有靜音鍵就是不好的事呢。


LeoGo科技


無論哪種靜音模式,都有著自己的設計和邏輯,對於不同的使用者在不同的情景下,會有不一樣的喜好和需求,就像有人喜歡喝可樂,有人喜歡喝果汁一樣。

靜音鍵設計,不是一個必要的功能設計,安卓手機是沒有必要完全模仿的。

究其原因,還是有兩點值得注意。

1. 歷史原因

最初,蘋果的IOS系統沒有控制中心,而Android卻有獨有的widget桌面(Web Widget,中文譯名被稱作是微件,是一小塊可以在任意一個基於HTML的Web頁面上執行的代碼,它的表現形式可能是視頻、地圖、新聞、小遊戲等等),也就是在IOS7之前,因為沒有控制中心,iPhone想要在沒有實體按鍵的情況下來進行手機靜音是需要很複雜的操作才能實現。

而Android的開源性導致Android手機在這方面的功能性要比iPhone好很多,在手機靜音方面也不需要很複雜的操作,比如說長按音量“-”來實現靜音,屏幕畫面滑動靜音、狀態欄工具靜音、手機翻轉靜音、還可以自定義設置按鍵靜音等功能,所以Android手機完全沒有必要去增加一個靜音實體鍵。

當然,現在兩種手機都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是蘋果始終保留靜音鍵,應該還是出於設計上的考慮。

2. 設計不同

設計上,蘋果的靜音鍵具有快捷、明確和盲操的特點,無需集中注意力,我們就可以在口袋裡輕鬆完成靜音模式的切換,並且因為是橫向切換,不會與開機鍵混淆。

而很多安卓手機認為沒有必要增加這一功能,即使有一些手機採用了這種設計,但是由於撥動手感、方式等問題,反而使其成為設計上的不足。

不過現在,有些國產手機設計上還是很不錯的,如一加手機,就在蘋果手機的設計基礎上,增加了勿擾模式,按鍵表面也做了防滑處理。


鎂客網


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我從一個比較少人注意到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吧。

無論iPhone做什麼,其他廠商都會跟風。自從iPhone用了金屬機身,其他廠商也開始用金屬機身。自從iPhone換上土豪金、基佬粉,其他廠商也開始用土豪金、基佬粉。自從iPhone迴歸玻璃,其他廠商也開始迴歸玻璃。自從iPhone用了劉海屏,其他廠商也開始用劉海屏。

大家注意到沒有,這些被廣大廠商全力跟進的都是非常明顯的特性,比如機身材質、機身顏色、屏幕款式,因為這些特性都非常明顯,消費者一眼就能看到。

但是呢,那些不太明顯的特性,其他廠商就會有選擇的跟進,比如取消3.5mm耳機孔(當然,這個用起來也確實麻煩)。

iPhone的靜音鍵,就屬於可以模仿也可以不模仿的特性,它不明顯,不會對消費的刺激產生決定性作用。

那麼,又是什麼讓廠商們決定不跟風做靜音鍵呢?

我想,這大概是因為成本吧,軟件上的靜音比硬件上的靜音成本要低很多,另外,靜音鍵如果有的話,一定是高頻次鍵。高頻次就意味著容易壞(別說其他廠商了,iPhone的靜音鍵就挺容易壞的),想要弄出經用的高質量靜音鍵需要更高的成本。為了省這一筆成本,廠商們不跟著做也可以理解。

覺得我說得好就點個讚唄,覺得我說得不好就留言唄,當然,最重要的是關注我,好看到我下一次精彩的發言啊。


只說科技


因為這個功能很雞肋,用一個軟件就可以解決,軟件不但可以實現,還可以做的更好,比如錘子系統的靜音功能,只要靜音了,就沒有任何聲音,讓你放心,還有定時靜音。非常好用



劉定心


為什麼安卓不去模仿iPhone的靜音鍵?

就是因為安卓可以實現一鍵軟件靜音,而iPhone做不到。在安卓系統的,用戶最常用的就是通知欄,通知欄的小按鈕插件不僅可以自己設置種類數量,還能設置位置,先後順序,用戶可以根據個人需求來設置通知欄,下滑通知欄,一鍵完成各類小功能。當然,靜音也包括在內。

相反的,iPhone則沒有添加和這個功能,在早期iPhone上面,通知欄非常的雞肋,甚至iPhone還為了這類功能出了一個專門的手機屏幕插件,小白點功能,來實現功能的簡易化。而靜音作為功能中比較緊急的一類,也是被蘋果公司所看重,蘋果也就索性直接外設一個按鈕來專門負責靜音這個功能。俗話說,能力不夠,外掛來湊。

而現在的蘋果當然是可以實現一鍵靜音的,只不過靜音按鈕作為這麼長時間的iPhone標配,被一代一代的傳下來,突然閹割掉反而有點彆扭,這也就是為什麼iPhone上有靜音按鈕,而安卓手機不去模仿的原因了。


筆記科技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呵呵,怎麼iPhone就變了白領用的了?你沒發現領導的手機已經慢慢多樣化了嗎?

iPhone的靜音鍵

以前設置這個靜音鍵的原因是iPhone之前設置靜音的方法太複雜了。在iOS以前,iPhone是沒有控制中心, 後來才學著安卓弄了一個控制中心什麼的(是的,iPhone很多功能都是從安卓模仿過來的,當然,安卓很多功能都是模仿iPhone的)。在這個之前,你如果要通過軟件實現iPhone靜音的,真的要花費很長很長的時間。因為,蘋果直接弄出一個靜音鍵出來,從物理場層面上設置靜音。

不過這個設計也相當好用!因為確實方便,靜音,一步到位,使用體驗也很好。所以一直保留至今。但是很久之前,很多人就表示蘋果很可能會取消這個實體的靜音鍵了,因為實體鍵確實會提高手機的成本。蘋果一直不出雙卡雙待,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節約成本,提高利潤。

安卓沒有實體的靜音鍵嗎?

一加的手機也有啊,我上大學玩過的一加X已經有了,而且也是非常好用,一步到位的。

而且安卓的控制中心出現很早,亮屏或者長按音量減的鍵就能做到了,雖然還是iPhone的方便,但是也不困難。

別以為只有高端機或者是旗艦機才有,很多機子很早就有了,例如長虹的HONPhone Z-me,這是千元機的,也已經存在了,只不過大家好像不怎麼喜歡而已。

最後我想表示,這只不過是手機而已,並沒有明顯的群體分辨,什麼體力勞動者用安卓,大家笑笑就好。一臺手機而已,它絕對沒有區分人群的能力!


太平洋電腦網


其實在側面設置靜音鍵這個並不是iPhone的專利,這項技術在最早是Palm公司首創的,並不存在專利這個門檻,所以這方面大家可以放心了。

  而不存在專利因素為什麼很多安卓手機會不增加側面的靜音鍵呢?這裡面就涉及到Android與iOS兩個系統之間的差別。

  簡單來說,因為早期的iOS缺少控制中心,而Android卻有獨有的widget桌面。

  也就是在iOS7之前,因為沒有控制中心,iPhone想要在沒有實體按鍵的情況下來進行手機靜音需要很複雜的操作才能實現這個功能,也就導致iPhone為什麼會一直帶著這個靜音鍵的主要原因。

  而Android的開源導致Android在這方面的功能性要比iOS好很多,在手機靜音方面也不需要很複雜的操作,比如說長按音量“-”來實現靜音,屏幕畫面滑動靜音、狀態欄工具靜音、手機翻過來靜音、還可以自定義設置按鍵靜音等等功能,導致Android完全沒有必要去增加一個靜音實體鍵。

  其實一句話就可以總結“Android賣開源,iPhone賣設計”正是這原因,也使得Android在很多實用小功能方面會比iPhone要好很多很多。

  其次則是相對而言,添加物理按鍵則需要增加相對應的設計成本,維損成本等等。

  而且本身這個功能鍵的作用小,由於使用的是Android系統,靜音的功能簡直太多,用戶在這方面有更多的操作方式去取代這個物理靜音鍵,所以很多手機廠商在設計一款新的手機時,考慮到用戶需求不大,所以很少會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雖然iPhone目前還是屬於手機界的標杆之作,也讓很多手機廠商進行效仿,但是iPhone本身的iOS系統與Android相比,有優點也有劣勢,所以很多手機廠商哪怕在效仿iPhone設計的時候,也不會去盲目的效仿它的所有。

  畢竟Android也有自己的優勢,何必放著優勢不用還要被人說山寨呢?雖然在一些時候物理靜音鍵會更方便一些,但是Android手機可以自定義呀!

  總結來說就是用戶需求不大,而Android系統本身自帶的優勢導致Android手機完全沒有必要去再多花成本另外添加一個靜音鍵了。


青旅視角


這就涉及到Android與iOS兩個系統之間的差別。


簡單來說,因為早期的iOS缺少控制中心,而Android卻有獨有的widget桌面。

在iOS7之前,因為沒有控制中心,iPhone想要在沒有實體按鍵的情況下來進行手機靜音需要進入系統設置界面等多重操作,也是iPhone一直帶著這個靜音鍵快速操作的主要原因。


安卓不放靜音鍵其實從一開始就沒有必要,在手機靜音方面也不需要很複雜的操作,比如說長按音量“-”來實現靜音,狀態欄工具靜音、自定義設置按鍵靜音等功能,Android完全沒有必要去增加一個靜音實體鍵。


而且,從安卓4.4之後,還有不少廠商開發出了翻轉靜音、手勢靜音等功能,更加快速便捷。


起先,某些安卓手機也有實體靜音鍵:如酷派 9960 8908等。



目前的安卓手機裡,一加算是一股清流。一加2首創三段式開關,撥動即可調節勿擾、靜音、響鈴模式。

再從工業設計的角度,靜音鍵的設置對於手機做薄、防水性能、全面屏等方面也增加了難度。


最新的iPhone X/iPhone 8/iPhone 8 Plus上,蘋果還是延續了靜音鍵,更可能是一種習慣的延續,畢竟這已經演化成蘋果的特徵性設計語言。


36氪


看到樓上的一些回答中出現了專利的說法,在這裡還是需要澄清下,側面設置靜音鍵這個並不是iPhone的專利,這項技術在最早是Palm公司首創的,並不存在專利這個門檻,所以這方面大家可以放心了。

Palm已經被TCL收購,後者定於明年推出新品,或許會重現靜音鍵風采。

至於iPhone使用靜音鍵其實也是和系統有關,早期的iOS沒有控制中心、快捷開關等,實現靜音非常不方便,需要進入系統設置界面等多重操作,所以才開闢出了靜音鍵這樣一種做法。

從結果這個角度出發,安卓不放靜音鍵其實從一開始就沒有必要,因為基本在三步之內就可以實現靜音功能。

而且,從安卓4.4之後,還有不少廠商開發出了翻轉靜音、手勢靜音等功能,更加快速便捷。

再從工業設計的角度,靜音鍵的開闢對於手機做薄、做防水、做無邊框等都意味著空間的侵佔,需要考慮。而且還要做可靠性測試,成本也要提升。

目前的主流安卓手機中,一加是為數不多堅持三段式按鍵的,算是一股清流。

不過在最新的iPhone X/iPhone 8/iPhone 8 Plus上,蘋果還是延續了靜音鍵,更可能是一種習慣的延續,畢竟這已經演化成蘋果的特徵性設計語言。

另外,除了靜音鍵,其實安卓機也有一些設計是蘋果不具備的,比如索尼一直堅持的獨立拍照鍵、華為在某些機型上開闢的可自定義智能按鍵、三星S8/Note8上的Bixby語音呼出按鍵等。

總而言之,廠商們都是從實際需要、軟硬件結合的角度出發做工業品,對於安卓,並非需要一味模仿iPhone才能生存。


快科技問答


關注今日頭條「找靚機」,每天分享各種數碼資訊,互動還送獎品哦!

一加手機從一代開始,就設計了外部實體靜音鍵,並且支持三種模式,響鈴,震動,靜音。這個設計直到現在的一加5T,都有被完整保留下來。

而其它我們常見的安卓手機,就沒有這樣一個操作。因為用安卓的小夥伴,只要在頁面呼出快捷欄,按一下靜音。或者按下音量鍵,就可以實現快速靜音了。並且不少手機還支持遮蓋靜音,翻轉靜音什麼的,很是方便。

而iPhone早期是沒有快捷欄的,想要設置靜音選項要跑到系統裡去調節,步驟相對繁雜,所以通過實體靜音鍵可以簡化操作。

手機靜音這件事本身適配場景就不多,有時候靜音了還會錯過重要通知。不少小夥伴買了iPhone後,因為誤開了靜音鍵,手機沒聲音還以為喇叭壞了。所以這一點上安卓更加簡便,那為什麼要模仿iPhone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