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忘帶課本,科任老師拍照發群通知,遭家長怒懟,孰對孰錯?

懊惱的胖貓


如果我是老師,我誠懇的向你認錯!以後我不會再管了,我的責任只是教他知識,不是保姆,我會盡到教學責任,對得起這每個月三千多的工資就行了。其實我們每天備課弄教案,批改作業試卷,應付教育局的各種檢查,完成學校各種資料,甚至有時候還要完成指導站各種雜七雜八稀奇古怪跟教學無關的活動,我們也挺累的。然後!我們也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我們也只是普通人,什麼蠟炬成灰淚始幹……那是尊師重道的年代喊的口號,如今看來跟道德綁架沒啥區別,因為現在這社會老師是不被尊重的,所以將心比心,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你不尊重老師,老師同樣不會尊重你,這是公平的,也是人之常情。說句難聽的,你孩子學不學,管老師屁事?大不了被扣點工資,但是我可以省很多麻煩。何樂而不為呢?


講道理的盤古


一群噴家長的,文章截圖沒看吧?

家長說了批評教育可以,點名批評也都沒事!

但挨個把孩子拍照,把幼兒園孩子照片發群裡示眾你認為可以?連罪犯照片警察公佈都有打碼或把頭矇住,孩子犯了多大的錯?




平頭白髮中山裝咋啦


無獨有偶,我家孩子班裡老師也是,小學3年級。第一次看到拍了一堆同學照片發群裡,說這些人沒完成作業。我看每個學生的表情都是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當時就感覺老師過分。後來又一次,有個孩子看課外書,被老師抓到,拍了書,另外再特寫鏡頭拍了孩子,那個孩子想死的表情。孩子家長沒吭聲,我當時沒忍住,就提醒老師:建議點名即可,不要讓孩子出鏡。這位老師還好,欣然接受了,並且以後沒發了。結果!語文老師昨天又拍了一排同學,說國慶假期沒寫作文的,語氣是這樣:國慶7天假,我就佈置了一篇作文,你們這麼多同學,居然都沒有寫!老師們這種行為,真的好嗎?


Sindy-Hel


有一種群,無論自己多麼不想呆在裡面,都不得不待著,那就是學校的家長群。每天看到家長群提心吊膽、成了隱形負擔

家中的孩子一旦入學,就會被學校和班級建立各種群,小編的孩子目前升入了小學,目前來說各科群就有四個!每天都是被各種微信信息狂轟濫炸,而且老師還在群裡佈置作業、作出通知、作業評比、點名批評等都有,著實讓人大跌眼鏡甚至膽戰心驚,畢竟在100多人的家長群裡,如果孩子被點名批評還是很讓人無地自容的。

而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檢查孩子的作業,並簽字確認,這是開學後很多家長每天要做的“必修課”。我每天都膽戰心驚的對待自己的作業,好像是自己在上學一樣,如果哪天稍微有疏漏沒有簽字或者檢查不夠細緻的話,就會得到老師在群裡的點名批評。

對於老師在家長群裡公然公佈孩子成績、排名、點名批評或是表揚這事,我覺得無論怎樣都不是太合適的。完全可以私下的溝通交流或者私信交流,這樣最起碼保留了家長的自尊,也避免了家長的尷尬。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各種各樣的家長群裡點名批評的情況:

1.錯題沒有及時糾正直接點名

2.孩子作業沒交作業,直接被罰站並拍照到家長群裡

3.不留情面的直接批評孩子的做法

4.對學生的各種不滿直接群裡發洩

雖然我們說現在的教育是提倡“家校共育”,甚至作為家長所承擔的教育責任不比老師少。同樣是白天上班,夜晚輔導孩子到半夜的情況經常發生,而且還要用心準備老師要求的各種“作業”:剪紙、臺籤、教學的木棒等等。我是深有體會,開學這一個月的時間內,每晚上都要應付各種各樣的作業,簽字,拍照發群裡,錄視頻發群裡,錄音發群裡,甚至還要週末6點多起來陪孩子看所謂的專題講座(中間穿插了大量的教育廣告),有時還要對老師發的點贊鏈接進行“支持”(別的家長都是積極支持,我不作出行動,怕是對孩子有看法,所以很不情願的也去點贊)。

所以在教育上,老師說他們很累,對孩子嘔心瀝血,其實作為家長,我也想說,家長很累——白天應付工作和領導,晚上還要應對各種作業!

當然每人看待家長群的看法不同,有的人支持,有人反對:

支持派這樣認為:

反對派這樣認為:


你在家長群裡遇到過最尷尬和無語的事情了沒有?你有沒有想吐槽的事呢?


如意島會理財


現在的家長真厲害,什麼都不可以做。老師不是人嗎?我要是遇到直接懟回去,如果溝通再不行,直接說教不了,帶回去吧!向上級反應能協調處理就處理,不能就建議轉學。如果社會,學校,教育局都站家長方的話,辭職了就好,不就一碗飯嗎


花語柨椒


很巧,前些日子還真碰到類似的事情。

一位同事的孩子上幼兒園,同事忘記給孩子穿戴披在後背防止孩子出汗的“汗水簾簾”,結果一個班裡還有十來個孩子也是同樣情況,老師的做法如出一轍,讓十來個孩子背對著自己站成一排,然後拍照發到家長群裡。同事很憤怒。

坦率講,老師的做法初衷是好的,也並無惡意,但我非常不認可老師的類似做法,甚至認為這是老師失職的一種“懶職”。

首先,這是處罰家長,並不是懲戒孩子。同時,孩子頂大知道老師無非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家長,自己面臨的或者挨批或者捱揍,產生的不是對與錯的認知,也不是以後該如何做好的認知,而是被恫嚇的感受,這本身就與教書育人的對象和本質背離了。

再者,告知家長的方式有很多,拍照片與事情的解決並無關聯,是自己的孩子自己不認識,還是讓大家都認識這個孩子一起幫助他?所以說,這更類似於一種羞辱,羞辱的是家長,總之老師的做法欠妥。

現在微信的確方便,老師是什麼都發在微信群裡,作業,答案,各種個樣的安排,各種各樣的指示,類似於過去的家訪,單獨約談,單獨交流,幾乎成了文物,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教育越來越演化成生產流水線,而與教化啟迪越來越遠。


凍頂雲仙


就在昨天,我家孩子的微信群也發生了差不多的事情,因為有八個學生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主任讓八個學生站在黑板前面拍照後發到了叫家長微信群裡,雖然照片裡並沒有我的孩子,但看到那些照片還是很反感老師的這種做法,看那幾個學生的樣子明顯的就是很不開心,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是應該批評教育,但是像這種直接拍照發到家長群裡做法就有些過分了,老師完全沒有考慮到學生及家長的心情,無論對於學生還是家長的自尊都是一種傷害,現在即使是犯人坐牢了一般新聞上也會給他們打上馬賽克,除非是正在通緝,小孩子學習再不好再不做作業也不至於和這些犯罪的人相提並論吧,所以老師的做法根本就是錯誤的。


雲122879761


經朋友的提醒,突然發現自己出名了。本在家長群裡的一時口舌之爭,第二天就被好事者發到了網上,誰說的發到家長群不涉及隱私?請問不涉及隱私你們何來的談資?還把我孩子的名字發到了網上!既然大家想知道這件事情的經過,我就來講一下:我家有一對雙胞胎的兒子,今年五歲。因為早產,都住過NICU,大寶住了35天,小寶住了85天。小寶還得過“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有興趣的家長去百度下這個病),離死神只有一步之遙。出院後被判定為發育遲緩、發育評定分只有44分,後來在醫院做了一年半(沒有一天中斷過)康復訓練,發育評定終於達到了86分。孩子在各方面還是比其他孩子稍差一點。本來今年是要上大班的,身邊有上學的同事、親戚都在說上小學是個坎,教學進度快,跟不上就要被請家長,小孩子也可憐,你家孩一定要去上學前班,不然跟不上。跟我們講述各種挨罰經歷(我同事的兒子今年一年級,第一個月沒考好,被班主任叫去訓了一頓,班主任說你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都快丟了,你還上什麼班?同事上班時大倒苦水,說現在都快成半個老師,你趕緊把你家娃送去上學前班,不然你兩個孩搞死你。這是不是我們的教育出問題了?)。我們考慮再三決定不上大班了,直接讀學前班。我們對比了家附近的幾家培訓機構,選擇了這家學前班,他的課程設置還是很合理的。入學面試時,我們根據老師的意見將兩個孩子分在不同的班,大寶在三班,小寶在四班。分班對於小孩的成長是有利的,但是對於家長來說絕對是噩夢,每天面對不同的群,不同的家庭作業,還有興趣社團,每天都像打仗,有時我們夫妻之間互損說是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小寶被拍照這件事的起因就是,媽媽看錯了課表,以為小寶的書也和大寶一樣被老師收上去批改作業了。所以導致小寶沒有帶書。老師讓孩子們在黑板上練習,站在一起,最後拍照發群也是一時手快沒考慮那麼多。我也是一時氣憤在群裡怒懟。第二天,我和班主任、科任老師、校長進行了溝通。首先雙方都有問題,老師不能簡單粗暴的拍照發群,孩子在小也有尊嚴,小寶就知道這樣拍照不好,很抗拒。既然老師已經批評教育,何必非要拍照,我也相信這是老師的無心之失,因為這是一個共性問題,在我身邊已經有很多家長享受過這種待遇,大家敢怒不敢言。我也有錯,明知老師發群不對,逞一時之快以同樣的方式在群裡怒懟。其實第二天大家坐在一起談,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雙方互相諒解。我也相信老師不會因為這件事不管孩子了,因為在和他們的交談中發現他們也是認真負責的人。孩子我們也要求他每天檢查書包,雖然他還檢查不出什麼錯誤,但就像老師說的,注重習慣養成。我也要反思下自己的問題。

最後,我想說的是孩子接受教育,錯了就要接受懲罰,但是懲罰也要顧及孩子的感受和心理建設。時代在進步,教育方式也要變化,不要總說我以前怎麼怎麼樣,現在就要怎麼怎麼樣。我奶奶那個時代走路來城市,現在誰不是坐交通工具出行。漢字也由繁到簡,何況教育方式!棍棒底下是出孝子,可也出戾子。互聯網時代已經沒有了隱私,但不代表我們就不去維護它了。


用戶6302712608411


家長就是找事,學生不帶課本跟士兵上戰場有啥區別呢?你不帶作業工具,不管啥理由,都是失誤,認個錯就好了,更正一下,懟老師幹啥,等哪一天孩子上戰場不帶槍,說啥都晚了~


事了隨風散


我小時候忘帶課本,老師立刻要求我跑步回家取。從而形成做事提前準備的良好習慣,我非常感謝老師您了。現在我也是一名老師,但我不敢這麼做了,我怕學生路上發生意外,我怕校長找我談話,更怕家長不理解來學校鬧事。所以我保持沉默,多帶幾本課本進教室有備無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