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靈:創新“335”攻堅法 壓實責任攻克深度貧困

广灵:创新“335”攻坚法 压实责任攻克深度贫困

廣靈縣“巧娘宮”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在編制手工產品。

广灵:创新“335”攻坚法 压实责任攻克深度贫困

廣靈首屆豐收節現場。

廣靈作為大同市兩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在聚焦深度貧困過程中,積極創新“335”攻堅法,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我們全縣上下始終堅持不折不扣落實中央、省市脫貧部署,以‘335’攻堅法為主攻手段,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廣靈縣委書記李潤軍感慨道。

握緊攻堅拳頭夯實基礎工作“三促進”

以黨建、精準和幫扶為攻堅發力點,瞄準深度貧困出重拳,著力提升組織化程度、信賴度和滿意度。以黨建促攻堅。以“三基建設”“強腰行動”和“內生動力”為抓手,通過開展“學講話、找差距、補短板、促脫貧”“訪甄議行”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強化政治引領,著力強化攻克深度貧困的思想認識。今年全縣選出優秀村黨支部書記45名,發展村級後備幹部378名;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消除“空殼村”166個,174個村集體經濟達到1萬元以上,其中達到5萬元以上的村166個,達到50萬元以上的村11個,76名村黨支部書記引領發展產業項目85個,村級集體經濟實現持續發展。積極開展孝德文化年系列主題活動,激發攻堅內生動力。選育新鄉賢32人,引導174個村建立《家規家訓》,評選創建“三好兩美一講”典型254個,支持17個村建立村史館,培育文明鄉風、健康家風、淳樸民風;創新實施人民法庭巡迴審判點制度,促進鄰里和睦、鄉風和諧,提振群眾攻堅信心,助推脫貧攻堅。以精準促信賴。輪次開展精準識別“回頭看”“大提質”和動態調整核查工作,實施“百日會戰”行動促進識別精準。對標貧困戶、貧困村識別標準,逐村、逐戶規範扶貧檔案和精準識別程序落實情況,做到了全縣“九鄉百村”標準劃一。創新精準到村、到戶、到人、到事、到措施“五到位”工作法推進措施精準,全縣174個行政村開展“一村一策、一戶一措”《實施意見》。以幫扶促滿意。建立幹部結對幫扶機制,省市縣選派第一書記87名、派出163支工作隊駐村開展幫扶,實現幫扶貧困戶全覆蓋,全縣83個貧困村“一村一產一主體”產業項目穩定確立,湧現出以“木廠農家樂”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典型;落實“六大幫扶”機制,與大同市城區結對幫扶,在村級光伏電站、中藥材倉儲基地等重大扶貧項目方面達成實質性合作;組織開展“萬名黨員先鋒行、精準扶貧惠民生”“串百家門、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等一系列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提高群眾滿意度。

創新攻堅路徑確保增收措施“三覆蓋”

秉承“既要促脫貧、又要謀長遠”的理念,廣靈縣在助貧增收的同時,強力構建起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產業集群。強化支撐,推進產業項目全覆蓋。重點實施了總投資4.3億元的海高乳肉兼用牛養殖、總投資12億元的新大象生豬養殖、總投資5億元的扶貧菇業產業園等17個扶貧“引擎”項目,激活造血細胞,帶動152個村1.5萬名貧困群眾人均增收近千元;創新出臺《廣靈縣“十三五”精準扶貧惠農政策獎補辦法》,帶動1622名貧困群眾在造林護林中人均年增收7232元;1279戶貧困戶通過發展乾果經濟林,戶均獲得惠民獎補2160元。就地轉移,實現就業務工全覆蓋。變傳統勞務輸出為就地轉移,發展“居家經濟”“炕頭經濟”,打響“廣靈巧娘”牌,投資1.16億元的手工園區加速推進,“巧娘宮”編織合作社、鴻棉製衣和邦爾樂箱包公司等勞務企業全部入駐園區,在40多個貧困村設立“加工站”,通過送崗位、送培訓,1500多名貧困人口入企務工,人均月增收1000至3000元。做實收入,實現資產收益全覆蓋。以債權收益和產權收益為主導模式,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9億元,發展收益率6%至12%的規模養殖、農產品加工、蔬菜交易等資產收益項目47個,輻射帶動152個村、1.49萬名貧困群眾年均增收350至1538元,全縣失勞失能深度貧困群眾基本全覆蓋。

聚焦攻堅一線落實保障舉措“五到位”

在攻堅深度貧困過程中,廣靈縣強化投入,進一步織密易地搬遷和政策兜底“保障網”,全面建強保障體系。“搬”“扶”並重,搬遷實施到位。致力破解“人、錢、地、房、樹、村、穩”七個問題,安置點和後續產業項目全部擇優。2016年500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已全部搬遷入住;2017年3588間搬遷安置房主體工程全部完成併入住;15個後續產業項目同步跟進,確保即搬遷即就業。加大投入,基礎保障到位。千方百計擠出財力,著力化解人居環境和“支出型”貧困兩大歷史難題,啟動了143個村的總投資5.0356億元的鄉村提升工程,併成功打造了以澗西村為代表的一批特色示範村。注重扶助,政策兜底到位。實現“兩免一補”助學補貼全覆蓋;在落實上級健康扶貧政策基礎上,對符合報銷範圍的費用,報銷後剩餘部分縣財政全補,最大限度地化解了貧困群眾的支出難題。強化管理,資金投入到位。在縣級財政拮据的情況下,2017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縣本級投入1700萬元,2018年計劃安排2700萬元,實現總量、增幅“雙增長”。將治理資金沉澱作為重點,對統籌整合的上級專項資金,在資金下達25日內下達到項目實施單位;鄉鎮在接到縣級專項資金10日內將資金分解下達到具體項目,資金使用績效得以有效保證。壓實責任,組織領導到位。高標準成立了由2個辦公室和22個工作組組成的縣級脫貧攻堅指揮部;各鄉鎮也相應成立了分指揮部,實現了優質力量向脫貧工作聚集的強大合力。從嚴強化執紀監督,推廣幹部定責、組織定位、考核定效的“三定”機制,建立出臺了《廣靈縣駐村幹部管理辦法》和《廣靈縣幹部駐村幫扶工作考核實施細則(試行)》。通過嚴格考評,對駐村工作隊進行了3次大調整,調整充實駐村工作人員72名,約談鄉鎮書記9人、幫扶單位負責人88人,脫貧攻堅責任得到層層壓實。

李常慧 王春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