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軍率團赴廣西考察,究竟有何深意?

11月26日至28日,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李炳軍率贛州市考察團赴廣西南寧、桂林,就設立湘江戰役贛南籍紅軍烈士紀念設施、旅遊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利用等工作進行考察。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會見了李炳軍一行。

李炳军率团赴广西考察,究竟有何深意?

贛州與廣西相隔千里

山不相連,水不相接

炳軍書記為何要去廣西考察?

又為何要在桂林設立

贛南籍紅軍烈士的紀念設施?

其實贛州與廣西大有淵源

李炳军率团赴广西考察,究竟有何深意?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指出,江西贛州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我在江西工作多年,對江西對贛南老區人民充滿感情。在湘江戰役中犧牲的3萬多名紅軍將士中,有2萬多人是贛南子弟,涉及興國、瑞金、于都等10個縣(市、區)。設立湘江戰役贛南籍紅軍烈士紀念設施,瞻仰祭奠長眠於此的革命先烈,對我們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凝心聚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具有重要意義。要把湘江戰役贛南籍紅軍烈士紀念設施納入規劃,統籌考慮,加快推進。同時,加強與江西贛州經濟、文化、旅遊等方面合作,不斷開創交流合作新局面。

贛州市委、市政府對在桂林設立湘江戰役贛南籍紅軍烈士紀念設施也是高度重視,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工作方案,成立專項工作機構負責落實,並安排人員長駐當地協調推進,目前紀念設施建設進展順利。

李炳軍強調

要按照中央、省委要求,

把湘江戰役贛南籍紅軍烈士紀念設施的建設工作

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進一步加強領導,

精心組織,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

在桂林興安縣的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李炳軍一行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聆聽紅軍血戰湘江的悲壯歷史,緬懷革命先輩英雄事蹟,並現場察看贛南籍紅軍烈士紀念設施建設進展情況。李炳軍感謝桂林市及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對項目建設的大力支持。他指出,在桂林市有關縣設立湘江戰役贛南籍紅軍烈士紀念設施,不僅是紀念贛南革命先烈,更是要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蘇區精神、井岡山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在廣西期間

李炳軍一行還就

旅遊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等工作進行了考察

1

在南寧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王小東對李炳軍一行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並就開放發展特別是城市新區開發、生態文明建設等工作進行務實交流。王小東說,南寧市按照自治區“建設五象新區,再造一個新南寧”決策部署,近年來不斷加快開放發展建設步伐,集中力量推動總部基地金融街等重點項目建設和領軍企業招商引資工作,統籌同步推進綠化、道路和醫院、學校、商場等基礎配套工程建設,今年底將如期實現新區核心區基本成型目標。

李炳军率团赴广西考察,究竟有何深意?

在五象新區規劃展示廳,李炳軍一行全面考察了新區規劃建設管理工作,詳細瞭解新區發展歷程和取得的成效,沿雲英路步行街現場考察金融街片區發展情況。李炳軍指出,南寧市新區開發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規劃起點高、進展快、營商環境良好,新區發展不斷展現出新成果、新面貌,令人欣喜,產城融合發展創造了新經驗,值得學習借鑑。南寧那考河從昔日的臭水溝變成市民休憩的樂園,該項目作為國內首個實施並投入運營的城市水環境流域綜合治理PPP項目,去年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範例獎,習近平總書記在此考察時對那考河治理成效和南寧生態建設保護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走進水清岸綠的那考河溼地公園,李炳軍一行實地考察了那考河實施海綿化改造、植被淨化等“滲、滯、蓄、淨、用、排”綜合治理情況,對南寧用新理念、新科技、新辦法治理黑臭水體所取得的顯著成果表示稱讚,認為南寧市自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良好的生態優勢,堅持“治水、建城、為民”城市工作主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致力持續提升“綠城”品質升級,實現城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美麗形象的發力點。

李炳军率团赴广西考察,究竟有何深意?

考察中,大家表示,贛州和南寧要進一步深化交流,在新區發展、生態建設、城市管理、對外開放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發揮“一帶一路”節點城市的門戶樞紐作用,實現互促共進、加快發展。

2

在桂林

在桂林考察期間,我市與桂林市簽訂了旅遊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深化兩市旅遊經濟合作,實現共贏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桂林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秦參加考察並共同見證簽約。

李炳军率团赴广西考察,究竟有何深意?

臨桂新區是桂林城市建設的主戰場。來到這裡,李炳軍一行考察了“一院兩館”、環城水系、華為信息生態產業合作區等,邊走邊看邊問,並結合贛州市發展開展討論分析。大家表示,桂林在城市建設上的大手筆令人讚歎,期待桂林在未來幾年取得更多新成就,並對秉承產城融合理念,著力打造綠色生態產業新城,促進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的做法點贊。

李炳军率团赴广西考察,究竟有何深意?

蘆笛三村是桂林市近年來城中村改造的成功典範,走出了一條生態、農業、旅遊、文化融合的發展路子。在魯家新村,李炳軍一行詳細瞭解新村改造、運營、管理模式,認為通過對魯家新村的改造,不僅讓村民增加了收入,還提供了實施“旅遊+”戰略的樣板,值得學習借鑑。

李炳军率团赴广西考察,究竟有何深意?

重建後的逍遙樓、改造後的正陽東巷歷史文化街區和“拆圍透牆”後的靖江王府,構成桂林歷史文化新地標。李炳軍一行漫步在正陽東巷歷史文化街區,細細品味這條老街巷獨特的文化韻味;登上逍遙樓,灕江美景盡收眼底。桂林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贍,通過大力實施“尋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價值”戰略,將歷史文化傳承、保護、利用與旅遊、生態有機融合,為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插上文化的“翅膀”,給考察團留下了深刻印象。李炳軍一行還對灕江整治、靈渠水利工程建設保護等項目進行了深入瞭解。

李炳军率团赴广西考察,究竟有何深意?

陪同考察中,趙樂秦簡要介紹了桂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桂林堅持國際旅遊勝地建設“一本藍圖繪到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城鄉面貌深刻變化,進入了“大發展、大跨越、大變化”新階段。贛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紅色資源豐富。桂林與贛州兩市旅遊市場關聯度高,合作前景廣闊。希望兩市以簽訂旅遊合作框架協議為契機,共同打造長征文化旅遊品牌,共同推進“一帶一路”旅遊產品開發,推廣旅遊客源市場,同時加強文化旅遊產業經貿合作。

李炳軍指出,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世界知名的旅遊城市。通過實地考察,親身感受到桂林在文旅融合發展、生態保護、城市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有著許多成熟經驗和先進模式值得贛州學習。希望兩市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特別是要通過締結“旅遊友好城市”,進一步挖掘紅軍長征文化資源,加強紅色旅遊區域聯動,深化紅色教育培訓合作,共同打造長征文化旅遊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