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醫生為什麼沒有私立醫生服務態度好?

貝貝殼風鈴5981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

我因為工作緣故,跟很多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的醫生都打過交道,甚至很熟。我見到的他們,服務態度好不好其實只取決於個人的性格、脾氣,還有當天有沒有什麼突發事件影響他們的心情。

我見過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心內科主任醫師,在坐診日半天之內要看60個病人,整個房間擠滿了病號和家屬,護士再三維持秩序,都沒辦法讓診室恢復平靜。然而就在這種吵嚷中,五十來歲的教授彬彬有禮,和聲細語的對待每一個病人,聽診前不忘叮囑女性患者衣服不用撩的太高,問一些私密病史的時候彎腰低頭用幾乎耳語的聲音,對有些急症患者需要馬上安排影像科或檢驗科檢查的,會親自交代門診護士,去哪個科找什麼人怎麼說,來為病人爭取時間。然後再輕聲細語的接待下一個患者。



當然,我也見過私立醫院裡連話都不能好好說兩句的暴躁醫生,明明沒有什麼人在候診,卻推搡著患者去收費處趕緊交錢趕緊檢查趕緊安排手術,對護士和工作人員也是頤指氣使,這時候感覺院長來了都不放在眼裡,也許此時的他把暴躁當成一種炫耀手段,去彰顯他在醫院的地位,和對患者的重要性。

所以說,什麼人都有,什麼樣的情況都有可能出現,題主提的問題有點極端了。希望我們的醫療環境越來越好,醫生待遇越來越高,病人得到的醫療服務越來越有效,這就是社會的正向發展和進步。


毛SIR遊樂場


公立醫院醫生沒有私立醫院醫生服務態度好是普遍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

1 病人數量差別大。

公立醫院病人太多,醫生太忙,服務質量必然下降。試想就算是同一個醫生,一天看10個病人和一天看80個病人相比,精神面貌能是一樣的嗎?更何況平均分配到每個病人身上的時間大大縮短,更不可能談服務質量了。

公立醫院吸引患者的主要原因是技術實力較強。 由於公立醫院技術上幾乎處於壟斷地位,病源不愁,所以內部管理上相對不太重視提升服務質量。而私立醫院技術上大多沒有什麼亮點,只能通過提升服務來吸引病源,抓服務是私立醫院生存的根本。


其實公立醫院的醫生態度也有好有壞,但態度差的醫生也不影響繼續工作。換了私立醫院,若是態度不好,可能被扣獎金甚至丟工作,能留下的態度都不可能差。

3 現行醫療體制上的原因。

私立醫院的開辦都是為了要賺錢的。怎樣才能獲取最大的利潤?

現在私立醫院的開辦有兩種路子,一種是參照公立醫院的收費標準,國家定價,參加醫保。由於價格的管控,這種病人實際是沒有多少利潤空間的,而且還對病人的單次住院費用,住院天數等等指標有嚴格控制。這就是為什麼在公立醫院醫生急於讓你出院。 而在私立醫院,往往會降低入院標準,沒病變有病,小病變大病,甚至用虛假治療來套取醫保資金,提高利潤。所以病人住院越久越高興。

另一種私立醫院規規矩矩掙錢,治療上相對規範一些,但是收費標準就非常高了。掛一次號就好幾百甚至上千,服務當然也好,但普通患者可能消費不起。

總結:

從一線醫生的角度來看問題:公立醫院的醫生巴不得你少來甚至不來,私立醫院的醫生希望你經常來,甚至把親戚朋友都介紹來。你說誰的態度會更好一些?

歡迎關注鄭醫生百嗑,關注身邊的健康話題。


鄭醫生百嗑


走的路線就不同。

公立醫院的主要目的是治病救人,而且病源非常多,源源不斷,根本不愁病人,所以服務態度真的是沒有投入太多精力。比如一些知名大醫院,病人能夠掛上號就已經謝天謝地了,能夠有個床位住院做手術都要求人,這個時候還想要服務態度,真的很難。

首先,不正規的私立醫院(大家都懂我說的什麼醫院),目的就是為了騙錢,當然要甜言蜜語把病人騙進去宰。

還有一些正規的私立醫院,由於這一類私立醫院要從公立醫院手裡爭取更多的病人,所以他們更加註重服務態度(畢竟開展的治療難度不高,在這方面不是長處)。比如,我知道廣東一家這樣的醫院,態度要求好,還要求所有護士必須會說粵語。

還有一類就是高端私立醫院,這一類醫院主打的就是高端體驗,掛號費3000,全程導醫微笑服務,零候診,醫生一對一專屬服務。看一個感冒大概在8000元左右


人體探索者


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首先說說二者的區別。

公立醫院,大家素日有個頭疼腦熱,發燒感冒一般都去公立醫院。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選擇社區醫院,或是三甲醫院。公立醫院的掛號費不貴,醫改後掛號費變成醫事服務費,主治醫師幾塊錢,主任醫師幾十塊錢,特需專家號200-300不等,公立醫院一般都能享受醫保,門診或住院可以依據各地政策進行報銷。

私立醫院,基本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的私立醫院或者叫民營醫院,可能是全科醫院,但專科醫院更多。比如很多城市中都能看到的某男科醫院,某婦科醫院,某皮膚科醫院等等。這些醫院有些也可享受醫保報銷政策,聘請的醫生多由公立醫院的退休專家坐診。

另外一類私立醫院可總結為高端的私立醫院或外資醫院。比如北京的和睦家、美中宜和等,普通公立醫院生孩子幾千塊錢,在高端私立醫院生孩子需要數十萬,是外籍人士、明星推崇的醫院。近年來,隨著醫生多點執業的允許,很多公立醫院的專家被邀請到這類高端私立醫院出診,當然,享受到高端醫療服務的同時,需要支付的費用也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得起的。

公立醫院是滿足普通百姓就醫需求的,每天門診量能達到數千到上萬人。醫生每天接診的患者多達數十人,解決更多患者的健康需求是第一要務。而私立醫院,因為收費高,患者人數少,每位患者和醫生溝通的時間也就相對充裕。這恐怕是人們覺得私立醫院的醫生服務態度更好的原因吧。然而,能去私立醫院就診的人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還要排著隊和醫生溝通。雙方多一些理解,醫患關係才能多一份和諧。


遼瀋名醫


我來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不斷求醫問藥的過程中,在兩個不同的醫院;一家是公立三甲醫院 另外一家也是小有名氣的一傢俬立醫院;

不巧的是,在這兩家不同醫院相同的科室中,卻碰到了同一名醫生。同樣是這個醫生,換了一個地方執業,簡直就是判若兩人(眾所周知的原因,恕不能說出醫院以及醫生的名字)

三甲醫院掛的是專家號,網上提前預約倒是沒有非多少精力,提前個把星期就行;到醫院取了號,然後又排了近兩個小時(似乎沒有限號,所以還要排隊),最後才輪到我。

原以為專家號與普通門診有多大的區別,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不厭其煩的敘說病情,專家偶爾插話,而普通門診的醫生全程都是沒有交流的——我說完了,他的處方也完成了。走人。

從預約掛號,前往醫院就醫,前前後後大約十天功夫,可是與醫生交流,處方打印出來不到十分鐘。這就是公立三甲醫院!

病急亂投醫。又找了一傢俬立醫院,私立醫院門診個個醫生都是專家,掛號費當然都不低。但是,服務態度與公立醫院比起來,就有天壤之別了。

見專家之前,候診區的護士已經做好了比量血壓,測血糖、填寫病例之類的準備工作;進了診室,剛好碰到的就是那個在公立醫院碰到的醫生。(他當然不記得我了)

同樣一個人,但是態度卻儼然換了一個人——就連你家住幾樓都問清楚(因為要判斷是不是“溼氣太重“)。一番你問我答以後,整整四十分鐘悄然過去了。

作為病人,當然覺得好奇,同樣一個人,難道換了一個地方,就連待人處事的方法都要換嗎?也許公立醫院報酬太低,私立醫院報酬要高得多? 但願我不是小人之心!

僅就看病費用(掛號費不包括藥物檢查等等)確實相差無幾。但是問診時間,與醫生交流的機會要多得多。這是為什麼呢?


閒看秋風999


先說一些表面原因:

1、私立醫院要自負贏虧,生存壓力大,醫務人員的收入與他的業務量有關,所以要對病人態度好些。公立醫院的生存壓力要小些(基本不會倒閉關門),管理落後,收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大鍋飯,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服務也就不太好。

2、私立醫院在民眾心中的公信力差,病源少,所以他們就非常重視服務,強調患者的就醫體驗。公立醫院不缺病人,且工作較忙較累,因此態度也就好不起來。

再說深層原因:

公信力強,病源多,收入不與業務量掛鉤,這就可以不對病人好了嗎?當然不可以。這背後體現的是公立醫院的醫務人員對自身工作的認識,也反映了他們的職業素養與人生的境界。

在培訓中,我對醫護人員說:我們對病人態度好些,對他們微笑,並不是要討好他們,並不表示我們是卑下的“服務員”。微笑是個人素質的反映,是你對自我的精神狀態以及生活滿意的表現。一個人如果滿腹怨氣,心理扭曲,自然也就笑不出來。相反,如果你熱愛工作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足,能夠真誠地面對一切,那麼你自然而然就笑得出來,就會對身邊的每一個人好,別人與你交往就如沐春風。服務態度好並不是醫院強要求我們的,而應當是我們工作的自然表現。

所以,公立醫院的服務差,深層次的反映是,醫務人員心情不愉快,個人價值沒有得到體現,醫院管理也不好,員工積極性受抑制。這個問題的解決就不是靠說教、靠獎罰能夠解決的了。

當然了,我也見到有的人天生就是好醫生、好護士,不管環境如何差,不管收入是高還是低,不管別人如何對他,他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就是對病人的態度好。比如徐聞中醫院icu護士長的鄭秋鳳、大方縣人民醫院骨科主任蔣歡、石屏中醫院的院長龍學軍。

我也會把那些名醫的照片放出來,對他們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些名醫一生救人無數,積善德,結善緣,他們的臉上有一種佛相,特別的慈祥和善。也許他們沒有笑,但就是讓人感到舒服,讓人信任。這不但對他們的工作有好處,我相信他們的生活也是幸福的。

我說的這些,對其他的職業一樣適用。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每日發送原創內容,升級你的健康認知,讓你少生病、晚生病,學會管理自己的健康,並給你知情權、選擇權以及明智就醫的能力)


個人體驗心理學


如果公立醫院掛號費好幾百上千塊,或者我掙100塊分給我60,那病人也是我大爺,事實情況是我掙100塊能分我10塊都是多的,不要談什麼醫德啊,職業素質的,吃不飽,乾的不痛快的情況下,這都是廢話


清風流霜


私立醫院服務給人感覺服務態度好,公立醫院相對差點,這不是普遍現象,諸如一些大型醫院,醫生、護士的服務都是很不錯的,而一些地市、縣,甚至鄉鎮給感人覺服務一級不如一級。

筆者由於身體的緣故,民營、公立醫院都住過,下面可以談談自己感受。

首先說說民營醫院,當它得知你生病或你向他諮詢某種疾病後,他們就開始了熱情的公關,那種熱情是無微不至的,以至於你都不好意思拒絕他們的要求。他們會每天打電話給你,為你指導病情,直至你同意去他們那看病。有些民營醫院針對遠途病人還安排接站,到了醫院,護士的熱情超出你想象,對你比她的親人還親。至於是否能看好你的病,就另當別論了。我去的那家所謂專科醫院,在花完我幾萬元後,然並卵地帶著愈重的病情又住進了公立醫院。

我後來到了上海一家著名的醫院,裡面都是研究生級的醫生或專家。這家醫院的醫護雖說沒有把你當家人一樣的熱情,但那服務卻是很規範的。專家只對我說了一句話,讓我徹底不再相信民營醫院(可能有點偏見),專家說,他們所用的所謂最新科技手段,如果真的有用,我們這些大型醫院不會用嗎?我們沒用,那說明醫學界並未在臨床上成功。事實上,我後來查閱了許多資料,那家民營醫院所講的手段醫學上確實尚未臨床成功,他們所宣傳的功效,不過利用了病人求病心切的心理騙點錢而已。

我不能說所有民營醫院都會騙你,但一個純功利的醫院,你想他不騙你也難。就象一個開正規出租車的和一個開黑車的,正規出租車由於管理規範,不敢亂斬客人,但一個黑車你可能就沒那麼幸運了。公立醫院人才較多,雖也盈利,但救人恐怕是第一位;而民營醫院盈利、救人誰輕誰重就不好定論了。

隨著國家加大對民營醫院的管理,我相信民營醫院也會越來越好。


另眼看大千世界


從一個比較實際的角度出發,那就是收入與付出是否是一個合理比例。

醫生的收入可以分為幾個部分:第一是國家發的那部分由職稱、工齡等組成的死工資;第二是醫院收入的合法提成,也就是績效工資;第三就是灰色收入,比如醫藥代表給的回扣。

這三部分組成了絕大部分醫生的收入,但我要說的是第二部分。在公立醫院中存在著醫生護士忙到死,行政後勤人員閒到死的情況。大量的冗餘人員存在於公立醫院的行政後勤部門,特別是前些年的同工同酬之後。原本對於醫院的人員配比是有嚴格標準的,但同工同酬沒有複雜的手續,醫院有權自行決定,這等於繞過了國家對人員比例的規定,然後有些醫院的行政後勤人員就比原來翻倍了,這部分人的收入從哪來?自然是從醫生護士那裡扣出來,這就導致了醫生為醫院帶來的收入與醫院帶給醫生的收入沒有形成一個合理的比例。

合法的收入不合理,誰都會帶情緒,帶著情緒哪來的好態度?


鄔元閡


公立私立醫院區別主要在於服務和環境兩大類,收費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前提是正規的私立醫院】 我們就簡單從服務說起:公立醫院相對來說水平比較好,設備比較齊全,因此看病的客流量就大加上公立醫院都是死工資,窗口大多合同制員工,收入不超過三四千,每天面對這麼大的客流量他們超負荷工作難免有敵對情緒,這就導致公立醫院服務態度口碑較差成為普遍現象。而正規私立醫院相對來說只有少數醫療水平跟設備水平比不相上下,但大多數較公立差點。客流量較小導致他們必須做到服務至上堅持顧客就是上帝的理念,從服務做起來來打造醫院口碑。再說說環境:公立醫院還是因為患者多導致一些樓道 電梯口等加床位,同樣是價格一樣有的住病房而有的只能住樓道 電梯口等。同價不同待肯定不愉快了。而私立醫院每個病房都是精心設計和佈置的,設備齊全,服務周到。這樣的待遇肯定很愉快咯。舉個單一的真實例子:【之前在公立醫院我管16張床,每天累的氣喘吁吁回到家就想睡覺。四天一個夜班,工資4000多,獎金8000多。公積金2000多,但是天天都查房,沒有周末。現在在私立醫院,管6張床,不用寫病歷,不用上夜班,工資1.5萬一個月,獎勵四五百,公積金700多。每個週末可以陪家人玩,每週倆個懶覺可以睡。】最後總結一下彼此相互理解一下 ,換位思考一下,醫患之間的矛盾可以大大改善。清末湖南湘鄉有位兼開中藥鋪的名老中醫自提一副對聯:只要世上人莫病,何愁架上藥生塵。如此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