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無紙化體檢、審核信息化…… 明年高考更“智能”

11月28日,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招生委員會辦公室發出《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招生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深化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改革的通知》,就做好我省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工作提出了明確和具體的要求,包括

高考考務管理、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改革、應用型本科院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試點工作、普通高等學校特殊類專業考試招生錄取辦法和普通高校招生計劃使用管理等5大方面的17項改革措施。

繼續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試點

確保英語聽說考試在2天內完成

在高考考務管理方面,我省充分運用各種信息化先進技術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1

我省繼續推廣採用人臉識別技術

進行考生身份驗證

在2018年全省音樂、美術、體育術科統一考試和深圳地區研究生考試試點採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考生身份驗證的基礎上,繼續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試點範圍。2019年,新增普通高考考點以及設備更新的考點全部試行採用人臉識別技術驗證考生身份,有條件的地市要積極開展人臉識別技術驗證考生身份試點工作。

2

進一步擴大無紙化體檢

試點範圍

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市積極推行考生體檢信息無紙化錄入方式,使普通高校考試招生體檢更加高效、公平、公正。

3

推進落實考生入場情況

信息化管理

各地市要逐步實現實時或在開考後1小時內上傳考生入場人數數據,及時將考生入場情況反饋至省教育考試考務指揮中心。

4

實現證書信息與考生身份

自動匹配

實現專業技能課程證書信息與普通高考報名考生身份的自動匹配,為高職分類考試招生的高效推進提供便利。

5

持續推進考生資格審核

信息化管理

利用數字政府建設的契機,進一步減化審批流程、優化服務,積極推進考生戶籍、居住證和社保等相關信息數據庫與我省普通高考報名系統對接,逐步實現考生報考資格的網上驗證。

在普通高考英語聽說考試考點建設方面,廣東將積極推動普通高考英語聽說考試專用耳機等新技術的應用,在有條件的地市開展專用耳機等新技術應用試點工作。

各地市要不斷提升和優化英語聽說考試的考務管理水平,確保2019年普通高考英語聽說考試在2天內完成,確保考試系統、設施在考試期間正常使用,確保考生答案數據準確有效。

本科、中外合作辦學招生計劃進一步規範

本省本科院校預留計劃優先在我省使用

明年,普通高校招生計劃使用的管理將進一步規範和嚴格。《通知》明確,本省本科院校預留計劃優先在我省使用。各高校在我省實際使用的預留計劃不得低於預留計劃總數的50%,錄取時實際使用預留計劃未達到50%的剩餘部分計劃,須在我省參加徵集志願錄取。

預安排在春季高職分類考試招生的計劃,尚未完成部分的計劃在普通高考計劃編制階段暫不作調整,由高職院校在夏季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時依據各科類的生源情況統籌安排。

人脸识别、无纸化体检、审核信息化…… 明年高考更“智能”

中外合作辦學對考生具有相當的吸引力,《通知》進一步規範了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招生計劃使用。普通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招生,經教育部或省教育廳批准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經招生院校申請、省招生辦同意後可單獨編設院校代碼進行招生。單獨編設院校代碼招生專業錄取的考生,入學後不得轉入非單獨編設院校代碼招生專業。

公告通知

招生院校與國(境)外教育機構開展辦學合作活動的 “學分互認”、“聯合培養”、“國際班”等項目,不再單獨編設院校代碼進行招生。以上項目與本校普通專業按院校代碼統一編排招生,招生計劃統籌使用。招生院校必須在本校招生章程中明確說明以上項目是否只招收填報了該項目專業志願的考生。

招生錄取時,省招生辦按院校科類招生計劃進行投檔,院校整體生源充足,但以上項目生源不足時,須調整其剩餘計劃至普通專業使用,按招生院校公佈的錄取原則錄取投檔考生。招生院校不按照要求進行專業間計劃調整的,以上項目的剩餘計劃不安排徵集志願,也不得調至省外,遺留問題由招生院校解決。

人脸识别、无纸化体检、审核信息化…… 明年高考更“智能”

來源 讀創App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姚嘉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