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復讀兩年考上清華的學生和一個高三考上普通一本的學生,哪個更優秀?

潤物起朱樓


這要看評價標準具體是什麼。

如果從綜合水平看,後者並不一定就比前者差,畢竟第一次高考就考上了大學。如果從結果看,前者考上的是名校,雖然經歷了一次復讀,可結果可喜可賀。所以,兩個人都很優秀,只不過側重點不一樣而已。這也給我們一個提示,有些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從不同角度就會得出不同結果。最重要的是,這兩個學生自己的真實想法是什麼,他們自己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如果他們自己通過努力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那就是優秀的。而且,這種優秀會持續下去,使他們在大學裡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歷練,進而影響未來的就業和整個職業生涯。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前者復讀的原因並不一定是沒有考上大學,很可能是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

但是不管怎麼說,肯努力的人就是優秀的。


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圖片]

一個32歲生物工程專業博士後一直找不到心儀的工作和對象,去算命,先生說二十歲中狀元,二十五歲動婚,二十八歲生子,三十歲事業有成,文曲星下凡,一生富貴平安,妻賢子孝,命好運隹。希望多給喜錢,博士後窘迫掏出十元錢訴說,只有二十歲中狀元免強涗對了,他是本縣高考第一名,二十五歲談戀愛,因為全身心上碩士研究生而無瑕顧及女朋友,各奔前程,二十八歲忙著給導師當廉價勞動力和生活的打雜工,只是為了博士論文答辯能順利通過,三十歲博士研究生畢業留在博士後流動站學習,從上大學到出大學校門十二年,一直家裡供學費生活費,現在不得不離開校園走向社會,投無數次簡歷多次面試,至今仍然未就業,無顏見江東父老,請先生指點迷津,算命先生振振有詞:過去是知識改變命運,現在是讀書改變命運,一生好命卻因為讀書錯過了交運最佳時機,恐怕失去的時光難再來,還是先就業再擇業吧


忠凱666


【17:30】作為一個接觸過無數清華學生和一本學生的人士,我明確告訴你:兩年考上清華要比高三考上普通一本在應試層面優秀很多,兩者根本不在一個級別。


為什麼這麼講呢?

首先,高考就像登山,越往上,難度越大。


打個比方來說,考二本就好像你週末去郊遊,不需要什麼訓練和登山工具,海拔一兩千米的山隨便爬。


考一本呢?差不多相當於海拔三千米的山,需要藉助一定的登山工具,也要一定的身體素質。


而考清北復交浙南肥,則相當於攀爬4500~8000以上的高峰。不僅需要裝備,還要接受嚴苛的訓練,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講,也要非常高的天賦——有些人,去了高原地區十幾年都沒適應的,爬高山基本上是沒戲的,天賦不行。甚至,還需要資源的投入,大家都知道王石,潘石屹,爬一次珠峰耗費小一百萬。考上北大清華也是如此,這個資源的耗費是間接的,因為你一旦進入人大附中,衡水中學這樣的王牌學校,等於間接享受著高等級的資源投入。而你要復讀的話,這就很明顯了,衡水中學的復讀費都是五萬以上。


我們回過頭來說,實際上覆讀兩年考上清華的,有兩部分人。


一部分是本來成績就很優秀,但是功力還差一點,另一部分是水平已經到了清華水平,但是運氣還差一點的人。比如2007年陝西文科狀元張璐(清華大學國際金融實驗班),2011年安徽理科狀元之一黃群【下圖】(學神韓衍雋同級,進入清華大學建築系。這兩位,一男一女,女的在前一年進入陝西省文科前100名,復旦好專業隨便挑,但是她自己覺得沒發揮好;男的高二才開始學習,高三開始突飛猛進,在他覺得進入佳境的時候,高考來了,雖然考得也很好,差不多浙大水平,全省前500,但是他覺得自己還有提升空間,所以毅然選擇復讀。

所以你看,復讀考上清華的人,要不然是運氣不好,要不然是水平還欠一點,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都要比一年考上普通一本的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實際上來講,以我掌握的情況,高分復讀的人群當中,普通一本的所佔比例很低,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考上好二本到普通一本這個區間的,都是學習潛力發掘的差不多的人,所以他們也知道復讀沒啥意義,復讀一年漲個一二十分,二三十分,頂多也就是混到頂層211,不會有質的飛躍。


但是也不絕對,普通一本復讀的人中,相當一部分,是志願沒填好踏空的,沒學校走,或者被失敗專業錄取,前途生不如死,所以毅然復讀,但是切記,這些人復讀一年,除了極少數情況的,大部分985就是上限了。


而那些復讀兩年考上清華的,不客氣地說,有很多高二結束的時候,高考水平就已經達到好211到差985了,因此兩者不是一個級別的,類似世界盃的沙特隊(亞洲強隊,世界盃的小組賽水平)和俄羅斯隊(八強水平)吧。【17:55】


當然了,以上只是應試層面,不代表其他方面的優秀——頂尖級別如馬雲類型的,並不看出身。

堅持優質原創,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佩子臨


學習也有天花板。

這個話題應該有鼓動人不斷復讀的嫌疑,先揪出來。

一個普通的一本和清華的成績差多少。

86年,在新疆高考,重點一本分數線是470分左右。我考了485,那年新疆據說有個498的被清華錄取。我會很遺憾為什麼平時不努力多考13分嗎?不會,那是因為85年清華的錄取分太高,嚇的很多人不敢報,讓一隻瞎貓撞見了死耗子。

2013年,我小子在河北高考,本一線是538,清華的錄取分678分,我小子594分。按說衡中復讀一年提高50分左右,我應該讓他去復讀兩年嗎?

不會,因為學習也有天花板效應,復讀增加的分會逐年減少,甚至倒流。所以珍惜好時光吧。

乾的最好的,不是考的最好的。

我們那屆現在做的最好的,並不是考上北大、科大、同濟的同學,而是當年勉強考上本科上了個最差本科的同學。他把大學的時光都用在了學習上,考研讀博留學回國,成為了大學教授政府高參。


禹貢陽子


復讀兩年能上清華,通常也不是普通人能辦到的,大多第一年就能上重點,而且還是985水平的重點大學。



一個人的優秀與否,天賦會佔一定的比例,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學習環境。

不管考上清華,還是考上普通大學,說白了也都還只是高中生。但不同的大學,決定了不同的教育資源,不同的視野。



在清華念四年書,每天與來自全國各地最優秀的同齡人一起學習,而授課的老師也是國內知名的教授學者,更擁有世界一流的實驗室,文體活動中心。有這樣的條件,自然能獲得更多學業與心智成長上的幫助。四年之後,清華大學畢業生相對於普通大學畢業生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一個人要變得更優秀,就應該努力為自己爭取更好的學習環境,復讀一兩年,完成從普通大學到名校的轉變,無疑是非常划算的。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加過高考的人都知道,復讀二年上清華的肯定比當年上一本的優秀,這是毫無置疑的。

一、複習二年能上清華的絕對是智力超強的,非一般一本同學能比的。一般情況下復讀二年能上清華的,本來就具備考清華的實力的。在考試發揮失常的情況下,不甘心才選擇復讀的,估計就算髮揮失常也應該考上了985高校。而應屆考一本的同學,如果不是考的那種浙大、復旦、上交之類與清華相差不多的大學,只有考一般985或以下大學的,就是給他復讀幾年,提高分數是有限的,會遇上天花板,也難以上清華的。

二、選擇復讀二年上清華並非明智之舉。毫無疑問,清華大學是中國最頂尖大學,名校的光環會讓你身價大增,名校的資源也讓你受益非淺。但如果因為發揮失常只能上浙大、復旦、人大之類的學校,我覺得與其多花兩年考清華不如直接選個合適專業上這類學校。並且四年後你同樣可以考清華研究生或者國外比清華更牛的大學研究生。你耽誤的兩年美好時光太可惜了。另外某些專業別的學校比清華還好呢?何必死嗑清華呢?

這是我的看法,如果是你?你願意復讀上清華嗎?


良心老師


我覺得這兩種情況沒有可比性的是,他們的起點就不一樣,沒有誰比誰更優秀一說。

首先,一個高三應屆生考上了普通一本,假如他選擇不去上,再複習兩年的話,說不定也可以考上清華或者更高的學府。而假如那個復讀考清華的學生,他是在高三的時候就能去一個普通一本上而自己卻沒有選擇去上而是去復讀考清華。所以說從智力上,這兩個人是無法比較的。



其次,從兩人未來的前途來看,也不能直接說清華的學生一定比普通一本學生前途更好。現在不就有很多那樣的現象,個別的清北畢業生到了獨立生活的時候卻不會做飯,無法打理自己的生活,而且情商是硬傷,那麼與這些相比,一個普通一本的學生可能他的社會經驗會較多一些,可能在交際方面會比對方做得更好一些。但是也不排除清華學生樣樣都好的情況,那麼肯定是清華學生更優秀一些。(我絕對沒有學校偏見哦)

如果不考慮學校的話,只說個人,我倒是對復讀兩年考上清華的這個人有些佩服。因為兩年時光對於他來說可能就是人生最漫長的階段了。他要承擔兩年的壓力,心理素質可想有多麼的強大,可見他心中的信念有多麼強大。我覺得我是做不到的,因為我連復讀的勇氣都沒有,我也沒有為自己的信仰追逐的勇氣,所以,我很敬佩他。

最後一點就是我覺得每個人的人生選擇都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是經過無數次心理選擇而做的,旁人是沒有理由說那個更優秀或者哪個更差,對於他們自己來說,他們自己就是最優秀的。

好了,以上是我的想法,你覺得呢?歡迎討論哦!ʚتɞ

關注張小咖啊,更多有趣的大學信息在等你哦!(*ฅ́˘ฅ̀*)

張小咖啊


此問題寫過多次了,清華北大學生成績和普通院校甚至其他211大學學生成績基本不在一個擋次(不含個例,個別特好或個別特次生),本人211大學畢業(學校排名也是該部院校龍頭)一直自我感覺良好,自打孩子考進北大才知北大清華學生之歷害,以共公課程英語為例,北大我孩子班上英語四級基本上全優過,英語六級全過(部分非英語專業學生競過八級),同時我回到我的母校我係,調查了一下同我孩子同年級學生英語成績,英語四級勉強過,英語六級也就一倆個學生過。差距立顯。到畢業時孩子高分過託福,GRE等取得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常春藤盟校)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這一點北大每年大約有四五百人取得外國全額奨學金赴外國留學,反觀我的母校,全校也沒幾個拿全額獎學金赴外讀書的,差距在此,孩子赴美上學那天坐的那架飛機上競有60多名拿獎學金赴美讀書的北大學生。這就是差距,不服不行。


叄零玖


題主這麼提問,應該不是親眼看到了複習兩年考上清華的學生,只是自己的臆想。如果真要去比較,顯然複習兩年考上清華的人更厲害,發展前途更好。

拋開那些逆天開掛的學校比如衡水中學、黃岡中學等等,再拋開那些保送出國一大堆的省市重點高中,比如北京四中、上海中學之流。其他很多學校一屆也不過只有兩三人可以上清華,甚至有的地方一個區一個縣幾年都出不了一個清華。可以看出,對於一個普通小城市小學校的學子來說,考上清華是多麼不容易。

題主其實可以換個角度提問,一個正常水平只有普通一本的學生,第一年高三普通一本,再復讀幾年能上清華嗎,答案是幾乎不可能。高考是選拔性考試,總有那麼一些分數是大部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拿不到的,不然大家都可以復讀考清華了。記得以前高中有個奇人,在我上高三那年他已經考了三次,他的目標就是非清華北大不上,但是他每次都是一個一般985高校的水平,按理說他本身水平也不低,臨考經驗更是豐富,但是去清華北大始終不行。最後他終於熬不住了,去了一個985高校。

記得高考成績下來,有幾個同學離著清華北大的分數線就差三四分,平時也都是前十名的選手,成績很穩定。但是他們都沒有選擇復讀,直接去了浙大、上交之類的高校。後來有次機會問過一個同學,如果複習有把握去清華嗎,他的回答是很難,至於原因也說不清楚,他說如果複習會有三成把握去清華,但是更大的可能還是去不了,白白耽誤一年時間。也許只有他們那種高手才會真實體驗到與頂級高手的那種差距吧。

所以複習考清華的一般都是什麼人呢,一種是平時就是清華水平,高考出現重大失誤的人,還有一種是自身實力可以穩保除清北以外的高校,然後又有執念去清北的人。這兩種人複習去清華才會有較大可能。

能去清華顯然好處多多,首先就是極大的榮譽感,不少縣市會直接給予學生物質獎勵。去了清華以後,面對的是最聰明最優秀的同學,最頂級的教師隊伍,最充足的科研經費設備,以後無論是出國讀研就業都有著極大優勢。就算在裡面淪為學渣,只要心態夠健康夠努力,同學關係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不過想考上清華對普通學生來說真的很難,如果只是普通一本水平,就不要去考慮複習考清華了機會十分渺茫,儘早進入大學,以後或者就業或者深造,早兩年總歸是好的。



張三鳴


我覺得復讀兩年考上清華的學生更優秀

高考有多難考高分,大家都是知道的.它並不是考的次數越多考上的機率越大的,這得看人的天賦,否則你去再考兩次,看你能不能考得上.我想大多數人並不能.這也是為什麼,第一年考高分的同學,我並不建議他去復讀的原因,因為很有可能再考一次分數並不能提升,反而可能下降.之前就有這樣的例子,分數老高了,但清華北大差點兒,本來進985/211很穩.但人家偏要復讀,非清華北大不讀,復讀一年分數降了一些,不甘心再來一年,沒想到差一點沒上一本線,想想就悲劇.

再看考上普通一本的學生,本身有一定實力這是無法否認的,其實也很優秀了.但是大多數人並不會去復讀,因為偶然因素太多,風險太大,沒有絕對的意志力和實力是無法再提升的.就衝著復讀兩年的勇氣,我就要給它點讚了.復讀一年就已經讓很多人刻骨銘心了,復讀兩年,可以奉為大神級的人物了.不管他考得如何,能堅持考兩年的人,我覺得並不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