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快速成長?

天堂愛玩


我認為最好的切入點還是改變個人的思維方式,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

比方說,我單身以後,一直覺得無法適應。因為在我以往的“心念地圖“中,人是需要有伴侶的,看電影要有伴,吃飯兩個人吃起來香,旅行要有玩伴,生活要有良伴,才不顯得孤單寂寞。這個觀念剝奪了我許多愉悅的感受。

就像我在計劃春節要怎麼過的時候,就覺得格外淒涼。小時候我最不喜歡過春節,因為父母他們不會做任何“家庭活動“,往往初一和親戚拜完年之後,就各忙各的了。哥哥是男生,出門很自由,春節是男生最盼望的假期,但是我就非常孤寂,因為同學們都忙著他們的家庭活動,媽媽沒事不讓我出門,我自己也不知道該去哪裡玩,只有待在家裡。

所以春節對我來說,已經有一個既定的不愉快的感覺。

後來結婚生子,熱鬧了18年,離婚了,孩子都去美國唸書了,就歸於寂靜。

一個人的春節,你覺得怎麼樣?

直到有一個朋友小梅說,她也痛恨春節。因為她好不容易有個長假,只想在家裡休息,不想人擠人的出去玩。可是她老公興頭很大,總是要出門進入人海中尋歡——帶著全家老小。我挺同情她的。

想起以前,曾經我最享受的時光就是孩子上學了,老公拎著包包出門之後,我關上門的那一剎那,整個屋子就是我一個人的,好爽。我以為我可以獨處的,後來怎麼了?

我知道就是自己“一個人不好“的觀念作祟。

聽了小梅的投訴抱怨,還有看到其他朋友春節的窘境,我突然覺得,一個人的春節還真的挺棒的。我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我愛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寫到這裡,我真的怕有些春節特別辛苦忙碌的賢妻良母們會嫉妒我了。

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所謂的“一步”,就是我們的想法。


一個人的個性和氣場,決定了你的生活狀態

就單身這件事情來說,我的想法也在逐漸改變。我看到很多人困在親密關係中,進退不得,其實非常痛苦。現在的單身狀況雖然是我不熟悉的,但是卻是多年以來難得的“親密關係“假期,沒有一個親密關係要去應付、糾結、爭執,我不會牽掛一個人,也不會被另一個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對待,要求這個要求那個的。

所以,當你被一個情境、事件所困的時候,看看那些在相同的情境、事件中,處理得漂漂亮亮的人,他們的做法是什麼。

就拿婆媳關係來說,我就見過一個不講理的婆婆,對第一個媳婦和兒子離婚又再娶的媳婦是完全不同的嘴臉。原因不在於媳婦自身的家底條件什麼的,而是在於媳婦的個性,以及個性所呈現出來的“氣場”。

第一個媳婦個性弱,自我價值低落,對婆婆恭敬奉承,反而得不到妥帖的對待。第二個媳婦獨立自信,個性也比較強悍,不討好別人,也不索取認同,反而婆婆對她有分寸。

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是舉不完的,重點在於,我們去和那些天生高大上的厲害角色比較學習之後,回來要認認真真的改變自己的個性,才有可能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進而改變自己對事件的反應模式。

一個人的個性和氣場,絕對不是一天造成的。想要得到我們自己嚮往的生活狀態,把自己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是最基本的第一步。


張德芬



什麼時候開始,爸媽眼中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開始學會了獨自面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所謂成長,不過是經歷了時間地磨礪之後,終於長出了堅強的意志和自由的靈魂。

也許,一個人的生活,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獨自一人漂泊在大城市中,蝸居在幾平米的地下室裡,仰望,變成了和這座城市的唯一相處方式。一份只能滿足溫飽的工作,慢慢地湮滅了夢想的星光。身邊的朋友來來去去,找不到可以傾訴心聲的對象。一千公里外的媽媽,總是喊我快點回家。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孤獨地走在成長的路上。然而只有勇敢地走下去才會看見,比夜晚的燈火更美麗的是,一顆堅韌的心。

每次爸爸出差,總是非常擔心我不能照顧好自己。也許在他眼中,小魚只是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所以爸爸不會發現,面前的這個小不點已經長成了了不起的男子漢啦。飲食起居不是難題,黑夜和寂寞都不再令我感到害怕。


學會了與自己相處,我們才能快速成長。


僵小魚



有的人,做了8年員工,只不過是把第1年的工作重複了8次!

這句話,是15年前一次員工大會上聽一位領導說的。


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他說話時的語氣,冷峻中帶點兒痛心,酸辣中帶點兒鞭笞。

當時,我就當它是一句笑話,聽聽笑笑也就過去了。


可沒想到,時隔15年,一本書再次點燃我的回憶,讓我思考生命中的每一天該如何度過。


0 1


拿到《暗時間》這本書,心裡的好奇感嗖嗖嗖升上來!


什麼?暗時間?


一天不就是24小時麼?除了8小時工作時間,剩下就是吃喝拉撒,玩樂睡覺,自我成長,還會有啥呢?


帶著這樣的好奇,我翻開了劉未鵬的《暗時間》(本文限於P1~P41)。

作者劉未鵬,畢業於南京大學計算機系。


他愛好閱讀寫作,從2003年開始寫博客記錄自己閱讀個人心智成長類書籍的心得體會。


廣泛涉獵心理學、神經科學、認知學、教育心理學等,他的文章充滿了各種心理知識和獨到見解,對讀者的個人心智成長很有幫助。


什麼是暗時間?怎樣利用暗時間?


0 2

所謂的暗時間,其實是每個人的思維時間。


因為思維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作者把花在思維上的時間稱為暗時間。

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即使生命長度相同的兩個人,所擁有的暗時間也是不同的。


比如,我今天看了8小時電視,幾乎沒有思考任何東西。隔壁小王看了2小時電視,另外6小時,他卻根據電視劇情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尤其是深入考慮了自己在接下去的5年裡面怎樣把互聯網電商做好,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受益。


同樣是一天8小時,為什麼我和你天差地別?因為我們的暗時間不一樣。

我看見花,只是花。


唐代詩人杜甫看見花,會吟出“感時花濺淚”;南唐皇帝李璟看到花,會吟出“丁香空結雨中愁”。


無數人看到蘋果落地,飄過了;牛頓看到蘋果落地,思考思考再思考,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一花一世界,為什麼?

因為我們在思考花背後的意義。這就是暗時間在起作用。


0 3

如何才能更好利用暗時間呢?

作者提出了很多實用的好辦法。對我啟發最大的有3點。


第一,學會反芻。


啥叫反芻呢?我們知道,牛吃草並不是一次性完成咀嚼消化的。先把食物吃進胃裡,過段時間又把還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重新返回嘴裡再次咀嚼。


對了,學習知識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呢?


我們看過的書,讀過的名著,聽過的音頻類知識節目,都可以反覆“咀嚼”。好處顯而易見。

通過反覆回聽,回看,複習,就可以進一步理解,甚至深刻洞見。


當然,這裡指的是,最好利用散步、坐車、洗碗、等碎片時間在頭腦中“反芻”。


第二,勤做筆記。


筆記,好比是思維的加工廠,而且是看得見的加工廠。

想不清楚,弄不明白的問題,一旦記錄下來,就會很快清晰了。


同時,更重要的是,因為記筆記,也在幫助大腦在整理和思考讀書內容,所以暗時間的利用率就比較高。


古人說讀書要”眼到、心到、手到”。記筆記就是三到的最好辦法。

歷年高考狀元,往往都有自己的學習筆記。我想這是他們成為學霸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第三,學會比較。


第一次做某件事,往往很難成功。

當我看到書中他人做的類似事件成功了,比較一下,有什麼可借鑑的,這是成長型的比較。


可否利用比較思維,儘量避免在同一個地方摔跤?


可以。5年前,我自學寫影評,每次投稿都不成功。


於是,我找來一本書,仔細閱讀,仔細比較我和作者在寫影評過程中的差異。


終於,我發現作者觀影時的感受和之後的評論,至少有10個術語我不會用。經過學習,我的影評拿到了全國原創影評大賽三等獎。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它讓我明白學會思考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工作了18年,我是每一年都有長進,還是把第一年的工作重複了18次呢?《暗時間》會給我什麼樣的答案?


暗時間,助力生命成長。

願我們都能在暗時間“潛滋暗長”,成為最好的自己。


餘老詩


個人認為,個人成長包括的方方面面非常多。今天剖析幾個近期收穫非常大的方向,分別是:時間管理、結果導向的思維和寫文章三個維度。


1.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這件事情,太多人熱衷於管理自己的時間了。為此聽了很多的網課,下載了足夠多的app,每天用app來規劃甚至侷限自己的人生,到了最後,可能變成被工具控制的人生。


其實時間管理並不侷限於日程表安排。歸根結底,時間管理是:三觀的選擇,生活的目標管理,生活習慣養成。


時間管理是一件長線活動,一般我們學習到的時間管理流程是:


“記錄時間,安排時間,動態調整,以及覆盤”四個步驟。


看起來很簡單,但落實到生活當中,不斷與自己的生活習慣磨合,漸漸變成習慣,大概需要至少一年。


講講改變吧,時間管理的好處在於: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節奏。很多屬於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比如學習,比如鍛鍊身體,我們往往都會三天打漁兩天曬網。而有了時間管理觀念之後,我們對自己的行為有了很強的約束力。

當我們對事件沒有規劃時,我們常常會被突發事情搞得手忙腳亂,現在一般會預留時間給這些事情,並且會對大多數事情有心理預判,處理起來不會那麼慌張。


所以,時間管理並非沒用,也不是所謂成功學。它能夠幫助我捋清楚生活的目標,秩序,以此為目的,我培養了極其有效率的工作習慣。並保持著持續學習的動力。


2.結果導向型思維


雖然很多書裡講過,但實踐是檢驗整理的唯一標準。並且真的只有在工作裡實際體會,才能深刻理解,變成自己的東西。


和大家舉個普遍的栗子好了。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問題,比如說我想學好英語,但是我堅持不下去。


為什麼堅持不下去,要想一想,你學英語的目的是什麼?


因為“學好”實在是太寬泛了。你還不如說,我這次要把托福考到110比較靠譜。


以這個分數為目標,去看一下,我每一門要達到多少分,看評分標準,達到這個分數,我要答題到什麼程度。


然後開始以這個為目標練習。


當你有一個大目標,還有階段性小目標的時候,就不會,想到學英語,只會去背單詞。


另外,結果導向型思維還表現在,一切以結果為目的。期間出現的任何干擾,或者其他事情,都以不影響目前目標為前提,儘快解決,或者延後暫緩。


用結果導向型思維做事情,可以達到一個非常專注的狀態。並且思路清晰,中間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會去找理由推卸責任,而是儘快想辦法解決問題。


當一個團隊都是這樣的人的時候,辦事效率會非常高。非常團結。



3.寫作是對我們原有思維的檢視


採銅老師說過,我們的頭腦中充斥著偏見、盲點和各種自相矛盾。在發牢騷、做白日夢或者與人胡吃海吹時,我們對它們是寬容的,甚至樂於放大和展現它們。


而當我們要將想法訴之筆端,變成一篇篇完整的文字時,我們不得不嚴肅和審慎起來。邏輯上的矛盾、事實上的偏差、理念上的狹隘到哪怕一個錯別字都可能格外刺眼。


因此對於寫作者來說,寫作正是他們檢視自己思維的良機。一個優秀的寫作者一定是一個優秀的思考者,因為正是寫作訓練了他的思考,而思考又促成了他的寫作。


寫作是這樣一種魔法,每時每刻,它都在上演已知和未知的奇遇。寫作必須依憑於我們頭腦中已知的東西,但同時,在寫作中,新的從未出現過的想法又會突然湧現,為我們帶來驚喜。


而這些新的想法也並非憑空冒出,而是紮根於我們已有的經驗中,是對這些經驗的重新發現。


同時,寫作構建了一種深度,這種深度最適合自我審視。


通過寫作,通過寫作中的自省,通過寫作中的奇妙探索和相遇,那個原本模糊斑駁的自己逐漸清晰。


正如阿蘭·羅伯—格里耶所說:「作家,從定義上說,不知該走向何方,他寫作是為了明白他為什麼渴望寫作」。


因此,只要我們精進於時間管理,精進於訓練自己結果導向的思維,精進於寫作和檢視自己,不斷覆盤,不斷成長。相信,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快速成長的一條好路。


我是專注於個人成長的小玉筆記,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探討個人成長的那些事兒,我們一起加速成長。


寨主媽咪


1.找到你的使命

扎克伯格在給哈佛的畢業演講中提到了使命感,馬雲也有提過一個企業的使命感,那我們個人也需要一個使命,通俗的說就是你的長遠的目標,不論做什麼你必須要有一個方向,因為我們在以後會遇到很多選擇和誘惑,這個方向可以幫助你去選擇,不被誘惑。

記得 《牧羊少年的奇幻漂流》中說:

當一個人在追尋自己的天命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助你。

2.刻意練習

當你有了使命的時候,接著就要向著這個目標努力,簡單的努力是不夠的,就如彈鋼琴,如果你一開始彈得就是錯的,不管你練習多少遍都是無用的,必需有目標的練習,改正,脫離自己的舒適區,你才能夠進步。


3.增長你的見識

見識,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所以,無論如何,要多去認識優秀的人,多讀書,增長個人見識。


手機用戶69207053737




相信我,你並不孤獨。

有無數的牛人都是從普通人走過來的。

那麼怎樣可以像牛人一樣快速成長呢?

終極方法就是向牛人學習。

1.學習牛人的思維方法。

那有問題你可以想出怎樣的答案,再看看牛人能想出這樣的答案,可以對比出你們思考的廣度和深度是有多麼不同,當然這一點不是非常快,能夠進階的,需要時間的累積和經歷的累積。

2.學習牛人的學習方法。

思維方式,思考方法也是來自於學習,所以學習力是所有學習是所有的根本。如果在以往的經歷當中,自己的學習效果並不是很好,可以去看看別人是怎麼學的。

3.學習牛人的進階方式。

掌握了牛人的學習方法,掌握了牛人的思維方式,那麼是不是就可以迅速的達到像牛人那樣的高階了呢?我相信不是的,你可以看看牛人是怎樣跨越一級一級的階層,達到現在的高度的。那我相信大部分時候都是從新手期成長過來的,很多時候還是要有刻意練習,有目標的有的放矢。

總結:學習牛人的實踐過的有效方式是最快速的方法。


步履如菲


1.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有覺察才會有覺醒,有覺醒才會有行動。只有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才能有所改變,因此成長的第一步是有自我意識,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有覺察力,有改變的強烈願望。

2.學習學習再學習

成長的最好途徑就是學習,向書本學,向大咖學,向周圍人學。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向能夠學習的任何人任何途徑學習。

閱讀是成本最低,收穫卻可能最大的學習方式。

3.理論轉化為行動

所有的學習歸根結底都必須有行動的改變,沒有行動改變的學習只能增加一些信息,多一些談資,只有將學到的知識用於實踐才能快速成長。

不僅要知道,更要做到,讓知道和做到之間達成和諧統一。



瞌睡的貓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先講個小故事。

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從出生到開始走路,只需要2個小時,因為小羚羊如果沒有在短時間內站起來,那麼它就無法跟上羚羊群的步伐,就會掉隊,而掉隊就意味著死亡,多少雙虎視眈眈的眼睛在覬覦它,所以它必須迅速的增強自己腿部的力量,只有跑的足夠快,才能夠生存下來;同樣的,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從出生之後就跟著媽媽學習搏鬥涉獵的技巧,也要迅速增強自己捕食的能力,追不上跑的最快的羚羊,就會被餓死。

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小羚羊不努力,就會被獅子吃掉,獅子不努力,就會被餓死,如果不真正的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就會被大自然所淘汰。那麼在社會生活中呢,A因為沒有B完成的出色,於是A被辭退,B因為沒有C考慮的周全,於是C升職加薪,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也說明了我們在工作中不是為名就是為利,名是體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有了名內心能得到極大的滿足,也就是所謂的成就感。利是體現生活水準的一種方式,有了利生活水平能得到極大的提高,也就是富足。無論是為名還是為利,我們都要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讓自己成為“不可或缺”的那個人,才能在社會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走上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的道路。

無論是大自然還是社會環境,都在遵循著優勝劣汰,我們快速的進行自我成長,才能不被淘汰。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一批有助於自我成長,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書,幫助大家成長和進步。

1.《精準努力:如何用金融思維在職場快速超車》



《精準努力》通過一個幫助計算個人職場價值的金融公式:現值(PV)=未來現金流量的平均值(CF)÷折現率(R),讓大家明白,企業永遠都只需要金融價值高的員工,你必須要為公司帶來更大的效益,才能升職加薪,否則,等待你的就只能是被辭退。書中具體講述了升職與自我的關係 、如何讓自己更值錢 、如何讓供職公司成為自己的加分項,3個方面的方法和技巧,讓我們告別盲目的努力,找準方向,在職場中快速超車,成為“不可或缺”的人。

2.《慢思考: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

《慢思考》針對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比如:隨時保持釘釘、微信在線;同時並行處理多個任務,有持續的低水平的壓力,夜晚睡眠不足等問題,給出了合理的解決辦法,並指出了我們大腦殼分為三種腦,思考腦、反射腦、存儲腦,思考腦做處理需要消耗時間,唯有經過思考腦處理過的問題才能是正確有效的解決方案,出錯的幾率才會小,如果時間緊張,反射腦趁虛而入,就會出錯,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導致個人能力和做事效率變低。而如果思考腦一直工作,存儲腦就沒有時間進行數據的存儲處理,我們就會遺忘大量的信息,因此,我們需要慢思考來打破大腦的束縛,提高自身智力生產力。

3.《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通過具體的調查和試驗,發現天才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通過適當的方法進行練習,人人都可以成為大師。書中給出了7個具體的方法,1:持續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2:有目的的練習。3:專注練習。4:及時反饋。5:走出舒適區。6:保持動機。7:提高大腦適應能力。幫助我們通過練習而擁有某方面的才能,告誡我們只要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練習,我們就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4.《麥肯錫筆記思考法》

《麥肯錫筆記思考法》通過3種筆記(橫線筆記、方格筆記、麥肯錫筆記),4個步驟(定義問題的筆記、建立解決方案假設的筆記、製作資料和發表成果的筆記、驗證假設的筆記),教會我們記筆記不是為了記錄別人說過的話,而是為了從記錄的信息中找到自己的思路,並能快速的整理自己的思路,解決問題。如果只是單純的記錄是沒有用的,要一邊記錄一邊思考,快速從記錄中提取出下一步該怎麼做,這樣才能準確而高效的取得成果,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效率。

5.《如何戒掉壞習慣》

好的習慣會讓你受益終生,而壞習慣會讓你錯過無數的機會和財富,最終導致你碌碌無為。《如何戒掉壞習慣》把十大代表性習慣進行了細分,分為行動性習慣(拖延症、網癮和手機控、亂花錢、生活毫無節制)、身體性習慣(熬夜、吃太多、飲酒過量)、思考性習慣(煩躁不安、悶悶不樂、完美主義),並向你傳授一套極具實踐性的戒掉方法,通過具體的案例和步驟,教導大家一步一步的戒掉壞習慣,奪回人生主動權。

6.《逆境成長:堅韌人格養成手冊》

《逆境成長》通過對不同的行業進行深入的分析,發現無論是在哪個領域,都會遭遇逆境,同時也發現了戰勝逆境其實是有跡可循的,走出逆境的方法就是要養成堅韌的人格,對於如何養成堅韌的人格,則提出了5個要點,積極樂觀主義、果斷的行動力、遵守道德的羅盤、不屈不撓,永不放棄、從人際中獲取力量。通過適當的方法加以鍛鍊,就能掌握戰勝逆境的法寶,幫助我們發現隱藏的機會和發掘身心的能量,獲得走出逆境的能力。

前段時間“你正在被同齡人拋棄”的文章刷爆了社交網絡圈,有人說這是在販賣焦慮,製造恐慌,有人說這是在講述事實。但是,大家有沒有仔細想過,同一班畢業的學生,5年以後,有的住豪宅,開好車,有的租房子,擠公交,造成這種結果,不可否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我努力的程度。比如:別人每天下班是花時間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每天下班都是看肥皂劇,逛淘寶,這就像0.99和1.01的365次方的差別一樣,經過時間的積累,自然是雲泥之別。我們要正視這種問題,而不是逃避,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積極的,有計劃的進行學習,進行改變,當你告別無所事事的時候,就是你自我成長的時候。不求上進,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是肯定會被社會所淘汰的,只有讓自我成長的速度超過被社會所淘汰的速度,我們才能越走越好,越走越遠。


月島雯Fashion


我的職業生涯有過一段高速發展期,事後在給更年輕的朋友們做總結的時候,我找出了非常重要的幾點,真要照著做,一定有成效。

第一,主動承擔責任

主動要求承擔更多,更重的責任,哪怕你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

工作上的責任就像是挑戰,超越個人極限的挑戰就會帶來超越個人極限的成長。

我在諮詢公司工作的時候,用了一年時間做到分公司總經理,然後我手下有個資深的顧問,我問他:“你都來這這麼些年了,跟過那麼多項目,為什麼連項目經理都沒做過呢?”他說:“我還沒準備好。”

結果一直到他離開諮詢行業,他都沒有自主操作過一個項目。

第二,保持好奇心

年紀越大,職位越高,經驗越多,你就會發現人們對你的期待就是不管碰見什麼事情,你都會有答案。

這就會導致一個怪圈,你滿足於提供答案給別人,卻不再拓展自己的知識邊界。

我原來有個英語老師,她是這麼誇我的:“你很會問問題,而且不懂的就會問,這樣你會學得很快。”

2016年我有一個個人計劃,叫2016一千問,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答案不重要。

第三,變得有用

有用的意思,是對身邊的人有用,你的價值,是由你能幫同事,幫家人分攤多少決定的。

對別人有用,是領導力最根本的來源,因為你能幫別人實現他們的目標,所以你當然就獲得了要求別人的正義性。

我媳婦說過一句至理名言:每個人都應該給別人的生活做減法!

共勉!


袁嘉駿


2018年已經過去近六分之一,今年的計劃是不是還沒開始實施呢?看著別人在努力奮鬥,實現自我成長,有沒有那一秒中會問自己“為什麼我不能像別人那樣獲得自我成長呢?”

我有這麼問過自己,所以買了很多關於學習、成長方面的書來看。以下是我寫的一份關於自我成長的書單,供大家參考。

《終身成長》
重塑自我的核心在於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終身成長》這本書是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洛爾德維克,歷經數十年的研究發現所寫成的。書中介紹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者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相反,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則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實現個人的改變和成長。該書中,不僅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區別,並且通過關於成功與失敗的真相、體育界、商界、人際關係以及教育等方面對兩種不同思維模式的行為差異進行深入的闡述,最終總結出來了幫助我們改變思維模式的方法。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可以提高以後,問題就來: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自己呢?事實上,最簡單、廉價的辦法就是看書。而很多人書看過就忘。所以一定要推薦一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從書名就能看出,該書的核心在於“有效”二字。在奧野宣之看來,讀書的過程包括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和活用五個環節,而筆記讀書法必須貫穿於五個環節之中。假如你仍在探尋有效閱讀的方法,那麼不妨讀讀這本書找找靈感。

《非暴力溝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有意無意地去忽略彼此的感受與需要,將溝通中的衝突歸咎與他人,而回避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與這樣的暴力溝通相反的是非暴力溝通,一種用來談話和聆聽,以使我們,情誼相通,樂於互助的溝通方式。它由馬歇爾·盧森堡在溝通工作中長期積累的經驗,總結、提煉而成。書中指出,四個關鍵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可以幫助我們從根本上突破溝通的困境,促進個人生活的和諧,解決了許多衝突和爭端。

《另一種選擇》
哲學家索倫·克爾凱戈爾說,要理解生活,你只能回頭看;而要生活得更好,你只能大步向前。《另一種選擇》告訴我們如何從逆境中恢復。本書是由謝麗爾·桑德伯格與沃頓商學院的心理學教授亞當·格蘭特共同完成的,主要圍繞培養復原力展開,既有謝麗爾實踐的方法、其中的感悟,也有其他人從逆境中走出的經驗。書中特別提到了,“復原力”這個概念,它是一種忍受痛苦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認為痛苦的感受,會慢慢淡忘,心情趨於平靜。
《財富自由之路》
這本書是李笑來根據自己的專欄《七年就是一輩子》和《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重新組織後出版的。書名乍看之下是講理財,但更像在為我們總結他一路實現持續成長的方法論。成長,對於個人而言是永恆的話題。李笑來的意見是,時間投資到個人的成長上才是筆劃算的買賣,因為個人成長將幫助我們找到成長複利曲線中的“里程碑”,這才能使自己打開財富自由之路的大門。

如果你不希望2018年的自己原地踏步,那麼就必須放棄過去的自己,去重塑一個新的自我,才能打破怪圈,實現個人的快速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