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工程”遭質疑,立項“自有考量”不如多些公開討論

通過發射火箭衛星,對大氣中的水汽進行人工干預,實現水資源的空中調配,宛如製造一條“人工天河”……因其描繪的美好前景,“天河工程”近期吸引了不少目光。有消息稱,這一工程已被列入青海省“十三五”規劃,確定為重點創新項目,獲得大量財政資金支持。

“天河工程”遭質疑,立項“自有考量”不如多些公開討論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多位氣象學家在媒體上公開表示反對,直言該工程是“荒誕幻想”,應當珍惜“人民的血汗”。他們從專業角度出發,認為“天河”並非新概念,缺乏科學內涵,現有技術也很難實現大規模干預天氣。更為重要的是,這個牽涉天氣的項目,參與者竟然沒有一位大氣專家。面對來自業界的質疑,“天河工程”的參與者卻回應稱,有自己的考量,“現在不接受採訪”。

氣象專家的質疑涉及專業的科學概念,是非對錯我們不能妄下結論,但該項目參與者“閉門造車”的態度卻明顯很成問題。科學工程遭遇質疑乃“兵家常事”,縱觀歷史,任何科學進步的背後,都有著被問詢、受爭議的過程。從小處看,凡是做學位論文,必然要經過答辯;往大了說,“相對論”“量子力學”在誕生初期,“異想天開”的指責聲更不絕於耳。

“天河工程”遭質疑,立項“自有考量”不如多些公開討論

真理越辯越明,科學理論需要在質疑聲中發現問題、不斷完善,大型工程建設也是這個道理。三峽大壩建設經過數十年論證,南水北調規劃數易其稿,正是經過不急不躁的充分討論,這些工程方能順利完工,發揮重大效益。可見,有爭議並不可怕,面對爭議不願公開討論,反而關起門來,這才有違科學精神。

退一步說,除去科學精神的要求,已立項的“天河工程”也有責任和義務,向公眾解釋清楚其可行性。無論是省級或是國家級項目,都意味著大量資金投入,確確實實是“人民的血汗”,也自然有義務向公眾解釋明白。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關於“天河工程”,除了“空中調水”的豪情壯志、讓柴達木盆地沙漠變綠洲的宏偉願景之外,對於如何調水等技術實操問題,公眾皆無從知曉。至少看上去語焉不詳的“人工天河”項目,確實欠老百姓一份詳盡的解釋。

“天河工程”遭質疑,立項“自有考量”不如多些公開討論

近些年,隨著國家基建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上升,一些曾經猶如“天方夜譚”的項目成功變為現實。乘著這股東風,許多“用人力改造自然”的大膽設想紛紛出現。但這些工程既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那麼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便是面向公眾、做好溝通。這既是秉承科學精神的題中之義,也是對人民的血汗錢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