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農村老人養老難?難道他們的兒女不給他們養老嗎?

聚焦三農熱點說


農村老人和城裡的老人不一樣,城市的老年人大多是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雖然退休工資有高有低,但即使是企業退休的老年人,工資並不高,維持正常生活也不成問題。但是,農村老年人就不一樣了,沒有退休金,60歲以後領的養老金,每月才百十塊錢,甚至不到一百(當然這已經比以前好了,以前一份錢都沒有),連吃饅頭都不夠。如果老人自己有點積蓄的還好點,如果沒有積蓄,全靠向兒女伸手要,那就難了。

因為他們的兒女們,也就是中年的一代,也大多靠種地、打工為生,一年剩不下幾個閒錢,光靠種地收入的更是難過。而且,現在他們的子女上學、找對象、結婚花的錢也越來越多,甚至都要求在縣城有樓房,這更增加了他們的壓力,有的甚至為了給孩子結婚、找到對象、買樓房,早已債臺高築,透支了餘生幾十年的收入。因此,他們能用到孝敬老人上的錢,就可想而知了。

這也體現了社會的不公平,機關幹部為國家管理服務,年齡大了有退休金;工廠工人,為國家生產工業產品,年齡大了有退休金;廣大農民,為國家生產農產品,並無償上交了幾十年的“公糧”,年齡大了卻沒有退休金,只能靠兒女來養老。所以,希望國家能夠了解到農村人養老的難處,能夠逐步提高農民養老金的數額,讓廣大農民也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幸福成果。(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全景高青


回答:為什麼有人說農村老人養老難?難道他們的兒女不給他們養老嗎?這是一個非常荒繆的問題,對這個提問者表示無知。養老難,難養老,現在是社會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在這老齡化人口的時代。養兒防老是中國千百年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延續到現在!孝敬父母,養老送終是我們全天下所有做兒女的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一點上任何做兒女的都不能否認。然而在農村為什麼會出現,養老難呢?原因如下。

第一:財富不均~大家都知道,農村的生活和收入跟城市沒有辦法比。咱們農民靠天吃飯,就算是豐收年,農產品賣不到幾個錢。因此,農村家庭收入低而且又沒有其它收入。我們的父輩看到兒女們家庭不怎麼樣,所以他們希望把養老問題寄託在富裕的國家身上、以民為本的國家身上,這是錯事嗎?這無疑是對子女最大的愛。試問一下,孩子們家裡個個都條件好,他們還會有這種想法嗎?因此,財富的不均,導致養老問題突出;而子女們無奈!誰都想孝敬父母,光有孝敬這兩個字還不夠吧!更何況年老的父輩們身體常有毛病。更加意味著什麼?何人不懂?即:農村子女們財富不高!

第二:子女為了生活,四處漂泊~正是因為家庭條件不景氣,才導致農民四處漂泊。可以這樣說,在外的所有農民工都是郵寄金錢給父母的。然而父母為了減輕子女們的負擔,都知道子女們在外做工不容易,都是做些力氣活。難道他們把養老希望寄託於國家有錯嗎?這更加體現對兒女們的愛!即:為兒女減負。

溫馨提示:傳統養老模式現在已經不適用社會發展需要了。父輩們都希望國家有一種新的養老模式出現,因此,他們期望國家解決養老問題,是農村發展的趨勢和必然!也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傳統養老與各自家庭條件有著相當大的關係,難以體現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再加上農村人為了生活需要,流動性相當大,無暇照顧父母;就算有照顧,也遠水救不了近火!

總上所述:由於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趨勢,父輩們都希望國家能夠解決農村養老難的問題。傳統靠子女們養老模式,已經過時了。而並非子女們不養父母!





鄉下庭院


無論城市還是農村人老了活著都難,但相比之下農民養老更難。

一是難在錢少。城市老人大部分都有養老金,基本不用兒女錢,甚至還得養著啃老族。農民老了失去勞動能力了,不但沒有養老金,兒女也不富裕,自顧不暇。


二是難在無人陪伴。這幾年盛行農民外出打工,兒女們常年在外,家中老年人過著孤獨的生活。有的還要照顧留守的兒童,生病也無人陪伴去醫院,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已打理。

三是難在農村生活條件差。沒有集中供熱、有的村還沒有自來水,缺少交通工具,運煤檢柴、擔水、買米麵油鹽醬醋,這一切都要靠自己年老體弱的身體來完成。


最怕的是有病,病倒了無人照顧,治病又沒那麼多錢,讓孩子們回來又怕影響他們掙錢。因為他們的生活更需要錢。所以,希望大家一起呼籲給農村老人多發一點養老金吧!


用戶臨江樓主


農村老人指的是60歲以上的人。他們的子女一般40歲左右,先看看農村40歲左右的人在忙什麼。

一,子女剛結婚或打算結婚。

待在農村的多半是老人,年輕人都在外打工。40歲左右的農民為了兒女能在城裡買房,抓緊掙錢,甚至借錢,說實話,他們很少顧及父母,父母的年齡也就70上下,只要沒大病,一般都在自食其力,不會伸手向兒女要錢。

二,子女還在讀書的父母,老人年紀也不是太大,這些40歲左右的人,也在忙著打拼,自家老房子要翻修。孩子讀大學要攢錢。能力差的一年掙的錢剛夠開支。

三,還有相當一部分男人在外打工,女人在家陪讀照顧老人。也有一部分打牌打麻將,混時度日,吃的大米小菜都還是老人種的。

農村老人習慣了沒錢的日子,很多老人還以能幫兒女自傲,不到無力勞作時不會向兒女伸手。





城頭山看天下


農村的養老問題確實是當下大事,現在就說農村的兒女們不願意養老的確是言過其實,也為時過早,但不能保證將來是不是永遠都要傳承養兒防老的格局,這必須要看時代的變化和形勢的發展而言。

農村人養兒防老這已經是傳統習慣和傳統美德,不是說改變就能改變的,現在很多地方都取消了農業戶口,統稱居民,農村的養老問題也在慢慢的改變,由養兒防老逐漸形成社會養老這是大勢所趨。

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找一找問題的根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找找這個根源到底在哪裡。

現在農村在家養老的大多是60後和70後,因為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後代正是用錢的非常時期,由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計劃生育政策抓的比較嚴,又恰好是改革開放的初級價段,農村實行分田到戶,首先想到的是田裡要有男勞力,在多生兒子多享福的的封建思想影響下,農村確實生男孩的佔多數,今天的男女比例失調也突顯在農村。

而現在他們的兒子已經長大了,找結婚對象卻是一莊難事,即便是有結婚對象,結婚時又要彩禮,又要房子,還要車子,這一筆一筆對於農村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所以他們還要努力去掙錢。

農村的老人雖然消費不高,但一年下來少說也得幾千,加上生病(小病,大病不敢生)治療費用也得幾千,這筆錢對於農村來說,也不是小數目。

如果象離退人員一樣,實行了社會養老有養老退休金的話,那不得不說是給兒女們減少了不小的負擔,最起碼離退人員的兒女們沒有承擔這些負擔。所以農村的兒女們不是不願養老,該養的還在養,只是還有一種期待。

現在我們問題的根源已經找到了,接下來該怎麼做,相信政府部門是有辦法的,作為農民的兒女們只有盡情的期待。





頁川木木1


謝謝提出這樣的暖心三農問題

我國農民工人數2億5千萬左右,第一代農民工他們基本已經在人生最後一個階段徘徊了,他們一生從事著了開荒,為國家支撐著農業大國13億人的溫飽問題。


他們得青春獻給了大地,他們晚年基本都烙下了各種各樣的老毛病,多數人農村農民還在為之女的生活貼補家用,他們沒有養老金、沒有退休工資、沒有最低生活保障,所以只能繼續從事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活,不像城市老年人,他們再困難都有國家補助的最低生活費保障,也算可以安逸天年。

由於農村家庭成員處於環境,造成不是子女不養老,是農村孩子根本顧及不過來。


首先:農民的孩子大多數已經離開農村,他們若繼承在農村從事農業,很難維持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開資,他們不得不離開農村遠走他鄉,導致我國農村成了最大空巢聚集地,父母老婆孩子生病他們都不能待在身邊,所以談不上女兒養老了,這隻能算的上看望。


其次: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父母這方面他們知道若孩子教育跟不上,長大還是和他們一樣沒有穩定的收入,所以只能為了孩子的教育他們可以說已經省吃節用就是圖個好的教育環境。

近幾年國家開始注重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不斷給農村養老方面加大資金力度,但隨著我國物價上漲,農村物價和城市不相上下,所以農村老人靠國家每個月那點微薄補貼讓也只能多買幾袋白麵,根本無法解決他們的最低生活保障,精神保障就更不要談了,因為他們常年和子女待在一起的時間屈指可數。

農村老人越來越養老難,初衷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兒女不為他們養老安逸天年。是農村孩子在生活開支大、孩子唸書費用高,不得不遠走他鄉去奮鬥,所以在生活上老人就無法照顧、精神上也無法陪伴,所以才造成農村老人養老難的局面。


山西人說故事


長輩老了,把長輩養老推給社會,決不可能!即使再苦再累,每一個人都會懂得,今日長輩之老就是日後吾輩之老,現在不孝敬長輩,吾輩老了之後,何人再孝敬我。

目前國家強盛,考慮到老齡化日趨嚴重,對60\r歲以上的人給予不同等級的養老金,但不能真正解決養老問題,而真正的養老依然要靠兒孫輩的奉養。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太小看農村人了,難道國家窮,不給這點養老金,農村人對老人會象對耕牛那樣嗎?

以上我的回答可能有點不中聽,請包含,也敬請廣大網友評論指正。謝謝!


劍湖一一楊


農村老人養老難,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可是,為什麼會出現農村老人養老難的現象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農村人的質樸。農村人很純樸,都會把畢生的精力和財富所得,傾注在子女的身上,自己是很難留下養老錢的;所以,都只能把養老的希望放在“養兒防老"之上;也就根本不會有象城裡人那樣,花幾十年時間陸續交上養老保險,到老了就可以領上養老金的概念和想法了。

二,農村人不同的生存環境。農村人大部分孩子多,開銷大,賺錢的路徑又少;所以,生活在農村的人,大都是在前幾十年的時間裡,為了生活和子女的成長疲於奔命,根本不會留下什麼存款,那還顧得上自己的養老問題呢?


三,時代的不同,年輕人的無奈。國家改革開放後,農村中年輕的一代大都進城務工了,眼界也開闊了,都想過上有車有房的城裡人生活;所以,為了實現這一跟上時代潮流的理想,大都會集中全家人的財力進行投入,也不惜在年輕人身上揹負十幾年的房貨和月供的負債,再加上諸如結婚生子的壓力,使得許多年輕人對於父母的養老都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四,距離和時間的因素。在當今的農村,年輕人都在城市裡拼搏了,剩下的大都是那些老弱病殘。如果在農村的老人們,只要身體健康,既使已經沒有了創造經濟的能力,省吃儉用慣了的農村老人們,其實也用不了多少錢的!在外的子女們也大多能負擔得起。只是,農村的老人們到了要陪伴和照顧的時候,就使子女們很為難的時候了。因為,距離父母很遠又要忙於自己的生存,哪裡能有大把的時間來陪伴照顧老了的父母呢?……

雖然,農村老人養老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但是,國家對這個問題也越來越重視。比如,讓農村人購買養老保險和為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養老金,鼓勵農村興辦養老院等一系列政策的頒佈和實施。……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解決農村老人養老難這個問題的!

圖片摘自網絡


知足常樂1284922


農村養老難,答案是肯定的。工人有退休金,退休後按月發公資,要是雙職工,工薪家庭也得發6000多元,老倆根夲花不了,養老不成問題。農民就不行了,沒有退休,過了60歲,身體允許繼續幹,不幹沒在錢養老,現在國家每月補助1百多元,比早些年好多了,剩下的生活就靠孩子們了,孩子們寬裕多給點,老的生活就好點,孩子不富裕少給點,日子過的孬點,這就是農民養老的現實狀況。農民養老和工人養老不能開比例,天地懸處。隨著國家越來越富強,大力投入資金給農民養老,為民辦實事,想信今後的宏利對農民越來越好,養老正在慢慢走入國家計劃,農民養老就回得到解決。


我有理想8李居珍


為什麼說農村老人養老難?難到他們兒女不給他們養老嗎?一:他們年青時,把精力全放在了搞生產糧食上,種土地的收入是微小的。這批老人說來的確很若,我們那裡五五至五七八年的青年正趕上男二十八女二十二結婚。結婚後就規定獨生子女。在包乾到戶,各種稅費又多,現在小孩也就三十歲左右,孫子也就十來歲。二:國家取消了農業稅公糧等稅費。孩子們看到光明,覺得當農民太苦,收入太底。就一心想擺脫農村,出外打工,進城做生意。三:進城問題又來了,車,房孫子讀書這些都是必須耍做的,車算解決,房代還要好多年才能還上。四:這些老年農民現在基本以六十以上,打重工,一般又幹不動,一般能幹的呢六十以上別人又不要了。那時的老人在青年期生活,醫療與現在相比那簡直天上與地下。所以大部分老人是身老病多。孩子們不是不孝敬父母。他擠壓一部份來孝敬,他們的壓力是很大的但也是背水車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