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怎麼用才不會中毒?

醫者佛心


附子是一種十分常用的中藥,能溫通十二經絡,並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逐寒燥溼的功效。使用得當具有很好的療效。

附子又是一種毒性較大的藥品,含有多種烏頭鹼類化合物。

烏頭鹼微溶於水,在消化道及皮膚破損處易於吸收,主要由唾液和尿中排出。其吸收和排洩均較快。

附子的有毒成分為烏頭鹼等二萜雙酯類生物鹼,中毒可引起心率紊亂、血壓下降、體溫降低、呼吸抑制、肌肉麻痺和中樞神經功能紊亂。附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誤食或用藥不慎(如劑量過大,煎煮不當或配伍失宜)或個體差異等,嚴重者可致死亡。

中毒的預防:

1,辨證要準確,中藥的毒性"有病病受之,無病身受之"。

2,嚴格掌握適應症,能夠不用,就堅決不用。

3,正確炮製後使用,加工成黑順片、白附片後毒性降低。

4,注意煎煮方法,宜加足量水先煎0.5至1小時,至口嘗無麻辣感為度。

5,用量要適當,用量為3~15克。

6,要配伍使用。合理地配伍應用中藥,可以減少附子用量,和(或)提高中藥療效與用藥安全。例如附子同乾薑、甘草同煎,其生物鹼發生化學變化,毒性大大減低。

7,注意用藥禁忌,本品辛熱燥烈,易傷陰動火,故熱症、陰虛陽亢、真熱假寒者及孕婦忌用。

8,遵守配伍禁忌,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

9,用現代科學技術提取有效成分使用。

10,注意病人個體差異,體質衰弱者,有嚴重肝腎疾患、心肌疾患者慎用。

說醫、說藥、說健康。歡迎關注江醫生說健康。




江醫生說健康


附子,又名(烏頭)或附片,別名:草烏、鹽烏頭、鵝兒花、鐵花、五毒……

附子有毒性,但中醫通過炮製與正確地煎煮,可將這樣一味毒藥化為起死回生之良藥、補藥。若炮製、配伍不當,或煎煮時間不夠,可引起中毒,中毒潛伏期為10分鐘至3小時,也有在服藥後立即發生或3天后出現中毒症狀。


附子有很強的補火助陽的功效,但同時也是一味毒性很強的中藥,必須在醫師的指導下用藥。不要自行服用附子,普通人吃一點就能中毒,



毒副反應 附子中毒多與超量、生用、配伍不當或與酒同用有關。

中毒症狀為口舌、四肢及全身發麻、頭暈、耳鳴、言語不清及心悸氣短、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腹痛腹瀉等症…………

1,冷水沖服生綠豆粉:大人約40g,小孩約20g。

2,冷水沖服蜂蜜:大人一次約120g,小孩約40g。

3,冰綠豆沙或涼綠豆沙:一杯,約200ml左右,亦可根據具體情況斟酌服用。

4,急煎生甘草水:可溫服,大人用甘草60g,小孩用甘草20g。

5,急煎防風、黑豆水,亦可溫服,大人用防風30g,小孩用防風15g。

6,沖服肉桂粉:輕度中毒者用30克,小孩用10克,衝入開水,密閉5分鐘後,1次頓服。重度中毒者,連服3~6次,每次均用肉桂粉不少於30克。

  附子也就是烏頭,分川烏、草烏,中毒劑量:川烏為3-30克,草烏為3-4.5克,烏頭鹼0.2毫克口服即可中毒。川烏中毒可見口舌及全身發麻、噁心嘔吐、胸悶、痙攣、呼吸困難、血壓下降、體溫不升、心律紊亂、神志不清、昏迷,以至循環、呼吸衰竭而死亡。

烏頭毒性大,(不能生吃),必須經過炮製才可內服,因為生品毒性大,而經炮製的烏頭、附子所含的烏頭鹼比生品少80%左右,炮製可以讓毒性大大減少。


用藥禁忌:

一,烏頭不宜與麻黃、貝母、白芨、半夏、瓜蔞同用,容易中毒。

二, 煎煮時間太短容易中毒 :烏頭久煎或採用高壓蒸制,能減少毒性。

三, 久服蓄積中毒 :長期服用烏頭,可蓄積體內引起中毒,特別是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更易發生此類中毒。

四,服用烏頭時,不能食用豆鼓、鼓汁、鹽酸等食物。因為它們藥性相反,同食影響療效並對身體不利。

五,禁忌用量過大,請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附子。


WEN—R—風————


概括起來說附子先煎久煎才不會中毒。一般常用劑量是6~15克,先煎40-50分鐘。臨床上還有五種技巧願與大家分享。1.附子配伍甘草,先煎,即可增效又可減毒;2.附子配黑大豆,增效減毒,補腎利溼濁、卻風溼;3.附子配防風,增效減毒,增強疏通經絡作用;4.附子配乾薑肉桂,經典配伍,增效減毒,走守相益,減少附子的單味用量,延長附子的適用時間例:心衰。5.附子配黃芪,氣陽雙補,增效減毒,上下通調,相須為用。漢代醫聖張仲景是最早研究附子(川烏)配伍增效減毒第一人,創立了大烏頭湯,至今給我們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懸壺濟世何剛大夫


附子被稱為“回陽救逆第一品”,屬於溫裡藥,大汗淋漓,嘔吐不止,心腹驟冷,風寒溼痺,等症狀用藥時會加入附子,但附子有毒,炮製不當,煎法不妥,用量過大容易引起中毒反應。



那麼怎樣用才不會中毒呢?藥典中規定附子入藥時不可超過15克,而當患者內寒嚴重時可適量加大用量,要一點一點加,不可一次加過多。



甘草和生薑與附子搭配使用時會大大降低它的毒性,《傷寒論》中說約74%的處方使用了甘草,更有十方九草之稱,甘草所含的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多糖對對食物,藥物以及動物毒素中毒和細菌中毒均有解毒之功效。同時甘草具有甘平,甘緩之性,與溫熱藥搭配更能增強溫補功能。



附子正確的煎法可以降低毒性,在加入附子的中藥時,附子要先煎1-2個小時,且一次加足水,不可中途再加冷水否則會增加它的毒性。



加入生薑的原理是乾薑能降低附子的毒性並能增加藥效,“附子無姜不熱”,所以二者搭配更能溫腎暖脾,散寒止痛。最後強調一下為了減低甘草的毒性,最好不要與犀角,半夏,瓜蔞,貝母,白及等一同使用,避免相反配伍。


藏玉顯真情佩玉升情操


附子在中藥中屬於溫裡藥。能溫裡祛寒,消除裡寒證。也稱溫中藥,附子是烏頭的附生根,因附於烏頭而生長,故名附子。附子辛熱有大毒,含烏頭鹼和生物鹼。臨床用時,需經炮製方可使用。一般為火製法,包括蒸煮炒炙燒,輔料有醋蜜薑汁童便等。制附子中的生物鹼含量為生附子的六分之一,製成的黑附片,白附片可直接入藥,用量在3至15克。用時附片應入砂鍋先煎半小時後再放入其它草藥。用量用法要格外小心。還有注意十八反中,半夏,瓜蔞(包括天花粉),貝母,白蘞,白芨以及十九畏中的犀牛角(包括水牛角,羚羊角)均禁與附子配伍使用。再說說分辨法,烏頭,川烏,草烏,附子,天雄。產於四川的烏頭為川烏,大多為栽培的,為地道藥材。野生烏頭叫草烏,毒性更強。烏頭是因乾燥母根形如烏鴉頭。附子是烏頭母根旁側子根。天雄即烏頭獨生子,無旁根。請同道斧正。


泛舟66011252


附子生用,6克需要先煎二小時,從水時計時間,熟附子60g,先煎二小時,30克熟附子先煎4O分鐘,10克以內的熟附子不用先煎。


合肥名醫


附子在中藥裡藥性是辛溫有毒的,我們知道附子有毒一般是指的生附子,而熟附子都是經過炮製的,毒性就大大降低了。那麼怎樣炮製才能降低附子毒性呢?中醫中藥煎劑有先煎後下之說,像附子這種有毒性的藥就要先煎,並且煎的時間要長,這樣才能降低其毒性。另外,正規的中藥處方都是很講究配伍的,細心的人會發現很多中藥處方中都會用到甘草這味藥,究其原因的話,目的就是中和諸藥毒性的。為了保證我們用藥安全,要嚴格尊醫囑規範操作。


滄海一粟56605269


附子這種中藥屬於有毒藥物,說實話,你能買到的也不是那種自然成長的,那樣的劇毒,現在賣的都是自己種的,毒性不大,常見的吃法是配姜吃,而且一定要煮或煎一個小時以上,單獨煎附子,不是和姜一起!


體育業餘愛好者


中藥的所謂‘’保密配方‘都有毒,避免中毒的方法是:遠離中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