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遲國三道士為啥能請動玉帝降雨,卻請不了太上老君救命?

用戶58564495451


從這裡可以看出,《西遊記》在諷刺明朝的官場。

都說唐僧西天取經,一路風餐露宿,虎狼叢生,妖魔遍地,歷經八十一難,好艱難好艱難的。

其實,比起絕大多數人來說,唐僧真是好幸福了,比如車遲國三妖

他們為了修得一個正果,在終南山刻苦修道,出山後為百姓求雨,積累功德;給三清建廟宇,拍馬,希望哪天三清能看到,一把把他們提拔上去,得到個太乙散仙這個妖怪夢寐以求的職位。


有人說三妖危害車遲國百姓,幸好有孫悟空降服了。這真是顛倒黑白了。古代農民靠天吃飯,哪次不下雨發生了旱災,就會出現大饑荒,人相食、易子而食的慘劇經常上演。而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解決了這一危機,避免了多少戰爭,讓多少人能活下去,所以國王才這麼信任他們。孫猴子殺了他們,車遲國再發生旱災,看老百姓們怎麼辦

求雨也不容易,登壇作法,走完程序,報風雨部門審批,雷公電母簽字後,程天庭批准。

車遲國三妖只是道門的幾個小員工,求雨項目能批下來就不錯了,有什麼困難自己解決,解決不了就滾蛋。還指望跟太上老君直接對話,讓他救命?想什麼呢。也正因為他們毫無關係,跟太上老君差距太大,所以孫悟空三兄弟變成三清偷吃貢品時,把他們驚喜壞了。

唐僧不一樣了,西天路上,叫天天靈,叫地地應。遇到啥困難了找菩薩,菩薩解決不了找玉帝,玉帝解決不了找如來,想調遣誰調遣誰。還給他定了成佛的名額。

配備了這麼多資源,還有啥困難能攔得住他?這種待遇,在現實中只有高官的太子、駙馬、鐵桿心腹才能享受到。為啥唐僧也能?因為人家是如來佛的二弟子啊,你幾個無背景的虎鹿羊能比嗎?


待我施為地煞變


車遲國虎鹿羊三仙是三清門下,嚴格來說,是老君門徒。

虎力大仙曾道:陛下,左右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貧道將鍾南山幼時學的武藝,索性與他賭一賭。

後來北海龍王介紹虎鹿羊三仙道:這個孽畜苦修行了一場,脫得本殼,卻只是五雷法真受,其餘都髹了旁門,難歸仙道。這個是他在小茅山學來的大開剝。那兩個已是大聖破了他法,現了本相,這一個也是他自己煉的冷龍,只好哄瞞世俗之人耍子,怎瞞得大聖!

從以上兩處引文可見,無論是虎力大仙自我表述,還是北海龍王客觀介紹,虎鹿羊三仙都是來自鍾南山,來自小茅山。

所謂鍾南山,其實就是鍾南山。當年老子曾在終南山向尹喜傳道,尹喜後來建立樓觀一派。這一派源遠流長,後來的八仙鐵柺李、呂洞賓,全真教王重陽、丘處機,都是源自終南山一脈。就算是捉鬼驅邪的茅山道士,也是源自終南山一脈。

可見,這虎鹿羊三大仙確實就是老君門徒。

那麼,虎力大仙能請動玉帝降雨,為何面臨畏懼時太上老君不下界來救這些徒子徒孫一命呢?

只因這虎鹿羊三大仙,是孫悟空的投名狀。

在老葉的系列解讀中,孫悟空乃是太上老君弟子,菩提老祖就是老君化身。否則,很難解釋太上老君為何把兜率宮清空,一個看大門的也不留下,讓孫悟空輕鬆偷走五葫蘆金丹,又先取走勾著琵琶骨的神刀,讓孫悟空在八卦爐中煉成火眼金睛。

老君真要殺孫悟空,那就是眨眼間的事情。

只是,對於孫悟空加入取經隊伍,如來佛一直有牴觸心理。正因如此,觀音菩薩才會派出三十位護法神暗中跟隨,觀察唐僧、孫悟空一舉一動。觀音菩薩更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防止孫悟空搞破壞。、

最初,如來佛祖也只是定下唐僧一人成佛,孫悟空和豬八戒等一樣都是菩薩。不過,因為孫悟空種種表現,證明他在取經團隊中不可或缺,對唐僧,對佛派頗有忠心,後來如來佛祖才許諾: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

那孫悟空做了些什麼,對佛派表忠心呢?

其一,是殺了老君門下三徒孫。

其二,將三清塑像都丟下廁所,表示與道派徹底決裂。

那麼,孫悟空真心想和道派決裂嗎?他為何敢把三清塑像丟下茅廁?

只因孫悟空此舉早就得到了太上老君批准。

太上老君為何讓孫悟空順利進入佛派高層,早就讓心腹門人太白金星下界,託夢給那些和尚,讓他們去求齊天大聖。說三界之中唯有齊天大聖能幫他們解脫困厄。

孫悟空得知情況後,知道老君已經同意讓他滅掉三仙,於是才放手去幹。


葉之秋


西遊世界裡,下雨也是有嚴格程序的,並不是你想下就下。上天降雨一般有兩種情況:下方求雨,上界降雨。

他發了文書,燒了文檄,驚動玉帝,玉帝擲下旨意,徑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下。我等奉旨前來,助雷電下雨。

根據鄧天君的這段話,我們可以窺得下方求雨的程序:先給玉帝發個請求信→玉帝點頭應允→天尊府派人前來,最後雷公電母完成整個降雨過程。


整個流程裡,最核心的一環是玉帝應允。如果玉帝沒點頭,會是什麼結果呢?看看涇河龍王的腦袋吧,看看鳳仙郡的三年自然災害吧!不聽話的後果,幾乎就是死罪了。

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歸誰管?萬物豐收靠風雨,風雨歸誰管?

上天並沒有太多心思去掌控下界,集中管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扼住命門。就好比你們老闆用工資鉗制你們一樣,過去農業社會,沒有雨水,就等於沒有工資!而且,這種工資你還不能不要,不要就得死。

玉帝靠雨水施道布恩,既不需要天災懲罰,又不需要妖魔恐嚇,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掌控了下界。所以玉帝所要做的,僅僅是嚴格管控降水權即可。

太上老君雖說是道祖,在玉帝眼裡也不過是個煉丹的李大爺,他有什麼資格降雨?


祗樹


大家好,我是豬力大仙,他們三個都是我師兄,

當初我師徒四人在鳳鳴山修道,一日我兄弟四人在山上燒烤,誰知不小心引起大火,這時玉帝剛好路過鳳鳴山,大怒,就把我兄弟四人抓到天庭上,想要處死我們,恰逢唐僧師徒四人將要到車遲國,玉帝苦惱如何設一難考驗他們師徒,決定讓我們待罪立工,待事成以後,讓我們成仙,師兄們關心我,覺得我一介女流之輩,向玉帝求情,讓我守在鳳鳴山,後來師兄們到了那裡,呼風喚雨,救助一方百姓,誰知唐僧師徒到了那裡,戲弄我師兄他們,我師兄為了自己面子,與他們比試,誰知那尖嘴猴腮的猴子,使弄奸計,我師兄他們三人皆死於非命,剩我一人孤苦伶仃,我好傷心,

不過如今我已修煉成神,法力在孫猴子之上,我準備近期去找他報仇,請問西天怎麼走?有到那的飛機,火車嗎?雖然我是神仙,也不能太張揚!急等!


書評小說


車遲國三個道士是私營老闆,他們請動的並不是玉帝的法旨印信,而是通過賄賂行雨司的官員,然後派來風雨雷電助威而已。至於說請動太上老君那是不可能的事,他們根本就沒機會接近太上老君,級別不夠太,上老君不會見他們也不會幫著他們的。

唐僧西天取經是由如來做項目經理,邀請玉帝當投資人,所策劃的一個大項目,屬於天庭重點工程。在這個項目裡太上老君也有股份,能得到大蛋糕分紅的。在唐僧西天取經以前,這些沿途的妖魔鬼怪就是一方創業家。這些妖怪在當地是呼風喚雨比神仙還靈,那麼多老百姓便都覺得拜廟裡的泥胚木偶就不靈了,都不願意去廟裡燒香拜佛了,所以天庭收入銳減,逼得太上老君不得不派童子下界當妖怪跟著撈兩把。這時候孫悟空來了,當了打手把這些妖魔鬼怪打死打跑了,那麼大家就得繼續回廟裡拜神,天庭肯定收入大增。所以,就算找到太上老君也沒用,孫悟空這時候才是他們大夥集體最大的利益。


優己


首先:在道教體系中,太上老君的資歷是要比玉帝高的,老君是三清之一,玉帝是四御之一,比老君低一級;

其次,天庭仙吏(風雷雨電四部諸神)一般輪值無息,隨時聽候法旨調度,虎大仙的五雷神法就是法旨之一(法旨不止五雷法一種);

最後,聽旨調度這套機制應該是元始天尊設置的規矩(或者是三清共同商議後定下的規矩),下屆這麼多徒子徒孫,需要幫忙的時候,可祭法旨調度天庭仙吏。當然,一開始只有鴻鈞一脈道法正統才能使役,後來很多別派人員因機緣習得正統道法,也能拘役仙吏。

回到問題,車遲國三道士一祭五雷法旨,天庭就啟動下雨審批流程,玉帝簽字同意就可以下雨啦,就好比公司的大領導,每天總有一堆東西需要簽字,沒辦法,規則就是這樣。

老君為何不救三大仙性命?因為它們根本不是道法正統,只是學了點皮毛,就以三清弟子自居,哪裡那麼容易。


凌霄士



首先 《西遊記》>裡並沒有說明是三個道士

如今大部分人物,皆是根據電視劇裡的所演繹的形象和角色來定位的。

但電視劇是演出來的,並非真實,更與道教沒有任何關聯。

其次,也沒有說明他真的能請動玉帝!

自古以來大自然所發生的一切都會有預兆。

比如金魚浮水,燕子低飛,雞不進窩,螞蟻搬家等。

不僅如此,還能觀風探雨。

山雨欲來,黑雲壓城。

亂雲飛渡,風急雲低。

狂風大作,雷聲隆隆,電閃雷鳴。

這無一不是下雨前的預兆。

至於他為何請不了太上老君救命

這實屬無稽之談。


馬道行




因為玉帝是神仙,他有神職在,玉帝必須遵守天條天規。而太上老君是三清之一,超越神仙的存在,他們只會維護天地的穩定與秩序,其他的跟他沒什麼關係!

車遲國那三位妖道,學的是道家五雷正法,卻走的歪門邪道,道家就沒有以國家眾生之力助自己成就功果的法門。都是自己潛心修行,或者入世行善積功累行,不會以法術為據,更不會以國師自居而洋洋得意。

又犯了滅絕他道,獨尊己道的絕對錯誤。沒看到西方靈山諸佛都與道家三清,天庭和平相處嗎?你在下面亂搞是想挑起佛道大戰嗎?

就像古代的“十字軍東征”,宗教間得爭鬥一但開打,就是延續成百上千年,直到一方徹底隕滅,現在的中東局勢就是因為當年留下的隱患直到如今。

好了接著說妖道為什麼能請動玉帝降雨,我舉個現實例子大家就能清除了。

玉帝就如現在的一市之長,(當然這個職位可以更大,我就不說了)而這三位妖道就是這個城市的合法納稅人,他們以正規合法的方式代表民意,要舉辦某個公益活動。你說他這個市長有沒有理由拒絕呢?沒有理由,他只能配合正規合法的民意,因為這就是他的本職工作。



而太上老君呢,他屬於這個城市第一大學的名譽校長。基本上這個城市的精英都能算是他的學生,或者徒孫。而這三個妖道曾經在這個大學出去的某個人底下學了些東西,後來到城市的某個小鎮當上了幹部,這三個妖道都知道自己的祖師就是太上老君。

你說這三個妖道,在犯了天大錯誤的情況下,太上老君會保他們嗎?又憑什麼保他們呢?

太上老君,三清也是要對道負責的,他們是道的代言人,就必須維護道。任何違背道的存在,不要說讓他去保了,不自己出手清理就已經很不錯了!


赤誠子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專門來回答一下:

車遲國的這場爭鬥真的是佛道兩家相爭嗎?真正的黑手來自於玉帝!

(楊角風談西遊第103期)

上一期的黑水河公子搗亂一事已經講完,由於當晚拉肚子發燒,頭腦不清晰,寫的也不夠精彩,影響了閱讀效果,勿怪。

在黑水河我們揭開了現實社會中也會遇到的問題,通過井龍王和黑水河神與四海龍王對比,得出關係戶與非關係戶的區別。以及小鼉龍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就敢挑戰國家級項目的蠢行為,當然最後的結局是孫悟空主持了正義,各歸其位,只是不知道他們這一走以後,小鼉龍會不會捲土重來?

當然存在權力的地方就存在腐敗,連我們一向認為和藹可親的四海龍王們,也竟然徇私枉法,實在讓人大跌眼鏡,或許他們和藹可親只針對孫悟空吧。

就像《西遊記續》開頭曲唱的那樣:剛翻過了一座山,又越過了一條河,崎嶇坎坷怎麼他就這麼多?那麼下面取經隊伍又將面臨怎樣的坎坷呢?

本期楊角風談西遊:車遲國的這場爭鬥真的是佛道兩家相爭嗎?真正的黑手來自於玉帝!

1、車遲國之前的勢力對比:

取經路上車遲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國家,按照原著說法,唐僧師徒除掉了三個大仙后,又走過了春夏兩季,到了秋天才走到通天河附近車遲國元會縣的陳家莊,走了將近半年的時間,而且道路平坦,一路上也沒有妖魔鬼怪。那麼按照一天走50公里算,那這師徒至少走了9000公里,即使每天走25公里,也有4000多公里路了,上海步行到烏魯木齊也才3000多公里。由此推算,這個車遲國不比大唐地盤小。

那麼這個大的國家勢必就會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對象,在取經項目啟動之前,車遲國還是國王說的算,也就是二十年前,車遲國還是風調雨順的,只可惜後來天下大旱,然後來了三個道士,從此風調雨順,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各方勢力對比情況:

首先道家一方:由虎、鹿、羊三位大仙,代表三清在車遲國充當國師,供奉三清,掌握國家政權,是道家一派勢力。

佛家一方:非常多的和尚失寵,成為苦力,但是在通天河一帶,也就是陳家莊附近有觀音菩薩的鯉魚精在,年年上供。

兩者的共同點就在於,只要按我說的做,我都保你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只不過一個是要權力和財力,一個是要童男童女。

相對來說道家佔了上風,甚至不把國王放在眼裡,這跟天庭的狀況是類似的,雖然玉帝當政,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是被太上老君架空的,所以玉皇大帝也派了一個太白金星加入到車遲國,不斷鼓勵那些和尚,不要放棄希望,因為很快第三方勢力的取經團隊即將到來……

2、憂慮的玉皇大帝

在我很早很早之前就講過,玉皇大帝實在是不好當,曾經被王母娘娘逼宮,幸虧玉帝早有準備,放出了孫悟空。再到後來的道家高手袖手旁觀,不得已的玉帝引入了西方佛教勢力,並且很快雙方達成取經的一致意見,說到底玉帝在憂慮。

其實天庭跟人間是一模一樣的,作為玉帝他也需要學習權謀,比如中國的歷史就給了他非常好的借鑑作用,比如歷史上的“三武滅佛”。

“三武滅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三次事件的合稱。

我們單提一個北周武帝宇文邕,這個皇帝有點悲催,前兩任皇帝都是被宇文護給毒死的,這個宇文護是大力推行佛教的,導致這個宇文邕非常的不安,再後來這個少年天子誅殺了宇文護,並且開始滅佛,曾有人上書:

“佛是救世主,施恩佈道,陛下取消佛教,不怕受罰麼?”

宇文皇帝:

“只要百姓幸福,國家興旺,我寧可受盡苦難。”

所以玉帝也想做明君,他也知道在烏雞國佛教這邊先給弄個三年大旱,死傷無數,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但是道家在車遲國的所作所為就可取嗎?也不見得!

任何一個當天子的人都會銘記一點,切忌讓一方勢力一家獨大,比如明朝的閹黨和東林黨,唐朝的安祿山和史思明,清朝的鰲拜和三藩等。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如今的天庭基本就是被道家勢力包圍著,即使玉帝突圍一下,弄個如來佛祖攪合一下,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這個現狀。

3、孫悟空到底是哪邊的?

不仔細多讀幾遍西遊記,根本就發現不了孫悟空到底是誰的人,我之前的文章也專門分析過,其實孫悟空是玉帝的人,當年玉皇大帝是在花果山修煉的,並且對那塊靈石進行了雕琢,只不過最後被地藏王菩薩送進了靈魂,生出了孫悟空。剛開始的孫悟空是頗得玉帝欣賞和重視的,即使最後捉拿他,也並沒有把他置於死地,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權衡各方利益。

那麼負責聯絡的人是誰呢?

一般情況下是太白金星負責玉皇大帝跟取經隊伍中的孫悟空聯絡,非特殊情況,孫悟空直接到天庭找玉帝彙報,比如收服奎木狼的時候,在金角大王那裡向玉帝請求遮天的時候,還有很多次這種情況。我們單說太白金星:

眾僧道:“我們夢中嘗見一個老者,自言太白金星,常教誨我等,說那孫行者的模樣,莫教錯認了。”

也就是說玉皇大帝已經知道了車遲國發生的一切,但高手出招都是不露聲色的,不可能玉皇大帝拿著刀跟三清拼命吧?所以表面都是和氣的,背地裡使招。

孫悟空其實也不傻,他現在實際上隸屬於天庭和佛祖的合資企業,雖然跟太上老君的關係也處的不錯,但是遇到這種大是大非的時候,他絕對不能站錯隊。因為有了玉帝的旨意,這孫悟空才膽大包天,做出了後面的一切古怪行為……

4、膽大包天的孫悟空

這三位道士並不是什麼好人,甚至已經凌駕於國王之上了,這讓玉帝看到,必然感同身受,非要處理:

又見黃門官來奏:“三位國師來也。”慌得國王收了關文,急下龍座,著近侍的設了繡墩,躬身迎接……兩班官控背躬身,不敢仰視。他上了金鑾殿,對國王徑不行禮。

這還是國師嗎?分明就是三個太上皇啊,就差最後一步滅國王了!再看我們的取景小團隊是怎麼做的:

那呆子急了,聞得那香噴噴供養要吃,爬上高臺,把老君一嘴拱下去道:“老官兒,你也坐得夠了,讓我老豬坐坐。”

這個豬八戒拱掉的可不是別人,正是送他武器的,甚至可能是他師父的太上老君,誰給的他這麼大的膽子?這還用細說嗎?如來佛祖再牛,在太上老君面前也只能是一個小學生,老君派出一個青牛精,他就得乖乖的送上幾座金山,顯然這不是如來佛祖能罩的住的行為。

把三個聖像拿在肩膊上,扛將出來。到那廂,用腳登開門看時,原來是個大東廁,笑道:“這個弼馬溫著然會弄嘴弄舌!把個毛坑也與他起個道號,叫做甚麼五穀輪迴之所!”

這孫悟空更加過分,直接把三尊聖象扔進了茅廁,還故作高雅的起名“五穀輪迴之所”,所以不要覺得孫悟空是傻子,雖然在平頂山那裡他當著老君的面也罵觀音菩薩,可是他心裡跟明鏡似的,你個童子弄了三座大山壓的我七巧噴血,這個仇你真以為我記性差,忘了?

這次是孫悟空等人主動出擊,逼著三大仙跟他們決鬥,而我們也知道高手出招是不見血的,即使太上老君知道玉皇大帝的黑手,可畢竟這是一城一池的得失,並不傷大雅,而且那三個大仙確實也做了一些壞事。只是老君壓根就沒想過一個處處受制約的玉皇大帝報復心到底有多重,也不會想過一個被三方勢力玩弄的孫悟空一旦獲得機會,又會做出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

所以這三個道士雖然能借著太上老君的幌子讓降雨部門下雨,但是一旦玉帝覺悟過來,太上老君也不敢當面對抗,要知道高手過招都是不見血的哦,至於這三個道士,也是修為不夠,你們直接放過取經隊伍不就得啦,他們繼續取他們的經,你們繼續當你們的國師,都是嫉妒心惹得貨,最後非要比什麼砍頭、剖腹、油炸,這不是自己找死嘛,這麼蠢的人,太上老君想救都救不了……

我叫楊角風,換一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只針對小說中的人物,原創文章,不喜勿噴)

前情回顧:西遊記中家道敗落的叛逆公子,生生把好不容易攢好的好牌打沒了!

更多精彩盡在眾號: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發作


去問下吳承恩吧!要不問問孫悟空也行。或是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