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加大公交換乘優惠,12月6日舉行南京地鐵調價聽證會!

11月初,南京地鐵醞釀調價

並宣佈於下月召開聽證會

今天(11月21日),南京市物價局在官網發佈《南京市物價局關於南京地鐵票價調整與公交票價優惠政策聯動調整聽證會公告》(第2號),確認於2018年12月6日組織召開南京地鐵票價調整與公交票價優惠政策聯動調整聽證會,並公佈了聽證會參加人名單,以及聽證方案要點。

根據公告內容,聽證會將於12月6日上午舉行。聽證會參加人共計21名,包括消費者11名、經營者1名、與聽證項目有關的其他利益相關方1名、專家學者2名、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各1名、政府部門人員4名。

11名消費者參加人皆是由市物價局在11月21日上午從55名自願報名的市民中經公證搖號後產生。

「關注」加大公交換乘優惠,12月6日舉行南京地鐵調價聽證會!

「關注」加大公交換乘優惠,12月6日舉行南京地鐵調價聽證會!


在2號公告中,公佈了市民和社會各界最為關心的地鐵票價調整聽證方案要點,以及公交票價優惠政策聯動調整的方案要點。

與現行南京地鐵票價相比,兩套地鐵票價調整比選方案起步價2元保持不變,與國內大多數城市地鐵票價的起步價水平保持一致,主要是對起步里程和晉級里程結構進行調整。

具體方案如下:

地鐵調價方案一:起步價2元可乘4公里,4公里以上部分,票價每增加1元的晉級里程為5、5、7、7、9、11、13、15公里。

地鐵調價方案二:起步價2元可乘6公里,6公里以上部分,票價每增加1元的晉級里程為4、4、6、6、8、10、12、14公里。

公交票價優惠政策調整方案:在調整地鐵票價的同時,同步對地面公交春秋季優惠政策進行聯動調整,繼續加大公交換乘優惠力度。自當日首次刷卡計時(地鐵按刷卡進閘機計時)、一次出行90分鐘之內,乘坐公交車、有軌電車、輪渡之間換乘,以及乘坐地鐵換乘公交車、有軌電車、輪渡,由現行1.0元/人次優惠增加到1.6元/人次;乘坐公交車、有軌電車、輪渡換乘地鐵,現行1.0元/人次優惠不變;同時,取消每年3月、4月、5月、10月、11月,刷卡乘坐公交車0.4元/人次優惠。

「關注」加大公交換乘優惠,12月6日舉行南京地鐵調價聽證會!

目前市物價局正在會同南京地鐵集團研究制定與地鐵票價調整配套出臺的相關優惠政策,將在聽證會上一併公佈。


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還對市民關心的問題做如下解答↓

問:本次聽證會參加人是如何產生的?

按照11月6日市物價局發佈的聽證會第1號公告,本次聽證會設聽證會參加人21名,其中消費者11名,通過自願報名產生,當報名人數超過規定人數時,採取隨機選取方式確定;經營者1名、與定價聽證項目有關的其他利益相關方1名、專家學者2名、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各1名、政府部門4名,由市物價局委託相關部門推薦或聘請產生。

11月7日至11月13日,市物價局通過現場和網絡兩種方式接受市民報名。在規定時間內,共有96人報名,其中55名市民報名作為聽證會消費者參加人(網絡報名39人、現場報名16人),其中49人同時願意作為聽證會旁聽人員參加,48人願意作為消費者替補參加;另有41名市民報名作為聽證會旁聽人員(網絡報名38人、現場報名3人)。經審核,均符合規定的報名條件。

本次聽證會消費者參加人報名者55人中,男性44名,女性11名;按年齡段劃分,40歲以下40人,40歲至50歲8人,50歲以上7人;按學歷劃分,高中及以下學歷4人,大專學歷12人,本科及以上學歷39人(其中本科及本科在讀人33人、碩士5人、博士在讀1人);按職業劃分,教師2人、在讀學生(本科及博士在讀)14人、財會人員2人、公務員及事業單位2人、社工2人 、律師2人、企業單位職員26人、退休人員5人。

從報名人員情況看,本次聽證會消費者參加人報名者以40歲以下中青年人為主,學歷層次整體較高,職業涵蓋多個領域。

11月21日上午,市物價局聘請南京市公證處全程參與,聘請南京日報、南京電視臺的記者擔任搖號嘉賓,聘請新華日報、現代快報、龍虎網等媒體記者現場監督,通過隨機搖號方式產生了聽證會消費者參加人11名及替補人2名、旁聽人員5名。

問:地鐵票價調整方案,遵循的思路和原則有哪些?

答:為適應南京地鐵建設與運營快速發展需要,增強票價政策對地鐵運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市物價局會同相關單位,按照“政府管建設管發展、企業管運營管服務、乘客合理承擔”的思路,理順乘客、企業和財政之間分擔關係;遵循“公益優先、合理分擔、比價合理、遞遠遞減”的原則,參考國內地鐵城市通行的按里程分段計價規則,借鑑國內典型城市地鐵票價改革經驗,優化票價結構,制定票價水平,確定票價調整方案。

1.公益優先

。立足於軌道交通的公益性定位,充分考慮現有乘客的負擔水平,鼓勵公共交通出行。

2.合理分擔。統籌考慮各方可承受能力,理順乘客、企業、財政之間的合理分擔關係。

3.比價合理。南京地鐵票價應達到國內同類城市平均水平,保持與地面公交票價的合理比價關係,優化公共交通資源配置,引導短距離出行選擇地面公交,中長距離出行選擇軌道交通,降低地鐵部分線路部分區間超負荷運營帶來的安全風險。

4.遞遠遞減。按照里程分段計價,分級遞進,遞遠遞減,乘坐距離越遠,平均每公里費率越優惠,吸引中長距離客流,發揮地鐵中長距離客運優勢。

問:地面公交票價春秋季優惠政策調整方案是出於何種因素?公交(含有軌電車、輪渡)換乘地鐵保持1元/人次優惠不變出於何種考慮?

答:地面公交票價春秋季優惠政策,是國內城市燃油車運營在春秋季通行的一種優惠措施。適應環境保護要求,在燃油車逐步退出運營更換為新能源車的情況下,大多數城市已經取消春秋季優惠政策。我市地面公交運營車輛已更換為新能源車,取消地面公交票價春秋季優惠政策(每年的3、4、5、10、11月0.4元∕人次優惠政策)符合行業實際情況。

為配合地鐵票價調整和地面公交春秋季優惠政策取消,促進地鐵與地面公交資源互補,並考慮到地鐵運營方式有別於地面公交等因素,公交(含有軌電車、輪渡)換乘地鐵1元/人次優惠保持不變;與此同時,繼續加大公交換乘優惠力度,即公交(含有軌電車、輪渡)之間換乘、地鐵換乘公交(含有軌電車、輪渡),由現行1.0元∕人次優惠增加到1.6元∕人次優惠。

對地面公交票價優惠政策進行同步聯動調整、繼續加大公交換乘優惠力度,是為了適應地面公交線網不斷優化的需要,不增加換乘乘客的支出,引導短距離客流合理選擇地面公交出行方式。

問:地鐵票價調整方案設計,考慮了哪些具體因素?

答:按照“政府管建設管發展、企業管運營管服務、乘客合理承擔”的思路,遵循“公益優先、合理分擔、比價合理、遞遠遞減”的原則,設計地鐵票價調整方案。在操作層面把握了三個因素:一是乘客票務支出控制在國內城市地鐵乘客合理負擔水平之內;二是增強票價政策對地鐵運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三是確定合理的地鐵與地面公交比價關係,發揮地鐵服務於中長距離、地面公交服務於中短距離出行的優勢,運用價格槓桿引導整體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資源。

具體來說,參照國內地鐵23個實行按里程分段計價票制的城市(不包括南京)地鐵票價指標平均值(包括每人次票價、每人次公里票價、票務支出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三項指標),以南京地鐵運營的1、2、3、10號線和S1(機場線)、S8(寧天線)共6條線的實際客流數據為基礎,綜合考慮乘客影響、地鐵運營營收影響等因素,尤其是將票務支出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控制在23個城市的平均水平4.45%以內。

問:地鐵票價調整的2個方案借鑑了國內哪些城市的票價政策?

答:此次地鐵票價調整的2個方案,起步價2元保持不變,與國內大多數城市地鐵票價的起步價水平保持一致,主要是對起步里程和晉級里程結構進行調整。

方案一,起步價2元可乘4公里,4公里以上部分,票價每增加1元的晉級里程為5、5、7、7、9、11、13、15公里。其中起步里程4公里,借鑑了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起步里程,2016年國內地鐵24個實行按里程分段計價票制的城市(包括南京),廣州、深圳、杭州、成都、寧波、昆明、佛山、東莞等8個城市起步里程均為4公里;票價每增加1元的晉級里程5、5、7、7、9、11、13、15公里,借鑑了蘇州、無錫、福州、長沙等城市的晉級里程(均為5、5、7、7、9公里),同時遵循“遞遠遞減”原則,結合南京地鐵線網南北向狹長的特徵,加大了乘客超長距離晉級里程。

方案二,起步價2元可乘6公里,6公里以上部分,票價每增加1元的晉級里程為4、4、6、6、8、10、12、14公里。其中起步里程6公里,借鑑了蘇州、重慶、西安、大連等城市的起步里程,2016年24個城市中蘇州、重慶、西安、大連、長沙、鄭州、南寧、南昌等8個城市起步里程均為6公里;

票價每增加1元的晉級里程為4、4、6、6、8、10、12、14公里,借鑑了廣州、深圳、杭州、西安、佛山、東莞等城市的晉級里程(均為4、4、6、6、8公里),同時遵循“遞遠遞減”原則,結合南京地鐵線網南北向狹長的特徵,加大了乘客超長距離晉級里程。

綜合起來看,地鐵票價調整的2個方案,在借鑑國內相關城市票價政策的基礎上,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地鐵線網特徵,與國內同類城市具有較好的可比性,並加大了乘客超長距離晉級里程,較好體現了地鐵長距離運輸服務優勢。

問:地鐵票價調整方案與濟南制定軌道交通票制票價聽證方案比較,有什麼特點?

答:濟南地鐵即將開通試運營,2018年11月9日,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濟南市軌道交通票制票價聽證會第二次公告》,公佈了2個聽證方案。方案一,4公里起步價2元,晉級里程為5、5、7、7、9、9公里;方案二,5公里起步價2元,晉級里程為4、4、6、6、8、8公里。

濟南軌道交通票制票價聽證方案與我市地鐵票價調整的2個方案,高度相似,實行按里程分段計價票制,起步價都是2元。濟南方案一與我市方案一幾乎重合,我市加大了乘客超長距離晉級里程;濟南方案二與我市方案二高度相似,濟南起步里程是5公里,我市是6公里,濟南晉級里程與我市幾乎重合,我市加大了乘客超長距離晉級里程。

2016年以來,成都、廈門、濟南等副省級城市票價調整水平或制定水平,與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逐步趨同,體現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與運營存在的共同規律所要求乘客合理負擔的票價水平。濟南與我市聽證方案高度契合,低於廣州、深圳、杭州和副省級城市地鐵票價的平均水平。


對於聽證會兩套票價調整比選方案,有話要說怎麼辦?

11月21日-12月5日期間,任何意見或建議,都可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傳真至 025-68788620或寫信至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265號新城大廈C座1301室南京市物價局服務價格處(郵編210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