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天下第一楷”,皆由人品造

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生活在唐朝末年的動盪歲月裡(點擊右上角紅色“關注”),面對7個朝代的更替,他一生從未動搖自己的追求目標——正義。柳公權所在的大環境變化太快,做官從一而終他難以表達自己目標,此時的他很好的藉助了書法和為人處世的一面實現了自己的終極目標。

柳公權“天下第一楷”,皆由人品造

柳體最核心特色是其骨力的見長。別人寫字重視外在美,就像當下我們重視顏值外表一樣,不求內心如何,只憑感覺看重外在修飾。

柳公權“天下第一楷”,皆由人品造

柳體在骨力方面做到了極致,對於外在修飾他沒有刻意去規矩衡量,主要抓住王羲之當年被認可的一個亮點“入木三分”。從王羲之至今,這個成語被用到了很多行業。其出處是對王羲之書法力道的描述。練過柳體的人都能感受到,用王羲之筆法寫柳體比較容易體現出骨力。

柳公權“天下第一楷”,皆由人品造

在書法專業詞裡還有一個成語叫“力透紙背”,這是延續了入木三分一詞。因紙還沒發明前都是寫在木、竹、布一類載體之上。後來蔡倫造紙,紙張成了書寫的重要工具。書寫後發現字的力量感透過了紙的背面,所以叫力透紙背。再看柳公權的鐵骨錚錚,如錐穿石,集合了唐朝以前的所有大家之名品,把心中力量全部表達在了紙上。

柳公權“天下第一楷”,皆由人品造

當年皇帝問柳公權:怎麼才能寫好字?柳公權答曰:心正則筆正,筆正則字正。這句話後來被當成柳公權書法的核心技能。這裡有兩層意思,其一是柳公權說寫字的基本要求:筆要正,其實就是中鋒運筆;心要正,則是寫字要認真無邪念。另外一層意思是勸告皇帝,做事要對得起良心,邪不壓正是天理。

柳公權“天下第一楷”,皆由人品造

柳公權之所以能將柳體寫出別於歷代名家的風格,皆由其心境造成。七朝更替,心地保持正直。縱觀柳公權所有的正楷,基本上都體現了他“正氣”的一面。流傳下來的行草蒙詔帖,雖然不是楷書,但其中筆力依然正氣凜然。柳公權的精神當下非常稀缺,柳體愛好者們應傳承“心正則筆正”之理念,將天下第一楷發揚光大。

柳公權“天下第一楷”,皆由人品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