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做賬會計職員提升成為管理會計呢?

年金有點複雜


是的,根據數據調查顯示,持有CMA證書的管理會計薪酬相比未獲證書的同行高出67%。

想做到管理會計,就要儘快考下來CMA證書。

財務人士職業發展與轉型的金牌證書,CMA的知識體系囊括全面,包括了戰略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管理等,學完CMA基本已經對財務知識掌握全面了,因此CMA也有Mini-MBA之稱。

同時,CMA的知識體系的實操性很強,將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很好的結合起來,在學會了某個知識後能非常及時地運用到工作中,因此非常適合財務轉型。

如何做一個管理會計?

1、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2、要調整工作態度。態度決定一切,態度是對事物的看法和觀念,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會有什麼樣的立足點、什麼樣的角度、什麼樣的行動。


目前CMA是招聘財務經理、財務總監崗位的優先錄用條件,是CEO、CFO職位的強有力“敲門磚”。這張證書可以讓財務人在職場風光無限,笑傲江湖,並且獲證週期短,只有兩門,能快速通過,含金量又高。


我是華夏永道小編,可助力大家順利通過CMA考試

如需在學習過程中,有任何問題可留言諮詢


華夏永道CMA


管理會計就是用管理的眼光、會計的手段,幫助企業提高效率以效益。

想從記賬會計提升到管理會計,必須明確兩個問題:做什麼?怎麼做!


一、管理會計做什麼?

1.1、財務分析

1.1.1、盈利能力分析

通過利潤表,去分析企業的總體主營業務盈利水平,即銷售毛利率。來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否可以支撐企業的發展。

通過利潤表,去分析企業的管理運營效率,即營業利潤與毛利潤的差距。就是說賣產品買服務賺的錢,能否支撐管理費用、運營費用、財務費用以及稅金。

通過分析,來說明現狀、空間、趨勢、影響。進而提出需要改進與提升的財務方向。

1.1.2、應收賬款週轉率分析

通過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分析應收賬款與銷售收入的比率,看看公司能否把賺的利潤收回來、能否把前期的成本收回來,再來分析壞賬率。

通過分析,把經營資金看清看透,找出改進點、提出風險點。

1.1.3、存貨週轉率分析

通過資產負債表,對原材料、輔料、半成品、庫存商品、週轉材料等情況,從對比、趨勢、狀況、資金佔用等各方面是否良性,提出見解。

1.1.4、資產狀況分析

首先分析,速動比率,看看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是否合理,有沒有風險;

再來分析,流動比率,看看加上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是否有償債風險;

再看趨勢,預測未來應注意的問題。

1.1.5、負債率分析

主要看淨資產,時刻注意公司的債務風險,同時關注負債成本對利潤的影響。

通過負債成本的對比,找出更加合理的經營策略與融資渠道。

1.1.6、現金流量表分析

千分析萬分析,不如看看現金流量表的正負。尤其是經營性現金流。

同時,也是對公司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的現實驗證。

因此,財務分析是管理會計的起點與基本功。

2、財務預測



2.1、根據業務預測,結合財務指標的趨勢分析,看看盈利趨勢、成本趨勢、費用趨勢等,做出合理、理性、全面、系統的財務預測。

2.2、財務預測,還要綜合考慮,企業可以利用的融資渠道、融資成本、融資時間等,對公司業務預測的影響。從而提出財務預測意見。

財務預測是管理會計量本利分析的結果。

所謂量本利分析,就是對經營目標、投資回報率、成本性質與業務關係的哲學思考。

變與不變的分析。

3、財務預算



管理會計,一定要起到管理作用,那麼財務預算就是抓手。

3.1、資金預算

根據業務預算,做出相關性的採購資金、庫存資金、營銷資金、管理成本、生產成本等等的資金預算,並根據通過後的預算,做出資金計劃。用於從宏觀到具體的資金控制。

3.2、成本預算

在業務預算基礎上,根據財務分析結果,結合趨勢與實測,做出成本預算,包括費用預算。確保控制費用高成本,實現目標利潤。

3.3、各業務部門的分項預算

如研發費用預算、管理費用預算、人工費預算。等等等等給。

財務預算是考驗管理會計功力與眼光的綜合項目,沒有預算就沒有財務管理與財務控制。

4、財務管理

為了實現財務分析,必須數據及時準確;為了實現財務預測,必須跳出會計,深入業務與管理環節;為了實現財務預算,必須對成本費用、資金、市場行情等有洞察力;所以,必須通過財務管理來保證基本有標準有流程有制度。



4.1、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是對不適用、有漏洞的制度,以及公司發展的修改。

4.2、財務制度執行力的分析

有制度不執行,財務就是假數據、慢速度,管理會計就沒有用武之地。

所以,需要對財務執行力進行分析,提出建議。

4.3、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管理有漏洞,可能不可怕;財務有漏洞,就非常可怕!

所以,建立與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是管理會計的用武之地、楊威之鄉。

因此,要做管理會計,必須對財務內部控制有意識、有洞察有措施有手段。


明確了管理會計做什麼了,剩下還有一個大問題:怎麼做?


二、怎麼做管理會計

針對題主的情況,有兩個渠道:

2.1、先做本單位的財務分析,結合你7.8年的工作了解,可以做出深刻而有實際,並有自己觀點與辦法的財務分析。

2.2、完善制度建議,尤其是不適用公司發展的情況,需要修改;針對財務漏洞的財務建議,更有價值。

2.3、做財務預算,建議公司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加強財務的事先控制,提成財務的管理視野。

2.4、做了這幾步,公司會看到你的能力與作用,從而賦予你更大的責任與職權,從而實現提高自己收入。

2.5、如果你做了這幾步,公司看不到、不重視、或者不支持你,那你就良禽擇木而棲吧。

跳槽實現自己的目標。!

我相信,只要你用心用力的做了,企業一定會把你當成自己培養的人才來重視、重用的!!!


財神刀


管理會計與普通的會計的區別在於,管理會計不止有會計的範疇,還主要包含管理的範圍在裡面。

題主想往管理會計發展,這個方向是正確的,畢竟AI時代的來臨,各種AI記賬誕生,雖然現今還不是很火熱,但現實中我們的財務人員,必將一步步被取代,此時管理會計是個不錯的選擇。

言歸正傳,管理會計主要的目標是一是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二是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管理會計其主要的職能包括,計劃、評價、決策、控制、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最後則是報告。

計劃:以預測和決策為基礎,制定企業各部門的工作任務。

評價:在計劃過程中,我們的管理會計需要在計劃的時候,需要提供預測、決策的備選方案,在執行過程中,時刻對執行情況作出評價。

控制:在評價的基礎上,也許某些方案,不盡人意,此時控制計劃的順利實施,就顯得尤為重要。

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管理會計,應確定各部門的責任和義務的同時,需要考慮對履行情況得考核,以確保有限的資源得到綜合利用。

報告:向有關的領導,或者是老闆,彙報管理工作的進行情況和結果,當然,報告不僅僅是內部的相關報告。


以上說的這些,最多就是與一般記賬會計不同的地方,其實最最主要的地方就是看我們能不能得到老闆的信任,願意把很多重要的事情交給我們做,什麼比較重要的決策都會諮詢你的意見,這樣的企業就先待待看吧,就像有些企業出納的工資,由於老闆的信任,能夠拿到10K。

另一層原因,是我們許多的財務人員不會說話,不懂人情事故,不好聽一點的就是不怎麼會拍馬屁,(其實我寧願相信財務人員需要有基本的執業道德的,是靠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上去的。) 希望“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是真的吧。

7,8年的工作,題主是想需要多少薪資待遇呢?建議財務工作不要頻繁的跳槽。老闆信任一個人,和我們熟悉一個公司都是需要時間的。


三冬暖的男友


你說的做帳會計,理解為日常核算工作吧。你說的管理會計,我有兩層意思的揣摩,一是你想從事財務管理工作;二是從事管理會計工作。

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還是有區別的,財務管理和你所說的做帳會計同屬財務會計範疇。跨入財務管理崗位幾點建議:1.會計基礎工作要練好,也就是把你的帳做好。2要充分深入瞭解自己公司生產、經營、運行。3花時間搞懂什麼是財務管理,如何分析研究數據。

管理會計是基於財務會計的管理科學。若做管理會計工作,建議:1熟讀近年來財政部發布的管理會計指導和22項應用指引;2多學習掌握管理工具和方法,學習多方面的知識,把自己打造成複合型人才。3真正瞭解你的公司,根據公司實際情況構建“管會”體系。


國之巔峰31


從事會計基礎崗位七八年,說明專業技能應該沒問題了。這個時間點確實該考慮往更高的職務上進階了。按照我的職業規劃,五年就該提升自己到管理崗位了。不過不要緊,好飯不怕晚熟。

其實怎麼提升至管理會計,關鍵還是自己的充分準備外加合適的時機。不想碌碌無為這是好事,也是基本思維方向,那麼接著就要按照既定目標給自己設定一個充實專業知識和綜合管理知識的期限。簡單說就是要了解管理會計有哪些知識,管理職務主要哪些工作,需要哪些管理技巧,以及職場中涉及管理層的哪些遊戲規則。這些很現實,管理崗位不得不面對的。

當然很多書本以外的只能靠邊走邊悟,摔倒了爬起來長記性。

接下來就是時機了。很多人走上管理崗位,其實很偶然,就像被天上掉下來的冰塊砸到一樣。所以即使你準備很充分,沒時機也是枉然。機會來自於你的上級和老闆,以及外圍一些輔助關係。

拍馬屁總該會吧,只是不要拍得太噁心,以至於被同事總結成馬屁精就行。請上級吃吃飯,逢年過節送點禮品禮物,這些基本禮節要會。還有就是你的老闆(如果老闆就是企業所有人,那就靠成績給老闆看,不用拍馬屁)。此外要和部門同事搞好關係,做法很簡單,時常請吃飯就行。

這些做成了,一旦有機會,你自然而然就上去了。當然,一步一個腳印很最要,不要著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