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效防治霜黴病、白粉病、疫病專用新藥

噁唑菌酮是由美國杜邦公司研製的一種新型高效、廣譜性殺菌劑,主要用於防治果樹、蔬菜等作物上的霜黴病、白粉病、鏽病等30多種病害。與其他殺菌劑復配性好,噁唑菌酮具有親脂性,易粘附在作物葉片上, 不易被雨水沖刷掉,作用時間更長。

商品名稱:易保

化學名稱:3-苯氨基-5-甲基-5-(4-苯氧基苯基)-1,3-噁唑啉-2,4-二酮。

理化性質:原藥為無色結晶體,原藥的熔點:141.3-142.3℃;沸點:沸前分解;蒸汽壓(20℃):6.4×10-4mPa;辛醇/水分配係數:KowlgP=4.65(20℃、pH7);密度(22℃):1.31。溶解度(g/L,25℃):水52(無緩衝水,pH7.8-8.9)、243(pH5)、111(pH7)、38(pH9)(μg/L,20℃);丙酮274,甲苯13.3,二氯甲烷239,己烷0.048,甲醇10,乙酸乙酯125.0,正辛醇1.78,乙腈125。穩定性:25℃或54℃,黑暗條件下,噁唑菌酮穩定14天;無光的水溶液中降解半衰期DT50=41d(pH5)、2d(pH7)、0.0646d(pH9)(25℃),有光水溶液中降解半衰期DT50=4.6d(pH5,25℃)。閃點:不具有高度易燃性。

毒性:噁唑菌酮為低毒農藥,原藥大鼠(雄/雌)急性經口LD50為>5000mg/kg,大鼠急性經皮LD50(雄/雌)均>2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雄/雌)均>5300mg/m3。對兔眼睛和皮膚有輕微刺激作用,動物試驗無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

主要劑型: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68.75%噁唑菌酮錳鋅水分散粒劑,40%噁唑菌酮氟啶胺懸浮劑,30%噁唑菌酮氟硅唑乳油,20%噁唑菌酮懸浮劑。

作用機理:噁唑菌酮為線粒體電子傳遞抑制制。主要是抑制在病原菌細胞中線體的電子轉移,造成氧化磷酸化作用的停止,使病原菌細胞喪失能量來源而死亡。

作用特點:噁唑菌酮是新型高效、廣譜殺菌劑。具有保護、治療、剷除、滲透、內吸活性。主要用於防治子囊菌綱、擔子菌綱、卵菌亞綱中的重要病害如白粉病、鏽病、穎枯病、網斑病、霜黴病、晚疫病等。與氟硅唑混用對防治小麥潁枯病、網斑病、白粉病、鏽病效果更好。

適用作物:可用於小麥、大麥、豌豆、甜菜、油菜、葡萄、馬鈴薯、瓜類、辣椒,番茄等。

防治對象:主要防治白粉病、鏽病、穎枯病、網斑病、霜黴病、早晚疫病等。

使用技術

安全高效防治霜黴病、白粉病、疫病專用新藥

黃瓜霜黴病

1、防治黃瓜霜黴病,於黃瓜霜黴病發病前或發病初期施藥,用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20-40克/畝,兌水50公斤,對莖葉均勻噴霧,間隔7-10天施藥一次,施藥3次。

安全高效防治霜黴病、白粉病、疫病專用新藥

辣椒疫病

2、防治辣椒疫病:發病初期開始用藥,用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劑30-40克/畝,兌水50公斤,對全株均勻噴霧,間隔7-10天噴施一次,每季使用3次。

安全高效防治霜黴病、白粉病、疫病專用新藥

柑橘瘡痂病

3、防治柑橘瘡痂病,在作物發病前或初期用藥,可用8.75%噁唑菌酮錳鋅水分散粒劑1000-1250倍液噴霧,每隔10-15天施藥一次,覆蓋全株。

安全高效防治霜黴病、白粉病、疫病專用新藥

馬鈴薯晚疫病

4、防治馬鈴薯晚疫病,在病害的發病前或初期使用,每畝用40%噁唑菌酮氟啶胺懸浮劑22-45毫升,隔7- 10左右施藥一次,可連續使用2次。注意噴霧要均勻,葉片正反兩面均要噴到藥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