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龐貝氏症女孩確診十年,笑著“再續命一年”等待特效藥納入醫保

11月28日,對鄭宇寧而言,是延續生命的關鍵時刻。她是被確診的廣東首例“龐貝氏症”患者,6年前的這一天,她首次用上特效藥“美而贊”,身體逐步恢復,卻又因為藥費過高而中斷治療。

广东庞贝氏症女孩确诊十年,笑着“再续命一年”等待特效药纳入医保

“終止用藥後,身體每況愈下,現在已經到了最差的時候。”鄭宇寧父親鄭洋告訴記者,美而贊”被審批通過後進入大陸市場,6年後的11月28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教授張成綜合評估鄭宇寧的身體狀況,決定給她繼續用上特效藥“美而贊”,可是一年過百萬的醫藥費,卻又讓這一家子揪心不已。

广东庞贝氏症女孩确诊十年,笑着“再续命一年”等待特效药纳入医保

“身體到了十年來最差的時候”

2007年底,鄭宇寧的身體狀況開始變差,父親鄭洋帶著她去廣東省人民醫院檢查,當時的診斷結果是“間歇性肌營養不良症”。

广东庞贝氏症女孩确诊十年,笑着“再续命一年”等待特效药纳入医保

2009年2月,鄭宇寧突發呼吸衰竭病危,經清遠市中醫院ICU全力搶救,上了呼吸機,轉危為安。但從此以後,她的氣管被切開,只能依靠呼吸機生存,一直在清遠市中醫院ICU住院,至今將近十年。

广东庞贝氏症女孩确诊十年,笑着“再续命一年”等待特效药纳入医保

2年後,鄭洋把鄭宇寧的血樣寄到上海檢查,最終確診為“龐貝氏症”。這讓全家人看到了希望。“因為‘龐貝氏症’是有藥可救的,是有藥可救的。”這幾個字鄭洋連說了好幾遍。

據瞭解,龐貝氏症,是一種罕見病,中國大陸的龐貝病患病率約為1/40000。目前廣東省已被確診的患者有10餘例,據龐貝氏罕見病關愛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全國目前約100例患者存活在世。

通俗地講,龐貝氏症就是肌肉不能生長,損害呼吸功能而危及生命。目前,龐貝病有成熟的酶替代療法,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定期向患者體內注射含有缺失的α-1,4-葡萄糖苷酶的藥劑,酶代替療法需終身進行。

广东庞贝氏症女孩确诊十年,笑着“再续命一年”等待特效药纳入医保

“療法與糖尿病患者定期注射胰島素相類似,通過治療,龐貝病患者可最大限度和正常人一樣工作和生活。”鄭洋說,雖然不會像正常人一樣運動,但是基本工作生活都沒問題。

治療的關鍵,就是特效藥“美而贊”(Myozyme)。這是目前全球唯一治療龐貝病的特效藥物,2006年在歐美上市。

鄭洋說,之前在大陸無法買到“美而贊”,而是將病歷給香港有資質的醫生進行詳細查閱、確診,再從美國進行訂購,拿回清遠進行注射。

鄭宇寧陸續用了六個批次特效藥“美而贊”,在用藥之後病況大有好轉,肌肉力量明顯加強,呼吸能力明顯提高,脫離呼吸機完全自主呼吸的時間最長可達到十個小時,有輔助可行走上百米,可以坐輪椅到公園裡曬曬太陽。

專家當時認為,如果鄭宇寧能持續用藥一年,脫離呼吸機極為可能。但“美而贊”每年200多萬元的昂貴价格不能為續,鄭宇寧只能回到ICU,繼續依靠呼吸機“續命”。

鄭洋說,鄭宇寧終止用藥五年了,身體現在到了十年來最差的時候了。如今,鄭宇寧呼吸能力極差,脫離呼吸機就感覺快窒息一樣,肢體力量逐漸衰竭,手不能抬起摸頭,腿不能提起,脊椎側彎明顯,站立時整個人是S型彎的,頸部、肩膀、腰部極為疼痛,每天都要靠父親按摩數小時舒緩。不僅如此,有痰卻無力咳出來,每天都要靠父母幫助擠壓腹部盡力咳嗽,把痰一點點擠到支氣管,再靠護士用長長的吸痰管吸出來,過程極為辛苦疼痛。

期待特效藥早日納入醫保

2017年4月,“美而贊”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審批通過後,進入了大陸市場。從此,龐貝氏症患者只要在廣東就可以買到特效藥,而無需到境外購買。但仍是每瓶高達五千多塊的價格,讓鄭宇寧望而卻步。

“美而贊”不僅極為昂貴,而且患者需終生用藥,並且是按體重用藥。

鄭洋算了一筆賬,每公斤體重用藥20毫克,每14天靜脈滴注一次,每瓶包裝50mg售價5000多元。目前鄭宇寧體重40公斤,每次用量16瓶,一個月用藥兩次共32瓶,鄭宇寧一個月藥費18萬元,一年藥費超過200萬元。

而在“美而贊“引進國內後,實行了購藥優惠政策:連續購買四個月用藥量贈送另兩個月藥量,即購四送二。按此購藥優惠政策,只需支付8個月藥費便可獲得一年12個月的藥物。

“如今每年需支付的購藥金額145萬元,才能解決女兒的用藥問題。”鄭洋說,在高額的醫藥費用面前,普通的家庭確實難以為繼,希望“美而贊"能儘快納入醫保,才能可制度性解決“有藥用不上”的困境。

目前,鑑於目前募集資金約30萬,鄭宇寧不夠連續用藥三個月,專家們現提出另一種用藥方案,要確保鄭宇寧連續用藥6個月,只有減半用藥,也就是用36萬可得到6個月的用藥量。

在鄭洋看來,一如6年前,鄭宇寧連續用藥六個月,延續了五六年的生命,希望這次能夠盡最大努力實現連續用藥一年,等待龐貝氏症納入醫保那一天。

今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第一批納入目錄的罕見病共121種,其中就包括龐貝病,即“糖原累積病II型”。

罕見病發展中心(CORD)創始人及主任黃如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一目錄的出臺在科研攻關、醫療保障、藥品的准入審批等與罕見病相關的問題上,提供了參考和指導。比如在一些罕見病藥物的加快審批或免臨床實驗上,這一目錄內的罕見病就將毫無條件被納入進去,科研的經費和力量也將會對目錄內的罕見病加大投入。

這一利好消息讓鄭宇寧一家人看到了希望。鄭洋說,龐貝氏症列入了國家第一批罕見病名錄,希望五年內“美而贊”能夠被納入醫保目錄,讓龐貝氏症“有藥用不上”的問題能夠得到制度性的解決。

■鏈接

龐貝病(龐貝氏症),醫學名稱是糖原貯積病II型(GSD-II),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溶酶體貯積症罕見病,由於患者體內一種α-1,4-葡萄糖苷酸酶(也稱為酸性麥芽糖酶)缺陷或完全缺乏,導致糖原不能分解,在溶酶體內積累,造成肌肉、心肌、骨骼肌和呼吸肌嚴重且不可逆轉的損害。龐貝病患者分為嬰兒型和晚髮型,其中嬰兒型是最嚴重且危及生命,病情進展迅速,通常在1週歲內死於呼吸循環衰竭;晚髮型(包括兒童型和成人型)患者,惡化較慢,個體差異很大,通常運動能力極差。一般而言,開始發病的年紀愈早,症狀與惡化的情形愈嚴重,大部分病人最後可能需要輪椅和呼吸機輔助呼吸,通常因為呼吸逐漸惡化而縮短壽命。

【採寫】全媒體記者 劉秋宜

【攝影】全媒體記者 梁素雅

【作者】 劉秋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