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均GDP兩位數增長,日本是0.87%,為何德國1.4%卻趕不上日本

人們總說日本經濟經歷了20年的停滯,好像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日本的經濟始終就是跟衰敗聯繫在一起的。而說起德國經濟,人們的印象就好得多了,德國在人們的觀念中一直是歐盟經濟的領頭羊,扮演著歐盟經濟發動機的角色。因此很多朋友就提出了一個疑問,

德國的經濟為什麼還沒趕上日本呢?這期節目咱們就先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日本的經濟自上世紀的九十年代泡沫破滅以來的確發展緩慢,說他相對七八十年代的鼎盛時期衰落了也沒問題,但是它並不是沒有增長。從1998年日本經濟第一次出現負增長到現在的20年時間裡,其實真正負增長的只有5年,其它的時間經濟都是增長的,只不過增速很低大概只有2%左右。

中國平均GDP兩位數增長,日本是0.87%,為何德國1.4%卻趕不上日本


從1998年到2017年這二十年間,日本的GDP增長了18%,平均每年增長0.87%。而咱們再看看德國,同樣是從98年到2017年,這二十年德國GDP增長了30%,平均每年增長1.4%。雖然這個數字比日本要高,但是1.4%的增速比起新興市場國家差遠了,更不說比我們中國兩位數的增長速度。

歸根結底,之所以中國的GDP總量在2010年能夠超過日本,而德國經濟這麼多年仍然超不過日本,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增長速度。另外還有一個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就是人們只看到了曾經的聯邦德國和後來統一後的德國,它的GDP在西方社會僅次於美國次於日本,居於世界第三,但是卻忽略了德國的經濟總量要遠低於日本。

中國平均GDP兩位數增長,日本是0.87%,為何德國1.4%卻趕不上日本


比如在1995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之前,也是日本經濟處於巔峰的時期,那一年日本的GDP超過了美國的70%,是德國的2.2倍。如此大的差距,對於經濟增速都很低的德國、日本兩個發達經濟體來說,想要趕上自然非常難。

當然,這並不是說日本的發達程度能達到德國的2.2倍,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人口規模也比德國大很多,日本的人口是1.2億而德國只有8100萬,也就是德國人口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二。最後一個因素也需要大家注意,就是咱們說的GDP都是以美元計算的,而無論日本還是德國它的國內經濟運行使用的都是本國的貨幣,所以這裡面還有一個匯率的因素。

中國平均GDP兩位數增長,日本是0.87%,為何德國1.4%卻趕不上日本


比如咱們剛提到的1995年日本的GDP是德國的2.2倍,然後日本的經濟開始步入衰退期,在1998年第一次出現負增長,而此後德國的GDP平均增速一直比日本高,然而你看統計數據就會發現,到了2000年日本的GDP卻達到了史上跟德國優勢最大的時期,達到了德國的2.5倍。

這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當年日元對美元和歐元對美元的匯率變化,正是因為這種用美元計算GDP方式存在不科學性,所以有很多人喜歡用一個叫做平價購買力的方式來計算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這樣就可以排除美元匯率的干擾。

中國平均GDP兩位數增長,日本是0.87%,為何德國1.4%卻趕不上日本


當然,這種統計也有它不全面不準確的地方,有人用這種方式做過統計,發現在2017年德國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了日本。不過說到底,德國和日本誰的GDP更高誰更發達不過就是我們茶餘飯後的一個談資,你如果去問問德國人問問日本人,其實極少有人去關心這個話題,人家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只是小日子過得如何。

日本和德國的經濟都經歷過戰後的騰飛,那麼兩國在戰後的經濟規模經歷過怎樣的相對變化呢?我們特別給您找到了一張圖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們的頭條號《照理拍案》中回覆“德日經濟”四個字,我們推送給您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